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拼《清明上河圖》,富豪出20萬買走

2020-12-13 青燈白髮品文史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題臨安邸。

汴京(河南開封)是北宋時期的京都,因位於黃河中下遊,汴京水運業相當發達,商業飛速發展,人口稠密,北宋畫家張擇端就將繁華的汴京畫了下來,這幅畫也就是日後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許多專家學者對「清明」有著諸多的解釋與爭論,「上河」同樣也是如此,甚至《清明上河圖》是不是張擇端的真跡也難以確定,畢竟這幅畫實在太出名了,明清兩代難免會模仿。

現代一些畫家同樣也會繪製《清明上河圖》,當然也有人另闢蹊徑,安徽的一位修腳師父,就用腳皮拼出了一幅《清明上河圖》。

魯可水,安徽蕪湖人,人稱「魯刀王」,他的這門修腳手藝是祖傳。相傳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慈禧一路西逃,到了西安腳上的頑疾發作了,當地的官員就給慈禧找了一位修腳的師父。

這位師父兩三刀下去,就去除了她的腳疾,還給她捏了腳,慈禧「龍顏大悅」,特賜他為「刀王」,這位刀王就是魯可水的祖輩,然而這修腳手藝一代傳一代,一代不如一代,傳到魯可水父親手中時,已經徹底凋零了。

1974年,魯可水出生,他是看著父親給人修腳長大的,父親雖然有心傳承,但七八個兒女都不願意繼承,當時在大環境下,對這種「享受」手藝持有一種批評態度,而且不雅觀,不過年紀尚小的魯可水並不在意。

10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子女們相繼輟學,各自都找了一份活幹,魯可水也一樣,他到蕪湖大觀園給修腳師父當學徒,老師傅看他年輕,讓他進一些工廠學手藝,學成了就是鐵飯碗,他們這一行,不僅被人看不起,還賺不到錢,很難討生活。

不過魯可水不願意放棄祖傳的修腳手藝,他堅持了下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10歲的小孩,也長大了,他有了一門不錯的修腳手藝,俗話技多不壓身,為了多吃幾口「飯」,他還學會了古箏、畫畫……

出師後,魯可水自己開了一家店,他的手藝非常不錯,口碑極高,蕪湖人送外號「魯刀王」,魯可水重新振興了門楣,若是祖先得知,想必也能含笑了。

再一次偶爾的機會下,魯可水觀看蕪湖非物質遺產,鐵畫表演,所謂的「蕪湖鐵畫」就是將鐵錘當作畫筆,鐵當作墨水,魯可水靈機一動,既然鐵都能作畫,那麼腳皮呢?

魯可水很快就將這個想法付諸行動,他收集了一些客人的腳皮,他發現這些腳皮上獨特的紋路拼湊在一起非常美觀。

這30年來,進出足浴店的客人不計其數,他將客人的腳皮都收集起來,曬乾,再用小刀將腳皮切成自己想要的形狀,2008年,他開始繪製《清明上河圖》,這是一項非常複雜的藝術。

魯可水先要將《清明上河圖》的紋路雕刻出來,再用腳皮一點點粘貼上去,聽上去是非常簡單,但事跡操作起來卻非常繁瑣,因為一塊腳皮,有厚有薄,有硬有軟,有長有短,即便將它們切成想要的形狀,但是硬度不夠的話,往往剛剛粘貼上去就會碎掉。

粘貼一些樹時,魯可水還要自己將這些腳皮搓成一根根針葉來替代一些樹葉的紋路,一幅《清明上河圖》耗費了他兩年的時間,當作品完成之後,他認識的一位富豪開價20萬,打算拍下來。

不過魯可水並不缺這筆錢,2年的心血不是錢能夠衡量的,他將腳皮《清明上河圖》掛在自己足浴店中,這些腳皮畫,也成了「魯刀王」的一大特色。

《清明上河圖》的成功,讓他又開始製作《迎客松》,這一幅腳皮畫就相對簡單的多,只需要繪製出紋路就行了,接下來就是搓一些樹葉出來,製作《迎客松》的時間比《清明上河圖》要短得多。

