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曾經「三絕天下稀」的城隍廟,供奉的是黃庭堅的嶽父!

2021-01-12 出外龍舒人

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老)爺、城隍菩薩。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佛教、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古時,城隍廟又劃分「都、府、州、縣」四個等級,過去的合肥城裡有廬州府、合肥縣兩座城隍廟,分別位於城西和城南。如今,廬州府城隍廟建築群保存較為完整。(作者:束文杰,參考:《合肥城圖志》)

公開資料顯示,廬州府城隍廟始建於北宋皇祐三年(1051)。另據元代餘闕《郡城隍廟記》記載,元代中期由明教寺俗家子弟四代共同努力相繼建成。清鹹豐四年(1854),太平軍攻打合肥,毀於戰火。同治十年(1871),地方官籌款重建,因經費缺乏,中途停工。光緒五年(1879),由李鴻章之弟李鶴章出面募捐續建。圖:民國期間,城隍廟畫。

關於這座古建築群,人們的印象就是依其前廟街所建的、一度繁榮的「城隍廟市場」。舊時,每年春節和農曆7月29日城隍壽誕期間,府縣大小官員、善男信女都要前來拈香、禮拜,戲樓上有連臺《目連救母》酬神戲演出,小商小販和遊人也蜂擁而至,廟街市場逐漸形成。圖:1992年,王祖賢返回舒城省親期間,在合肥城隍廟參觀留影(大成攝影)。

據記載:昔日,大廟前旗杆矗立,三間山門前石獅相對。山門內,左右耳房各5間;戲樓5間,兩旁耳房各4間;大殿3間,兩側耳房各3間;其間東西廂房各12間。可惜上世紀五十年代,山門口石獅被砸,廟內塑像一掃而光,古建築也遭到破壞。圖:山門前東西兩側石牌坊。

今日牌匾上「城隍廟」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許雲瑞題寫。1985年7月12日,合肥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安徽省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廬州府城隍廟牌匾及文保碑。

今日的城隍廟建築群也是於1980—1982年及經合肥市文物管理處主持修復的,由山門、戲樓、大殿、娘娘殿等建築組成。每年正月期間舉辦有大型新春文化廟會活動,吸引來自合肥及周邊縣市市民遊客參觀。圖:廬州府城隍廟二道門。

走進城隍廟內,背靠山門處有一座花戲樓面朝正殿,這是城隍廟一絕。據說這座建築仿照北京頤和園的戲樓建造,雕欄畫棟。每年新春廟會,除了合肥本地傳統戲曲——廬劇外,亦有京劇、黃梅戲、越劇等劇種曲目,在此一幕幕上演,可謂古今最完美的舞臺。

在花戲樓與正殿之間,是一處大天井,東西兩側亦有兩層廂房耳房。其中東南側一間如今為「廬州歷史文化展示館」,筆者前往時正在布展,尚未開放。

而在另一側,有一口古井。古井始建於北宋皇祐年間即城隍廟始建之時,距今亦有千年,當地人稱為「廟井」。井上有石井欄,外正八邊形,內圓形;井深6米,井壁由青磚砌成,水質甘冽,大旱不竭。據說在南宋時期,詞人姜夔拜謁城隍廟,品嘗井水讚不絕口,取名「杏泉」,上世紀60年代被填埋,2017年修復時被發現得到恢復。

大天井北側便是大殿,亦是正殿。昔日,大殿前有鐵香爐一座。殿中有城隍像,廂房中有城隍夫人像。東西供奉十殿閻王,並有陰司刑獄設施。據記載,昔日的塑像於威嚴中顯示仁愛,令人敬畏,其木製活動身軀,可以站立、轉手、抬頭,觀者稱奇道絕。

廬州府城隍廟供奉的城隍老爺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首任廬州知府孫覺。孫覺,字莘老,江蘇高郵人,北宋文學家、詞人、進士。是胡瑗、陳襄的學生;是蘇軾、王安石、蘇頌、曾鞏的好友;是黃庭堅的嶽父;是秦觀、陸佃、王令的老師。曾任湖、廬、蘇、福、亳、揚、徐、南京等七州的知州。在廬任職期間,頗有政績。

在大殿北側,今有娘娘殿和思惠樓,是上世紀90年代根據明末知府徐鈺所建舊址恢復重建,其中娘娘殿內新塑「諸女神法像」。這就是昔時被稱為「廬州城隍廟,三絕天下稀」今日全貌,雖然在歷史長河的不斷衝刷下早已跌下了神壇,但她風採依舊。不遠之外的縣城隍廟早已失去了信徒的保佑,在城市改造中沒有了蹤跡……

