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肯定都有自己的夢想,夢想可能跟著年紀的增長而發生改變。在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心中的夢想都是比較難以實現的,比如說當科學家啊什麼的,到了年紀稍大一點的時候,說不定就不是這個了。
想要實現夢想,那當然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的,還要有堅持下去的決心,有一些人總是半途而廢,那當然不會實現自己的夢想了。曾經就有一個安徽小夥,他堅持修腳三十年,還將客人的腳皮做成了畫,賣出了20萬的高價。那麼,後來怎麼樣了呢?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名叫魯可水,魯可水於1974年出生在安徽繁昌縣的小山村裡,魯可水的家境並不好,因為家裡有很多的孩子,勞動力卻只有兩個,要想讓一大家子人都吃飽穿暖,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魯可水早早的就輟學打工去了,魯可水想要學一門修腳的技術,可能看到這裡,大家會有些疑慮,為什麼要去學修腳呢?其實,魯可水的家族曾經是以修腳出名的,但是到了他這一代的時候,手藝也就沒有傳下來了,他的父親懂得一些,但是也只是偶爾給街坊鄰居修修腳而已。
在晚清時期,魯可水的家族就開始修腳了,後來因為西方列強的侵略,慈禧太后也被迫逃亡了,隨即來到了南下,遇到了魯可水的祖先。當年慈禧因為常年在外奔波,患上了腳疾,許多人都沒有辦法,這時,魯可水的祖先出現了,將慈禧的腳進行了按摩和修建,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護理之後,慈禧太后的腳疾痊癒了,也就是在那時,魯可水家族的修腳手藝開始出名了。
對於魯可水來說,這不止是家族文化的傳承,也是他夢想的延續。雖然魯可水的家人都不願意他再去接觸修腳技藝,但是,一旦是魯可水堅定下來的事情,他一定會做下去。
魯可水十幾歲的時候就跟著當地的修腳師傅學習技藝了,也許是家族基因的遺傳,魯可水對於修腳很在行,得心應手,不管是什麼,一教就會了。對於魯可水來說,這是夢想。
靠著自己的努力,魯可水修腳三十年,技藝早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了,他早已經成為了有名的修腳大師,很多人都點名要他來修腳。魯可水是一個修腳師,也是一個藝術家,他喜歡畫畫,他和別的修腳師不一樣,他會搜集人的腳皮來作畫。
用人的腳皮去作畫,這很有特色,也可以看出魯可水的不同之處,他有自己的想法。魯可水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搜集了很多的腳皮,作出了許多的畫作,其中最有名的是《清明上河圖》,這幅畫還被一個富豪花20萬的價格買走了。
現在的魯可水依然在堅持「腳皮創作」,這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傳承文化。
結語:人的夢想是不分高低貴賤的,只要你肯去做,說不定就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