這兩幅畫都被魯可水掛在店裡面,每次有新客人來時,都會好奇問一問,魯可水一邊介紹「刀王」的來歷,一邊介紹腳皮畫,有一些客人聽了,都覺得有點「噁心」,有一些客人覺得好奇,總是會問魯可水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

魯可水只是說:「這只是興趣」,但魯可水用腳皮作畫的真正原因是為了讓很多人的去接受這一行,其實修腳也是一門手藝,它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不堪」,職業不分貴賤,魯可水將這一行修腳職業發揚光大。

現在人們總是以賺錢去衡量職業高低,但別看魯可水只是一個修腳師父,他旗下還有兩三間店面,賺的錢也不少,若是以賺錢來衡量成功,那麼魯可水無疑是成功的,更何況他還將這種手藝發展到藝術身上。

有句老話說得好:大俗就是大雅。以前修腳難登大雅之堂,現在修腳已經離不開人們的生活了,魯可水還將修腳業務發展成了「足浴一體化」,他能成功,不僅僅是這一門手藝,還有他的奇思妙想。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清華上河圖》作為宋朝的巔峰之作,還能以這種方式流傳下來,想必張擇端也沒有想過吧!

提起《清明上河圖》就不得不提一下大宋,現在人們常常都以「弱宋」來評價這個朝代,這也沒辦法,誰叫宋朝沒打過幾場勝仗呢,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宋朝卻是繼盛唐之後的又一大盛世,宋朝的詞就跟唐詩並列。

了解大宋不能看戰爭,其實宋朝還是非常有意思的,這本《宋朝果然很有料》就記載了大宋許多有趣的異聞,想要了解的大宋的,不容錯從,這套書一共9冊,本來原價是328元,不過現在小店正在搞活動,只需要258元。趕快入手吧!

