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大爺修腳四十餘年 他說:曾經是高檔服務,如今是平民消費

2020-12-21 都市熱報

7月23日下午,渝中區大坪小學旁,一位大爺頂著烈日在此給人們修腳,頭頂上只有一把遮陽傘,以至於讓自己和客人不那麼曬。「還好,不怎麼熱!修了四十多年的腳,早就已經習慣了。」每當有人問是否熱,他都笑呵呵地這樣回答。

他叫田貴生,今年66歲,憑藉著修腳這份手藝,在主城核心地段買了兩套房。同時,他還在修腳中,看到了人們逐漸大步走向小康生活。

修腳從「高檔」服務到平民消費

記者看到,田師傅修腳動作十分嫻熟,先修腳指甲,然後修理腳底的死皮……不到十分鐘,就修好一雙腳,然後顧客掏出13元錢遞給了他。

1998年,田師傅和妻子二人在大坪走街串巷修腳(鞠之勤 攝)

「現在修一次腳13元,我正式開始修腳時是1974年,那時只要2角。」田師傅說,那時只有在澡堂裡才有修腳服務,別看當時只要2角錢,往往只有家庭條件富裕的客人才捨得花這個錢,而且也不是想修腳就修腳,因為當時很多人都穿膠鞋,不透氣,還有一些人穿草鞋,於是腳就容易長腳氣、長繭、長雞眼,因此那時的顧客基本上都是腳趾甲爛了或者腳上長了東西才捨得來修。

田師傅說,現在人們的生活好了,鞋子各種各樣,從幾十上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鞋子都很常見,而且是不同款式的鞋子換來換去的穿,腳生病的自然就很少了。而現在的顧客來修腳的大多是剪剪指甲什麼的, 「我以前一天只有十多個客人,現在一天能接待三四十個人呢!」

如今,田師傅在大坪的修腳攤已經開了13年

從飯都吃不飽到買城裡兩套房

也正是憑著這份修腳的手藝,田師傅帶領著全家人逐漸奔向了小康。田師傅告訴記者,他出生在潼南區臥佛鎮一個農村家庭,當時經常吃不飽飯,「我們家有四姊妹,那時兩個人才喝一碗粥,不是像現在這樣是單純的白米粥,裡面還得加玉米糊和紅薯洋芋。」

1973年,田師傅為走出農村求生,經人介紹到揚州學了1年修腳技藝,然後輾轉回到重慶,在七星崗浴室修腳。幾年後,在較場口街心花園擺攤,隨後又在大坪等地走街串巷。田師傅說,剛開始一天能有十多個人找他修腳,除開澡堂提的3成收入外,一個月也有40多元的收入,當時一份很不錯的工作也差不多就這點工資。

20年前,田師傅花了4000元,請人給自己的修腳生意做了一個網頁

1990年,田師傅便花5萬元,將家裡的瓦房翻新修建了一棟2層的小樓,內部還裝修了瓷磚,成為那時村裡最好的樓房。「以前總覺得沒有房子,兒子找不到媳婦。」田師傅笑眯眯地說,可是沒想到,兒子女兒大學畢業後都沒有回農村,後來又在主城買了兩套房,兒女各一套。

原本可以退休享福的田師傅卻閒不下來,十多年前他就在大坪小學附近有了自己的固定小攤,還花了4000多元錢請人做了一個網頁宣傳。他說:「我熱愛修腳這份工作,雖然兒女現在都已經成了家,但我不想讓他們有負擔,我還想給小孫子存點錢呢。」

徵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等你來曬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濟建設的飛躍,科技力量的崛起,生態環境的改善,文化事業的繁榮……這一切,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小康」,這是一個億萬人民耳熟能詳的時代詞語,早已融入了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並潤物無聲地改變著的我們生活,它是一個個家庭夢想成真、笑顏綻放的鮮活故事。

即日起,都市熱報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曬光陰」圖片徵集活動,聚焦個人、家庭、企業、校園、社區、鄉村、縣域等微觀層面,聚焦老百姓身邊生活的變化,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從普通家庭的新舊圖片變遷反映大時代。無論是你家餐桌上菜品種類由簡單到豐富的變化,還是你和家庭成員在二三十年間從穿著、交通工具、家用電器、辦公場所等方面的新舊照片,亦或是是用鏡頭謳歌美麗家鄉日新月異的新風貌,都能夠通過「曬光陰」這種形式展現小康帶給大家的真切變化,形象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實惠。

