工作了兩年多,一提起濟南,最先想到的還是大學時候和舍友相約同往的經歷。
我們約定了很多次,終於有一次我們連票都買好了,最後周末臨時夾了一節類似於心理教育的課,如果以一個過來人的角度,我絕對不會為了上這課而放棄濟南之行的,可是事與願違,那一個秋天我放棄了濟南。
所以,第一次去濟南還是在畢業了之後,那時候真的說走就走,就連相機還沒買,就興衝衝又迫切地去與這座城市產生一點點聯繫。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將「窮」作為一種生活態度,貫徹到方方面面的人,所以選擇的是從青州到濟南的綠皮火車,到達濟南時已經臨近午夜。
大明湖站,看上去空空的,像是一座無人工廠,這是我的初印象。時至今日回憶起大明湖站的夜晚,還有在那夜騎著自行車往驛站走的我,依舊曆歷在目。
但這並沒有影響我接下來的旅行,第二日,先動身前往大明湖。
因為距離不遠,便騎自行車前往。
這更加深了我對這座城市的喜歡,我未來居住的城市,一定要有自行車道,這是我對居住唯一的要求,這個要求也是因為濟南這座城市而產生的。
我喜歡這座城市的自由,喜歡清晨的陽光落在大明湖水上,喜歡公園裡悠然散步的老人,喜歡這個城市的自行車道。
從公園離開,在周圍的巷子裡左右轉著,隨手可見的咖啡館,還有紀念品的地方,信手拿起一個,卻被告知一個超級便宜的價格,這個城市的人有些可愛啊~
隨後是信步到吃飯的商場,人均50塊錢的濟南老字號,沒有什麼要比旅途中吃得開心更讓人愉快的事情了。
接下了,就是濟南之旅的重頭戲了,這好像也是我旅行的唯一目的地。
其他的地方,包括大明湖於我而言,都是可去可不去的地點,唯獨山東博物館是我飛去不可的地方。
進入其間,儲物櫃就在進門的地方,這讓背了一天包的我還沒看展品就愛上了這裡。
一進門恢弘壯闊,步入眼帘的是一片空闊之處,不少人就坐在一二樓的臺階之上,氛圍看上去就很和諧。
至於展品,太多讓人印象深刻的了,從孔子問老子的畫像石,到複製的明朝墓葬、蛋殼黑陶杯、戰國銅餐具……
不能說每一件都讓人嘆為觀止,但是不少仍讓我這個顏狗記憶猶新。
隨後,是騎自行車從博物館出發去濟南站,親眼目睹了天從蔚藍染上一抹殘陽,恣意地歡快地,在這個自由的地方呼吸。
但是在進站的時候我被攔下了,這才發現我買的票是前一天的,並且無法退票的。但是,作為一個視金錢如命的人——我,來說,本該是致命打擊。
但是,我在買好票之後,又在車站旁邊點了一份面,歡快地吃了起來……
好像,相比在這個城市多待一會兒,看看夜色,損失一百多塊,也沒有那麼可怕。
後來,與濟南還有兩次極為短暫的相遇。其實作為一個生在山東沿海城市的人,一直以來對濟南的態度是很一般,甚至是有點差的,這個城市沒海又老氣,就算是長大之後也是覺著它,不過是「平平無奇」。直到後來,我們相遇。
其實,我清楚地了解著:從始至終,我於濟南始終是一個城外人。
我在遠方,不屬於這座我心心念念的城市,但是只是短暫的相交,這座城市卻改變了我對生活的態度。
我喜歡它,喜歡它的過去,喜歡它的今天,應該也會一直喜歡下去這座城市的。
只要陽光依舊會在大明湖上閃爍粼粼,只要山東博物館依舊兼收並蓄,只要這座城市依舊會歡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