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嗎?

2021-02-13 貓叔在矽谷

這都有爭議?舉世聞名的大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 1847-1931)發明了電燈泡,小學課本都有他的故事,那還能是假的?

昨天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一番講話引發了不小爭議。拜登來到最近種族抗議和騷亂的城市威斯康星州Kenosha表示,「我們的歷史課為什麼沒有教授(真實的)歷史?是一個黑人發明了電燈泡,而不是一個叫愛迪生的白人。你們誰知道嗎?」

在上周Kenosha的一次街頭執法中,黑人Jacob Blake拒絕遵守白人警察的命令停下,推開警察拉開車門準備離開。警察(或許擔心他車裡有武器)隨即對著他後背連開七槍,導致後者重傷癱瘓(具體事件細節存在爭議)。繼明尼蘇達警察跪殺黑人喬治·佛洛依德(George Flyod)事件引發全美抗議與騷亂之後,Kenosha事件再次點燃了美國社會已經高度緊張的種族問題。

拜登此次來到Kenosha是為了安撫當地黑人的憤怒情緒,塑造自己能夠緩解美國嚴重種族矛盾的形象,與總統川普強硬鎮壓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從而爭取選民的支持。

回到拜登爭議講話本身,電燈真的是一名不知名的黑人發明的,而不是普通人所熟知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當然不對,拜登是在刻意安撫當地黑人情緒。電燈並不是這位不知名的黑人發明的,但也不是愛迪生一個人發明的。

電燈照明是人類歷史上劃時代的偉大發明。廣義的電燈包括了電燈泡、電力傳輸和發電系統,狹義的電燈即我們常說的電燈泡。

那麼白熾燈泡是誰發明的?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應該是一百多年時間裡多位發明家共同努力,不斷在前人基礎上改進的集體成果。1801年英國化學家戴維(Humphry Davy)首次用鉑絲通電,並在1810年發明了初代電燈。1854年美國人戈培爾(Henry Goebel)發明了碳化竹絲燈泡,壽命可達400小時,但技術還不穩定,並沒有申請專利。

1860年,英國人斯旺(Joseph Swan)發明了半真空碳絲燈泡。1878年改進技術後推出穩定的碳化纖維燈泡,並且成功申請專利,比愛迪生電燈公司早了一年。1879年2月,斯旺開始在英國進行電燈商業化,他自己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用電燈照明的家庭。

1874年加拿大兩名工程師發明了氮氣碳杆燈泡,以惰性氣體延長燈泡的照明壽命。但他們沒有財力進行商業化,於是將專利出售給了已經靠著留聲機發明成為富翁的愛迪生。愛迪生實驗室在諸多前人的燈泡設計上進行改進,最終推出了1879年的碳化棉絲白熾燈泡,具備了商業化照明的技術可能。

1879年11月,愛迪生在新澤西州的門託帕克實驗室進行了可商用白熾燈燈泡的公開展示,向美國公眾展示了商業化照明的未來,隨後開始申請專利。在美國金融巨額摩根(J.P. Morgan)和範德比爾特家族(Vanderbilt)的支持下,愛迪生創辦了愛迪生電燈照明公司,隨後推出的碳化竹絲燈泡的壽命延長到了2000小時,鋪設了發電站和電線網絡,為電燈的大規模普及奠定了基礎。

碳絲白熾燈泡的專利到底歸誰?英國人斯旺更早申請,更早進行商業化。正因為如此,後來愛迪生公司在英國拓展業務時,被迫與斯旺組建合資公司,最後愛迪生出錢完全買斷了斯旺的專利和股權,才了結了與後者的專利糾紛。

即便在美國,愛迪生一開始也沒有拿到白熾燈泡的專利。美國專利局認為愛迪生之前就有類似材質的白熾燈泡,拒絕授予他相關專利。在愛迪生開始商業化照明的同一時間,美國還有其他競爭對手也在出售電燈產品了。但經過多年訴訟之後,最終美國法庭還是在1889年授予愛迪生這項最重要的專利。

