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男子修腳30年,用腳皮拼出《迎客松》,富翁想用20萬買走

2020-12-13 羽觀史記

引言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陽。森聳上參天,柯條百尺長。——白居易《和答詩十首·和松樹》

松、梅與蘭共稱為「歲寒三友」。而黃山多奇松,最著名的黃山松有:迎客松、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團松、黑虎松、臥龍松、麒麟松、連理松──這就是黃山的十大名松。黃山奇松素來為文人雅士所青睞。迎客松即十中之一。

迎客松挺立於黃山玉屏峰東側,文殊洞上,迄今壽命已有800年之久。其形恰似東道主揮臂招攬歡迎來客。學橫塘老先生贊其曰:「黃山迎客一青松,枯乾仙身不老翁。穹石埋根搖日月,迎風傲雪耐霜冬。」是當之無愧的國寶。以此為原型,古今不少文人雅士創造出了許多優秀的文藝作品。北京人民大會堂安徽廳陳列的巨幅鐵畫《迎客松》,就是根據它的形象製作的。今天,讓我們來看一副與眾不同的《迎客松》作品,它的作者是安徽繁昌生人,這位男子從事修腳行業30餘年,曾經以腳皮作材料拼出《迎客松》,有富翁甚至想出價20萬元買走這幅作品。

修腳世家的傳承與堅守

當年那幅獨特《迎客松》以深色作底,金色創作,立體感十足,其松破石而生,壽逾千年,姿態蒼勁,枝葉平展如蓋,兩大側枝橫空斜出,似展臂迎客,栩栩如生。如果不近距離觀察,相信很難有人能看出這是由腳皮拼接而成。

這幅《迎客松》的作品正是一位修腳師傅,魯可水先生。庇蔭於慈禧年間獲「刀王」美譽的先祖,魯家修腳手藝祖傳自有其獨到之處,在當地便小有名氣。可雖生於人丁興旺的修腳世家,但最後堅持下來這門手藝的卻只他一人。只因幼年家中光景不好,父親又早逝於魯可水10歲之際,母親難以獨自撫養子女七人,魯家兄弟們便輟學去了蕪湖靠祖傳手藝養活自己做起了修腳技師,奈何行業沒落,修腳行業又苦又累,兄長姊姊們都出於各種緣由另起爐灶投身去了其他行當賺錢養家。至此,魯家便只剩魯可水一人堅守。

魯可水從不因他人的戲謔而羞怯半點,傳承祖法修腳便是他唯一的堅守。三百六十行,他只痴守於祖家本行。荀子有言:「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終於,魯可水的手藝技法不斷精進,晉升為店裡的「頭號師傅」,在客人間頗有清譽,更有甚者慕名而來只為體驗魯師傅的技藝手法。來往間才知魯可水原本便鍾情於書畫,只是奈何養家,擱置了自己的興趣。未曾想過工作期間竟也能結識到對此頗有見地的客人,一來二去的談天侃地,魯可水重拾了自己的愛好。

獨特版本的《迎客松》

一次蕪湖的遊覽讓他見識到了鐵畫,那時他看著眼前由鐵片和鐵絲鍛打焊接而成的工藝品出了神:既然鐵都可以作畫,那是否其他物質也同樣可以?聯繫自己的職業,他想到了工作期間收集到的顧客們的腳皮。沒錯,是「收集」。這個在常人看來甚至有些奇怪的癖好他從未對人啟齒。但此刻他決定以此開始自己的第一幅創作。

動手能力極強的魯可水在參觀返回後大約在2008年便開始了臨摹創作,之後再將從前收集的腳皮悉心處理粘貼,得益於自身的書畫功底不賴,這幅《迎客松》成功誕生。開篇所說的立體感便是因為這些作畫材料薄厚不一的緣故了。

費盡心思的作品只想獨自收藏

展示作品的反響出離了魯可水意料,並沒有預料中的嫌惡,反之,他收到了親友的一致好評,讚譽有加,以腳皮作材料並未影響這棵迎客松半點美觀。受到鼓舞的他並未自滿於此,後又開始了同工序且更為繁瑣的腳皮版《清明上河圖》的創作。歷時半年問世,一時吸睛無限,更有巨富雅客願出價20萬元求購魯可水處女作《迎客松》,卻被魯可水婉拒。

