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溫度與價值,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盡在@讀書文史。
文 | 讀書君
「三十六行者,種種職業也,就其分工約計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則七十二行;十之則三百六十行」。——《清稗類鈔·農商類》
修腳,行話叫「剜窩的」,修腳師傅又稱「剔腳匠」或「畫皮匠」。他們所做的,除了修修腳,剪剪趾甲,刮刮腳氣,剔剔腳皮,還會做一些腳部按摩等。
在中國,修腳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行業。
早在以前,修腳和拉黃包車的車夫、運河碼頭上的工人等行當一樣,都是靠體力吃飯的勞動者。幹修腳工這一行的人,通常都比較辛苦,常常需要早出晚歸,走街串巷,上門服務。
又或者,像江湖郎中一樣,在集市上隨手擺個地攤,一般搭個白布棚子,地上鋪個紅布,上面擺些修下來的腳墊、腳療的皮肉,以此來招攬生意。
在很多人眼中,修腳這活兒並不體面,即便如今的修腳的環境和以前的不同,「足浴」中心都設在了室內,人們可以吹著空調,看著報紙,一邊享受,一邊修腳。但是在過去,很多人靠這活兒餬口。
今天,要講的這位人物,來自安徽,此人靠修腳,讓這行看起來不太入流的職業登上了大雅之堂,真正地闡釋了什麼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讓人刮目相看。
01子承父業,愛好「修腳」
1974年,在安徽繁昌縣的一個小村落裡,一個男嬰呱呱墜地,父母給其取名為魯可水。魯可水的家庭經濟並不好,家中姐妹眾多。迫於生活貧窮,魯可水很早就輟了學。
魯可水的家族,曾經以修腳聞名當地,是有名的修腳技工。
早在清朝時期,祖輩還曾給當時南下躲避戰爭的慈禧修過腳,被慈禧御賜「刀王」的美稱。只不過,到了魯可水父親這一代,祖業開始漸漸衰落凋零,最後只能偶爾給街坊鄰居修修腳。
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也許是迫於生計,魯可水決定把祖輩傳下來的家族文化,繼續傳承發展下去,於是便當起了修腳工。
不過,最初,對於魯可水的這一決定,其兄弟姐妹們都持反對意見。
然而,魯可水最終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只要有夢想,任何小到不起眼的行業,也能闖出一番新天地!
0230年如一日,為數萬人修腳
從十幾歲開始,魯可水開始學習修腳技藝,在父親的指導下,他的技藝也日漸增長。
不過,小村落的發展畢竟是有限的,要想走向大舞臺,獲得更好的發展,他只能走出村莊。於是,魯可水離開了家鄉,到了外面拜師求藝,跟著有名的修腳師進修學習。
年輕人幹事向來都比較熱血沸騰,魯可水也一樣如此。由於家族本身是幹修腳行當的,加上自己的勤奮好學,很快,魯可水的修腳技藝越來越高超,許多人都慕名前來找他修腳。
給人修腳,賣的既是手藝,也是服務。
魯可水平時給客人修腳,都十分認真細緻、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客人也都非常認可他的手藝,經常二次回頭尋過來,找他修腳。
因為熱愛這份事業,魯可水一日又一日做著這樣一件事。春去秋來,時光荏苒,不知不覺,魯可水一幹就是30年,給人修過的腳,達到數萬人,漸漸地,魯可水成了當地有名的修腳大師。
03用數萬人的腳皮做畫,成為了修腳的藝術家
魯可水不僅喜愛給人修腳,還喜歡畫畫,唱歌。尤其是畫畫,更是對他的事業發展產生了直接的推動影響。
魯可水的畫畫原料選擇,與眾不同。因為自己是一個修腳師,魯可水很巧妙地將自己的職業和愛好聯繫到了一起,用在客人腳上修下來的腳皮來製作圖畫。
可能許多人覺得,腳皮是個髒東西,所以聽起來,這多少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但是魯可水卻是如此幹的,給人修腳是出於愛好選擇,收集客人腳皮也是出於癖好選擇。
而要說起這奇特的畫畫靈感來源,話說是出於一次畫展參觀。
當時,魯可水看到了畫展中的畫畫,都是用鐵製作出來的,覺得創意十足,便突發靈感:既然用鐵也能做畫,那麼用收集下來的腳皮製作,也一定能夠拼出。於是,最後便有了腳皮畫的藝術作品。
04作品《迎客松》、《清明上河圖》走紅,斬獲好評
魯可水是安徽人,所以最初用腳皮作畫時,他選擇了黃山的《迎客松》。
起初,由於腳皮不夠,魯可水先是將《迎客松》的輪廓描繪了出來,最後才慢慢地將從客人腳上修下來的腳皮一點點粘上去。
由於腳皮有薄有厚,有長有短,有大有小,所以製作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魯可水只能根據腳皮的形狀大小特徵,慢慢地去調整,最後才慢慢地將畫製作了出來。
成品出來之後,魯可水雖然很開心,但是卻不好意思四處炫耀分享。因為用腳皮製作出來的畫,多少會讓人覺得有些荒誕怪異,甚至使人產生不好的聯想。他只是將成品置放在店裡,不過,許多客人進出看到了,都不禁為此而驚嘆不已,大讚魯可水的奇特藝術構思和畫畫技術。
將腳皮變成一種藝術,這確實是一件神奇而了不起的事情。
有了眾人的稱讚表揚,魯可水變得更加有信心和動力,又開始將目標定得更加宏大:繪製清明上河圖。
眾所周知,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巨作,裡面涉及的人物、生活場景眾多,即便只是想要復原其局部圖,也是非常具有挑戰性。不過,最後,魯可水還是成功地完成了這一目標。
由於畫畫工藝了得,不少遊客慕名而來。其中一位富豪,更是直接看上了《清明上河圖》一畫,最終,以20萬的價錢將其買走。
05結語
小時候,我們總是夢想著當科學家、醫生,太空人……長大後發現,事事並非人意。
然而,人都應該有一個夢想,即便夢想看起來再平凡普通。
修腳流行了若干年,直到今天,我們仍可以在公園、街邊巷尾偶爾看到這樣的老行當。
魯可水選擇當修腳工,並致力於將修腳手藝發展成人生事業,最終,他不僅服務了客人,將修腳的手藝傳承了下來,更成為了一代藝術家,讓人可敬可佩!
都說「命運不會拋棄心中有夢想的人」,誰說又不是。
只要心存夢想,只要你將夢想作為你前進的方向,幸運之神終會眷顧你。
魯可水,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告訴人們,有夢想的人是值得尊重的,而能夠一步步腳踏實地去實現自己夢想的人更值得尊敬!
圖片源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讚是一種美德,喜歡就點個讚、轉發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