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生活的你,
是否知道老城區裡有座
城隍廟?
從泉城路東頭的按察司街往北走大約500米,
西拐進入東華街路口不遠,
有一處山東省現存最大的城隍廟——督城隍廟,
也是山東省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督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
距今已有651年的歷史。
5月18日,位於濟南市歷下區
按察司街中段西側東華街5號的督城隍廟院內,
施工人員在前殿、耳房和戲臺周圍
搭建了腳手架,
並拉起綠色的防護網,
開始對城隍廟進行系統的修復。
近日,施工人員進駐督城隍廟,
建築修復工作正式開啟。
今後,院內將僅保留督城隍廟原始建築,
後建磚房將被拆除。
以上圖片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記者 王鑫 攝
據資料表明,城和隍原指城牆和護城壕,後城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來祭祀,俗稱城隍爺。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城隍廟,由於濟南是巡撫、府、縣三級治所地,故建有督城隍廟、府城隍廟、縣城隍廟,督城隍廟為最大。
正門,2017年拍攝,來源:掌上山東
資料顯示,原本整個督城隍廟東到按察司街、西至泮宮街、南至東華街、北到縣學街,規模宏大,建築群分東西兩院,西院為主廟宇院,東院為原來道士的住宅區。按照原來的樣子,整個建築群氣勢宏偉、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左殿右寢,是典型的中國道教廟宇殿堂布置形式。
山門有一個正門,門楣上隱約可辨出「督城隍」三個大字。2017年拍攝,來源:掌上山東
目前,此廟僅保留著山門、前殿和部分戲臺。這裡的戲臺遠近聞名,曾是濟南舊城八大戲臺中最精美的一座。
大門未使用木料, 可能是崇禎火災中倖存下來的明代早期建築,2017年拍攝,來源:掌上山東
據之前採訪,在城隍廟前面小區居住的王老太太1957年搬來濟南居住,王老太太說:「聽父輩講啊,以前這裡可熱鬧了,城隍爺生日的時候都在那戲臺子上唱戲,風風光光的。
側建築。2018年攝。圖片來源:濟南時報
來源:生活日報綜合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記者 王鑫、生活日報此前報導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