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預警!」帶著「寶藏」的隼鳥2號回收艙回來啦

2020-12-13 解仁江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周日 · 視頻天象

文章來源:AFP新聞、朝日新聞

編譯:甘林

校譯:王雨陽

美編:蘇奕月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李子琦、徐⑨坤

原文連結:

https://www.afpbb.com/articles/-/3319808?pid=22883782

https://news.tv-asahi.co.jp/news_society/articles/000200409.html

隼鳥2號(日文:はやぶさ2)是日本航天局(JAXA)的小行星探測計劃,原隼鳥號的後續計劃。這項計劃在2014年12月3日乘載H-IIA火箭升空,主要目的是將隼鳥號探測器送往第162173小行星「龍宮」(Ryugu),於2018年到達並採集樣本後,在2020年返航,將採集到的樣本送回地球。2020年12月6日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州北部的沙漠,2小時後被找到並回收。

點我了解>>日本首枚純國產火箭H-IIA與JAXA的歷史

待回收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攝於澳大利亞南部,2020年12月6日拍攝並公開)

圖片來源:(c)AFP PHOTO / JAXA

2014年12月,隼鳥2號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乘載H-IIA火箭升空後,於2019年2月在距離地球約3億千米的C型小行星「龍宮星」上成功著陸並開始收集樣本,力求通過分析帶回地球的僅約0.1克的樣品,從而加深人類對生命起源和宇宙構成的理解。

註:C型小行星約佔已知小行星的75%,是最普通的小行星,含碳,且反照率異常低(比其他類型的小行星更為暗淡)。

2020年12月6日,隼鳥2號的回收艙在北京時間凌晨1點半左右進入大氣層,從上空看就如同火球一般。在此之後,回收艙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州北部的沙漠,於北京時間凌晨4點左右被直升機找到。回收艙內裝有小行星「龍宮」的沙塵樣品,於北京時間早上6時32分被JAXA成功回收。回收艙被直升機運往附近的實驗室,通過氣體採集裝置提取在小行星「龍宮」上所採集的物質樣本所釋放出的氣體,進行了簡易分析。另一方面,分離出回收艙的隼鳥2號也早早地動身前往其他的小行星。

從JAXA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分離的回收艙變成火球落向地表。(攝於南澳戈壁小鎮庫伯佩地)

圖片來源:(c)Morgan Sette / AFP

回收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攝於澳大利亞南部,2020年12月6日拍攝並公開)

圖片來源:(c)AFP PHOTO / JAXA

隼鳥2號通過被稱作「衝擊器」(impactor)的裝置,將金屬彈打入「龍宮」的表面,從而採集「龍宮」表面的灰塵及表層以下的物質。科學家認為,採集到的物質從「龍宮」形成時就沒有變化,因此各方都十分關注「龍宮」上是否含有可能與地球上生命誕生有關的有機物。回收的樣品在澳大利亞進行處理後運往日本。樣品的一半將分配給JAXA、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等各國機構,剩下的一半將保存起來,在未來分析技術進步後的研究中使用。

JAXA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模擬畫面前走過的人影。

畫面中的標題:「隼鳥2號以每秒40釐米速度降落小行星表面,成為世界首個對小行星內部進行巖石取樣的探測任務。」

圖片來源:(c)Behrouz MEHRI / AFP (2019年7月10日攝影)

回收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攝於澳大利亞南部,2020年12月6日拍攝並公開)

圖片來源:(c)AFP PHOTO / JAXA

回收艙回收之際日本ANN新聞與JAXA隼鳥2號項目回收艙回收班的澤田弘崇博士的採訪對話:

ANN

回收之際,您現在最真實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在地球上送別探測器已有6年了,現在終於能再次回到我身邊的這種心情。如果在沙漠中找到了回收艙的話,首先我想對它說句『歡迎回家』。

澤田博士

ANN

最期待的事是什麼呢?

自研發開始後10年,辛苦開發的樣品採集裝置。我現在已經開始期待著那個裝置能把「龍宮」的寶貝(樣品)收好帶回來。我很期待裡面會有什麼樣的東西。

澤田博士

ANN

最擔心的事是什麼呢?

我們開發的金屬密封裝置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密封帶回樣品的裝置。通過這個密封裝置,可以將樣品在完全不接觸地球的大氣的狀態下帶回日本。現在挺擔心經過了6年,密封裝置是否能夠正常運作,但是該做的都已經做了。令人擔心的天氣也會變得晴朗,所以接下來只要相信自己一直以來的開發和運用是正確的,等待它的歸來。

澤田博士

回收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攝於澳大利亞南部,2020年12月6日拍攝並公開)

圖片來源:(c)AFP PHOTO / JAXA

ANN

您對隼鳥2號項目的志向或項目的意義是?回收後的打算是?

