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是美國著名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留給後世最著名的心靈雞湯。可這些年,伴隨資訊的日益發達,有好事者「扒墳」愛迪生宣稱,其實愛迪生口中「百分之一的靈感」,基本上也沒有多少是自己的……也就是說,他所謂的發明,其實根本就不是他發明的!
---
燈泡根本不是愛迪生發明的
有關愛迪生的各種掌故中,流傳最廣的就是他發明電燈的故事。
故事中的愛迪生搞發明創造不僅靠聰明才智,更靠艱辛的科學實踐;他發明電燈時,光收集資料,就用了200本筆記本;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先後用過銅絲、白金絲等一千六百多種材料……總之是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最好的燈絲材料。
可事實上,愛迪生既沒有發明的燈泡,也沒有成功申請到現代燈泡(白熾燈)的專利。在愛迪生之前,電氣照明燈早就有前人研究,而且在他那個時代,他「發明」的燈泡還引起了幾個專利侵權訴訟。
愛迪生「發明」之前,燈泡已經在1854年和1860年,被亨利·戈培爾和約瑟夫·威爾森·斯旺等人「先後」發明初來。非常巧合的是,斯旺和戈培爾所發明燈絲的材料也是炭化的竹絲,遺憾的是,他們兩人並沒及時申請專利。
而在我們耳熟能詳的教科書版本發明燈泡故事中,愛迪生從1875年起堅持不懈工作到1880年,經過上萬失敗,用了1600多種材料,寫了200本試驗筆記才發明的毛竹絲燈,不過是重複戈培爾等前輩在20多年前走過的老路。
順便提一句,1874年,加拿大的兩名電氣技師申請了一項電燈專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氣,以通電的碳杆發光,但他們沒有足夠財力繼續完善這項發明,於1875年把專利賣給了愛迪生。這就是說,即便是愛迪生並不知道戈培爾已經發明了毛竹絲燈,燈泡也不能說是被他「再次」發明的。順便提一句,稍後陷入與另一位燈泡發明人斯旺燈泡專利官司的愛迪生最後也如法炮製,用錢購買了斯旺的專利,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燈泡專利的擁有者,而非發明人。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愛迪生還是在燈泡普及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890年他發明了用鎢作為燈絲材料,進一步提高了燈泡壽命。
---
鹼性蓄電池也不是愛迪生發明的
愛迪生另一項偉大的發明是鹼性蓄電池。與燈泡的「發明」一樣,愛迪生花了大約三年時間,經過5萬次試驗,寫成試驗筆記一百五十多本,方才達到目的。而在蓄電池(直流電系統)的發明與試用化的過程中發生的一個小插曲,也成為愛迪生著名的人生汙點之一。
特斯拉是一位可以與達文西比肩的曠世奇才,而他在中國,又是一位完全被低估的天才。特斯拉出生在塞維亞,比愛迪生小9歲。在26歲以前,他是奧地利一名普通的工程師。
1884年,特斯拉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來到了紐約,開始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除了前僱主所寫的推薦函外,他幾乎是一無所有。這封推薦函是寫給愛迪生的,信中寫到:「我知道有兩個偉大的人,你是其中之一,另一個就是這個年輕人了。」
於是愛迪生僱用了特斯拉,安排他在愛迪生機械公司工作。特斯拉開始為愛迪生進行簡單的電器設計,他進步很快,不久以後就可以解決了公司一些非常難的問題了。
在很短的時間內,特斯拉就被委以重任,甚至負責重新設計愛迪生公司的直流發動機。按照特斯拉的說法,愛迪生答應他,如果他改進了公司無效的直流馬達和發動機,就可以拿到5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100萬美元。
可是,在3年後,特斯拉成功了,要愛迪生實現承諾時,愛迪生說只是跟他開了個美國式的玩笑,答應把特斯拉的收入從每周18美元提高到每周25美元。
過分了吧!而且從這件事上,愛迪生這人的人品也就可見一斑了。被這麼無恥對待了,是爺們怎麼能忍!
特斯拉當即辭職,在一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研究交流電系統。這場交流電與直流電的鬥爭就此開幕。
在交流電出現之前,愛迪生的直流電一直是美國的標準配置。而愛迪生解決傳輸問題的方法就是儘量讓發電裝置和用電設備的距離不要太遠。
這個不能太遠是多遠呢?就是每公裡一臺發電機組!這什麼概念?從寶山鋼鐵廠往上海外灘輸電,沿途只需要再多安裝25臺發電機組而已....
