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不同場景應佩戴什麼口罩?一次性口罩能隔離病毒嗎?

2020-12-09 妙手醫生健康科普

春節以來,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展,口罩成了全國人民關心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然而,通過在購物網站搜索可以發現,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N95、KN95、FFP2等眾多口罩名稱讓人眼花繚亂,無從下手選擇購買。

對於不同類型的人群,如普通人群、公共機構服務人員、高危人群等,他們到底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口罩,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呢?對此,中國疾控中心就口罩使用原則、各種類型口罩的應用場景向大家進行了推薦。

先知道:口罩的使用原則都有哪些?

不盲目使用,不過度防護。空曠場所,不需要佩戴口罩。棉紗口罩,對預防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有呼吸道基礎疾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防護口罩。年齡極小的嬰幼兒,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那麼,在不同應用場景可佩戴哪些類型的口罩?

拿到口罩,要先看外包裝上的文字和圖片,外包裝尋找「產品標準」,例如:產品標準YY0469。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公眾和醫療機構的日常使用。(橫列為口罩的圖片+名稱、產品標準、建議應用場景。圖片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醫用外科口罩:防護效果優於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公眾包括疑似病例患者、公共運輸司乘人員、計程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共場所服務人員在崗期間佩戴。

該類型口罩還可保護手術中患者創面免受汙染,可為醫務人員提供防止血液和體液飛濺的基本隔離。(橫列為口罩的圖片+名稱、產品標準、建議應用場景。圖片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醫用防護口罩:推薦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醫護人員,以及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轉移使用。資源缺乏時,不建議公眾過度防護,可留給一線醫護人員使用。(橫列為口罩的圖片+名稱、產品標準、建議應用場景。圖片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工業防顆粒物口罩:顆粒物的阻隔能力與醫用防護口罩類似,可用於工業防塵和霧霾防護。由於該類口罩無血液透過性測試,不推薦公眾佩戴,也不能用於手術室等有衛生學要求的區域。(橫列為口罩的圖片+名稱、產品標準、建議應用場景。圖片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防護面具(加P100濾棉):防護級別高於醫用防護口罩,建議用於確診或疑似病例的氣管插管、內鏡等操作。(橫列為口罩的圖片+名稱、產品標準、建議應用場景。圖片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什麼是N95?為什麼要戴高防護級別的口罩?

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新型冠狀病毒是通過飛沫傳播的,N95的意思,就是能過濾空氣中95%的顆粒物。

目前市面上口罩種類非常多,有工業口罩、醫療口罩、兒童口罩等等,不管是什麼種類的,在當下的情況下至少要達到N90以上才能有效防禦病毒。

也就是說,如果買不到N95級別的口罩,買N90也可以,只要不是在疫區。

如果在疫區使用什麼口罩?

如果身處疫區,那麼一定要使用醫療級別的N95口罩,除了隔離飛沫,需要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而且最好戴罩杯式的口罩,兩邊不密封的口罩在疫區不安全。

如果不在疫區,那麼不一定要用醫療級別的口罩,比如N90以上的工業口罩也可以代替。

基本上有啥買啥吧,只要標準到位,就算戴個卡通小熊口罩也管用。

國產品牌口罩靠譜嗎?

其實3M、霍尼韋爾等國外大牌口罩,在中國銷售的商品大部分都是國內代工廠生產的,也就是說國內的生產技術完全沒有問題。

剩下的就是品牌,目前上海本土自主品牌口罩生產廠家不多,但昨天去的這家就是其中之一。

在檢測實驗室,我看到了整個檢測流程。

每一生產班次的口罩都會抽樣在一臺特別昂貴的檢測儀上測試。

機器會模擬人體呼吸,再對口罩噴射顆粒物,繼而用光度計進行滲透物檢測。

接受測試的國產口罩過濾效率為99.512%,遠超N95標準。

此外還要接受抗老化測試,在老化箱中模擬3、5年後口罩是否能夠保持效用,只有衰減量達標才能出廠。

另外,國內的口罩標準是KN,而N是美國標準,兩者基本相差無幾,如果N標準的口罩買不到,KN標準也是完全可以用的。

一個口罩可以用多久?一次性口罩可以隔離病毒嗎?

以工業口罩舉例,若平時沒有疫情的情況下可以用3天,但鑑於目前的情況,還是聽從醫生的建議,4小時換一個,一般情況下如果要長時間外出進入人流密集場所,一天準備2個口罩差不多,不建議反覆使用。

口罩為什麼不能反覆使用?當內部溶噴材料遇到呼出來的溼氣,一段時間後靜電就消失了,口罩的使用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還有很多人會把口罩脫下來放在口袋裡,過一會再拿出來戴,這就不管用了。最好戴上就不要隨便脫,脫了就換一個,特別是在疫情時期,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非常重要。

那麼一次性口罩可以隔離病毒嗎?

