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夢溪石同名小說,由郭爽、楊歡、楊泰執導,王曉輝、成龍監製《成化十四年》熱播接近尾聲。
該劇以大明成化十四年為背景,講述推官唐泛、錦衣衛北鎮撫司總旗隋州和西廠督公汪植聯手破獲奇案並粉碎顛覆大明的陰謀團夥。
本片啟用了大量年輕演員,官鴻飾唐泛、傅孟柏飾隋州、劉耀元飾汪直、王茂蕾飾李子龍、毛毅飾裴懷、鶴男飾朵兒拉、辣目洋子飾東姑、黃楊鈿甜飾冬兒,老戲骨賈靜雯飾貴妃、李立群飾馬林,還有很多年輕演員不在這裡列舉。
成龍是否第一次監製
大家對成龍的發展歷程已經非常熟悉了,從李小龍時期的龍套到電影中主角,再到幕後工作。監製是幕後工作之一,這個工作主要是監控怎麼花錢,以前成龍監製主要是電影,《成化十四年》應該是他監製第一部網絡電視劇。
文化人唐泛
該劇中的唐泛一開始官職是順天府從六品推官,這個職位是承上啟下的協助府尹審核案件,明朝順天府是可以接全國的大大小小案件,推官審理完畢需要反卷宗於案件所在地,如果上級衙門覺得案件審理不合適可提出意見或疑問重新審理。
唐泛少年成名,即現在少年班學者能力,科舉中本應是皇帝欽點的狀元,但是一些老臣覺得如此年輕就被欽點狀元會驕傲狂縱,因此只獲得了第四名。唐泛似乎不重視名利,最喜歡破案,以至於皇帝給他刑部大員官職,他都推脫回到順天府繼續破案。
成化十四年有什麼特殊
為什麼以成化十四年命名?他有什麼很深的含義?成化是誰的年號?
明朝憲宗朱見深所用的年號是成化,憲宗名氣小了些,說他的父親也許你就明白了,朱祁鎮,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的皇帝,後來放回大明,過了些年又做了皇帝,憲宗就是朱祁鎮的長子,在位23年,年號都是成化。
成化十三年憲宗設立西廠,歷史上西廠提督汪直確有其人,該劇西廠督公汪直的應用還是尊重了點史實。為什麼會用成化十四年命名,大概因為這個時期是明朝走下坡路的一個關鍵時期,憲宗在位二十三年上朝議政屈指可數,前期的一些作為比如恢復朱祁鈺帝號,平反于謙等還能體現政治清明,中後期皇莊圈地和根據自己喜好私自授官,增加了社會矛盾的同時又破壞了人才選拔體系。
唐泛、隋州、汪直的大明破案事業在這個前提下開始了。
開飯了
在開飯之前,有一些疑問,為什麼案子破不了就開飯?為什麼在該劇中會有那麼多開飯場景?
吃飯的地方主要有兩處:
東記食肆,東姑是這裡的掌柜。
隋州家廚房,因為唐泛家底全部做了姐姐的嫁妝,所以窮的房租交不起,只能賴著住隨州家。
該劇開篇就是美食瓦片炭火烤梅肉,肉需要醃製三個時辰才可以,咬上一口「天下珍饈」,唐泛正要陶醉,肉和爐火就被順天府衙役搶走,唐泛一路追趕進了順天府,在師兄順天府尹潘斌的勸說下開始了一邊吃肉一邊審雞毛蒜皮案子的推官事業。
從這個情節看影片的基調是輕鬆幽默,從開始美味品嘗與追趕展示了唐泛的又一個特點:吃貨,有品位的人能幹大事業。從官鴻飾演唐泛的輕鬆程度看,未來沉穩以後的官鴻應該是胡歌一類的演員。
太子伴讀韓早失蹤案和武安侯長子鄭誠離奇死亡案,三兄弟陸續出鏡,因為案件牽連逐漸走到一起,這第一次相聚,美食肉臊面,隋州親自掌廚,唐泛很滿意這美味,面還沒吃完,就被隋州關進了獄裡。唐泛出獄後,隋州到唐泛家追問案件,用兩個梨隨便做出了銀耳雪梨湯,唐泛邊吃邊解說著案情,可見隋州有廚子的天分,吃貨和廚子是絕配。隨著案件調查的深入,三兄弟又聚在一起,這次是東姑食肆,三碗東姑肉臊面之後,唐泛推斷兩個案件沒關係只是碰巧趕在一個案發時間點。
一大早,唐泛買來豆漿、油條哭窮,隋州讓唐泛搬到自己家住,一到隋州家,唐泛像到了自己家,開始了斷案不一樣的人生。隋州家的廚房真的不一樣,一頓雞蛋肉末手擀麵把唐泛和冬兒吃的直掉眼淚。
三兄弟的友情隨著案件深入和吃、住在一起更加深厚,不一樣的破案「唐團」組合形成。
吉安大牢人犯死亡案、真假汪直案和失馬案交織,三兄弟轉移斷案現場,這次來到邊防,吉安涼拌峽江供米粉,唐泛遇上假汪直,裝瞎才逃過一劫。
回到京城,汪直帶了桂花酥來看唐泛,為的是詢問兒童失蹤案情況,又發生了連環挖心案,裴懷被關進監牢。
餘府滅門案,汪直成為殺人嫌疑對象,但是實際的兇手是張廚子為情殺人而後自殺。
萬大人貪金案、雲和銀礦官銀注鉛案中,唐泛到雲和查案,馬老闆不僅給房子住又給美女,在朵兒拉的烤全羊餐桌上,引出了最危險的大反派李子龍。
品位劇情
在破獲官銀注鉛案之後,馬老闆被迫自殺,李子龍來到京城和汪直在歡意樓美酒佳餚直接對話,引出了明朝宇宙最強的「博浪」,李子龍全身而退開始了最大反派的密謀。
東姑冰鎮臊子麵雖然涼爽,但是引出京城官辦冰窖儲冰失竊案;同時「博浪」案發,一顆「博浪」爆炸驚了皇上,此案牽涉其發明人駙馬王憲和李子龍,同時牽涉到30年前的京城超大爆炸案,這次大爆炸幾乎毀掉了半個京城。真假高義案又在此時出現,高義將軍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俘虜,現在返回大明,他關聯著各種顛覆大明的勢力,三案件交織,「唐團」忙的吃飯聚餐都少了。
開飯看似和劇情沒多大關係,細細品味,案情互相交織,當案件遇到困難時,吃是最開心的事情,邊吃邊交流邊分析案情,似乎開飯成了「唐團」分析案情的習慣。
吃很用心,該劇的服裝、道具、布景也是精心布置的,演員也是十分敬業,前期劇情雖然有些慢,後期精彩程度大增,可謂是飯要慢慢吃,劇要細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