相關焦點

  • 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拼出《清明上河圖》,土豪欲出20萬買下
    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一個人對成功有強烈的企圖心,願意為之付出與奮鬥,那麼不論他從事什麼職業都能夠成功。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不缺乏這樣的事例,比如在安徽的一個小夥,專業修腳30年,用上萬人的腳皮「畫」出了迎客松,被富豪得知想要出20萬購買,最後結果又是怎樣?
  • 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來作畫,富商欲出20萬高價買走
    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職業無高低貴賤之分。無論是多麼渺小的職業,只要兢兢業業地將其做好,將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到極致,也有可能獲得不菲的成就。安徽一個專業修腳30年的男子,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了這個道理,平凡人也能創造出奇蹟,看似卑微的職業也隱藏著巨大的潛能。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拼出清明上河圖,富豪欲出高價買下
    在很多人眼中,修腳這活兒並不體面,即便如今的修腳的環境和以前的不同,「足浴」中心都設在了室內,人們可以吹著空調,看著報紙,一邊享受,一邊修腳。但是在過去,很多人靠這活兒餬口。今天,要講的這位人物,來自安徽,此人靠修腳,讓這行看起來不太入流的職業登上了大雅之堂,真正地闡釋了什麼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讓人刮目相看。
  • 小夥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作《清明上河圖》,富豪出20萬購買被拒
    安徽小夥魯可水專業修腳30年,被稱為「魯刀王」。他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被富豪20萬買走。    由於當時人民普通貧窮,都解決不了溫飽問題,更無人修腳了。就在此時,魯可水開始收集客人腳皮,因為他懂畫畫,所以先臨摹好畫作,再次腳皮順著粘上去,成為了一幅幅非常特殊的畫。  從業30多年以來,魯可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其中一幅《清明上河圖》,因花紋獨特被富豪相中,表示願意出20萬元買這幅畫,被魯可水拒絕了。
  • 男子修腳30年,用腳皮作畫《清明上河圖》,富商欲出20萬收走
    而在我國安徽,就有一位非常厲害的修腳手藝人,名叫魯可水,他的修腳經驗豐富,足足有30年的時間,他用他修過的腳皮製作出了《清明上河圖》等作品,沒想到,卻有一位富商想出20萬高價購買,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作《清明上河圖》,被富豪20萬買走
    成功的花朵都需要汗水澆灌,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魯可水便是如此,他在修腳行業中摸索30多年,終於闖出一番天地。 為了不讓這門技術徹底淹沒,魯可水找到當地一個非常有名的修腳師傅,想拜他為師好好學習這門手藝。 在老師傅精心教導下魯可水進步飛快,僅用1年便可獨當一面,與此同時他還自學了古箏,客人在沐足的時候還能欣賞到動人的音樂,30年後魯可水已經成為修腳這個行業頂尖級的大師。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拼出《迎客松》,富豪欲出20萬買走
    ,並做成了一幅畫,引起不小的轟動,當年甚至有一富豪,出價20萬欲買畫,此人便是修腳師傅魯可水。 魯可水,1974年出生於安徽繁昌,魯可水的上面,還有6個哥哥姐姐,所以家裡條件不太好,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魯可水10多歲時,父親病逝,全家的重擔壓在母親肩頭,失去經濟來源的魯家孩子們,都只能輟學,所幸魯家孩子跟父親學來一些修腳功夫,便跑去蕪湖當修腳藝人。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20萬欲買走
    安徽小夥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20萬欲買走!今天我們說的就是這樣一位男子,不僅繼承了家中的修腳技術,還將其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知道這門技藝。這位修腳的藝術家名叫魯可水,被大家稱為"魯刀王",修腳這門技術是他家祖傳的,如果要追溯淵源的話,都要數到慈禧這個時期。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用腳皮拼出《清明上河圖》,富商欲20萬買走
    經過幾年的磨練後,魯可水將自己學到的東西與祖傳的技藝融會貫通,整理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修腳技術,顧客們對他讚不絕口。 清明上河圖 幾年之後,魯可水開了屬於自己的修腳店。在學習修腳的過程中,魯可水還注意將國學結合在一起,自學了繪畫和古箏。閒來無事,便為沐浴修腳的顧客們演奏一曲。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做畫,被富豪開價20萬想買走
