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差成為我國第五大發明,瓷器在我國歷史上的發展歷程

2020-12-26 縱觀青史

中華上下千年,我國的歷史古老而悠久,四大發明為人熟知,但是你知道嗎,曾有人提議,將四大發明改成五大發明,你知道這能與四大發明齊名的發明是什麼嗎?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瓷器。

瓷器的英文名是China,跟我國的英文名同名,這一點就足以看出瓷器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性。

我國是歷史上第一個燒出瓷器的國家。

瓷器既是日常用品,包括各種器皿,用於百姓之家。

上等瓷器也是奢侈品,用於王公貴族之家。

同時瓷器還是收藏品,在世界收藏界佔有一席之地,

元青花月下追韓信圖梅瓶

元代工匠將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繪在了這隻青花梅瓶上。

這樣的青花梅瓶一共有三件,一件下落不明,一件收藏在南京博物館,一件賣出了8億4千萬港幣的價格。

說起瓷器,就不得不提起陶瓷,陶瓷其實是瓷器跟陶器的統稱。

器嚴格來說就是升級版的陶器,有著陶器很多沒有的優點,下面讓我們來對比一下

1原料不同

陶器的燒制主要原料為黏土,一般的黏土就可以,制胚,然後風乾,在通過高溫燒制。

瓷器的原料就比較複雜了,用的是瓷土,瓷土主要成分是高嶺土,加長石。石英等原料,在通過高溫燒制而成

2燒制溫度不同

陶器的燒制溫度在800~1000度,黏土的溫度如果過高,就會被融成一種叫玻璃質的東西,

而瓷器燒制溫度一般都在1300度到1400度之間,

3質地不同

因為燒制的溫度不同,所以導致燒出來的質地不同

陶器的原料是普通黏土,加上燒制溫度低,所以質地偏軟,吸水性強,顏色比較暗,較為粗糙

瓷器的原料是高嶺土燒制溫度高,所以硬度較高,燒出來會比較透亮,用小刀劃沒有痕跡。

4施釉不同

釉其實就是在瓷器最表層的玻璃質薄層,陶器在燒制的時候可以上釉,也可以不上釉,陶器的釉也不是很講究,因為都在低溫時掛釉,然後燒制。

瓷器的釉基本都是高溫燒制。

5年代不同

距今一萬年左右陶器就已經出現了,然而最近的出土的瓷器來自於商代,陶器與瓷器之間相差幾千年。

陶器的起源

目前已知最早的陶器,出土於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筒環這兩個地方,一共有200多片,目前被保存在國家博物館。

然後就是半坡文化的時候,大概距今8000年前,出土了彩陶。

真正的類似於瓷器的陶器出產於商代(公元前十六世紀~十一世紀)。

東漢之前,都是原始青瓷,也就是接近青瓷,不是真正的瓷器,其實還是陶器,東漢時踹你了真正的瓷器,東漢時期出現真正的青瓷,標誌著我國正式發明了瓷器,領先了西方一千多年。

