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都有城隍廟,但敢叫天下都城隍廟的卻僅此一座,它在山西

2020-12-13 跟胡哥看古村

胡哥專注發現古村落之美。敬請關注、轉發支持。

胡哥圖片文字均為原創,侵權必究,已授權維權騎士全網維權。

山西長治市上黨區西火鎮有兩個村,分別叫做南大掌村、北大掌村,兩村之間有一座山嶺,名叫城隍嶺,嶺上,有一座名氣非常大的天下都城隍廟。

初冬的天氣已經冷意頗濃,站在山西長治縣(現長治市上黨區)天下都城隍廟偌大的廣場上,微微的寒風令人縮手縮腳。

然而,這樣的天氣裡,不時還有香客帶著供品攀登上陡峭的108級臺階,去向城隍爺敬獻。

這樣的場景並不會因為天氣寒冷或者炎熱而有變化,只要你來,就能看到。即便是寒風凜冽,大雪飄飄也不例外。

天下都城隍廟遠眺。

人數最多的日子就是城隍老爺的生日那天,五月十一,人潮湧動,香客滿堂,場面蔚為壯觀。城隍廟古廟會也因此紅火起來。

腳下這片山頭就是上黨區西火鎮城隍嶺(也叫天紫嶺、天子嶺),山巔之上就是大名鼎鼎的天下都城隍廟。

站在山門前,居高臨下,視野開闊,村莊田野盡在眼前,的確有一種統御萬物的感覺。這也許是城隍爺的威風帶給人的幻覺吧。

奇怪的是,這處山巔之上的城隍廟不僅位置偏僻、名頭超大,還有著傳奇的經歷,更有一個與別的廟會完全不同的特殊廟會。

站在山門俯瞰新建的廣場。

完全可以說,是一場多省民眾自發舉行的祈福狂歡。它無關商業,只和民間的城隍文化和信仰有關。

一、山頭上的城隍廟

山西長治市上黨區西火鎮都城隍廟雄立在天紫嶺上,遠望這片紅牆琉璃瓦的建築群蔚為壯觀。

如果僅僅是看現狀,任誰也想不到,當初的城隍廟竟然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山神廟,機緣巧合之下,竟然得到了「天下都城隍廟」的大名,統管起天下的城隍來。

讓我們先從城隍廟的來歷說起。城隍是道教中守護城池之神。這個詞原本的含義是「城」指城牆,「隍」指城壕(護城河)。

天下都城隍廟景區。

城隍一詞連用,最早出自東漢班固的《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起苑圃,以備制度。」

城隍信仰則興起於南北朝時期,盛行於宋代,以至於當時各府州縣多數都修建有城隍廟,國家祀典中還專門將城隍列入。

明代以後,城隍由一尊神靈變為一種神職,各地因城隍廟的規制級別不同,而有各個級別的城隍,於是就有了都城隍、府城隍、縣城隍。

不論這些城隍的級別大小,他們的辦公地點也就是城隍廟都在城內。然而,上黨區西火鎮天紫嶺上這座城隍廟卻在遠離縣城的山巔之上,這就顯得頗為怪異。

天下都城隍廟山門。

關鍵是,位置不合規也就罷了,名字還很大,竟然叫做「天下都城隍」。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一切都和一個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故事王莽趕劉秀有關。相傳,在西漢末年,王莽篡位,追殺劉秀。劉秀逃到此地,躲進天紫嶺上這座小山神廟,逃過一劫。

劉秀登基後,封此山神為「天下都城隍」,天紫嶺也改名叫做了城隍嶺。此事在清光緒年間的《重修都城隍廟碑記》裡有簡略記載。

這個故事在民間傳說中則增添了很多細節,諸如廟門上有蜘蛛網,被劉秀撞破了,劉秀許願後,山神施法力使蛛網密布,迷惑了追兵云云。

陡峭的108級臺階。

二、日漸宏大的廟宇

在傳說中,原先這裡是一座山神廟,可想而知它的規模大小。可在採訪中,都城隍廟所在地南大掌村原村支書韓成保卻說,這裡原來是一座土地廟。

過去村村都有廟,偏偏南大掌村和北邊的北大掌村村內都沒有土地廟,只有在這天紫嶺上有一座兩村共有的土地廟。

當然,不管它的前身是什麼小廟,「經過」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敇封,天下都城隍廟最後變成了輝煌壯觀的建築群。

