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作畫,富豪曾想花20萬買下

2020-12-12 史海銀鉤

前言

嗜之越篤,技巧越工。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會有無限的熱情和創造力,去進行不斷地學習和鑽研,最終實現自我價值。在安徽省,就有著這樣一位傳統技藝大師,他將修腳這門技藝做到了極致,並且還創新式地將修腳與作畫結合了起來,創作出了價值天價的藝術作品。

祖傳手藝,肩負重任

1974年,魯可水出生在安徽省繁昌縣。家中的頂梁柱——魯可水的父親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就不幸離世,家中還有七八個兄弟姐妹,家裡的經濟條件十分困難。在不得已之下,魯可水選擇了輟學,即使這樣,他們家仍然需要面臨生活沉重的負擔。值得慶幸的是,十幾歲的少年魯可水已經跟著父親學習過一門手藝——修腳。父親離世後,為了分擔家庭的負擔,魯可水拿起了這門手藝,加入到了修腳行業當中。

魯家的修腳技藝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相傳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京城的時候,慈禧太后一路向西,逃到西安時才勉強鬆了口氣,經過長途的奔波,慈禧太后的腳疾發作了。當地的官員立刻為她尋來了一位民間手藝高超的修腳師傅,一來就治好了慈禧太后的腳疾,除此之外,得知慈禧太后此行路途勞累,修腳師傅還為她做了捏腳按摩,令慈禧太后讚不絕口,為他賜名「刀王」。

這位修腳師傅就是魯可水的祖上,魯家這門高超的技藝代代相傳。可惜的是,到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雖然魯可水的父親仍然在接受這門技藝的傳承,但當時已經幾乎沒有需要修腳的人了,修腳這一享受性的行為被人們以批判的態度對待。魯可水的父親也只是在極少的時候替親朋修腳。

父親去世後,需要支撐起這個家庭的魯可水沒有其他的選擇,憑藉著在父親那裡學到的技藝,前往蕪湖大觀園成為了一名職業的修腳藝人。當時魯可水面臨的境遇十分困難,就連他拜師學藝的師傅,都不認為修腳是一門靠譜的行業,他希望魯可水能夠學習其他的手藝,告訴魯可水修腳是沒有出路的。

可是魯可水並沒有打算放棄,這門技藝是父親留給他為數不多的念想,他有決心將這門技藝繼續做下去。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努力,魯可水很快就熟練地掌握了修腳這門技藝,因為技藝高超,客人紛紛成了他的回頭客,這讓他成功地積攢下了一筆不小的積蓄。這時的魯可水不願意再繼續留在店裡為別人打工,他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足療店,也收了不少徒弟,將修腳這門技藝傳承了下去。

靈光乍現,腳皮作畫

除了修腳這份本職工作,魯可水的業餘愛好也十分豐富,他會畫畫、彈古箏,是一位高素質的人才。一次偶然的機會,魯可水參觀了蕪湖當地著名的特色鐵畫,他靈光乍現,認為自己可以將腳皮融入到畫中,做成獨特的畫作。

他在修腳的30年裡,每天將店裡客人留下的腳皮進行收集處理,在白紙上描繪出大致的輪廓,然後將腳皮篩選過之後貼到對應的輪廓當中,就這樣形成了獨特的腳皮畫作。其中最有名的一副,就是他用腳皮製作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生動地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人文風情,對於後世研究北宋的人文風貌有著巨大參考價值。而魯可水用腳皮完成了這幅畫作,可能有的人會認為腳皮很不起眼,甚至會有些噁心,但通過魯可水的處理,這些腳皮天然的紋路在畫中體現出來,別具特色。

拒絕出售,意義無價

由於這幅《清明上河圖》的獨特性,甚至有富商願意開出20萬的天價將其買走。當然,魯可水認為這幅畫紀念價值是不能通過金錢來衡量的,他拒絕了這位富商的請求。對於他來說,這幅畫中凝聚了祖上傳承的手藝,以及他這麼多年來對修腳這門技藝的堅持。這門技藝陪伴著他一路走來,從一無所有,需要扛起家庭重擔的少年,到現在作為修腳技藝的大師,有了自己的足療店,並且教導徒弟們,繼續將這門技藝發展下去。

