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這一代有英文學習經驗的家長來說,孩子英語要怎樣學,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想法,不過外語學習是需要多聽多讀的,這倒是沒有什麼妙招和捷徑。
我們周圍也有一些外語學得很好的例子,有人靠背誦英語文章提升語感;有人花大量時間聽英語磨耳朵;還有人通過看美劇不斷反覆刷,甚至一部電影能看個20-30遍;還有的人喜歡精讀原版英文著作或者看英文報紙提升閱讀和單詞量。
家長們會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並借鑑他人成功的案例給孩子做英語學習規劃,可殊不知現在孩子的語言學習已不再是啞巴英語、死記硬背而是更貼近母語化的學習,同樣家長也希望給到孩子更高效且符合兒童生理心理成長規律的最佳快樂的學習方法。
沉浸法(immersion)可以給孩子創造母語式的語言學習環境並讓孩子沉浸其中達到無意識的「習得」外語。在我們國內的英語課堂中,應試教育的模式下,不能夠給孩子提供理想的習得環境,所以,在家庭裡營造語言環境對於實現二語習得充當著重要的作用。
一說到這塊,很多家長都會問「我英文不好,發音不準,怎麼在家給孩子營造語言環境?」很多家長認為自己對英語這塊既不懂也不會教,自己英語又不好,就把孩子全權交給培訓班,不聞不問,能夠在家監督孩子做作業都算是勤快的家長了;有的家長認為上補習班性價比不高,而且接送的路上還耽誤時間,自己工作忙經常脫不開身;有的家長想給孩子找好的課外班又找不到沒人脈;還有一些家長不懂孩子教育,也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不了解孩子到底需要什麼,就從眾隨大流的標準,跟隨其他家長報班動向而報班;還有的家長覺得沒有必要把孩子送到補習班,自己就能教,可是家長有時間教教,沒時間就不教,教一次多久也不確定,自己的「野路子」能否適應現在孩子的考試標準。
所以,家長既要給孩子送到英語課外班學習,同樣也需要在家給孩子營造語言環境。首先,孩子要有系統的有規劃的對於語言的聽說讀寫全方位的進行學習,在這方面,必須依靠專業的機構,家長是很難成為勝任的老師。其次,如果孩子在家沒有輸入和積累的過程,光靠課外補習班每周兩次的學習,是不能給孩子提供足夠的輸入環境,所以我們要將課外補習班完成的「學得」和在家完成的「習得」結合在一起,就能起到相輔相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習得和學得佔比情況會根據孩子的年齡不斷發生變化。孩子越小,需要在家習得的比例就越大,對於小孩子來說在家庭的環境下無意識學習尤為重要,所以在幼兒階段,孩子的習得時間最好佔總學習時長的80%以上;上小學以後,要讓孩子學得的時間逐漸增加,基本達到學得和習得的比例是1:1,一半學一半習。
另外,英語課外班的口語課堂還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輸出練習的環境,對於孩子來說,喜歡這門語言,願意開口表達已經是向成功邁進一步了。任何行業都講究術業有專攻,像自然拼讀規則,語法規則,寫作等這些學習內容,如何能讓孩子學會,老師是更專業的。同樣語言是需要交流的,在課外班,孩子們有交流對話的夥伴,上課的互動遊戲非常有趣,孩子的學習效果也會更好。而且課外補習班都是遵循著標準的課程體系,對於孩子有長期規劃性,家長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長軌跡,所以我們在選擇補習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機構的課程是否成體系,避免孩子學完一個階段就沒有適合的課程了,只是階段性的學習,到下一個階段還要不停地更換機構,無形之中浪費孩子的時間。
大家好,我是Q媽。本人從事教育行業多年,每當與家長溝通時總會發現她們的困惑和迷茫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家長們關心的問題Q媽整理出筆記與大家分享,真心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共同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如果您看完本文後覺得對您有幫助或者喜歡,可以點擊關注「Q媽育兒筆記」,我會每天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 ,如果您有什麼不同的見解,或者好的建議給我,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感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