後來我們常用的鎢絲燈泡是匈牙利和克羅西亞的兩位發明家在1904年發明的,但可以大規模商用的鎢絲燈泡則是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1906年研發成功的。通用電氣公司則是愛迪生電燈公司與幾家相關公司不斷合併在1892年創建的。從1896年到2020年,通用電氣公司是美國道瓊指數唯一始終存在的成分股公司。

儘管電燈泡絕對不是愛迪生一個人發明的,但毫無爭議的是,愛迪生電燈公司以及後來的通用電氣公司對電燈照明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華爾街為愛迪生提供了雄厚的資金支持。除了碳絲白熾燈泡,愛迪生電燈公司還申請了直流供電系統專利,組建了由發電站和電力輸送組成的完整系統,這才在1883年開始了規範化的商用照明服務。

那麼拜登所說的黑人發明家又是誰?他所指的應該是在愛迪生電燈泡專利申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劉易斯·拉蒂默爾(Lewis Latimer,1848-1928)。他的父母都是黑人奴隸,為了自由從美國維吉尼亞州雙雙逃亡到了麻薩諸塞州。奴隸主追到了波士頓要抓回兩人,最後波士頓民眾捐款400美元贖身費,才換回了拉蒂默爾的父母的自由。

拉蒂默爾從專利律師事務所的打雜工做起,成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專利繪圖員和起草人。諸多專利文件都是由他幫助發明者繪製和起草的,其中就包括1876年貝爾(Alexander Bell)的電話專利。1879年拉蒂默爾加入美國電氣照明公司(愛迪生的競爭對手),投身電氣照明行業,隨後在1884年被愛迪生挖到自己的電燈公司。

在愛迪生公司效力期間,拉蒂默爾撰寫了第一本關於電氣照明的書籍。在愛迪生的電燈專利爭奪戰中,拉蒂默爾也繪製起草了諸多專利文件。雖然很多專利都是拉蒂默爾寫的,但他只是專利繪圖員和起草者,也在研發中提供了技術幫助,並不是電話和電燈的主要發明者。把拉蒂默爾稱為「發明電燈泡」的人,顯然是對愛迪生、貝爾、斯旺等諸多真正的技術發明家的不尊重。

愛迪生的新澤西門洛帕克實驗室是第一個商業化研發中心。這個實驗室僱傭了大量工程師科學家,按照他們的不同的技術特長,進行不同方向的研發,不斷收購現有的技術和專利,從而研發出了大量改變人類生活的新產品和新技術。這種研發模式徹底改變了此前偉大科學家小作坊研究的歷史。

可以說,愛迪生是美國科技產業的先驅。他就像是一個極其成功的科技公司CEO,一個商業奇才。愛迪生利用金融大亨們提供的資本,調動資源進行系統研發,發揮自己的個人影響力進行商業化推廣。1879年的白熾燈泡展示活動,就是一次劃時代的產品發布會。

但愛迪生也是一位心胸狹隘、不擇手段的資本家。愛迪生把實驗室幾乎所有的專利都佔為己有,在摩根控制的報紙媒體幫助下,把自己塑造成擁有1000多項專利發明的、無所不能的傳奇發明家,更把白熾燈泡的發明完全攬到自己一個人身上,無情剝奪了很多科學家應有的技術成就肯定。

在打擊競爭對手獲取商業利益方面,愛迪生更是不擇手段。為了和特斯拉的交流電技術競爭,愛迪生不斷渲染交流電的危險;除了當眾電死動物嚇唬公眾,甚至安排設計了電椅(本意是為了顯示交流電會死人,但卻推動了死刑方式的改革)。

或許以現在的角度來看,愛迪生和賈伯斯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兩人都有著非常敏銳的技術嗅覺,能夠看到未來的技術趨勢,而且能夠以自己的聲名招募到出色的研發人才,將他們的設想結合現有的技術進行研發,從而創造出真正商業化的成熟產品,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此外,他們還是極其出色的商業天才和營銷天才。

換句話問,賈伯斯是智慧型手機的發明者嗎,馬斯克是電動汽車的發明者嗎?顯然都不是,但他們領導的公司推出了這兩個領域的顛覆性產品,真正帶動智慧型手機和電動汽車實現了普及。是不是發明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改變了世界。