呵呵!咱們上次說過,交流電的好處是,變壓容易,可以長距離傳輸而損耗比直流電少得多。所以只要特斯拉的直流發電機推廣起來,愛迪生的直流電肯定得跪!
於是為了打擊對手,愛迪生想盡辦法找交流電的麻煩。
1888年,當時眾多報章皆大肆報導:著名發明家愛迪生(Thomas Edison)宣稱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是科學界一大「異端」,他所發明的交流電(AC)直接影響人類的性命安全。
為了證明交流電沒有直流電安全,愛迪生派人搞了不少實驗,用交流電去電擊貓、狗以及馬,愛迪生甚至找來一頭瘋狂殺人的大象用電電死。
我靠,這麼喪心病狂,我怎麼想起來當年清華大學的劉海洋用硫酸潑熊的事兒來了。
而為了能進一步在商業競爭中徹底搞、垮鬥臭對手,愛迪生甚至利用交流電發明了一種新刑具——電椅!
那時候的美國,主要採取的還是絞刑。愛迪生採取斷然措施,從泰國進口六隻猩猩來作電刑實驗,證明電刑迅速而無痛,當然,前提條件是使用特斯拉的交流電。
愛迪生幕後操縱,通過波士頓的一個舊貨電器商買到了三臺發動機。尼古拉·特斯拉的交流電很快就會被認為是「行刑的電流」和「死亡的電流」。
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會成了雙方要爭奪的關鍵項目。最初,愛迪生的通用電氣公司為世博會準備的直流電電氣系統報價是180萬美元,遭到世博會組委會拒絕後,新的報價變為55.4萬美元。
可是,特斯拉公司用交流電的報價只有39.9萬美元。於是後者贏得了項目,絕殺了通用電氣。這也是特斯拉第一次有機會向公眾展現大型的交流電項目。
這場世博會的用電量達到巴黎世博會用電量的9倍。但特斯拉的交流發電機毫無壓力的順利完成了任務。 特斯拉展示了交流電同時點亮了9萬盞燈泡的供電能力,震懾全場,因為直流電根本達不到這種效果,這在當時簡直可以被稱為神跡了。
愛迪生決定報復,他禁止特斯拉使用通用公司的燈泡,不過特斯拉這大牛實在是太牛了,居然 發明了一種新型燈泡,規避了愛迪生的專利。
在會場上,當特斯拉用自己的身體作導體,一手拿著電線,一手拿著燈泡,在眾目睽睽之下,讓磷光的燈泡在他的指尖點亮, 人安然無恙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19世紀最偉大的美國發明家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先生輸了。
不過,那時大多數人還無法意識到的是,愛迪生輸掉的不僅僅是為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提供輸電系統、電燈泡的買賣,還是未來全世界輸電系統的標準。
愛迪生在繼續堅持不使用交流電技術之後不長的日子裡,終於陷入困境。最終由摩根將愛迪生公司變成了通用電氣。
其實特斯拉一生發明無數,但為自己牟利卻非常少。
就比如說,芝加哥世博會之後,交流電取代了直流電成為供電的主流。而特斯拉擁有著交流電的專利權, 在當時每生產一匹交流電就必須向特斯拉繳納1美元的專利稅,他很快就能成為世界首富。
在強大的利益驅動下,當時一股財團勢力要挾特斯拉放棄此項專利權,並意圖獨佔牟利。經過多番交涉後,特斯拉決定放棄交流電的專利權,條件是交流電的專利將永久公開。從此他便撕掉了交流電的專利,損失了收取版稅的權利。從此交流電再沒有專利,成為一樣免費的發明。
最後特斯拉孤獨地死於心臟衰竭,享年87歲。
-
愛迪生不是一個人,他有一個發明、營銷、公關團隊
好了,有關愛迪生的黑材料先曝到這裡,暫時打住,因為我們已經收集到足夠多的汙點證據,用來顛覆愛迪生傳統形象。
眾所周知,愛迪生的實驗室,建立在新澤西一個叫門羅公園的小鎮上,這個實驗室因在短短6年時間內生成超過400項發明而出名,如此速度為其贏得「發明工廠」的稱號。
等等,大家發現不對勁的地方沒?