魯可水在這條道路上的堅持,固然離不開父親對他的影響,但不得不說的是,他對於這門技藝也有著深沉的感情,能夠讓他在大環境不看好的情況下堅持學習,磨練自己,能夠讓他將其他領域的元素融合進來做出創新。人生在世,能夠像魯可水這樣找到願意為之付出一生的事業目標,實在是一種幸運。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拼出《清明上河圖》,土豪欲出20萬買下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不缺乏這樣的事例,比如在安徽的一個小夥,專業修腳30年,用上萬人的腳皮「畫」出了迎客松,被富豪得知想要出20萬購買,最後結果又是怎樣?魯可水想的很簡單,憑藉自己的手藝吃飯,不去偷不去搶,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行業,有什麼丟臉可言。而魯可水這一幹,就是30年。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20萬欲買走
    安徽小夥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20萬欲買走!職業不分貴賤,無論是哪一個行業都有其可取之處,即使是修腳,做到極致,也足以登大雅之堂。今天我們說的就是這樣一位男子,不僅繼承了家中的修腳技術,還將其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知道這門技藝。這位修腳的藝術家名叫魯可水,被大家稱為"魯刀王",修腳這門技術是他家祖傳的,如果要追溯淵源的話,都要數到慈禧這個時期。
  • 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來作畫,富商欲出20萬高價買走
    安徽一個專業修腳30年的男子,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了這個道理,平凡人也能創造出奇蹟,看似卑微的職業也隱藏著巨大的潛能。他用萬人腳皮來作畫,雖然畫作的原材料普普通通甚至有些上不得臺面,但是真正欣賞藝術的人並不在意它本來的面目,一個富商欲出20萬高價買走。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出20萬高價
    至於魯可水為什麼能夠成為「藝術家」,主要與他用腳皮畫畫有關。其實根本沒法想像魯可水是如何做到的,但是魯可水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人。而他,也的確是會修腳的藝術家。不得不說,用腳皮作畫也是魯可水創作的特點,與此同時,它也是魯可水與他人的不同之處。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拼出《迎客松》,富豪欲出20萬買走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便是一位修腳師傅,並且他的祖先,還被慈禧封為「刀王」,曾替慈禧修腳,並去除頑疾,受到祖輩影響,他年紀輕輕便入了行,和別的修腳師傅不一樣,他竟然把客人的腳皮攢了起來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做畫,被富豪開價20萬想買走
    魯可水1974年出生,是在安徽偏僻的一個小山村裡,小山村位於安徽繁昌縣,魯可水家族裡一直是做給人修腳的,他的祖輩還給慈禧修過腳,慈谿非常滿意,後面還被慈谿賜封了「刀王」,小時候魯可水家裡麵條件一直不好,家裡面的收入靠他父親,家裡兄弟姐妹也多,到魯可水這一代人基本上沒有人選擇做修腳這個行業,因為修腳這個行業說起來不太好聽,魯可水的父親偶爾還會給鄰居們修一下腳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收集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富豪想20萬購下
    我國安徽曾經有一位修腳師傅,在他修腳30年的職業生涯當中,他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創造出了一件作品,最終被富豪出價20萬,他是誰呢? 他的名字叫做魯可水,依靠著祖上傳下來的修腳技藝,魯可水在修腳這個行業當中如魚得水。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用腳皮拼出《迎客松》,富豪想出20萬買走
    安徽有一位小夥,雖然他的職業是修腳工,但他卻非常用心,在修腳行業做了整整30年時間,之後,還用一張萬人腳皮拼出一張「迎客松」,曾有一位富豪想用20萬買下,小夥成功的背後,是與他的努力密不可分的。古往今來,腳是人們成事的關鍵,人們的出行離不開腳。早在公元前1300年,就有關於足病的記載,同時也有很多偏方。
  • 小夥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作《清明上河圖》,富豪出20萬購買被拒
    安徽小夥魯可水專業修腳30年,被稱為「魯刀王」。他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被富豪20萬買走。    由於當時人民普通貧窮,都解決不了溫飽問題,更無人修腳了。就在此時,魯可水開始收集客人腳皮,因為他懂畫畫,所以先臨摹好畫作,再次腳皮順著粘上去,成為了一幅幅非常特殊的畫。  從業30多年以來,魯可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其中一幅《清明上河圖》,因花紋獨特被富豪相中,表示願意出20萬元買這幅畫,被魯可水拒絕了。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拼出清明上河圖,富豪欲出高價買下