從隼鳥2號升空,從開發到運行,我一直都有參與。雖然在小行星「龍宮」上著陸比預想中要困難,但隼鳥2號成功收集了樣本。為了能夠回收密封艙,順利地將樣本送到日本,我想留意每一個細節,努力達成目標。我將親自乘坐直升飛機去回收現場。回收後,將用直升飛機把回收艙運送到位於南澳州北部烏美拉鎮上事前準備好的實驗室,取出樣品容器中的氣體調查其是否來源於「龍宮」。之後,迅速運回日本放入JAXA相模原校區的儲藏設備中,到樣本放入無塵儲藏室為止,這一連串的工作將持續進行。

澤田博士

ANN

這個項目會給人類帶來什麼?

由於「龍宮」是(最常見的)C型小行星,人們期待著能在此找到解開生命之謎的一把鑰匙。不管含有什麼物質,都是世界上無人見過的「寶藏」。希望我們的探測器能夠為人類帶來寶貴的知識財富,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太陽系的起源與進化以及生命誕生之謎。

澤田博士

在神奈川県相模原市的宇宙科學研究所(ISAS),隼鳥2號的TCM-5(為了脫離地球圈的軌道修正)確認成功後高興的項目成員們。ISAS供圖(2020年12月5日攝)。

圖片來源:(c)Yutaka IIJIMA / JAXA / AFP

責任編輯:王雨陽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相關焦點

  • 【多圖預警!】帶著「寶藏」的隼鳥2號回收艙回來啦!
    2020年12月6日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州北部的沙漠,2小時後被找到並回收。待回收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另一方面,分離出回收艙的隼鳥2號也早早地動身前往其他的小行星。從JAXA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分離的回收艙變成火球落向地表。(攝於南澳戈壁小鎮庫伯佩地)圖片來源:(c)Morgan Sette / AFP回收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
  • 日本成功回收「隼鳥2號」樣本艙 內裝小行星碎石
    (原標題:日本成功回收「隼鳥2號」樣本艙 內裝小行星碎石) 中新網
  • 回收艙返回地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繼續太空之旅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隼鳥2號」樣本艙回收展現日本宇航技術實力
    「隼鳥2號」成功實現小行星探測系列任務,集中展現了日本宇宙航空技術實力,以及眾多小企業的深厚技術經驗積累。12月8日,日本相模原市,「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被從卡車上運往園區,日方小組對其進行了回收。樣本艙內裝從「龍宮」小行星上採集的碎石、砂塵。日本科學家隨後將依原定程序對這些碎石、砂塵展開研究。
  • 日本航天局從深空探測器「隼鳥2號」中回收了小行星樣本
    幾個小時後,日本航空航天局(JAXA)確認已經回收了樣品,該膠囊是在星期六從「隼鳥2號」(Hayabusa2)分離後墜落到地球的太空艙發出的信標的幫助下進行的,而冰箱大小的探測器則在距離地球約22萬公裡(137,000英裡)地方。津田說:「太空艙以完美的形式降落,探空器正在執行另一項任務。」
  • ...隼鳥2號|地球|日本|jaxa|小行星|探測器|奧西裡斯-rex|龍宮|月球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
  • 返回地球前,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都做了哪些事?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小行星常被用於專指太陽系內非彗星的小天體,一般被認為是由太陽系形成時期的微行星演變而來,是至今發現數量最多的太陽系天體。
  • 日本「隼鳥2號」艙內發現黑色沙粒狀物質 也許是源於「龍宮」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15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消息稱,已確認探測器「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密封艙內,存在黑色沙粒狀樣本。當地時間12月14日,日本神奈川相模原市,日本航空航天局(JAXA)公布由「隼鳥2號」收集並帶回的小行星表面稀有樣本。報導稱,JAXA公開了拍攝到黑色沙粒的樣本容器內部圖像。由金屬條密封的容器內,混入地表塵土等物質的可能性不大。相關人士表示,「如果含有較多可以看到的物質,或許能說是源於『龍宮』」。
  • 隼鳥2號小行星樣本盒被打開 首次觀察到「龍宮」的碎片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開啟了最近返回的「隼鳥2號」樣本艙,發現裡面確實有來自深空的寶藏在等待。周一,該機構披露了從近地小行星 「龍宮」上收集到的首批材料圖像。「隼鳥2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小行星追逐太空飛行器,它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圍繞龍宮度過了16個月。
  • 日本「隼鳥 2 號」採集的小行星巖石樣本亮相
    IT之家12月27日消息 今年除了嫦娥五號成功採集月球表面樣本之外,另一重要成就便是日本 「隼鳥 2 號」採集樣本的成功返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近日公布了一組照片,展現了 「隼鳥 2 號」從小行星 「龍宮」收集的兩份樣品。