如果事實都像愛迪生勵志故事中那樣,他發明一件影響後世的偉大發明,動輒實驗數萬次,花費數年時間,「發明工廠」的神話豈不是就被「破神」了?那麼,到底是愛迪生說了謊,還是我們的教科書沒講真話?
其實,愛迪生的發明故事和「發明工廠」雖然有人為編纂誇大其實的嫌疑,但也事實存在著比較靠譜的原型故事。只是與愛迪生每天做實驗、搞發明辛勤工作到深夜的公眾形象不同,真實的「偉大發明家愛迪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背後是一個由他領銜的發明、營銷及公關團隊。
愛迪生最初的「發明工廠」即「門洛帕克實驗室」,是一個由工程師、機械師、物理學家等大約14人的隊伍組成。換句話說,為一項發明,實驗數萬次的人並不一定是愛迪生本人事跡,而應該歸於他的團隊。「發而優則商」,隨著愛迪生發明事業的擴大,他的團隊也進一步擴大,成立公司,甚至吸納了特斯拉這樣的科學與發明狂人加入其中。
至於這些發明的那百分之一的「創造性」靈感,正如之前所述,愛迪生的1000多項發明,多半來「借腦」他的團隊成員或者直接購買別人的發明專利而得。
當然,愛迪生團隊對這些專利進行改進和實用化,其功不可沒。比如留聲機的發明,實際上就是愛迪生在改進早期由亞歷山大·貝爾發明的電話機過程中,發現特殊的物理現象後,將這一現象交給他的團隊助手研究而得到的偉大「副產物」。在資本趨利的大時代背景下,「霸道總裁」愛迪生「有錢就是任性」地選擇「買買買」戰略其實反倒是整合新發明創造,使之儘快產生商業價值的中南捷徑。
下面再說說更讓心靈雞湯粉們感到沮喪的事兒:在國內流行的教科書版本的愛氏名言中,那激勵了無數人的「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是「然並卵」。
不知大家是否覺得愛迪生「發明」燈泡的勵志故事,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些類似的版面:某農技站技術員又發明潛艇,某居民大院內一老大爺又發明拉車機械人……
和中國時不時是就冒出的各種「民間科學家」搞出「水變油」的新聞類似,愛迪生至少在燈泡的發明上犯了相似的錯誤:不去系統的學習某一項基礎科學,不去了解該門學科最前沿的科技動態,閉門造車,靠著不斷重複彎路的蠻力和手工藝人似的經驗學,甚至是撞大運的方式搞發明創造。
在這裡順便定義一下什麼叫「民間科學家」。筆者的一位友人曾如此形容被簡稱「民科」的「民間科學家」:
「民科」指沒有受過科學訓練,也無意接受科學訓練;不懂科學理論,但對科學研究感興趣,自認為致力於研究科學,試圖推翻某個著名的科學理論,或者致力於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系,但卻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學共同體的基本範式,因此科學界不能與其進行基本的學術交流的這麼一群人。如時常冒出的自稱推翻了熱力學定律造出了永動機而挑戰物理學家的「科學愛好者」或者自稱治癒了愛滋病的民間老中醫之類。
下面再回顧一下愛迪生是如何「民科」的:「發明」竹炭燈絲時,不搞調研,埋頭苦幹,走了3年的彎路;發明鹼性蓄電池的過程中,愛氏團隊繼續光榮傳統,毫無指導方向瞎搞實驗又是積年累月;而留聲機的發明的過程中,不是刻意設計實驗方向,而是非常巧合地觀察到了特殊物理現象,靠著愛迪生本人的經驗累積,才讓一個偉大的發明不至失之交臂。
與愛迪生結怨反目的特斯拉是這麼挖苦愛迪生的發明思路:「他用的方法的效率非常得低,經常做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整體而言,我是一個很不幸的見證人,他如果知道一些起碼的理論和計算方法,就能省掉90%力氣。他無視初等教育和數學知識,完全信任發明家的直覺和建立在經驗上的美國人感覺。」
缺乏足夠的科學精神,以勤奮實踐掛帥的愛迪生和他的團隊一共擁有1000多項專利,而被他們踢出團隊,具備科學和理論素養的理論派發明家特斯拉卻擁有700多項專利,一瞬間就將勤奮實踐苦搞發明和科學理論指導發明實驗的兩大流派高下兩分。
圖文素材來源於網絡 文字來源於馬徐駿Cain、在原(聖甲虫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