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鳥2號送回「龍宮」寶藏,人類首次捕獲太空氣體,探究生命起源

2020-12-21 奇趣雜貨鋪

2014年12月,日本航空航天探索局(JAXA )用H-IIA火箭運載小行星採樣探測器#隼鳥2號#,從日本鹿兒島發射升空,目標是距離地球約3.4億千米,名為「龍宮」的小行星,這是一顆富含碳元素,寬約900m的巨型土豆樣子的近地小行星。

約過3年多的漫長飛行,2018年6月,「隼鳥2號」終於到達「龍宮」附近,先在它周圍繞飛了大約3個月,對它進行了全面的信息採集,遠景照、大頭照、三圍照拍了個遍不說,在2018年10月,還發射了3個短命的小機器人下去探路。

頭兩個主要是負責收集礦物樣本,而第三個機器人MASCOT負責拍照和收集各種數據,它為地球人拍回了首張清晰的懟臉照,當時MASCOT是從距離「龍宮」表面約51米的位置被放下去的,因為引力非常小,這麼短的距離,它飄了20分鐘才落地,但它也沒閒著,在這段時間裡,它從遠到近,一共拍了20張照片。

當時傳回來令人興奮的消息,「龍宮」含有水和有機物——它現在的狀態,與46億年前地球剛誕生時的狀態很接近。

2019年2月,隼鳥2號親自登陸龍宮,並向一個火山口發射了一枚5克重的「炮彈」,人為的製造出一個約10米寬的撞擊坑收集到了一份巖石樣本;

2019年11月,在和龍宮親密接觸了16個月後,隼鳥2號帶著樣本密封艙飛向地球;

2020年12月6日,JAXA已成功取回裝有龍宮樣本的密封艙;12月15日對外公布了意外驚喜。

在找到容器後,科學家即在一個被稱為 "快速觀察設施"的臨時實驗室裡發現了來自「龍宮」的氣體,這意味著人類首次成功從深空採集氣體樣本。

除了氣體之外,在樣本密封艙的開口處,發現了細小的炭黑色顆粒物質,而樣本密封艙內可能還會有大量的樣本。

總之這次收穫頗豐,總共大約1克的龍宮物質被成功帶回了地球,JAXA副主任藤本正樹(Masaki Fujimoto)在「澳大利亞科學媒體中心」(Australian Science Media Center)舉行的在線簡報會上說:「一克聽上去可能很小,但對我們而言,一克卻很大。「足以解決我們的科學問題。」

有學說認為地球的海水是由以前飛來的小行星帶來的,調查龍宮樣本中含有的水和有機物,可以探索地球的海洋與生命的來源。

因為水中含有同樣是氫但重量不同的「同位素」,團隊將分析帶回的巖石,如果同位素比例與地球的水相同,那麼小行星給地球帶來水的可能性將增大,此外巖石內如果存在被稱為生命原料的有機物,將更加證明地球生命的起源。小行星就像是太陽系形成後的殘骸,保留著很多太陽系誕生之初的歷史秘密。

日本JAXA的研究結果也得益於與美國NASA的合作,NASA擁有自己的探測器OSIRIS-REx,正在探索另一顆名為貝魯Bennu的小行星,也將從它那裡帶回樣本。NASA和JAXA共享各自任務的數據,這種合作帶來了進一步的驚喜。

貝魯和龍宮都是極黑的、旋轉的小行星,表面被大石塊覆蓋,但最新發現表明龍宮較乾燥。研究人員原本預計這兩個小行星的水含量相似,但差異為將來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貝魯和龍宮表現出很多的相似特徵,極有可能是來自同一母體,但同時也存在一些非常有趣的差異。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探索許多令人興奮和神秘的天文學過程。」

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太空研究中心的約翰·布裡奇斯(John Bridges)表示:「同一個小行星母體受到撞擊後分裂形成了多個旋轉的瓦礫堆——龍宮和貝魯就是其中兩塊,研究它們再相互印證對比,可以了解母體經歷熱變質或衝擊變質的具體過程,了解小行星的形成歷史和太陽系的演化等問題。」

到2021年底,JAXA將把龍宮樣本和分析數據共享給全球的六個科學家團隊。隼鳥2號在釋放樣品返回艙後,已經調整了自己的航向,掠過地球後返回深空執行新的任務,將在2026年、2031年訪問另外兩顆小行星,到時只探測,不採樣。