相關焦點

  • 合肥城隍廟:戲樓為李鴻章仿造頤和園修建,美食街很有名
    合肥古稱廬州府,從隋朝時第一次叫,直到民國初期一直喚做如此,不知為何後來改為了合肥。幾乎每座城市都有城隍廟,廟裡供奉的不是神仙,而是歷朝歷代為當地做過貢獻的官員,比起佛道來說,城隍廟少了些宗教色彩,多了幾分感恩之情。
  • 千年廬州府城隍廟,實探改造後的合肥城隍廟現狀!
    1051年,為紀念首任廬州府知府孫覺,始建城隍廟,屬於皖江古典園林,徽州古建築風格。還曾匯聚了三千多家商戶,小商品市場聞名於外,美食不計其數,最高單日人流量近7萬人次,是合肥最繁華和熱鬧的所在。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城隍廟作為批發市場在市中心已經不合適,遷走和改造是必然的,2014年城隍廟啟動改造,2016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
  • 福建「國保」城隍廟,500年歷史,王陽明創建,供奉唐朝大詩人
    明清兩代,城隍信仰大行於世,在各個都城府州縣皆立有城隍廟,並且當地城隍廟建築的等級,與地方官衙同一等級。當時縣城的新官上任,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正式接印之前,要去城隍廟中齋戒留宿。古人講究天人感應,官員們這麼做的原因,正是希望城隍爺託夢於己,以求得縣城中的幽隱之事。
  • 全國各地都有城隍廟,但敢叫天下都城隍廟的卻僅此一座,它在山西
    山西長治市上黨區西火鎮有兩個村,分別叫做南大掌村、北大掌村,兩村之間有一座山嶺,名叫城隍嶺,嶺上,有一座名氣非常大的天下都城隍廟。初冬的天氣已經冷意頗濃,站在山西長治縣(現長治市上黨區)天下都城隍廟偌大的廣場上,微微的寒風令人縮手縮腳。
  • 合肥城隍廟:最有市井氣息的一個地方
    城隍廟,許多地方都有,合肥也不例外!雖然合肥的城隍廟,在全國的知名度,遠遠不及上海城隍廟和平遙城隍廟,但是,在合肥人的眼中,合肥的城隍廟,是合肥最有市井氣息的一個地方。合肥城隍廟,位於合肥市廬陽區99號,這個地方,正好處於合肥老城區的中心地帶,距離著名的淮河路步行街,也不是很遠,話說在以前,許多人買東西,都喜歡來這裡。說到咱合肥的城隍廟,其歷史可算悠久了!話說早在北宋皇佑三年,也就是公元1051年,合肥城隍廟,就開始興建了,當時,是為了紀念首任廬州府知府孫覺而建的。
  • 城隍廟是幹嘛的?裡面供奉的是什麼神仙?
    但有一個廟宇是非常普及的,那就是城隍廟。不管是上海,還是小縣城,一般都有城隍廟,有的朋友可能還去過。不過,經過時代的變遷與進步,慢慢的城隍廟變得少了。那麼這城隍廟是幹嘛的呢?裡面供奉的又是哪位神仙呢? 城隍廟是用來祭祀城隍神的廟宇,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那麼這位神仙是幹什麼的呢?城隍爺是當地的守護神,也是最親民的一位神仙。
  • 《行遍合肥》走!到城隍廟裡尋年味去!
    距離春節還有 4 天 農曆新年進入倒計時 人們總說如今,年味,越來越淡 物質上的富足讓我們對年無法產生 曾經的期待感和莊重的儀式感
  • 各地城隍廟為誰而建,供奉的又是何人?
    公元239年,三國時期的東吳在蕪湖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據可考的城隍廟,從此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城隍廟均能屹立不倒,而且越來越多,現在很多地方都有城隍廟,而且基本都是在城市中心,繁華熱鬧,那這城隍廟供奉的是何方神仙呢,是不是「城隍」這個神仙呢?
  • 永寧城隍廟,一座城隍廟看盡明清閩南建築精華
    沿著城隍廟的外圍繞行看看還有什麼可以看的,一個鐵皮小臺階引起我的注意,走上臺階探頭望了一下裡面有個大哥,問了一下可以進去參觀嗎?大哥點了下頭。得到首肯有點喜出望外。這是城隍廟的一個小邊門,進門之後往關閉著的城隍廟大門看過去,門背後的門梁上懸掛著一個大算盤,特別引人注目。城隍爺是陰間賞罰分明的判官,算盤是審案時要用來細算往生者的是非善惡。
  • 每個城市都有的城隍廟!你知道是幹什麼的嗎?你們那又供奉的誰?
    城隍廟是中國古代「城市文化」孕育出來的產物,隨城市而生,無論是一座像「上海」一樣的一線城市,還是內地普通的四線級的小縣城,都有自己的城隍廟!城隍廟作為一座廟宇,顧名思義是用來紀念神祗的地方,這位神祗便是「城隍神」,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城隍爺,是中國古代宗教文化中重要的神祇之一。
  • 濟南城隍廟,為何1個廟裡,供奉著2個城隍神?竟是因為一幅畫
    城隍廟並不是每個城市都有,只有縣治以上層級的城市才能設有官方的城隍廟。在我國,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準是殉國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標準正直聰明的歷史人物。
  • 上海有三座城隍廟,供奉的城隍卻各不相同,真正的原型到底是誰?
    每一個有著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都會有幾處地標性建築,來遊玩的遊客一定不會錯過,去上海的遊客一定會去城隍廟看一看,很多人都認為到了上海如果沒去參觀城隍廟的話,就好像是到了北京卻沒有爬過長城一樣,會讓人覺得非常遺憾。
