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有個熱門的討論話題:現實生活中你會嫁給顧廷燁這樣的人嗎?其中一個高贊的回答是這樣的:絕對不會,答主說只有盛長柏才是他最憧憬的丈夫。為什麼現實生活中大家不願意嫁給顧廷燁?為什麼小說中明蘭嫁給顧廷燁後卻又能獲得幸福呢?
其實很簡單,現實生活中的人不願意嫁給顧廷燁無非便是風險太高,而顧廷燁本人也有太多值得爭議的缺點,但是顧廷燁和明蘭兩人能夠幸福便是源於明蘭的聰慧,將雙方的關係調節到了一個最佳的「門當戶對」狀態!
01 盛家四個蘭誰最幸福?
古代嫁人最講究的便是門當戶對,認為只有門當戶對了,婚姻才能幸福。門當戶對四個字,出自於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雖然不是門當戶對,也強如陷於賊中。」古時候建築物,包括尋常百姓的大門前,一般會放置兩個石墩,一方面是為了美觀,另一方面能反映出家境情況,這兩個石墩被稱為「門當」。「戶對」又是什麼東西呢?其實這是因為古代官吏所住的宅邸,門楣兩側往往會有磚雕或木雕,而且根據官銜和職位設置,不能隨心所欲。文官通常為圓柱形,武官則是方形、六邊形,內行人只要通過觀察「戶對」,就能判斷出房屋主人的身份。因此,門當戶對一直被定義的是男婚女嫁時兩家人財富地位相當,文化傳承一致。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家有四個蘭:華蘭,墨蘭,如蘭,明蘭。華蘭是四個蘭中最大家閨秀的一個人,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忠勤伯府的袁文紹,是大家心中門當戶對的婚姻。墨蘭一心只想飛入枝頭當鳳凰,於是自己設計,強行嫁於永昌侯府梁晗,屬於典型的高嫁。如蘭性格活潑,從小又是備受寵愛,因此在婚姻問題上也比較膽大,自己追尋愛情,嫁給了文炎敬,兩人算是情投意合,但是文家家境與盛家相差太多,如蘭是典型的低嫁。明蘭的婚姻最為坎坷,門當戶對的賀弘文因為表妹的摻和黃了,小公爺錯過了,最後嫁給了顧廷燁,明蘭的婚姻算得上是高攀。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四個蘭只有華蘭是屬於門當戶對的婚姻,但是華蘭嫁入忠勤伯府後吃了不少苦頭,大家閨秀的做派讓她沒有太多的思量去面對這一切,於是她回到娘家求助,幸得明蘭聰慧,再加娘家強大,這才度過難關。設計得來高嫁的墨蘭,丈夫梁晗花天酒地,沉迷女色,婆婆護短,墨蘭本人也是比較小心眼,於是終於鬧得婚姻支離破碎,在四姐妹中,過得最是悽慘。如蘭屬於自己追求得來的愛情,雖然是低嫁,但是與丈夫卻是琴瑟和諧,丈夫體貼,娘家強大讓婆婆不敢胡來,於是她非常幸福。
明蘭與顧廷燁的婚姻,從家境上而言,顧廷燁出身侯府,又是朝廷新貴,而盛家只是盛父在朝中任職,家中也無權貴親戚,從這點來看,明蘭屬於高嫁,但是從兩人身處的環境來說,顧家幾房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盛家家風尚算清明,如此來看,明蘭的婚姻其實是非常有風險的,也難怪盛家老太太在剛開始得知這樁婚事時會那般擔憂。明蘭嫁得最好,但是旁人只看到了她嫁得風光,卻不知道她經歷了無數「刀光劍影」,幸得明蘭聰慧一一化解,顧廷燁也護短,這才婚姻最終幸福。
如此看來,門當戶對也並不見得會幸福,那麼怎樣才能幸福呢?從如蘭和明蘭的幸福婚姻來看,婚姻中最應該講究的是精神上的門當戶對,通俗點來說就是雙方相互尊重,雙方能力與對方生活環境複雜度相匹配。
02「門當戶對」的幸福
回到知乎的話題,為什麼現實生活中大家不願意嫁給顧廷燁呢?原因一是顧廷燁沒成婚之前就已經有一子一女,嫁過去便成了後媽,不值得。第二個則是顧家內宅有太多齷齪事,風險太大。知乎網友的紛紛表示,如果嫁過去,或許早就成了小秦氏手下的亡魂。但是明蘭為什麼會幸福呢?