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通過長期的科研數據積累和不斷進步的科學儀器在逐漸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我們仿佛生活在一個開荒新副本的時代,哈哈。

相關焦點

  • 隼鳥2號小行星樣本盒被打開 首次觀察到「龍宮」的碎片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開啟了最近返回的「隼鳥2號」樣本艙,發現裡面確實有來自深空的寶藏在等待。周一,該機構披露了從近地小行星 「龍宮」上收集到的首批材料圖像。「隼鳥2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小行星追逐太空飛行器,它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圍繞龍宮度過了16個月。
  • 帶著「寶藏」的隼鳥2號回收艙回來啦!
    這項計劃在2014年12月3日乘載H-IIA火箭升空,主要目的是將隼鳥號探測器送往第162173小行星「龍宮」(Ryugu),於2018年到達並採集樣本後,在2020年返航,將採集到的樣本送回地球。2020年12月6日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州北部的沙漠,2小時後被找到並回收。待回收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
  • ...隼鳥2號|地球|日本|jaxa|小行星|探測器|奧西裡斯-rex|龍宮|月球
    研究小行星的意義在於揭示太陽系最早起源,並可能提供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此次隼鳥2號前往的小行星「龍宮」被認為含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同時,「龍宮」屬近地小行星,類似小行星可能對地球存在潛在威脅,因而有研究的價值和必要。隼鳥2號準確講是JAXA的小行星探測計劃,主要目的是將隼鳥號探測器送往目標小行星「龍宮」執行任務。
  • 帶著「寶藏」的隼鳥2號回收艙回來啦
    這項計劃在2014年12月3日乘載H-IIA火箭升空,主要目的是將隼鳥號探測器送往第162173小行星「龍宮」(Ryugu),於2018年到達並採集樣本後,在2020年返航,將採集到的樣本送回地球。2020年12月6日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州北部的沙漠,2小時後被找到並回收。
  • 「隼鳥2號」傳回了「龍宮」較清晰圖,此前還經歷了一場驚魂之旅
    而正在太空中飛行的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為這個紀念日送出了一份特殊的賀禮。經過三年半時間的飛行,它終於接近了科學家們為它設定的探測目標——「龍宮」小行星。在距離龍宮小行星1500公裡的位置上,隼鳥2號傳回了龍宮小行星一張比較清晰的圖片。按照計劃,「隼鳥2號」將在龍宮小行星上著陸,採集小行星上的巖石樣本並帶回地球,為科學家們提供最鮮活的研究素材。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2月22日,由日本研製發射的隼鳥2號探測器在龍宮小行星表面成功完成了首次著陸,並按照計劃在著陸後飛離了小行星表面。3月5日,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在youtube上發布了這次著陸過程的視頻畫面。
  • 回收艙返回地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繼續太空之旅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日本航天局從深空探測器「隼鳥2號」中回收了小行星樣本
    日本航天局官員周日對深空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在一次史無前例的任務中收集的稀有小行星樣本抵達地球表示歡迎。在夜空中的一連串光線中,一個裝有從遙遠的小行星上採集的珍貴標本的膠囊到達了地球。科學家渴望已久的這些樣品的重量不超過0.1克,可以幫助闡明生命的起源和宇宙的形成。
  • 返回地球前,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都做了哪些事?
    研究小行星的意義在於揭示太陽系最早起源,並可能提供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此次隼鳥2號前往的小行星「龍宮」被認為含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同時,「龍宮」屬近地小行星,類似小行星可能對地球存在潛在威脅,因而有研究的價值和必要。隼鳥2號準確講是JAXA的小行星探測計劃,主要目的是將隼鳥號探測器送往目標小行星「龍宮」執行任務。
  • 「隼鳥2號」樣本艙回收展現日本宇航技術實力
    中青報·中青網駐日本記者 張建墅與中國「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將擇機返回地球幾乎同時,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樣本艙順利返回地球。日本科學家將對樣本艙帶回的小行星砂塵物質進行分析,探究太陽系成因與生命起源。
