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270 驚弓之鳥——邯鄲城的「小機關」都有哪些?

2021-02-11 謝濤聽世界

上次為您講到信陵君魏無忌竊虎符奪兵權。可能有些朋友會有疑問:朱亥殺死晉鄙的時候從袖子裡抽出四十斤重的大鐵錘。四十斤哪,如果換成是豬肉的話能擺一大桌了,四十斤的鐵錘放在袖子裡可能嗎?有可能。因為在當時人們穿的衣服袖子是很誇張的,寬得都可以在裡面做曲臂運動了,把衣袖下面垂下去的布繞過來抖一抖還可以在自己的手上繞個圈。不過袖口確是非常窄的,窄得正好能卡住手腕,這樣一來這袖子就變成了一個大容器了,裡面放些錢、手絹、情書什麼的當然就不在話下了,這麼大的袖子放個鐵錘也是可以的嘛。

 

另外還得交代一下給魏無忌出主意的老頭子--侯嬴。根據史書記載,侯嬴算準了魏無忌抵達晉鄙軍中的時間,到的那一天北向而立喊著信陵君的名字,老淚縱橫自殺身亡。他的死有很多的原因,可以說他是為了表達對信陵君的忠誠而死的,另外一方面他指使信陵君竊取虎符、殘殺國家大將,這麼大的罪過得有人頂罪,魏王是絕對饒不了他的。如果自己一死又能替信陵君減輕罪責還能幫自己獲得一個忠誠的名聲,這樣的選擇確實是最合適不過了。

 

好吧,接下來我們再把目光移到被圍困的邯鄲城。在當時趙國首都邯鄲有兩座城,和當時其他國家的都城一樣,一個城是百姓住的;另一個是王公貴族們住的。當時這兩個城一個叫大北城;一個叫宮城,「宮殿」的「宮」。兩座城成犄角狀互相扶持、互相依靠。

整個邯鄲城防守的層次非常分明,從城外三十裡就開始鋪展了,分為荒蕪圈、警戒圈和城防圈。「荒蕪圈」顧名思義——堅壁清野,能搬的搬走、能砸的砸掉;搬不走、砸不動的付之一炬燒光,走的時候還不忘向水井裡扔點耗子藥什麼的。下一個圈就是警戒圈,這個警戒圈設有偵查哨,當敵人逼近的時候城外的哨兵就負責舉旗報警,晚間就舉火,敵人離得越近,旗幟、火把就舉得越多。當然哨兵的工作非常危險的,估計沒幾個人愛幹,愛幹的人估計也死得差不多了。真正的防守是從城防圈開始的,城防圈從護城河開始,根據史書的記載,水面上還架有轉關橋,當敵人走到橋上的時候拉動機關橋面就會翻轉,敵人就會掉到溝裡去。這下面的壕溝可不是一般的臭水溝,水底下還倒插著長短不一的尖刺,敵人一落水「噗嗤」一下就會被扎了個透心涼。這一招一直被沿用下來,就是防止敵人在攻城的時候涉水而過。護城河的後面,有的時候還會加一道夯土的矮牆,矮牆後的軍人配合城上的守軍長矛弓箭一塊兒上幹掉正在越過壕溝的敵人。拿到現在的話來說,這就算是立體防禦了。

 

好吧,接下去才是輪到城牆。城牆的根布滿了尖木樁阻礙敵人攀城,敵人一旦攀到城牆上手一抓不穩,墜落下來掉到尖木上也是個透心涼。戰國時的城牆的高度已由春秋時十到二十米增加到十五米以上了,參照現在的標準那足足有五層樓這麼高了,這比起後世的防守來說一點也不遜色。城牆的厚度呢?從城牆根來算有二十米以上,有的甚至高達四十米。如果各位今時今日還有時間到邯鄲城走一走,就可以看到大北城的城牆的遺址,這個遺址有三十多米厚、八米多高。兩千多年了還有這樣的規模不能不讓人驚嘆!