也正是這個時候,出現了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窯系——越窯。

早起的青瓷南方北方都有出土,但是沒有見到北方大型的窯址,所以沒有將北方列入青瓷窯址。

這個時期的瓷都是素瓷,素瓷就是沒有任何花紋,只有顏色之分。

東漢時期以青瓷,跟黑瓷為主,到了東漢末年的時候出現了白瓷。

劃重點,白瓷是後面彩瓷的基礎,也是後面很多瓷器種類的基礎。

這個時候瓷器的顏色取決於燒制的時候鐵的含量多少,這個界定大概在1%以下是白瓷,1%~3%是青瓷,也有青白瓷,4%以上就是黑瓷,也叫天目瓷。

由於這個時候的技術不成熟,所以燒制出來的殘次品比較多。

整個漢朝基本上以青瓷為主,到了唐朝,白瓷開始壯大,這個時候有個說法叫「南青北白」,就是南方盛產青瓷,北方盛產白瓷,南方代表隊是越窯,北方代表隊是邢窯。

唐朝是我國瓷器行業的一個輝煌時期,唐朝的這個時候以青瓷白瓷為主,同時燒制出了青黃花瓷、釉下彩瓷等新品種。

這個時候有人會說了我知道嗎,唐朝的瓷器最著名的就是唐三彩嘛。

童鞋這你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唐三彩不是瓷器,而是陶器。

唐三彩,一種低溫鍍釉的陶器,主要的顏色就三個,黃、褐、綠,因此被稱為唐三彩。

唐三彩主要的產地是長安跟洛陽,長安的西窯跟洛陽的東窯齊名。

唐三彩的主要作用其實是陪葬,前面我們說了,陶器相比與瓷器,有很多缺點,比如吸水,硬度較低等,所以其實當時主要的日常用品還是青瓷跟白瓷,所謂的南青北白。

說過了唐朝,接下來我們來講講宋朝,如果說唐朝是輝煌,那麼宋朝便是鼎盛。

怎麼來形容宋朝的瓷器行業發展呢,四個字,百家爭鳴。

宋朝瓷窯遍布各地,青瓷、白瓷、青白釉、彩繪瓷等等數十種瓷器類型。

如果你是古玩圈子裡的人,那麼你就一定聽過「五大名窯」跟「八大窯系」,如果你沒有聽過這個,那麼你一定是個假內行。

宋朝著名的五大窯,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鈞窯

汝窯為五大窯之首,汝窯主要盛產青瓷,因為當時所在地在汝州,也就是現在河南省寶豐縣,所以稱之為=汝窯

官窯,是當時為宮廷燒制瓷器的,主要燒制青瓷,出自官窯的文物很多,北宋官窯一個碗曾經賣到過1.66億人民幣。

哥窯產自龍泉,相傳是章生一、章生二哥倆的瓷窯,因二人技藝高超,故稱為哥窯,燒制青瓷。

定窯是燒制白瓷的,在定州,所以叫定窯。

鈞窯,在河南禹州城古鈞臺附近,所以叫鈞窯,燒制青瓷為主。

八大窯系

八大窯系長江為界,南四北四

長江以北:定窯系、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

長江以南:龍泉窯系、景德鎮窯系、建窯系、越窯系;

宋朝的瓷器有多繁榮呢,目前我國考古工作進展到現在,全國一共出土過瓷器的縣有170個,宋朝就佔了75%,有130個縣。

接下來是元朝,提到元朝,這個朝代大家可能沒什麼印象,但是元朝的瓷器行業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之前的瓷器行業百家爭鳴,現在變成了景德鎮一家獨大,其重要原因是景德鎮成功的研製了新的瓷器--青花瓷。

聰明的童鞋已經發現了,文章開頭的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就是這個時候的產物。

景德鎮外號「瓷都」,地址在江西省景德鎮。產出的瓷器種類有玲瓏瓷、青花瓷、粉彩瓷、顏色釉瓷、薄胎瓷、青花影青瓷六種。

景德鎮創始人叫趙慨,景德鎮在元朝開始一家獨大,卻不是在元朝建立的,景德鎮瓷器從漢朝的時候便開始製作陶器了,從東晉便開始燒制瓷器。

景德鎮是典型的民窯,在宋代的時候出現「村村窯火,戶戶陶埏」的景觀,可以說景德鎮整個鎮子都是以燒制瓷器為生。

其實我國曆朝歷代都基本以青瓷為主,無非是顏色重了或者顏色淺了,景德鎮在北宋的時候就研製出了青白瓷,又稱影青瓷,北宋的時候景德鎮就靠這個瓷器立於八大窯系。

元朝的時候景德鎮繼研製青白瓷之後,又開啟鑽研發明之路,又研製出了三種瓷,這裡面就有周杰倫寫的家喻戶曉的歌曲,青花器,然後是白瓷跟釉裡紅等新品種,從這個時候起,我國的瓷器行業變成了多色瓷器的時代,結束了以前素瓷的時代。

明朝是景德鎮輝煌的開始,新的工藝,手法不斷地被研製出來。

洪武二年,當時景德鎮官窯58座,民窯百座,已經成為了全國的制瓷行業中心。

此時景德鎮已經形成了非常專業的工序,五個流程分別為拉坯、利坯、施釉、畫坯、燒窯。

1 拉坯:就是最開始的時候製作一個初具雛形的坯體。

2 利坯:就是精修階段,通過旋削等手段讓厚度,形狀符合要求。

3 施釉:就是在坯外上一層玻璃質釉,上釉可以通過蘸、吹、澆、蕩、塗、五種方法,五種方法各有利弊,這裡不做細講。

4畫坯:就是用特製的顏料在坯胎上作畫,青花瓷就畫青花。

5燒窯:顧名思義,就是把坯體放在窯裡燒制而成。名字如此簡潔,但是這個是成瓷的最後一道也是尤為關鍵的工序,溫度要精準的控制在1270~1300度,根據瓷器種類的不同進行調整,然後分為溜火、緊火、淨火三個階段,一天一夜來完成。