天下都城隍廟始建於何朝不可考,根據廟內碑記,明代弘治年間重修時,「其規模宏大,殿宇巍峨,誠一方之勝構也」。清朝順治、光緒年間重修過,民國年間又有修繕。

大清順治年重修碑。

最關鍵的是,都城隍廟中供奉的神靈,從傳說中的小小山神搖身一變而為城隍,且成為「天下都城隍」,統管天下的城隍,可謂權勢滔天。

而且,和別的城隍在明代變成一種神職不同,這裡的城隍一直就是一尊神,而且是一尊祈禱非常靈驗的神。

每年的城隍爺生日,農曆五月十一,來自晉冀魯豫等地的信眾們會來此祈福禳災,場面非常盛大。

如今的天下都城隍廟已經是省級文保單位,又舉辦過數屆聲勢浩大的祈福節活動,已成為了一個佔地面積巨大的旅遊景區,而核心的景點自然還是高高在山巔之上的都城隍廟。

都城隍廟獻殿和正殿。

陡峭的108級石階上,一進院落之內,都城隍廟因地勢高低不同,分上下兩院。下院是山門戲樓、妝樓、看樓,上院則有主殿、配殿、獻殿及東西廂房。

主體建築主殿、配殿和獻殿,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築原貌。整個主體建築雕梁畫棟,裝飾華麗,極富視覺衝擊力。

主體建築加上後期新增修的東西花園、後院寢宮、光武行宮、太極廣場等等,已經成為了一個佔地50多畝的宏大建築群。

三、祈福為名的廟會

廟會的前身是寺廟的節日或神靈的紀念日舉行的祭祀活動,後來才演變為集市貿易,所以廟會有時候也叫廟市。

常見的廟會一般會期三天,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祭祀神靈,即所謂的酬神活動。祭祀有一定的儀式,由組織者穿戴好規定的服裝,按固定的程序進行祭拜活動。

從獻殿看山門戲樓。

祭祀活動完畢,隨後才是酬神演出的唱戲、雜耍等社火活動,至於集市貿易活動則是附帶的一項活動。

然而,天下都城隍廟的廟會卻與此迥異,可以說簡單樸實,就是燒香祈福而已。

首先,它雖然也是會期三天,也是在城隍爺的生日舉辦,也有相當規模的集貿活動,但是,它一沒有主辦方、組織者,二沒有明確的祭祀禮儀和行動,完全是城隍文化和信仰的樸實表現。

具體來說就是,每到這一會期,當地周邊百姓和河南、河北乃至山東等地的信眾,帶著虔誠的心態,來天下都城隍廟祭神祈福,還願酬神,有的財力富裕的還要給城隍爺送幾臺大戲。

所有這些祈福酬神活動,全部都是自發的。這一祈福活動從興起以來一直延續,從未斷絕,即便是上世紀動亂年代也未中斷。

新建的名人碑刻之碑林。

這種由民間自發形成的城隍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城隍信仰是民俗文化和道教信仰相結合的一種民間信仰,與之相伴的城隍廟會也是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

這種行為其實已經遠遠脫離了迷信的範疇,是一項具有民族凝聚力的傳統文化行為。

我們對此應該有正確的認識,一方面要尊重文化歷史和群眾的信仰需求,一方面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揮城隍文化和信仰在道德教化、文化傳承、民間交流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諸如護國安邦、誠信仁愛、除暴安良、正義忠善等等,遏制其中的消極因素,將促進民間信仰和諧有序發展和文化旅遊開發有機結合起來,使這一傳統廟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山西平順古村藏著一座國保廟宇,供奉的卻是唐朝戰神李靖