一次性醫用口罩如果和患者近距離的接觸,不能夠起到良好的防護作用。如果健康人戴有一次性醫用口罩,有患者確定應該和患者儘可能遠離至少一米以上的距離才可以起到防護的作用。

如果在轉移患者或者是和患者共處一世的情況下患者應該佩戴n95口罩,健康人需要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者是患者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健康人佩戴n95口罩,這樣才能夠起到良好的防護作用。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傳播性非常強,應該做好防護措施,勤洗手,注意遠離最少一米以上的距離,打噴嚏或者咳嗽的時候還應該注意用紙巾或者肘部進行掩護。

#抗擊新型肺炎我們在行動#

更多閱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癒者,還會二次感染嗎?欲戰勝疫情還得靠自己

喝酒軟化血管,高血壓患者倍收益?是真是假一文說清楚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如何選擇洗手液?免洗洗手液有危害嗎?

相關焦點

  • 紗布口罩能隔離病毒嗎?
    紗布口罩不能隔離病毒。紗布口罩主要用於含有低濃度有害氣體和蒸汽作業環境,但是具有吸水性,不防水,即不能阻隔空氣中的飛沫、體液、汙染物等,所以不具備隔離病毒的作用。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暴發流行的關鍵時期,推薦使用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等進行防護,它們的防護效果遞增,人們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
  • 一次性口罩能用幾次?紗布口罩有用嗎?專家詳解→
    一次性口罩能用幾次?紗布口罩有用嗎?那麼,常見的一次性口罩到底能用多少次?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靳向煜研究員表示,一般情況下符合標準的一次性口罩使用兩三次沒有問題,他同時也澄清了其他一系列關於佩戴口罩的誤區。詳見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的報導↓這樣的口罩可以使用兩到三次,「但不建議使用n次」。儘管市面上常見的一次性口罩,原則上都是「用即棄」。
  • 一次性口罩能用幾次?紗布口罩有用嗎?東華專家詳解來了!
    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口罩局部供不應求。那麼,常見的一次性口罩到底能用多少次?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靳向煜研究員表示,一般情況下符合標準的一次性口罩使用兩三次沒有問題,他同時也澄清了其他一系列關於佩戴口罩的誤區。一起來看看!
  • 戴一次性口罩可以防病毒嗎?
    對於一次性口罩是否可以防病毒不可一概而論,要看是什麼樣的一次性口罩,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一次性口罩都可以防病毒。但一般來說只要是正規途徑購買的、符合國家標準的醫用一次性口罩是可以起到有效阻隔病毒作用的,這些一次性口罩包括常見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N95、N99防護口罩)等。但需要指出的是,普通人群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阻止病毒的交叉傳播,醫用防護口罩是防護級別最高的口罩,如N95、N99口罩等專業口罩應留給一線醫務人員。
  • 防控知識|衛健委健康提示:疫情防控常態化,口罩佩戴要科學
    口罩要怎麼戴你還記得嗎? 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 什麼情況下需要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阻擋空氣和飛沫中的細菌、病毒,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最重要的措施。
  • 疫情當前,處理好小口罩也是大事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關於口罩的各種問題,尤其是使用和後續處理問題,也引發了極大關注。一條轉發很廣的溫馨提示寫到,「考慮到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出現大量沾滿唾液、細菌甚至病毒的一次性口罩將會出現在各個城市的垃圾桶,建議大家不要隨意丟棄……」疫情防控面前,每一個細節和環節都值得強調再強調。
  • 紗布口罩防霾口罩應對疫情有用嗎?專家:無用
    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口罩局部供不應求。那麼,常見的一次性口罩到底能用多少次?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靳向煜研究員表示:一般情況下符合標準的一次性口罩使用兩三次沒有問題,他同時也澄清了其他一系列關於佩戴口罩的誤區。儘管市面上常見的一次性口罩,原則上都是「用即棄」。
  • 在乾燥和清潔的情況下一次性醫用口罩能重複使用嗎?
    連日來,疫情牽動著老百姓的心。目前,我市疫情防控的重點是什麼?有老年人的家庭要重點注意些什麼?網上流傳的關於個人防護的說法靠譜兒嗎?記者就此對話市疾控專家,給您帶來及時、權威的疫情防控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 ...一次性口罩到底能用幾次?切記「外藍內白」,紗布和防霾口罩都沒用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下,口罩局部供不應求,市場出現一定搶購。那麼,常見的一次性口罩,到底能用多少次?30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向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靳向煜研究員求證。這位因醫衛防護材料研發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專家直言,在當前防控形勢下,符合標準的一次性口罩使用兩三次沒有問題,除非是一次暴露在醫院等高風險環境下。
  • 疫情當前口罩告急!樂培氏共享一次性口罩墊研發技術