在小說中,明蘭是一個穿越人士,所以到古代後,明蘭身體是孩子,但是大腦確是成人的,所以她一直用一顆成年人的心態在感受這個世界的一切。無奈嫁給顧廷燁之後,她並不愛顧廷燁,而是遵從著一個「好妻子」的標準在對待顧廷燁,這個時候的顧廷燁也並不是非明蘭不可,只是明蘭最符合他心中「當家主母」的條件罷了。
如果兩個人一直平平淡淡這樣生活,或許,兩個人就只能做到「相敬如賓」,談不上幸福與否。不過,婚後兩個人一起經歷了很多的事情,明蘭開始發現顧廷燁的優點,顧廷燁也更加了解明蘭心中的小心機,兩個在了解的基礎上對彼此尊重信任,願意將自己託付在對方手中。
只是,僅僅是這一點還是不夠的,換另外一個人做顧家主母,即使也備受顧廷燁的寵愛,缺乏手段的話還是不可能平平安安走到劇終。而換個方向,如果不是顧廷燁權勢滔天,明蘭在盛家的一系列行為,必然會淪為盛家的犧牲品。兩個人精神方面的「門當戶對」,成就了這一段幸福的婚姻。
03 優秀不重要,「門當戶對」才是最佳選擇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幸福婚姻便是架構在精神層次的門當戶對。民國才女林徽因,才華出眾,但是出現在眾人口中更多卻是因為徐志摩對她的著迷和金嶽霖為她的終身不娶,但是她卻選擇了梁思成,成就了自己的幸福婚姻。因為對於林徽因而言,她需要的並不是你儂我儂的愛情,她想要的是與自己志同道合,比肩共進的人。
徐志摩很優秀,但是徐志摩在精神方面的追求跟林徽因並不相同。如果兩個人走到一起,出現衝突是早晚的事情,到那個時候,雙方何談尊重?只怕初始的甜蜜都會淪陷成為拿來攻擊彼此的武器。金嶽霖很痴情,只是林徽因不是一個把愛情當作一切的女人,她有自己獨立的意識,也有自己追求的事業,林徽因是這樣形容金嶽霖在自己家做客的時光的:「梁思成是車站,我是站長,而金嶽霖是乘客。車站永遠在,而站長可能會被碾死,乘客的到來總能讓車站和站長都覺得有趣一些。」她對三個人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理智而又透徹的。這是一個聰慧的女人,她始終懂得自己最要的是什麼,她熱愛文學,但是也喜愛建築業,與梁思成攜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04 幸福婚姻的模式
不幸的婚姻原因有很多種,但是幸福的婚姻一定是因為彼此雙方在精神層面「門當戶對」。
步入婚姻後,愛情就不是你想我,我念你那麼簡單了,它有生兒育女的責任要承擔,有柴米油鹽的煩惱要考慮,也有世俗匹配度的考驗。光有多巴胺顯然解決不了這麼多的問題,精神上的門當戶對在這個時候便凸顯出重要性了。
現實生活中,一個家庭主婦,可能從一大早就要爬起來洗衣做飯,打掃房間,照顧小孩,準備各種家庭雜事,或許一天從早到晚都沒得休息。晚上丈夫回來了,妻子要丈夫陪孩子完成家庭手工作業,如果這個時候遇到的是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丈夫,肯定就會馬上挑刺,大咧咧的說自己上了一天班怎麼怎麼辛苦,妻子不應該將這個事情攤到自己身上,這樣一來,妻子滿腹委屈,覺得丈夫上班起碼還有喘氣的空間,自己在家一天從早忙到晚才叫累。反之,如果遇到的是一個懂得尊重他人的丈夫,便會明白妻子的辛勞,甚至都不需要妻子開口便會將事情辦好。這樣一來,妻子心裡的愉悅度會大大提升,體諒丈夫在外的不容易,夫妻雙方的關係自然其樂融融。
05「門當戶對」對現代婚戀觀的影響
現代男女的婚戀觀其實是不一致的,為什麼大齡女性比大齡男性對於未婚更焦慮呢?有人說是因為女性過了35歲之後便在走下坡路,而男性反而剛剛達到黃金最佳點,這樣的說法也不見得正確。其實更多的是因為女性更加懂得「門當戶對」的重要性罷了。
對普通人而言,男性一般認為一個剛剛好的女性就可以成為妻子,所以通過這個條件的過濾,能夠成為妻子的人選有很多。女性卻恰好相反,因為女性在婚姻中承擔的角色更多,所以大部分女性在挑選對象的時候,會考慮彼此的精神契合度,也會將對方的家庭成員納入考核範圍,這樣一來,可挑選範圍變窄了很多,焦慮也就隨之而來。
結語
郭晶晶嫁給霍啟剛的時候,很多人都以暗黑的心態等著看郭晶晶的「豪門夢碎」,但是郭晶晶和霍啟剛卻用始終如一的恩愛給了「看戲」的人無數的巴掌。誠然,郭晶晶家境的確不如霍啟剛,但是霍啟剛也沒有郭晶晶那樣耀眼的成績。霍啟剛對郭晶晶是欣賞的,從一開始霍啟剛就是郭晶晶的粉絲。郭晶晶在不了解霍啟剛的時候是拒絕的,但是當她逐漸了解霍啟剛後,便知霍啟剛並不是世俗所定義的豪門子弟。兩人就這樣成就了一段佳話。
好的婚姻,一定要相互了解,唯有如此,方能成就「門當戶對」的幸福。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願這世間的你我,都能獲得「門當戶對」的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