在魯可水看來,這些畫的創作是對家族文化的另類繼承與發揚,一定程度上承載了祖輩們的意志,是他精神世界所私有的無價瑰寶。不該被市場的商品交換所汙染。

結語

入行30載春夏秋冬轉眼,魯可水也早已在這裡生了自己的根開了屬於自己屬於魯家的修腳店。他用雙手,憑藉獨到的創造力與藝術審美讓「修」這門下九流插上藝術的羽翼,到達更高的殿堂。值得我們學習的不止他的堅持與痴守!後來《清明上河圖》和《迎客松》便裝裱在魯可水的的店裡,獨特而富有魅力,像在與來人訴說什麼。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用腳皮拼出《迎客松》,富豪想出20萬買走
    安徽有一位小夥,雖然他的職業是修腳工,但他卻非常用心,在修腳行業做了整整30年時間,之後,還用一張萬人腳皮拼出一張「迎客松」,曾有一位富豪想用20萬買下,小夥成功的背後,是與他的努力密不可分的。古往今來,腳是人們成事的關鍵,人們的出行離不開腳。早在公元前1300年,就有關於足病的記載,同時也有很多偏方。
  • 安徽男子收集腳皮30年,後用其拼出《迎客松》,有富豪出20萬求購
    安徽有一個小夥是修腳師傅,他從事修腳行業已經30年,收集腳皮也有30年,有一次在參觀完鐵畫後突發奇想用腳皮拼出了一幅《迎客松》,後來一富豪欲出20萬求購,卻被這位修腳師傅給拒絕了。▲黃山迎客松照片魯可水,安徽一名普普通通的修腳師傅,生平就兩個愛好:一是給別人修腳,二是收集客人修腳後留下的腳皮。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拼出《迎客松》,富豪欲出20萬買走
    只有邁出第一步,才能走向更遠的未來,在科技落後,交通不便的古代,古人無論是出行還是幹活,基本就靠自己的一雙腳,長此以往,各種足病出現。故而早在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中,便有關於足病的記載。
  • 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拼出《清明上河圖》,土豪欲出20萬買下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不缺乏這樣的事例,比如在安徽的一個小夥,專業修腳30年,用上萬人的腳皮「畫」出了迎客松,被富豪得知想要出20萬購買,最後結果又是怎樣?魯可水想的很簡單,憑藉自己的手藝吃飯,不去偷不去搶,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行業,有什麼丟臉可言。而魯可水這一幹,就是30年。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拼《清明上河圖》,富豪出20萬買走
    現代一些畫家同樣也會繪製《清明上河圖》,當然也有人另闢蹊徑,安徽的一位修腳師父,就用腳皮拼出了一幅《清明上河圖》。魯可水,安徽蕪湖人,人稱「魯刀王」,他的這門修腳手藝是祖傳。相傳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慈禧一路西逃,到了西安腳上的頑疾發作了,當地的官員就給慈禧找了一位修腳的師父。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拼出清明上河圖,富豪欲出高價買下
    春去秋來,時光荏苒,不知不覺,魯可水一幹就是30年,給人修過的腳,達到數萬人,漸漸地,魯可水成了當地有名的修腳大師。因為自己是一個修腳師,魯可水很巧妙地將自己的職業和愛好聯繫到了一起,用在客人腳上修下來的腳皮來製作圖畫。可能許多人覺得,腳皮是個髒東西,所以聽起來,這多少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但是魯可水卻是如此幹的,給人修腳是出於愛好選擇,收集客人腳皮也是出於癖好選擇。而要說起這奇特的畫畫靈感來源,話說是出於一次畫展參觀。
  • 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來作畫,富商欲出20萬高價買走
    安徽一個專業修腳30年的男子,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了這個道理,平凡人也能創造出奇蹟,看似卑微的職業也隱藏著巨大的潛能。他用萬人腳皮來作畫,雖然畫作的原材料普普通通甚至有些上不得臺面,但是真正欣賞藝術的人並不在意它本來的面目,一個富商欲出20萬高價買走。
  • 男子修腳30年,用腳皮作畫《清明上河圖》,富商欲出20萬收走
    而在我國安徽,就有一位非常厲害的修腳手藝人,名叫魯可水,他的修腳經驗豐富,足足有30年的時間,他用他修過的腳皮製作出了《清明上河圖》等作品,沒想到,卻有一位富商想出20萬高價購買,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用腳皮拼出《清明上河圖》,富商欲20萬買走
    原來在1900年,八國聯軍進京,慈禧太后一路逃難到西安。到了西安時,慈禧太后的腳疾犯了,痛癢難忍。地方官為了巴結慈禧,便推薦了一位當地的修腳師傅。這師傅拿出修腳工具,只是輕輕幾刀,就替慈禧去掉了頑疾。之後,他又給慈禧做了推拿,慈禧的精神狀態,第二天果然好了很多。為此,心情愉悅的慈禧將魯可水的祖上封為「刀王」。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作《清明上河圖》,被富豪20萬買走
    成功的花朵都需要汗水澆灌,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魯可水便是如此,他在修腳行業中摸索30多年,終於闖出一番天地。 為了不讓這門技術徹底淹沒,魯可水找到當地一個非常有名的修腳師傅,想拜他為師好好學習這門手藝。 在老師傅精心教導下魯可水進步飛快,僅用1年便可獨當一面,與此同時他還自學了古箏,客人在沐足的時候還能欣賞到動人的音樂,30年後魯可水已經成為修腳這個行業頂尖級的大師。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20萬欲買走