  • 這裡是鄭州:城裡的城隍廟
    首先,城隍神卻並不特指某一個神仙或神人,不同地域、不同時期,中國民間所供奉的城隍神都不盡相同,比如有些是供奉在當地造福一方的清廉官員,有些是供奉聲名顯赫的神武英雄等等。其次,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神大都是確有其人的真實人物,而並非來自虛構或者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城隍廟裡的神,就是由民間的「好人」,幻化而成的「守護神」。
  • 城隍廟裡供奉的是什麼神仙?城隍爺的傳說,城隍爺的來歷
    在中國,一般縣級以上的城市都有城隍廟,供奉著代表一級陰曹地府的地方官--城隍老爺。城隍爺究竟是什麼人?城隍廟的設置因何而來? 唐朝城隍祭祀蔚然成風,各州、縣每年都祭祀城隍;宋朝城隍神被列入祀典,紀信被封為「忠祐安漢公」;明朝城隍祭祀空前鼎盛,朱元璋大封城隍,各地重建城隍廟,還把城隍封王、公、侯、伯四個級別,職位從正一品到正四品,跟漢武帝的推恩令一樣,無形中就把城隍爺的權力分解了。 甚至還出現一城多城隍:上海。
  • 上海的老城氣息——城隍廟
    今天的上海城隍廟,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關聖殿、文昌殿九個殿堂,總面積約二千餘平方米,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上海知縣張守約將方浜路上的金山神廟改建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城隍廟雛形。由於上海城隍廟內供奉的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區的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上海城隍廟道觀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上海地區百姓的熱心支持。
  • 山西長治有一座傳說中的城隍廟,一張蜘蛛網救了開國皇帝的命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977,閱讀約2分鐘南方多媽祖廟、北帝廟,北方多城隍廟。到了長治,我們遇到了一座傳說中的城隍廟,它的全稱是長治縣天下都城隍廟。位於長治縣西火鎮南大掌村西北。劉秀當上皇帝後,拜當年救他性命的蜘蛛而藏身城隍廟,兌現了長治西火鎮南大棕村這座廟為天下都城隍廟的諾言,意為天下第一城隍廟。在一個秋日的午後,我們穿過檢票口進入杜城隍廟景區,被廟宇的規模和氛圍所震撼。雖然我以前參觀過一些城隍廟,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面積。
  • 安徽合肥,這10大經典的老字號美食,全吃過你是地道的合肥本地人
    合肥菜富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在安徽烹飪技藝的寶庫中佔有相當的地位。 合肥在歷史上,曾是三國、東晉時的古戰場,居江淮之間,巢湖北口,明、清設府,轄廬江、巢湖等地,解放後為安徽省會,成為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政治地理上的有利條件,使她能採省內外各地小吃之逸名,繼承古廬州小吃之精華,兼收並蓄得以豐富多彩。
  • 三原城隍廟供奉的是李靖
    三原城隍廟參觀三原城隍廟屬於臨時動意。看完李靖故居,時間尚早,便尋思在近處找一景致消磨時光,城隍廟距離李靖故居不遠,於是便匆匆地趕往城隍廟。城隍廟位於三原縣東大街,它創建於明朝初期的137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是西北地區著名的道教建築之一,是國內現存比較完整的明清時期傳統建築群。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縣級三原,因為城隍廟,增色不少,它已經成為三原旅遊的招牌和出手名片。這個名片的「含金量」還是比較高的,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中國城隍廟很多,說到最特色,那麼一定非平遙三廟合一的城隍廟莫屬
    對於我來說,平遙最讓我驚喜的則是那一座座被列入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的古蹟,通過它們可以見證到平遙古城曾經的輝煌。像在平遙文廟中可以看到金代的建築,在郊外的鎮國寺中可以看到五代的木構建築,在雙林寺中可以看到明代的彩塑,再比如今天馬且停要分享的這個同時供奉著多種道教神仙的廟宇--平遙城隍廟。如今的平遙城隍廟規模龐大,結構布局齊全,宗教規則完整,在中國境內的縣級別的城隍廟中的確算是奢華。
  • 在合肥有一種回憶叫安徽飯店
    2007年計劃改造,新建一棟高180米、48層的高檔寫字樓,在當時,成為合肥最高的大樓。一座氣勢宏偉的高層建築,曾一度是合肥的地標式建築物,它伴隨著改革開放後安徽旅遊業的發展而誕生,30多年來,見證著安徽的發展壯大。安徽飯店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