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每一件事物的產生和衰亡都由其自身以及外在諸多因素促成,不論它有多麼微不足道,我們都不能從單一方面去分析個中因由,尤其是對於一個國家的覆亡來說,更是如此。因而,我們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導致北國以色列滅亡的原因。
南北兩國多年的爭戰從耶羅波安一世與南國猶大王亞比央開始,兩國就因國土疆界和人口問題常發生戰爭,如巴沙與猶大王亞撒之間的拉瑪(靠近耶路撒冷)之爭,還有耶戶王朝時,尤以北國約阿施王與猶大王亞瑪謝的爭戰為甚。那場戰爭由亞瑪謝主動挑起,最終以色列王約阿施入侵耶路撒冷,劫掠聖殿,搶奪人口,更加深了兩國間的仇恨。雖然這兩國之間的爭戰並不是主要原因,但卻也是比較重要的,因他們本是手足,如此相殘,直接違背神的命令,足見他們當時的信仰狀況是怎樣的了。
國際外敵的不斷入侵北國以色列常年受到外敵的入侵威脅,雖然在暗利王(公元前885—874年,統治時期國力很強大,以致亞述王在一個世紀以後還稱北國以色列為「暗利之家」)和耶羅波安二世時都有過收復失地的時候,且北部疆界一度達到聯合王國時期的控制範圍,但其兩個大的敵國亞蘭和亞述經常性地侵擾,使得以色列在耶羅波安二世的強盛景象過去以後,經濟和民生逐漸衰敗下去。
朝代更迭頻繁以色列國短短200餘年的歷史,就經歷了9次王朝的更替,使得國家政治難得有幾年穩定的時候,如此充滿血腥的朝代變換,帶來的只能是政局的動蕩以及底層百姓生活的痛苦,不用多舉例子,我們從近代那些不斷引發內戰的國家當中就可對此稍有體會。
宗教文化的妥協與敗壞不管我們尋找了多少的外部原因,不論是內憂也好,外患也罷,其實在信仰面前都算不上根本原因。真正導致這個國家滅亡的最根本、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宗教信仰,這是選民國度的根本。但耶羅波安一世為了防止北國居民去往耶路撒冷朝聖,從而歸於南國,便分別在但和伯特利設立了金牛犢,並建立了殿,讓百姓把金牛犢當作耶和華神來拜,他將異教之風明明地加入到了宗教崇拜中,又違背律法的教訓立凡民(非宗教祭祀人員)為祭司,並私設節期,明明地抵擋神。他以後的以色列眾王大都效法他。
不僅如此,從亞哈開始,拜異教假神之風開始盛行,偶像崇拜中的那些淫亂、放蕩之風也敗壞了民眾,甚至祭偶像時,還會以人為祭,活活把人燒死,非常殘忍。信仰上的敗壞導致道德的下滑,因而以色列國中沒有公義,盡都充滿各樣的不義,底層民眾被剝削,上層人士尋歡作樂,只知操弄權術、魚肉百姓。
如阿摩司先知所說的「他們見窮人頭上所蒙的灰也都垂涎;阻礙謙卑人的道路;父子同一個女子行淫,褻瀆我的聖名」(我們可以從《阿摩司書》中了解到更多相關內容),這些最終導致整個國家落入無止盡的黑暗中。現代的考古學也證實迦南地的偶像崇拜混有淫亂、兇殺的成分,廟裡都有男妓與女妓,供來祭祀的人交歡,以此來敬奉他們的神求得所謂風調雨順。
可想而知,當時的以色列百姓學習迦南人的異教之風,其生活是多麼放蕩,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上面討論的南北兩國為何會手足相殘了。
綜合以上所有這些原因看來,導致北國以色列最終於公元前720年被亞述所滅,人民也被擄於亞述的原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造成的。只不過有的是主因,是根本,有的是次因,往往是由根本原因衍生出的。由於所知有限,筆者相信以上所論述的內容,還有一些需要補足與糾正的地方,還望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也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我們一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