    安徽小夥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20萬欲買走!職業不分貴賤,無論是哪一個行業都有其可取之處,即使是修腳,做到極致,也足以登大雅之堂。今天我們說的就是這樣一位男子,不僅繼承了家中的修腳技術,還將其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知道這門技藝。這位修腳的藝術家名叫魯可水,被大家稱為"魯刀王",修腳這門技術是他家祖傳的,如果要追溯淵源的話,都要數到慈禧這個時期。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作畫,富豪曾想花20萬買下
    值得慶幸的是,十幾歲的少年魯可水已經跟著父親學習過一門手藝——修腳。父親離世後,為了分擔家庭的負擔,魯可水拿起了這門手藝,加入到了修腳行業當中。魯家的修腳技藝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相傳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京城的時候,慈禧太后一路向西,逃到西安時才勉強鬆了口氣,經過長途的奔波,慈禧太后的腳疾發作了。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做畫,被富豪開價20萬想買走
    魯可水1974年出生,是在安徽偏僻的一個小山村裡,小山村位於安徽繁昌縣,魯可水家族裡一直是做給人修腳的,他的祖輩還給慈禧修過腳,慈谿非常滿意,後面還被慈谿賜封了「刀王」,小時候魯可水家裡麵條件一直不好,家裡面的收入靠他父親,家裡兄弟姐妹也多,到魯可水這一代人基本上沒有人選擇做修腳這個行業,因為修腳這個行業說起來不太好聽,魯可水的父親偶爾還會給鄰居們修一下腳
  • 安徽小夥魯可水:修腳30年,用萬名客人腳皮作《老虎》
    在安徽有一位修腳師傅,名字叫做魯可水,他的家族生意在當地的名氣可算不小,因為在清朝年間就因為修腳功夫比較好,所以深得民心。1883年,名氣大了之後,清朝慈禧太后曾經還邀請了魯可水的祖先去給自己修腳。由於表現不錯,還被太后親自封賞為「刀王」這一名號,這一來也算是給魯可水的家族增添了無上榮光。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收集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想20萬購下
    我國安徽曾經有一位修腳師傅,在他修腳30年的職業生涯當中,他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創造出了一件作品,最終被富豪出價20萬,他是誰呢? 他的名字叫做魯可水,依靠著祖上傳下來的修腳技藝,魯可水在修腳這個行業當中如魚得水。
  • 安徽小夥專業修腳30年,順便收集腳皮作畫,一幅賣出20萬
    而是這一行業對人們的影響有多大。有一個行業或許我們很多年輕人都不曾聽過,可是它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手藝。那就是「修腳」,在安徽就有一位專門修腳的手藝人,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當中,它仍然站得住腳,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
  • 小夥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作《清明上河圖》,富豪出20萬購買被拒
    安徽小夥魯可水專業修腳30年,被稱為「魯刀王」。他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被富豪20萬買走。    由於當時人民普通貧窮,都解決不了溫飽問題,更無人修腳了。就在此時,魯可水開始收集客人腳皮,因為他懂畫畫,所以先臨摹好畫作,再次腳皮順著粘上去,成為了一幅幅非常特殊的畫。  從業30多年以來,魯可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其中一幅《清明上河圖》,因花紋獨特被富豪相中,表示願意出20萬元買這幅畫,被魯可水拒絕了。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出20萬高價
    一、力排眾議,繼承祖業1974年,魯可水出生在安徽繁昌縣一個小山村當中,由於家裡兄弟姐妹眾多,魯可水家中的經濟條件並不好。所以,生活所迫的他們只能提前輟學,到社會上摸爬滾打。曾經魯可水的家族以修腳聞名當地,但是修腳手藝到他們這一代都已經凋零了,就連他的父親也只是偶爾給街坊四鄰修腳。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被富豪20萬買走
    魯可水的家族淵源還得從1900年開始說起,這一年八國聯軍攻入之紫禁城,慈禧一路西逃,到了西安時突犯腳疾,地方官員就為她尋了一位修腳師父,他幾刀去除了腳疾,又做了推拿,慈禧病突然轉好,龍顏大悅,賜封為「刀王」。
  • 安徽小夥堅持修腳30年,將客人的腳皮做成畫賣出20萬,後來如何?
    曾經就有一個安徽小夥,他堅持修腳三十年,還將客人的腳皮做成了畫,賣出了20萬的高價。那麼,後來怎麼樣了呢?一起來看看吧。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名叫魯可水,魯可水於1974年出生在安徽繁昌縣的小山村裡,魯可水的家境並不好,因為家裡有很多的孩子,勞動力卻只有兩個,要想讓一大家子人都吃飽穿暖,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