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一切皆有可能。比如最近的一段時間裡,費玉清的《一剪梅》在國外火了,而且經常可以看到有關外國人嘗試唱《一剪梅》的消息
《一剪梅》在國外的爆火是有原因的,主要是《一剪梅》中的一句歌詞,」雪花飄飄,北風蕭蕭「,這句歌詞展示出來費玉清近乎無敵的轉音和顫音,給人聽出了一種孤寂的情感,大有」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韻味,同時是否能夠讓國內的文化傳播到全世界也有一定的貢獻。
在信息傳播迅速的今天,我們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也有不少國外達人的剪輯和翻唱。其中我們現在最熟悉的「黑人抬棺」流轉於各個平臺,同時我們也以此獵奇為樂。不過我們當中有誰把這看成了是一種文化輸出嗎,答案顯示是否定的。他們只不過是以此為樂,並不太懂這其中的韻味是什麼。
我們的文化多數只有我們可以理解,就像外國人問為什麼我們不信仰「上帝」。嗯,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因為外國的神話聽起來實在是「格局」太小,而且其中還帶有很大程度上的人文主義氣息,所以在國內並沒有收到多少人追捧,而且以國內人而言,我們更加信仰我們的祖先。
文化差異
各個國家之間都有著或多或少的文化間隔,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所以我們想要把這個看成是一種文化輸出還是有點困難,就像外國人不懂國內流傳下來的詩歌,而我們卻把這些奉為經典。不過在如今的信息快速的時代中,附庸風雅也成了一種代名詞。
如今外國的文化輸出主要是以快消品為主,比如遊戲,影視,商品之類的。像以遊戲來看的話,很多人都是從小玩到大,所以會不自覺的帶入到其中。以《三國無雙》為例,只要玩過這個遊戲就會或多或少地對三國時期的歷史有所了解。如果是經常遊歷於其中的話,甚至可以口述出來其中的重大事件。
影視作品就更加數不勝數了,漫威的一系列巨作,《鋼鐵俠》系列,《美國隊長》系列等都是我們所熟知的,或者之前的《魔戒》三部曲,《加勒比海盜》一些列等,這些都是國外對國內的文化輸出。我們在不知不覺的就接受了這些,甚至還會期待這些,以至於它的下一個系列什麼時候出來都無比期待。
不過國內的文化輸出能力較弱,也主要是文化間隔的緣故,所以我們有很多優秀的傳統經典外國人並不了解。不過現在國外對中國文化接受程度最高的可能就是功夫電影之中的一些列飛簷走壁和帥氣的動作。其中還是因為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人做出的貢獻。
文化傳播
自古以來,文化的傳播從來都不是因為別人喜歡才會被別人接受,而是因為自己的實力夠強,強到別人不得不認同你的文化才算是真正的文化傳播。現在的文化精華和糟粕已經沒有人去仔細研究了,畢竟很多人連自己的文化都沒有搞明白,又怎麼能夠讓別人認同你的文化呢。
就像現在而言,在國外最火的是功夫,而且已經流行了好幾十年了。可是現如今國內又有幾人學習功夫呢,自己都學不會的東西讓別人接受是不是有點強人所難。所以對於文化傳播而言,只有把自己的硬實力提升上去了之後才有了傳播的資本,這樣才可以讓別人更加的認同你,也會變得更加有吸引力。
現如今,這個時代的背景還是需要各方面的交流,絕對不可閉門造車。別人有了優秀的品質,我們需要學習,我們自身的問題,我們也需要指正。就像古人說過的「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師」。先把自家的東西學好,學精,才可以為別人展示自己,也可以學習到別人的獨到的地方。
《一剪梅》在國外的爆火也不需要去評價它是好是壞,只需要知道這個事情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追根究底。我們現在需要的是讓自己靜下心來,好好地,以中立的眼光看待自己,不要因為一點點小事就沾沾自喜,也不要因為別人的口出惡言而垂頭喪氣。自己應該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不必要為了他人的眼光而改變自己。
《一剪梅》的爆火也許是意見好事,但是也切不可驕傲自滿,我們奮鬥的路依舊很長。關於文化傳播的事不知道您有何獨到的見解,不如評論區留言給我們,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