如果你有反映小康帶給我們變化的新舊照片想要和百萬軌道族一起分享,掃描下方的二維碼上傳圖片。

都市熱報-廂遇記者 張春蓮 實習生 張韻 攝影報導

編輯:張亞

校審:周圓

總值班:嚴一格

相關焦點

  • 男子去修腳店修腳,被削掉一塊兒肉,負責人:他是學徒!
    不管做什麼行業,顧客都是最為重要的,服務行業更是如此,作為服務行業來說,如果讓顧客不滿意了,那麼顧客下次就有可能不會再來了,而太原的牛先生就對一家修腳店有了意見,因為他在修腳店修腳的時候,竟然被工作人員用刀削掉了一塊兒肉,而對方竟然就打算給100元就了事。
  • 六旬大爺在高校擺攤免費拆快遞,每天收百餘斤紙箱日入近...
    近日,海南師範大學一位在快遞網點對面擺地攤的崔大爺火了,他靠幫取快遞的學生免費拆紙箱日入近百元,被誇贊有智慧,有商業頭腦。在高校快遞網點對面擺攤 六旬大爺免費幫人拆快遞9月28日,記者來到海南師範大學圖書館後面的快遞網點,看到崔大爺在快遞網點對面擺了一個攤子,很多在快遞網點取完快遞的學生紛紛前來讓大爺拆快遞。
  • 「我忍了四十年家暴」六旬老太想離婚,卻被法院駁回:要珍惜幸福
    最近,在陝西一位六旬老太,就因為忍受不了丈夫四十多年來的家暴,在兒女都長大成家以後去請求離婚,不過,這個請求卻遭到了法院的駁回!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被家暴還不能離婚了?六旬老太忍40年家暴,請求離婚被駁40年前,老太在別人的介紹下跟現在的丈夫認識並組成家庭,只是沒想到這場婚姻卻成為她噩夢的開始。在結婚以後,丈夫動不動就對她又打又罵的,就是在她剩下三個兒女以後,丈夫的家暴行為也沒有一絲改變。為了照顧孩子們,老太對丈夫的暴行,一直都是忍氣吞聲的。
  • 六旬大爺在高校擺攤免費拆快遞,每天收百餘斤紙箱日入近百元
    近日,海南師範大學一位在快遞網點對面擺地攤的崔大爺火了,他靠幫取快遞的學生免費拆紙箱日入近百元,被誇贊有智慧,有商業頭腦。在高校快遞網點對面擺攤 六旬大爺免費幫人拆快遞9月28日,記者來到海南師範大學圖書館後面的快遞網點,看到崔大爺在快遞網點對面擺了一個攤子,很多在快遞網點取完快遞的學生紛紛前來讓大爺拆快遞。
  • 發育寶整腸、鈣胃能暢銷四十年餘原因大揭秘
    原標題:發育寶整腸、鈣胃能暢銷四十年餘原因大揭秘3月12日,中商情報網報導,目前中國養寵家庭數量為9978萬戶,五年內同比增長43.9%。如今,飼養寵物已成為國人比較傾向的一種生活方式。伴隨著寵物數量的增多,寵物行業基本形成包括寵物飼養、寵物交易、寵物食品、寵物保健品、寵物用品、寵物醫療、寵物服務等的完整產業鏈。
  • 【甲樂康修腳】專業修腳19.9元,精品足療僅需29.9元!
    吃喝.玩樂.享實惠.就上.任丘聚優惠有人說90後已經步入「中年」啦?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收集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想20萬購下
    我國安徽曾經有一位修腳師傅,在他修腳30年的職業生涯當中,他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創造出了一件作品,最終被富豪出價20萬,他是誰呢? 他的名字叫做魯可水,依靠著祖上傳下來的修腳技藝,魯可水在修腳這個行業當中如魚得水。
  • 男子修腳30年,用腳皮作畫《清明上河圖》,富商欲出20萬收走
    而在我國安徽,就有一位非常厲害的修腳手藝人,名叫魯可水,他的修腳經驗豐富,足足有30年的時間,他用他修過的腳皮製作出了《清明上河圖》等作品,沒想到,卻有一位富商想出20萬高價購買,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修腳專業戶」魯可水,撿顧客腳皮做成一幅畫,別人出價20萬不賣
    【祖傳技術去發財致富】魯可水出生於1974年,出生地為安危繁昌縣的一個小山村中,家裡的經濟狀況很糟糕,根本就沒有能力供魯可水和他的兄弟姐妹上學,而因為他們家裡孩子比較多,本身撫養這些孩子長大都是一筆不小的金錢,父母每天努力工作,也只能勉強維持溫飽,為了撫養他們長大,父母算是拼盡了全力了,而魯可水就選擇了去打工賺錢,他為了去賺錢做了很多種工作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拼出清明上河圖,富豪欲出高價買下
    在很多人眼中,修腳這活兒並不體面,即便如今的修腳的環境和以前的不同,「足浴」中心都設在了室內,人們可以吹著空調,看著報紙,一邊享受,一邊修腳。但是在過去,很多人靠這活兒餬口。今天,要講的這位人物,來自安徽,此人靠修腳,讓這行看起來不太入流的職業登上了大雅之堂,真正地闡釋了什麼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讓人刮目相看。
  • 免費為老人修腳1000餘人次,巨鹿柳茂村80後老闆真棒!
    他一邊和老人們熱情的打著招呼,一邊拿出工具給老人們修起腳來。 今年39歲的杜朋磊是巨鹿縣觀寨鄉柳茂村人,2018年在縣城祥美名都小區附近開了一家燻蒸養生館,靠著手藝精湛、服務熱情,買賣逐漸興隆起來。 他就萌生了用自己的手藝力所能及為社會服務的想法。