對了,小學語文課本曾經的7歲愛迪生用鏡子幫助醫生做手術救媽媽的故事也是假的,這個故事來自美國一部老電影,而且還進行了二次加工改造。真正意義上的闌尾炎手術出現時,愛迪生已經是不惑之年了。現在教材已經去除了這個雞湯段子。

相關焦點

  • 愛迪生沒有發明電燈
    愛迪生沒有發明電燈,他只是改良了電燈。電燈的發明史,最早要追溯到1801年。這一年,英國的一位名叫漢弗裡·戴維的化學家在實驗室中用鉑絲通電發光,當然這不是電燈泡。幾年後,他發明了電燈最早的雛形——「電燭」,利用的是兩根通電碳棒之間發生的電弧來照明。
  • 愛迪生的發明:電燈還是耐用的白熾燈泡?
    從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到愛迪生發明了「耐用的白熾燈泡」,這中間到底有多大差別?如果有人問你,是誰發明了電燈?我相信你的答案肯定是愛迪生。但這個答案對嗎?也對,也不對。為什麼這樣說呢?往下看。以前我們的教科書上告訴我們愛迪生「實驗了1600多種材料,做了幾千次實驗」,終於成功發明了電燈。
  • 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
    導語: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在漆黑的夜晚,給我們帶來光明,改變我們的生活,下面就讓我們步入歷史的長河,回看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
  •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我們發明·家
    這是因為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我們不用湊到煤油燈下才有光;貝爾發明了電話,我們不用熬上半個月等回信;本茨發明了汽車,我們不用出門全靠腿;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我們不用被困在門前三分地……科技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和它密不可分,洗衣服用洗衣機,做甜點用烤箱,保鮮食物用冰箱,冬天通暖氣,夏天開空調,我們切實享受到了科技發明的好處。
  • 愛迪生之前的電燈
    電燈,在愛迪生之前就有了。而愛迪生最大的貢獻,不只是他的發明,更重要的是傳承和發揚光大,完成了從概念到市場的全部過程。提到燈泡,人們都會想到愛迪生。
  • 愛迪生真的發明了電燈?——8個有關發明的真實故事
    Lemley)在他那篇著名的文章《唯一的發明者之謎》中這樣說過。萊姆利的這篇文章中主要討論了發明專利的歷史及存在的問題。 不過,其中他也記述了19世紀和20世紀最著名的發明家的故事——只不過重點很獨特,主要闡述了這些發明家的發明並不是一人之力完成,有些發明甚至跟他們沒有任何關係,張冠李戴了而已。 萊姆利對過去200年間的「協作創新」做了非常精彩的描寫,下面幾段故事就是對其描寫的提煉。
  • 真的是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嗎?
    真的是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嗎?編輯整理/eLicht題圖:愛迪生和愛迪生燈泡公眾廣泛認為是Thomas Edison(託馬斯.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然而,電燈泡真的是愛迪生最早發明的嗎?Heinrich Göbel,一位德國鐘錶匠,發明家,他把碳化竹絲放在玻璃殼裡,發明了歷史上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電燈。(可惜,為了專利和愛迪生打官司敗訴,直到死後才被很多國家在出版材料上認可是電燈的發明者)1981年,他作為顧問為美國電燈公司工作,改進燈泡的機械結構,並為公司開發了碳絲燈泡。
  • 愛迪生:發明家/商人
    愛迪生的故事,還得從電燈泡說起。按照歷史記載,1879年10月21日,愛迪生在他的實驗室裡,用碳化的卷繞棉線作為燈絲,成功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個電燈泡——這個電燈泡發出了大約10盞煤氣燈的溫柔光芒,延續了約13個小時。但電燈泡真的是愛迪生發明的嗎?答案很遺憾,燈泡並不是愛迪生發明的。
  • 電燈是誰發明的?答案你絕對想不到!
    可是,在過去,尤其是沒有電燈的年代,這種景象基本是不存在的。那時候,天黑了,外面除了一點月光,基本就沒別的光亮。 所以,感謝科技的進步,電燈的發明讓夜晚變得格外多彩。 說起電燈的發明,幾乎所有人都會想到一個人,那就是愛迪生,大家都聽過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