山西介休一座千年古堡內,藏著國內唯一的琉璃碑,彌足珍貴

山西晉城一座滿身窟窿眼的明代城堡,卻是中國北方第一的民居瑰寶

山西臨汾古村發現門匾上的姓氏密碼,牽出與漢高祖劉邦的隱秘淵源

相關焦點

  • 城隍廟哪裡都有,但平遙古城的這座城隍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座
    是因為這是一座以城隍廟為主體的,在位置上三廟合為一體的中國道教神廟。這座城隍廟並不是在平遙古城最熱鬧的東、西、南、北四條商業步行街上,而是坐落於城隍廟大街上,旁邊是知名的平遙文廟。明清兩代都遇到過火災事故,但是隨後得到重新修,清朝鄭板橋宰濰縣,重新修城隍廟並撰有《創修城隍廟碑記》,如今見到的建築物絕大多數是清朝遺蹟。平遙城隍廟是一座歷史悠久,歷史人文內容豐富,宗教信仰規制完整的官祀中國道教寺廟。是現如今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廟之一,其以規模之大,內涵之豐,建築物之精而著稱。
  • 莊嚴篇——平遙城隍廟
    平遙城隍廟創建時代不詳,但仍是一座年代久遠,宗教規制齊全的城邦守護神廟。它以城隍正殿為中心,集六曹府、土地堂、灶君廟、財神廟(附真武樓)四大部分組成,建築規模宏大,殿宇建築保存完好。城隍廟的歷史文化內涵十分豐厚,儒教、道教、民俗文化相融為一體。這些文化內涵不僅體現在泥塑、壁畫之中,就連殿宇建築形式、月臺樂樓、木刻磚雕等各個方面,也頗有情趣。
  • 為什麼每個城市都有城隍廟啊?
    攝影 | SKYU9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種疑惑,怎麼感覺每個城市都有一個叫城隍廟的地方?寺廟的名字不是相對有獨特立意的麼?這城隍廟裡是何方神聖,竟然可以搞「全國連鎖」,足以遍布我九州大地? 城隍作為中國民間信仰的古老崇拜,都是伴隨著城市產生的。沒有城市就沒有城隍。「城」本義就是土築的高牆,高牆之外,再挖深溝,有水者為「池」,無水的溝壕就是「隍」。城與隍,構成了最安全的保護屏障。
  • 山西長治有一座傳說中的城隍廟,一張蜘蛛網救了開國皇帝的命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977,閱讀約2分鐘南方多媽祖廟、北帝廟,北方多城隍廟。到了長治,我們遇到了一座傳說中的城隍廟,它的全稱是長治縣天下都城隍廟。位於長治縣西火鎮南大掌村西北。劉秀當上皇帝後,拜當年救他性命的蜘蛛而藏身城隍廟,兌現了長治西火鎮南大棕村這座廟為天下都城隍廟的諾言,意為天下第一城隍廟。在一個秋日的午後,我們穿過檢票口進入杜城隍廟景區,被廟宇的規模和氛圍所震撼。雖然我以前參觀過一些城隍廟,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面積。
  • 山西還有這樣一個城隍廟!名氣雖不如上海城隍廟,但建築很是精美
    佛教文化在我國已流傳多年,因此在許多地方都有寺廟的身影,我國的山西省自古就是一個人文底蘊十分深厚的地方,也走出很多名人大家,這裡自古還被譽為是琉璃之鄉,保存有很多精美絕倫的古建築,是我國古建築的博物館民居群、祠堂、寺廟等眾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旅遊景點便是雲岡山石窟和平遙古城,而在這些古建築當中,有一個名為榆次城隍廟的古建築,其在晉中榆次老城景區內
  • 陝西有一城隍廟,傳言裡面有神明居住,洪水遇此廟都要繞道走