清朝的瓷器行業可謂是瓷器行業的第二個頂峰。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統治下,經濟繁榮,尤為重視瓷器行業。

除了景德鎮這個官窯中心,其他地方的民窯也非常興隆,尤其是清朝這個時候開始大量的出口瓷器,使得瓷器行業發展愈發昌盛。

清朝此時景德鎮可以說是世界最高水平,傲視群雄。

至此,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了。

相關焦點

  • 我國地質勘查業的發展歷程(上)
    我的煤炭網>百科>礦業知識>我國地質勘查業的發展歷程(上) 我國地質勘查業的發展歷程(上) 發布日期:2020-12-11 16:47:08 百科歸檔
  • 我國歷史上五大幸運事件,如果稍有變動,後果可能截然不同
    我國歷史上五大幸運事件,如果稍有變動,後果可能截然不同文/珊珊歷史華夏文明源遠流長,貫通上下五千年,其中的歷史底蘊深不可測。在五千年漫漫長河中,奇人異事層出不窮,怪力亂神之事也有很多,若是在這時空長河中有一件事情稍有差池,那麼中華歷史的進程也會大有改變。
  • 古老的中國製造,傳統的標籤:我國瓷器的四大代表
    在新世紀的全球化浪潮中,「Made In China」早已成為中國製造的代名詞,傳遞於國內外,而我國隨著經濟發展,也早已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製造大國,許多國家的人日常生活中都使用著來自我們中國製造的產品。而我國不僅現在製造業強盛,在古代也是非常有名的。
  • 我國歷史上五大幸運事件,若稍有變動,後果可能無法想像
    我國歷史上五大幸運事件,若稍有變動,後果可能無法想像文/歷史大齒輪我們都知道時間不可逆轉,歷史自然也不可更改,在每個時期,每個地方,每個時間節點上發生的事情都是由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一場由各方面精心策劃的「預謀」。
  • China,是中國也是瓷器,你知道瓷器的發明對中國和世界的意義嗎
    中國的科技發展史上,除了「四大發明」熠熠生輝,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瓷器的發明。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瓷器),就由此而來。瓷器由中國人發明,是舉世公認的一件事。瓷器的發明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 我國膏藥的發展歷史
    膏藥療法是祖國醫學中獨特的療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我國最早的醫學文獻先後出現在戰國、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難經》等古典醫學著作中,並有有關膏藥的製備和治療應用的記載。在甘肅武威旱灘坡漢墓出土的東漢初期記載醫學方面的簡犢,其中就有膏藥治療疾病的重要記載,還記載了膏藥的製法,為我國膏藥起源的考證提供了確鑿的證據。東漢末年醫學家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說:「四肢,才覺重滯,而導引吐吶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可見漢代膏藥的使用已進了一步。
  • 中國五大名窯簡介,論我國陶器的歷史
    五大名窯,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它是瓷器愛好者必須了解的。其中,五大名窯中「汝、官、哥、鈞」為官窯,「定」為民窯,目前官窯瓷器件之所以漲幅高,一是因為質量精,二是因為存世量少,因此一些官窯精品如今的價格已達百萬元之巨。
  • 被美國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瓷器,產自宋代五大名窯的哪一個?
    精美的瓷器一直跟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絢爛的文化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在世界上,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就是西方世界對瓷器的同義詞。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奇珍異寶不計其數,從來沒有哪一種器物能與國家的名稱相同,這不但說明西方世界對中國瓷器的認識有多麼深刻,對中國瓷器藝術文化的震撼感到多麼強烈,也足以說明瓷器在中國歷史上有多麼重要位置。
  • 我國鎂鈣系耐火原料生產工藝的發展歷程
    摘要:敘述了我國鎂鈣系耐火原料生產工藝的發展歷程,重點介紹青花公司通過反射窯生產輕燒原料,雷蒙細磨、壓球、豎窯煅燒,製造鎂鈣系耐火原料的生產工藝,分析了理化性能和顯微結構,簡述了鎂鈣系耐火製品在爐外精煉領域的應用。
  • 中國是瓷器之國,英文名china竟然是因為這個
    那是因為在過去千百年的對外貿易中,瓷器一直是我國遠銷海外的主要商品,西方世界最初都是通過瓷器而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而當時的瓷器主要出自我國江西省浮梁縣轄區的一個小鎮,因地處昌江之南,故名「昌南鎮」。因此,西方世界就把「昌南」的音譯—"china"作為瓷器英文名。
  •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進程與未來趨向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金元浦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文化產業取得長足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精神食糧,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作出了重要貢獻。深入把握40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進程,對於在新時代推動我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我國著名外銷瓷器之一,廣彩瓷