    記者調查發現,一次性口罩墊一般具備三層防護,例如上層和下層是過濾層,中層是細菌靜電吸附層;也有品牌的一次性口罩墊,三層防護分別是透氣無紡布、吸水過濾棉、親膚無紡布等。  據了解,目前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一次性口罩墊正面臨「無貨」、「部分區域不發貨」的購買難題。也有商家表示「受疫情影響,商品發貨時間有延遲,具體發貨時間待定」。
  • 兒童佩戴的口罩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兒童口罩應該如何選?
    全球疫情尚未好轉甚至有加重趨勢,「帶好口罩,保自己,護他人」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這不,就在前兩天,「佩戴口罩」已經被寫入上海地方性法規了。大人們要選擇正確的口罩,那麼對於我們的小朋友來說,如何選購佩戴口罩也非常重要!
  • 一次性醫用口罩累計使用不超過8小時 日常上班居家戴什麼口罩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佩戴多個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護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並可能破壞密合性。各種對口罩的清洗、消毒等措施均無證據證明其有效性。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均為限次使用,累計使用不超過8小時。職業暴露人員使用口罩不超過4小時,不可重複使用。
  • 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口罩不僅可以防止病人噴射飛沫,降低飛沫量和噴射速度,還可以阻擋含病毒的飛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就如何正確使用口罩制定本指南。 一、基本原則科學合理佩戴,規範使用,有效防護。具體如下:(一)在非疫區空曠且通風場所不需要佩戴口罩,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需要佩戴口罩。(二)在疫情高發地區空曠且通風場所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顆粒物防護口罩。(三)有疑似症狀到醫院就診時,需佩戴不含呼氣閥的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四)有呼吸道基礎疾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防護口罩。
  • 口罩戴錯了,防不了病毒!關於口罩的4大誤區,務必避開
    呼吸道飛沫傳播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如今疫情尚未緩解,外出時仍應做好口罩防護,以抵禦病毒的侵害。儘管人們知道戴口罩的重要性,但在使用口罩上,仍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知,導致錯誤使用。那麼使用口罩的誤區主要有哪些呢?該如何避免?
  • 提醒:在公共場所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
    冬春季節,病毒活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仍有零星散發,再加上冬春本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疫情防控怎麼做? 四大檢查關注點 現場檢查主要關注四大方面,包括:場所入口體溫檢測、臨時隔離點設置等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公共場所、高頻接觸物品、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潔消毒落實情況;工作人員及顧客個人衛生防護情況;公共場所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健康宣傳情況等,及時發現各類公共場所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加強督促整改,將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抓緊抓細抓實
  • 疫情結束後,還需要戴口罩嗎?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漸趨於良好,大多數人都比較關心什麼時候可以不戴口罩的問題。3月1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特別提到「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建議不戴口罩。」但對於有暴露風險的人員,還需要根據暴露程度佩戴不同類型的口罩。那麼,疫情全面結束以後,是否就可以完全不戴口罩了呢?這個問題,其實也要分情況的。
  • 口罩n95是什麼意思 n95口罩可以防止細菌病毒嗎
    n95口罩可以防止細菌病毒嗎  N95等多種口罩均可有效防範新型冠狀病毒,如果是醫護人員或經常進出於高風險區域的人員,需要佩戴醫用口罩。  口罩n95是什麼意思  N95是美國標準,KN95是中國標準。
  • 「網紅」口罩墊片能擋住病毒嗎?
    疫情之下,出門必須戴口罩,由於種種原因又不容易買到口罩,而且口罩還是消耗品,超過佩戴時限必須更換。口罩墊片應運而生。問題來了!口罩墊片能擋住病毒嗎?圍繞口罩墊片相關問題,近日,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採訪了國家紡織製品質檢中心主任王寶軍。
  • 夏日流行「冰鎮口罩」:口罩時尚了,能防病毒嗎?
    隨著疫情的常態化,口罩已經成為人們日常行頭的標配品。大部分人現在已經不缺口罩戴了,但在炎熱的夏季,戴著口罩總有喘不過來氣的感覺。N95等醫用口罩的佩戴體驗更是堪稱「噩夢」。不少日系服裝企業看中了人們對口罩產品輕薄、散熱等非防疫功能的需求,試圖抓住其中孕育的商機,也使口罩從純粹的防護用品轉變成了「服裝配飾」品類中的一員。
  • 吃益生菌能防治新冠病毒?用火燒不著的一次性醫用口罩是正品?謠言!
    吃益生菌能防治新冠病毒?用火燒不著的一次性醫用口罩是正品?謠言!謠言二:「14天隔離法」能實現口罩循環使用近日,網上流傳著一個所謂「口罩14天隔離法」的帖子,具體來說:「準備15個口罩輪流用,一天一個,每個用完密封起來,即第一個口罩用完第二天開始『隔離』,等它『解除隔離』即1+14=15天,也就是第16天時可以再用第一個,依次類推」。網友的依據是,人要求隔離14天,口罩也隔離14天,應該也安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