    在歷史書籍以及道教的一些文獻當中,城隍的與山神極為相似,都是地方神明,山神是守候一座大山的神明,城隍則是守護一座城池的神明,古人認為一座城池的安平與穩定是因為由城隍所庇護,因此古代稍有規模的城池,基本上都建有城隍廟,城隍廟在明代時期即為興盛,明太祖朱元璋曾經用「以鑑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倖免」,來為城隍廟正名。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長治潞安府城隍廟
    潞安府城隍廟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城區東街廟道巷。長治為明清潞安府治所,城隍廟始建於元代,現存建築中大殿和角殿為元代建築,餘為明清建築。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隍廟整個布局疏密有致,規模宏敞,構造壯麗,山門、耳殿、玄鑑樓、戲樓、獻亭、中大殿、寢宮、配殿、廊房等無不具備,反映了元代以來我國古建築構架與布局的特點及上黨地區的地方風格與手法。各殿屋頂上皆以五彩琉璃裝飾、釉色斑斕,光映霞表,藝術價值極高,整座廟院中元、明、清三代建築共存,是全國現存府城隍廟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潞安府城隍廟的玄鑑樓由主樓、東西角樓、戲樓、抱廈組成。
  • 北京高樓林立的金融街旁,隱藏著一座元代城隍廟|都城隍廟拍照記
    這裡所說的城隍廟,就是都城隍廟。翻出幾張上學時候的照片,帶著當時城隍廟一起照的少之又少。還好有兩張不怎麼清楚的,左上角就是沒有修繕前的城隍廟。原來曾經被我們嫌棄的「破廟」,是如此重要的都城隍廟。看它屋頂琉璃瓦的顏色,以及彩繪的龍紋圖案便能知其等級。
  • 中國城隍廟很多,說到最特色,那麼一定非平遙三廟合一的城隍廟莫屬
    平遙古城因其底蘊深厚的氣息,一直以來都深受遊客的喜愛,除了冬日蕭瑟之外,其他季節來到平遙古城的話,都可以看到喧囂的狀態。對於我來說,平遙最讓我驚喜的則是那一座座被列入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的古蹟,通過它們可以見證到平遙古城曾經的輝煌。
  • 永寧城隍廟,一座城隍廟看盡明清閩南建築精華
    在永寧古衛城遊覽一定不會錯過的南門與小東門之間一座坐北朝南的古廟,這就是永寧至今保留最完整的古廟——城隍廟。永寧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道光十五年(1835)經由鄉賢發動各方善信捐資進行擴建,光緒年間再向菲律賓鄉僑籌募資金加以整修。
  • 探訪福建平和九峰城隍廟 王維「南下」閩南小鎮
    實地探訪此座有著近五百年歷史的城隍廟。王東明 攝中新網福建平和5月20日電 (張金川 葉秋雲)從福建漳州九峰鎮東門向鎮區方向,穿過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牌坊「龍章褒寵坊」,右側便是恢宏古樸的平和城隍廟(也稱為「平和都城隍廟」)。
  • 都城隍廟:北京金融街僅存的古蹟,它何以倖存?
    這個佔地面積僅1.18平方公裡的街區,2019年實現三級稅收(即中央、北京市、西城區三級)3628億元,佔北京市三級稅收的30%,佔西城區總稅收的80%!北京金融街北起阜成門立交橋畔的中國銀行大廈,南到復興門立交橋東北側的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全長1700餘米、寬600餘米。
  • 很多地方都有城隍廟,那麼你知道城隍廟和城隍究竟是什麼嗎?