  • 日本公布「隼鳥2號」密封艙內景象 有黑色沙粒狀物質
    當地時間12月15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公布探測器「隼鳥2號」的密封艙內景象。日本航空航天局14日發布消息稱,已確認探測器「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密封艙內,存在黑色沙粒狀樣本。這可能是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碎片,將展開進一步的分析。
  • 隼鳥2號送回「龍宮」寶藏,人類首次捕獲太空氣體,探究生命起源
    2號#,從日本鹿兒島發射升空,目標是距離地球約3.4億千米,名為「龍宮」的小行星,這是一顆富含碳元素,寬約900m的巨型土豆樣子的近地小行星。約過3年多的漫長飛行,2018年6月,「隼鳥2號」終於到達「龍宮」附近,先在它周圍繞飛了大約3個月,對它進行了全面的信息採集,遠景照、大頭照、三圍照拍了個遍不說,在2018年10月,還發射了3個短命的小機器人下去探路。
  • 「隼鳥2號」傳回了「龍宮」較清晰圖,此前還經歷了一場驚魂之旅
    而正在太空中飛行的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為這個紀念日送出了一份特殊的賀禮。經過三年半時間的飛行,它終於接近了科學家們為它設定的探測目標——「龍宮」小行星。在距離龍宮小行星1500公裡的位置上,隼鳥2號傳回了龍宮小行星一張比較清晰的圖片。按照計劃,「隼鳥2號」將在龍宮小行星上著陸,採集小行星上的巖石樣本並帶回地球,為科學家們提供最鮮活的研究素材。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小行星探測多面手隼鳥2號是由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研製的小行星探測器。它於2014年12月3日在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由日本三菱重工設計製造的H2A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開始了奔赴龍宮小行星的旅程。隼鳥2號的重量為609公斤,在探測器家族裡並不算特別大,但它卻擁有遙感、巡視和取樣探測等三方面的內容。隼鳥2號上安裝了四臺遙感成像儀器。
  • 隼鳥2號太空遨遊50億公裡:成功從「龍宮」帶回珍貴樣本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據外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於2014年發射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於12月6日返回地球,屆時將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的伍默拉鎮。
  • 日本隼鳥2號樣本疑有「人造物」!有光澤現象,尚無法確認來源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12月的時候,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歷經6年的時間,針對地外小行星「龍宮」先後進行探索,樣本採集,最終在年末之前返回了地球,並且帶回了至少5.4克的樣本,這比之前設計時候,所預期的0.1克樣本足足高出了幾十倍,
  • 日本隼鳥探測器之謎,52億公裡外小行星採樣,返回艙驚現人造物
    雖然現在揭開來發現月亮只是個坑坑窪窪的土球,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繼續去揭下一位神秘人的面紗,宇宙那麼大,人類想多看看。月亮不是終點,只是我們人類探索宇宙進程中的一個起點,我們連短距離太空航行都沒做到,長徵路還遠著呢。不過,地球上這麼多的國家,對太空有興趣的也不止我們中國,日本科學家也對太空抱有很大的興趣。日本隼鳥探測器之謎,52億公裡外小行星採樣,返回艙驚現人造物。
  • 隼鳥2號離子發動機再點火,剩餘30公斤燃料,花10年飛向下一目標
    而其中日本隼鳥2號,在距地球2億公裡外的龍官小行星採樣並成功返回地球,以及中國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返回,人類時隔44年再次獲取月球樣品,同樣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嫦娥五號分解圖如今隼鳥2號和嫦娥五號採集的珍貴樣本,都已經通過各自的返回艙安全送回地球。而仍然留在太空的軌道器,也分別開始執行新的擴展任務。
  • 6年太空之旅,日本帶著土壤回到地球,對科學界來說意味著什麼?
    相信小夥伴們最近都看到了隼鳥2號的消息,隼鳥2號是日本2014年就已經發射的一個太空探測器,目的是上太空接近一顆小行星--Ryugu,帶回小行星的地表巖石和地下巖石,已經在昨天通過降落一個回收艙到澳大利亞上空把樣本放下。 Ryugu翻譯過來就是龍宮。
  • 日本「隼鳥」大鬧「龍宮」!Nature、Science 連發:890 萬年歷史的...
    近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小行星探測器、吉尼斯紀錄認定的「世界首架從小行星帶回物質的探測器」「隼鳥號」(Hayabusa)的後繼探測器「隼鳥 2 號」(Hayabusa 2)傳回照片,再次助力人類對地球起源、演化進程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