    魯可水1974年出生,是在安徽偏僻的一個小山村裡,小山村位於安徽繁昌縣,魯可水家族裡一直是做給人修腳的,他的祖輩還給慈禧修過腳,慈谿非常滿意,後面還被慈谿賜封了「刀王」,小時候魯可水家裡麵條件一直不好,家裡面的收入靠他父親,家裡兄弟姐妹也多,到魯可水這一代人基本上沒有人選擇做修腳這個行業,因為修腳這個行業說起來不太好聽,魯可水的父親偶爾還會給鄰居們修一下腳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收集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想20萬購下
    我國安徽曾經有一位修腳師傅,在他修腳30年的職業生涯當中,他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創造出了一件作品,最終被富豪出價20萬,他是誰呢? 他的名字叫做魯可水,依靠著祖上傳下來的修腳技藝,魯可水在修腳這個行業當中如魚得水。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出20萬高價
    一、力排眾議,繼承祖業1974年,魯可水出生在安徽繁昌縣一個小山村當中,由於家裡兄弟姐妹眾多,魯可水家中的經濟條件並不好。所以,生活所迫的他們只能提前輟學,到社會上摸爬滾打。曾經魯可水的家族以修腳聞名當地,但是修腳手藝到他們這一代都已經凋零了,就連他的父親也只是偶爾給街坊四鄰修腳。
  • 此人是修腳師,刮下萬人腳皮作《清明上河圖》,有人出價20萬買
    此人是修腳師,刮下萬人腳皮作《清明上河圖》,有人出價20萬買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之一,幾千年來,我們國家的文明就是一個令人矚目的高度!在這樣的背景下,也誕生了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職業。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主人公叫做魯可水,他平日裡從事著修腳的工作,但很多人都將他稱為修腳藝術家,甚至不少人送他了一個「魯刀王」的綽號。那麼魯可水究竟是為何受人讚賞的呢?其實魯家一直和修腳有著非常深的淵源,根據魯可水透露,早在數百年前他的祖先就是安徽當地小有名氣的修腳師。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用腳皮拼出《迎客松》,富豪想出20萬買走
    安徽有一位小夥,雖然他的職業是修腳工,但他卻非常用心,在修腳行業做了整整30年時間,之後,還用一張萬人腳皮拼出一張「迎客松」,曾有一位富豪想用20萬買下,小夥成功的背後,是與他的努力密不可分的。古往今來,腳是人們成事的關鍵,人們的出行離不開腳。早在公元前1300年,就有關於足病的記載,同時也有很多偏方。
  • 安徽男子收集腳皮30年,後用其拼出《迎客松》,有富豪出20萬求購
    安徽有一個小夥是修腳師傅,他從事修腳行業已經30年,收集腳皮也有30年,有一次在參觀完鐵畫後突發奇想用腳皮拼出了一幅《迎客松》,後來一富豪欲出20萬求購,卻被這位修腳師傅給拒絕了。▲黃山迎客松照片魯可水,安徽一名普普通通的修腳師傅,生平就兩個愛好:一是給別人修腳,二是收集客人修腳後留下的腳皮。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作畫,富豪曾想花20萬買下
    在安徽省,就有著這樣一位傳統技藝大師,他將修腳這門技藝做到了極致,並且還創新式地將修腳與作畫結合了起來,創作出了價值天價的藝術作品。祖傳手藝,肩負重任1974年,魯可水出生在安徽省繁昌縣。家中的頂梁柱——魯可水的父親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就不幸離世,家中還有七八個兄弟姐妹,家裡的經濟條件十分困難。
  • 安徽一男子修腳30年,用腳皮拼出《迎客松》,富翁想用20萬買走
    迎客松挺立於黃山玉屏峰東側,文殊洞上,迄今壽命已有800年之久。其形恰似東道主揮臂招攬歡迎來客。學橫塘老先生贊其曰:「黃山迎客一青松,枯乾仙身不老翁。穹石埋根搖日月,迎風傲雪耐霜冬。」是當之無愧的國寶。以此為原型,古今不少文人雅士創造出了許多優秀的文藝作品。北京人民大會堂安徽廳陳列的巨幅鐵畫《迎客松》,就是根據它的形象製作的。
  • 安徽小夥專業修腳30年,順便收集腳皮作畫,一幅賣出20萬
    那就是「修腳」,在安徽就有一位專門修腳的手藝人,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當中,它仍然站得住腳,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他曾經力排眾議執意將祖傳下來的這門手藝發揚光大,最終他有了屬於自己的店面,而且在他修腳的三十餘年當中他收集了數萬人的「腳皮」。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被富豪20萬買走
    魯可水的家族淵源還得從1900年開始說起,這一年八國聯軍攻入之紫禁城,慈禧一路西逃,到了西安時突犯腳疾,地方官員就為她尋了一位修腳師父,他幾刀去除了腳疾,又做了推拿,慈禧病突然轉好,龍顏大悅,賜封為「刀王」。
  • 安徽修腳師工作30年,收集顧客腳皮作畫,富豪出20萬不賣
    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這句老話一點都沒有錯,職業不分高低貴賤,哪怕是最普通的職業,在潛心鑽研之下,也能登上大雅之堂。話說,有一位出自安徽的修腳師傅,人稱「魯刀王」,這位名叫魯刀水的修腳師傅,就是一位修腳界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