  • 十年義務為老人修腳,他是走遍濟南的「活雷鋒」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9日訊他叫劉躍,今年67歲,中國共產黨員。他被稱為「濟南好人」,十年間,他為老人義務修腳,為社會奉獻愛心,做公益成了他生活的一種方式。他為老人修腳,不是簡單剪剪指甲,而是從剪指甲、去死皮、打磨、挑肉刺、修刮老繭再到按摩,整個過程非常細緻。辛苦一下午,能服務七八位老人。「碰上有灰指甲的,很難修剪,一個老人可能需要花費2個多小時。」劉躍的修腳工具很全,一個小包裡有七八樣工具。他說,修剪時為了讓老人更舒服,他還專門去修腳店學了學。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出20萬高價
    對於曾經那些難以實現的夢想,很少有人可以堅持到底。然而那些真正堅持到底的人,卻也是獲得成功的人。正如安徽這個小夥,專業修腳三十年,他就是把修腳作為夢想和職業的魯可水,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堅持著自己的夢想。然而,在魯可水身上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其實,還要從他的家族開始說起。
  • 安徽小夥專業修腳30年,順便收集腳皮作畫,一幅賣出20萬
    他曾經力排眾議執意將祖傳下來的這門手藝發揚光大,最終他有了屬於自己的店面,而且在他修腳的三十餘年當中他收集了數萬人的「腳皮」。用這些收集起來的腳皮做出了一副栩栩如生的畫,獨特的材料、超高的手藝吸引了很多人眼球,最終也是以20萬的天價被一位富豪所收購。
  • 食管癌、胃癌同時找上蕭山六旬大爺!小心「癌從口入」,這些飲食...
    六旬大爺胃痛半年,一查胃部和食管都生了癌62歲的王大爺是杭州蕭山人,在當地一家金屬加工廠從事材料加工工作,平時工作忙碌的他是個老菸民,每天要抽不下兩包煙,飯後還必喝點老酒,醬鴨、鹹魚、梅乾菜等醃製的食物也經常是他的下酒菜。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20萬欲買走
    安徽小夥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20萬欲買走!職業不分貴賤,無論是哪一個行業都有其可取之處,即使是修腳,做到極致,也足以登大雅之堂。今天我們說的就是這樣一位男子,不僅繼承了家中的修腳技術,還將其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知道這門技藝。這位修腳的藝術家名叫魯可水,被大家稱為"魯刀王",修腳這門技術是他家祖傳的,如果要追溯淵源的話,都要數到慈禧這個時期。
  • 小夥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作《清明上河圖》,富豪出20萬購買被拒
    安徽小夥魯可水專業修腳30年,被稱為「魯刀王」。他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被富豪20萬買走。  魯可水的父親雖然有一身修腳手藝,卻沒有用武之地,只是偶爾幫街坊鄰居修修腳而已。  小時候,魯可水跟隨父親學過了點手藝,但是不精。十多歲時,父親去世,家中孩子只得全部輟學打工,有一些修腳技藝的魯可水便選擇到蕪湖大觀園做了一名修腳藝人。  他一邊拜師學習,一邊工作賺錢。可是,修腳這門手藝眼見就要過時了,連自己的師傅都勸魯可水說,「學個別的手藝吧,都比這個強。」
  • 安徽小夥魯可水:修腳30年,用萬名客人腳皮作《老虎》
    德國文學家尼採曾經說過:當藝術穿著破舊衣衫時,最容易讓人認出它是藝術。其實這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藝術的一句解釋,藝術好像看上去有所不同,但是在境界上卻能夠給人一種出其不意的衝擊感,這也許就是藝術的魅力。
  • 修腳足浴 小店鋪 有亂象 要注意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來越重視腳趾的保養與健康。奔波忙碌了一天,約上三五好友,到足浴店或修腳館,泡泡腳、喝喝茶、聊聊天兒,享受一下腳底按摩服務,減輕一下生活壓力,這種養生保健方式正受到更多人的青睞。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市區裡足浴休閒館、修腳屋遍地開花,估計至少有三四百家。而這些店面,規模大的大部分證照齊全、價格合理,消毒設施完善。
  • 修腳的可怕後果!反正我是不敢去修腳的
    有些人呢,會覺得撕這個皮膚比較汙,不衛生,於是呢,他們跑去了修腳店,請師傅們幫忙把腳皮修一下。有些不放心的人,會問修腳師傅:師傅,你這個修腳刀還衛生啊?修腳師傅肯定拍拍胸脯,說:放心吧,沒問題,乾淨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