  •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那電是誰發明的?
    因此,特斯拉從來沒有獲得過他最主要的競爭對手——託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的認可。愛迪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發明家,他給世界帶來了一些驚人、前衛的改革和創新。下面將列舉幾個尼古拉·特斯拉最為驚人的創造。
  • 燈泡竟然不是愛迪生發明的,他只是買了個專利
    英國人斯旺(Joseph Wilson Swan)比愛迪生更早開始研究電燈,也成功申請了相關專利。斯旺後來把專利賣給愛迪生,愛迪生的角色只是在擁有專利後,叫底下的人做改良而已。   愛迪生在這些基礎之上,借著商業手腕和官司訴訟陸續購買了專利,成功製造了能實際應用於商業的白熾燈。
  • 你們知道電燈是誰發明的嗎?LED燈的原理是什麼?走進電光的世界
    電燈泡到底是誰發明的?它的發光原理與LED燈何不同?2020年的美國大選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9月3號候選人拜登在演講時聲稱,電燈泡的發明者並不是愛迪生,而是一位黑人。此言一出便引起了人們的熱烈討論。難道說從小熟知的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的故事是假的?
  • 原來燈泡並不是愛迪生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個電燈泡是誰發明的?受教科書和童書影響,多數人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愛迪生(Thomas Edison)。▲愛迪生事實上,愛迪生沒有發明第一個電燈泡,在他之前就有不少發明者提出設計方案,但離商業應用還有一段距離,更有壽命短暫、生產費用過高的缺點。
  • 被愛迪生打壓的發明天才
    不過這些怪癖,絲毫影響不了特斯拉發明創造的熱情和能力。他的一生至少留下了700項發明專利。我們今天日常生活當中經常用得到的收音機、傳真機、霓虹管燈,這都是他的發明傑作。可以說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很難不看到特斯拉發明的東西。他曾經探測到宇宙射線,設計了垂直起飛的飛行器,還希望能夠從自然界中獲得免費且永不枯竭的電力能源,供人類使用。
  • 夜讀故事| 愛迪生的故事
    電燈真的是愛迪生發明的嗎?其實,電燈不是愛迪生發明的。
  • 電燈發明了100多年,有哪些你意想不到的進化?
    假如沒有電燈,大城市的夜晚肯定不會像今天這麼熱鬧。上海外灘的東方明珠,北京長安街的彩虹門,香港的維多利亞港都會陷入一片黑暗。假如沒有電燈,活躍在望京、西二旗的加班族會把晚高峰推前三個小時。沒有電燈,看不見,也沒辦法加班。在宋朝之前,蠟燭和油燈屬於奢侈品,只有夜生活多姿多彩的土豪才可享用。
  • 愛迪生原來是個營銷騙子,發明燈泡、電池全靠團隊運作?
    ---燈泡根本不是愛迪生發明的有關愛迪生的各種掌故中,流傳最廣的就是他發明電燈的故事。故事中的愛迪生搞發明創造不僅靠聰明才智,更靠艱辛的科學實踐;他發明電燈時,光收集資料,就用了200本筆記本;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先後用過銅絲、白金絲等一千六百多種材料……總之是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最好的燈絲材料。
  • 原來燈泡專利是愛迪生買來的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愛迪生,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就知道他發明了燈泡,還被稱為:電燈大王!
  • 愛迪生與特斯拉,大佬撕破臉後有多可怕?
    提起愛迪生,你會想到什麼?「投票計數器」、錫箔留聲機、「碳化竹絲燈」,等等。除了發明家之外,他還是一個出色的企業家。愛迪生創立了愛迪生電燈公司,並與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合併,這就是後來的通用電氣公司(GE)。提起特斯拉,你會想到什麼呢?電動汽車?
  • 名人繪本《愛迪生的故事》
    電燈、電影都是他發明的,他是美國的發明大王。愛迪生小時候老愛問這問那,這是什麼呀?那什麼呀?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