    在我國的很多城市中都有城隍廟,相信很多人也去過城隍廟,但是城隍廟究竟是怎麼回事,城隍究竟是個怎麼樣的神明你知道嗎?早在周朝就已經有了城隍這個詞,隍的本意是護城河,所以在古代城隍的意思就是護城之河了。到了宋朝,基本上各地就都有了城隍廟,政府把祭祀城隍作為一項國家級別的祀典。元朝繼承了宋朝祭祀城隍的祀典,依舊對城隍非常重視,元大都的城隍神還被封為了佑聖王。明朝時期由於太祖朱元璋早年落魄時曾棲身於城隍廟中的緣故,因此當朱元璋稱帝後對城隍神是特別的崇敬。
  • 西安都城隍廟那些你不知道的小「秘密」
    城隍廟在中國的很多城市裡都有,相信大家應該也不陌生。今天就來說說西安城隍廟。西安城隍廟位於西安市的市中心,距離熱門的旅遊景點鼓樓和回民街都不遠,步行就能到達。西安城隍廟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廟"之一,與北京、 南京城隍廟 齊名。
  • 一個朱家角,二座城隍廟
    原創 李克剛 上海老底子一個朱家角二座城隍廟李克剛大凡城隍廟每個地方只有一座,但朱家角卻有點與眾不同,它雖是個小鎮,卻曾擁有兩座城隍廟,一座在現在漕河街69號,一座原在西井街77號,一鎮二廟,
  • 山西長治天下第一城隍廟,傳說救過漢朝皇帝一條命,你去過嗎
    去國內城市的各個景區旅遊,我們總能夠在景區發現城隍廟,城隍老爺則是守護城鎮繁榮的神明,人們對於它是畢恭畢敬的,很多信奉的人總是會在閒暇之時,來這裡拜一拜。一般來說,這樣的廟都是建立在市區,而山西省長治市的一座城隍廟卻是建造在一個相對比較偏僻的山上。這座山叫城隍嶺,不過在以前,它還有一個名字,是「天紫嶺」。即便非常偏僻,但是它佔地約2000多畝,被好成為「天下都城隍廟」天下都城隍廟可以被理解為天下第一城隍廟,管理著天下的所有廟宇。該廟宇是傍山而建,類似於「天上宮殿」。
  • 為何到處都有城隍廟?
    城隍可以這麼說,人間封建社會有什麼主要的執政官員,相對應的神話體系之中就有類似的仙官與之對應。那遍及中國各地城市之中的「城隍廟」主神「城隍」也是如此?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們將前朝很多有正直之心的人都尊奉為神,比如關羽和諸葛亮。當然除了真實出現的人之外,此時期的道教還喜歡將物擬人化,豎牌位尊為神。比如五嶽之山神、涇渭之河神等。而原先作為護城河的「城隍」在這個時期也被尊奉為神位,山神主管一山及周邊山脈之萬事,河神保佑河流及周邊漁民之收成,「城隍」則因為它原來護城河的作用被賦予了保護城池的職責。
  • 其他城市叫「城隍廟」,為什麼西安要叫做「都城隍廟」?
    明太祖篤信城隍,他認為城隍是陰界的地方官,其級別和轄區與陽界行政區劃一致,所以朱元璋以皇帝的身份下詔,敕封天下城隍,將其劃分為五個等級。第一等級,京都應天府城隍(今江蘇南京)為「明靈王」,等級最高,相當於城隍中的老大。第二等級,省城隍為「都城隍」。
  • 山西不只有懸空寺,還有北宋遺存城隍廟,可看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建築
    在文物豐富的山西省旅行,幾乎每一座城市都不會讓你失望,即便是像芮城這樣的小縣城都會讓你驚喜滿滿。如果在你逛完了永樂宮之後,你覺得時間多餘的話,那麼不妨打個車前往市中心的城隍廟看看。這是一座被列入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的古蹟,可是呢?
  • 「文化商丘」歸德府城隍廟史話
    城內府、縣兩級機構並存,府衙、縣衙,府城隍廟、縣城隍廟,府學、縣學,府文廟、縣文廟等都在一座城池內,但主體構成和布局還是以府屬機構為主。府衙與府廟一陽一陰,分布於以南北大街為中軸線的古城東西兩側,分別坐落在東、西城門之內顯要位置,形成左衙右廟的格局,成為人神共治的象徵,也是歸德府城的標誌性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