 

據史料記載在當年最鼎盛的時候,這個大北城南北幾乎有十裡長、東西有六七裡、邊長二十多裡。這個尺寸是什麼概念呢?到了後來西漢的長安、北宋的開封也算是當時全國最大了,邊長也不過就是十幾裡而已。不比咱們中國的,比西方的,和戰國同期的羅馬城它的邊長是十公裡,也就是二十裡。可想而知當時趙國首都邯鄲城,這個大北城它的規模比起後世的城防來說一點都不遜色。

 

古代的防禦戰整個防禦系統當中最脆弱的應該是城門了。城門最怕火燒,所以在當時的城門外邊都鋪上了厚泥,而且還留有活動的射擊孔,阻止靠近城門的敵人。即便敵人突破了城門也不怕,因為後面還可以有一道玄門,玄門在緊急情況下落下來,這樣就可以把衝進來的敵人截斷,再好好地、慢慢地收拾他們。不僅在城外步步設防,城裡的大街小巷也設有壁壘和路障,這就是所謂的巷戰了。

 

由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經過春秋三百年和戰國兩百年的經驗積累,戰國中後期的戰爭技術已經無比輝煌,足以傲視後代了。面對這樣的堅城秦國人該怎麼進攻呢?面對固若金湯的防守,用刀槍劍戟去敲敲打打那就等於在現代戰爭當中用鋤頭去毆打坦克了。所以在當時秦國新派來的指揮官鄭安平必須用大型的攻城器械才行了,典型的那就是衝車。這玩意兒吧,還有一個好聽的別名叫「尖頭木驢」,顧名思義樣子做得像頭驢,驢肚子底下藏著幾個兵,躲過弓箭和石頭以後,靠近城牆開始挖牆腳或者乾脆就用驢腦袋來撞擊城門,總之,想方設法的在城上破一個洞。城上防守的也不是傻子,一見這些衝車過來了就往下扔手榴彈了,當然這個手榴彈和我們現代用的手榴彈是不一樣的,我們只能說它是古代手榴彈,這就是當時用的油火把。把木棍兒裹上油膏點著了直接衝下仍,這有點像燃燒彈了,這一下衝過來的衝車就紛紛著火了。

邯鄲城的城腳實在是太厚實了,雖然秦國士兵也是不要命的,一邊挨砸一邊挖牆角,但效果非常的糟糕。鄭安平想了想,牆角挖不動那就從城頂攻過去唄,這才是好漢呢,於是命令士兵「蟻附之」。什麼叫「蟻附之」?就是像螞蟻一樣往城牆上爬。當然這要藉助雲梯了,這種明擺著找死的活是由險隊來做的,「險」就是「冒險」的「險」,顧名思義那就是由不要命的人組成的敢死隊,成員主要是一些犯罪分子,十八個分一隊登城突擊。如果你怕死不上臨陣脫逃,事後將會在公審大會上被車裂而死。上級敢包庇你或者為你求情,將被刺臉、割鼻。當然按照秦國的法律,如果你能成功地突入城裡邊,那麼全隊每人授爵一級,爵位可以抵消以前犯下的罪行立馬變成自由人。如果在戰鬥當中死了,這個爵位就交由你家裡的某一個人來繼承。而這十八個人如果沒有砍獲敵人的頭顱,那麼按秦國的法律險隊的隊長要被砍頭。按照這樣的規則去做,可想而知這支險隊是如何的不要命了。

 

看到這些不要命的秦國人開始登城,趙軍也趕緊把一種新式的裝備投入使用。這種裝備叫「懸脾」,「脾氣」的那個「脾」。什麼叫「懸脾」呢?拿一個現代的例子來說,我們經常在高樓大廈上看到一些工人在擦大廈外面的玻璃,他們工作的時候是坐在一個可以容納兩三個人的小吊車裡邊的。當時趙軍所使用的懸脾就類似於這樣的東西,一個小筐子裡邊中間坐著幾個士兵,順著城牆吊放下來,上面的人用力扯著,筐子裡的人就開始動手動腳,從側面刺殺攀上城牆的秦國士兵。秦國的士兵手腳並用正在爬牆呢,根本騰不出手來抽兵器還擊,只好強忍著疼被趙國士兵拿著刀槍劍戟在自己身上插個痛快。還好城下的秦軍也有人掩護的,這個時候就紛紛向城牆上放箭,壓制懸脾裡邊的守軍。可是城上的趙軍還有招呢,那就叫「累答」,這種「累答」就是一層軟軟的厚厚的幕布,在外面裹上一層厚厚的泥漿,懸掛在城牆前面為坐在小筐裡的士兵抵擋箭雨。當然也有不塗泥漿的,直接點著了往城下一拋,蓋上人就燒。