    春去秋來,時光荏苒,不知不覺,魯可水一幹就是30年,給人修過的腳,達到數萬人,漸漸地,魯可水成了當地有名的修腳大師。03用數萬人的腳皮做畫,成為了修腳的藝術家魯可水不僅喜愛給人修腳,還喜歡畫畫,唱歌。因為自己是一個修腳師,魯可水很巧妙地將自己的職業和愛好聯繫到了一起,用在客人腳上修下來的腳皮來製作圖畫。可能許多人覺得,腳皮是個髒東西,所以聽起來,這多少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但是魯可水卻是如此幹的,給人修腳是出於愛好選擇,收集客人腳皮也是出於癖好選擇。而要說起這奇特的畫畫靈感來源,話說是出於一次畫展參觀。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刮下萬人腳皮作畫,因花紋獨特被富豪20萬買走
    魯可水,1974年出生安徽繁昌縣一個小山村當中,在家排行老七,家中經濟條件並不好,修腳手藝到他們這一代都已經凋零了,父親也只是偶爾給街坊四鄰修腳,魯可水也跟著父親學了一點手藝。偶然一次,魯可水去參觀蕪湖鐵畫,這是蕪湖的傳統工藝,是用鐵作畫,十分奇特,看到這裡,魯可水靈光一閃,既然鐵都能作畫,那腳皮呢?有了這個想法,魯可水立馬付出了實際行動。
  • 安徽男子收集腳皮30年,後用其拼出《迎客松》,有富豪出20萬求購
    安徽有一個小夥是修腳師傅,他從事修腳行業已經30年,收集腳皮也有30年,有一次在參觀完鐵畫後突發奇想用腳皮拼出了一幅《迎客松》,後來一富豪欲出20萬求購,卻被這位修腳師傅給拒絕了。與一般人看熱鬧的心態不同,魯可水看著這些新穎的鐵畫,腦海中突然生出了靈感:既然別人能用鐵來作畫,那我收集的腳皮又如何不能用於作畫呢?有了這個想法,魯可水在回家之後就立即開始著手實施了,就在創作之餘他也想起了自己進入修腳職業的初衷。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拼《清明上河圖》,富豪出20萬買走
    現代一些畫家同樣也會繪製《清明上河圖》,當然也有人另闢蹊徑,安徽的一位修腳師父,就用腳皮拼出了一幅《清明上河圖》。魯可水,安徽蕪湖人,人稱「魯刀王」,他的這門修腳手藝是祖傳。相傳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慈禧一路西逃,到了西安腳上的頑疾發作了,當地的官員就給慈禧找了一位修腳的師父。
  • 安徽修腳師工作30年,收集顧客腳皮作畫,富豪出20萬不賣
    話說,有一位出自安徽的修腳師傅,人稱「魯刀王」,這位名叫魯刀水的修腳師傅,就是一位修腳界的藝術家。年少清貧繼承祖業魯可水,1974年生於安徽省繁昌縣一個小村莊裡,家裡兄弟姐妹眾多,他排行老七,他家的經濟條件也並不好,但是由於修腳手藝不被重視,到他們這一代,這門手藝也日漸凋零了。
  • 男子修腳30年,用腳皮作畫《清明上河圖》,富商欲出20萬收走
    而在我國安徽,就有一位非常厲害的修腳手藝人,名叫魯可水,他的修腳經驗豐富,足足有30年的時間,他用他修過的腳皮製作出了《清明上河圖》等作品,沒想到,卻有一位富商想出20萬高價購買,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安徽一男子修腳30年,用腳皮拼出《迎客松》,富翁想用20萬買走
    今天,讓我們來看一副與眾不同的《迎客松》作品,它的作者是安徽繁昌生人,這位男子從事修腳行業30餘年,曾經以腳皮作材料拼出《迎客松》,有富翁甚至想出價20萬元買走這幅作品。修腳世家的傳承與堅守當年那幅獨特《迎客松》以深色作底,金色創作,立體感十足,其松破石而生,壽逾千年,姿態蒼勁,枝葉平展如蓋,兩大側枝橫空斜出,似展臂迎客,栩栩如生。如果不近距離觀察,相信很難有人能看出這是由腳皮拼接而成。這幅《迎客松》的作品正是一位修腳師傅,魯可水先生。
  • 安徽小夥專業修腳30年,順便收集腳皮作畫,一幅賣出20萬
    那就是「修腳」,在安徽就有一位專門修腳的手藝人,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當中,它仍然站得住腳,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他曾經力排眾議執意將祖傳下來的這門手藝發揚光大,最終他有了屬於自己的店面,而且在他修腳的三十餘年當中他收集了數萬人的「腳皮」。
  • 安徽男子修腳30年,用腳皮拼出《清明上河圖》,富商欲20萬買走
    原來在1900年,八國聯軍進京,慈禧太后一路逃難到西安。到了西安時,慈禧太后的腳疾犯了,痛癢難忍。地方官為了巴結慈禧,便推薦了一位當地的修腳師傅。這師傅拿出修腳工具,只是輕輕幾刀,就替慈禧去掉了頑疾。之後,他又給慈禧做了推拿,慈禧的精神狀態,第二天果然好了很多。為此,心情愉悅的慈禧將魯可水的祖上封為「刀王」。
  • 安徽小夥魯可水:修腳30年,用萬名客人腳皮作《老虎》
    在安徽有一位修腳師傅,名字叫做魯可水,他的家族生意在當地的名氣可算不小,因為在清朝年間就因為修腳功夫比較好,所以深得民心。1883年,名氣大了之後,清朝慈禧太后曾經還邀請了魯可水的祖先去給自己修腳。由於表現不錯,還被太后親自封賞為「刀王」這一名號,這一來也算是給魯可水的家族增添了無上榮光。
  • 安徽小夥修腳30年,用萬人腳皮作《清明上河圖》,被富豪20萬買走
    成功的花朵都需要汗水澆灌,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魯可水便是如此,他在修腳行業中摸索30多年,終於闖出一番天地。 為了不讓這門技術徹底淹沒,魯可水找到當地一個非常有名的修腳師傅,想拜他為師好好學習這門手藝。 在老師傅精心教導下魯可水進步飛快,僅用1年便可獨當一面,與此同時他還自學了古箏,客人在沐足的時候還能欣賞到動人的音樂,30年後魯可水已經成為修腳這個行業頂尖級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