    廣彩瓷又稱「廣州織金彩瓷」,是廣東省廣州市生產的一種釉上彩瓷,也是我國著名的外銷瓷之一。廣彩瓷是一種再生產瓷,其瓷胎來自江西、湖南等瓷區,再在廣州上彩後低溫燒制而成。清廣彩瓷廣彩瓷發展於清代康熙時期。它吸取中國緞錦紋樣的工藝圖案和戲劇藝術的舞臺裝飾手法,並借鑑西方傳入的金胎燒琺瑯技法和西洋彩畫的方法,生產出織金彩瓷。
  • 【健康貼士】聊聊我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的發展歷程
    【健康貼士】聊聊我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的發展歷程 2020-05-27 0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社會福利70年發展歷程與總體趨勢
    在此背景下,通過回顧社會福利70年的發展歷程,探究社會福利發展的基本理念、主要路徑與總體趨勢,對於今後我國社會福利事業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廣大農村地區,伴隨著20世紀50年代末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推進,人民公社這一政社合一的制度架構成為我國農村基層社會管理的主要形式。[5]在人民公社制度下,農村的基本生產資料都歸集體所有,農村的公共產品供給由集體統一組織和安排,農民通過加入人民公社,參加農業生產勞動,成為農村集體單位的一員。
  • 我國電影業發展及影響因素分析
    而電影作為廣大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食」,觀看影視劇已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娛樂方式之一,無論男女老少,大部分都會在閒暇時候打開手機、電視機、電腦或去電影院觀看電視劇或者電影來放鬆娛樂,電影將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因此,了解我國電影業的發展情況及其影響因素,有助於為有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依據。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我國古代珍寶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我國古代珍寶,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窯變   鈞瓷的釉色為一絕,千變萬化,紅、藍、青、白、紫交相融匯,燦若雲霞,宋代詩人曾以」夕陽紫翠忽成嵐」讚美之。這是因為在燒制過程中,配料摻入銅的氣化物造成的藝術效果,此為中國制瓷史上的一大發明,稱為「窯變」。   3. 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屬釉下彩瓷。
  • 瓷器=China?史上最全的中國瓷器知識
    6、宋朝時期的陶瓷文化——集瓷器之大成後周趙匡胤奪取政權,建立宋朝定都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宋代的陶瓷氏我國的鼎盛時期,「宋瓷」也是聞名世界。我國有幾千年的陶瓷製造歷史,歷代流傳的陶瓷文物浩如煙海,每個時期的陶瓷在胎土、釉色、器型、裝飾、工藝、色彩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點和風格。只要我們刻苦學習,認真實踐,對第一件陶瓷器仔細推敲,認真辨別,就能知真假,少上當。  陶瓷是火和泥的藝術,陶瓷器的要素是胎骨、器型、釉色、裝飾、色彩、工藝等。
  • 數說「十三五」|近200萬件:發明專利有效量見證我國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記者 張泉)截至2020年6月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達199.6萬件。「十三五」時期,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連年位居世界第一,創新活力持續迸發的背後,是我國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等「全鏈條」的全面躍升。40年前,大多數老百姓不知道什麼是智慧財產權,到今天,智慧財產權成為生活、工作中的熱詞,版權意識、品牌觀念、專利思維深入人心。
  • 我國資本市場三十而立 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歷史軌跡
    如今,中國已形成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第一大商品期貨市場;同時,引入QFII制度,開通滬深港通、債券通,納入國際三大指數……30年的「成績單」展現了我國資本市場歷經風雨,從稚嫩走向成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歷史軌跡。
  • 瓷器每個人都見過,那五大名窯你知道嗎,難道這些瓷器是破碗爛盆
    ,降低成本,曾被陶瓷業廣泛採用,這定窯裝飾圖案簡練生動,華麗而不繁瑣,風格典雅,定瓷口不無釉,容易刺傷口唇稱為芒口,之後大多人會在口邊鑲嵌銅或者鑲銀以便使用近年來在河北曲陽的建祠村發掘出定窯的遺址,現在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的重點文保單位,曲陽縣不僅出產定瓷,而且還是我國著名的石雕之鄉,有曲陽石雕天下之稱,要是來到了河北曲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