  • 「龍宮」啥顏色 「隼鳥」來揭秘—新聞—科學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航天新技術實驗室教授李爽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提到,「龍宮」 是富含揮發性物質和有機物的C型小行星,與大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因此,科學家希望通過分析採集到的「龍宮」樣本,了解太陽系形成以及內行星的起源和演化,尤其是揭示生命起源。 Morota團隊及合作者分析了隼鳥2號在「龍宮」表面進行的樣本收集工作及其傳回的數據。
  • 隼鳥二號送回了古老行星上的樣本,或與生命起源有關
    據美聯社報導,日本航天局表示,「隼鳥二號」宇宙飛船成功地分離了一個太空艙,並將其送往地球。該太空艙從一顆遙遠的小行星上帶回了樣本,這可能會給太陽系起源和地球上生命來源的研究提供一定線索。日本航空航天探索機構(JAXA)表示,周六下午,太空艙成功地從22萬公裡(136700英裡)外分離,這是一次具有挑戰性的操作,需要精確地控制。這個太空艙將於周日降落在澳大利亞伍梅拉一個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隼鳥二號在一年前離開了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1.8億英裡)的小行星「Ryugu」。
  • 日本隼鳥二號與我國嫦娥五號分別採樣回地球,兩者有何特別之處?
    因為本月中國與日本都將從太空中採集樣本返回地球;而這兩項任務在科學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恰恰能證明中國與日本的太空探索能力。但如此說來中國與日本的太空探索技術就應該在一個水平上?事實真是如此嗎?當然日本隼鳥二號與我國嫦娥五號的採樣任務,都是一項偉大的壯舉。對未來人類探索更為廣闊的宇宙有著重要的意義。
  • 隼鳥2號太空遨遊50億公裡:成功從「龍宮」帶回珍貴樣本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據外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於2014年發射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於12月6日返回地球,屆時將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的伍默拉鎮。
  • 日本「隼鳥2號」艙內發現黑色沙粒狀物質 也許是源於「龍宮」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15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消息稱,已確認探測器「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密封艙內,存在黑色沙粒狀樣本。這可能是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碎片,將展開進一步的分析。當地時間12月14日,日本神奈川相模原市,日本航空航天局(JAXA)公布由「隼鳥2號」收集並帶回的小行星表面稀有樣本。報導稱,JAXA公開了拍攝到黑色沙粒的樣本容器內部圖像。由金屬條密封的容器內,混入地表塵土等物質的可能性不大。
  • JAXA確認其「隼鳥2號」小行星飛行任務返回了空間巖石樣本
    今天上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證實,他們將一顆小行星的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確實帶回了一些空間巖石樣本。該機構的工程師在任務的樣本容器內發現了他們認為來自小行星的黑沙。這對2014年發射到太空的名為 "隼鳥2號 "的任務來說是個好消息。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而日本的隼鳥2號則是在早在2014年12月3日就開始飛離地球,預計是在12月初返程地球。那麼,同樣是太空取樣,咱們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呢?首先,來看距離:隼鳥2號的目標是一個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而嫦娥5號的目標是距離地球40多萬公裡的月球。
  • 52億公裡太空航行完結,隼鳥號回歸地球,日本開啟宇宙航行之旅
    與中國一海之隔的日本對宇宙的探索也未止步,如今52億公裡太空航行完結,隼[sǔn]鳥號回歸地球,日本開啟宇宙航行之旅!近期日本宣稱,已經成功登陸「龍宮」小行星的「隼鳥號」探測器已經準備返航,將在澳洲南部安全著陸。隼鳥號是日本研製並在2003年用MV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的小行星取樣太空飛行器。
  • 日本「隼鳥」大鬧「龍宮」!Nature、Science 連發:890 萬年歷史的...
    近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小行星探測器、吉尼斯紀錄認定的「世界首架從小行星帶回物質的探測器」「隼鳥號」(Hayabusa)的後繼探測器「隼鳥 2 號」(Hayabusa 2)傳回照片,再次助力人類對地球起源、演化進程的認知。
  • 日本「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返回地球,攜帶有小行星樣本
    如果太空船能存活下來,載入太空巖石的有效載荷將幫助科學家們了解太陽系的早期階段,闡明隕石的神秘起源,甚至可能提供關於在地球上出現生命的線索。龍宮看起來像一塊木炭,每8小時就會旋轉一圈。該小行星是所發現的最暗的小行星之一,其漆黑的膚色是由於所有的碳物質被有機物吸附所致。一些有益的化合物,比如胺基酸,是生命的基礎,比如 Ryugu等小行星,就在地球上生長,促進了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