 

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攻守雙方各使奇招。由此看來,攻城戰確實是頂頂不討好的。當年孫武所說的「攻城,乃下之下者也」,那真是萬不得已才選的呀,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你也別怪鄭安平久攻不下,也別怪白起根本就不想來攻城了。

 

長平之戰以後趙國人悲憤已極,再加上被秦國人圍住了邯鄲城,知道一旦城破必死無疑。哀傷加上必死的決心,再憑藉邯鄲城固若金湯,在這裡他們居然堅守了近兩年,邯鄲城被打成了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而城下被推倒的雲梯、被燒焦的木驢、缺胳膊少腿的士兵東拉西扯地倒在戰場的每一個角落,就像一堆被小孩弄散的玩具一樣,只不過與玩具不同的是:這些東西或人的身上都冒著溼乎乎的血。整個戰場到處瀰漫著血腥的味道。

 

鄭安平久攻不下,最後卻發現自己的身後出現了趙國的援兵,魏國的八萬精兵在信陵君魏無忌的率領下呼嘯而至,而楚國數萬人在大將景陽的率領之下也從背後掩殺而至。這一下別說是鄭安平這樣一個沒有什麼經驗的戰將,就連傻子都知道大勢已去了。不過在為您講秦軍在邯鄲城下的慘敗之前,我們還得插句話來說說這個楚國的將軍——景陽,因為在他的身上還有一個經典。

 

楚考烈王派出的這個大將——景陽好像不是太招人待見。有人曾經強烈反對楚王派出這一個將軍,理由是:他,是秦國人的手下敗將,一見秦國軍隊就腳軟,不能再用啦!後世有人考證說,這個楚國的將軍景陽就是戰國策裡面提到的臨武君,關於他的一段故事記錄在《戰國策·楚策四》當中,原文是這麼說的,「天下合縱。趙使見楚春申君曰:『君有將乎?』曰:『有矣,僕欲將臨武君。』……」詳細的內容咱們就不拋書包了,大意是說,趙國派出使者去問楚國的春申君,「公子,有沒有大將可以領兵救我們趙國?」春申君就說:「有啊,有啊,我想找臨武君去領軍。」這個時候趙國的使者就講了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是這麼說的,在當時魏國有一個射箭能手叫更羸(gēng léi)。有那麼一天,更羸陪著魏王在京臺那裡聊天吹牛,正說得高興呢,就見頭頂有一隻鳥飛過去。更羸就對魏王說:「大王,我可以不用射箭只需要拉一下弓,這一隻大雁就能被我弄下來。」魏王就不信,「吹吧你就,射箭能射到這等功夫?射空氣也能射只大雁下來?」更羸拍著胸脯保證,拿起弓箭衝著這一隻大雁就拉了一下弓,只聽弓弦「咚…」的一聲響,正飛著的大雁「吧嘰」一下真的從半空掉下來了。魏王看了大吃一驚,真不敢相信天下居然有這等的事情,就問:「更羸你用了什麼功夫,為什麼不用箭就能把空中飛著的雁給射下來?」更羸就說了,「大王,這沒什麼,其實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大雁。」魏王就問了:「你怎麼知道這隻大雁受過箭傷呢?」更羸就對魏王說,「大王您看,這隻大雁飛得又慢、叫聲又很悲切。飛得慢是因為它曾經受過傷,傷口在作疼沒有好,叫得悲切是因為它離開自己的同伴已經很久了在呼喚它們,加上傷口又疼、心裡又怕,憑藉我拉響了弓弦的聲音的時候,擔心自己再一次被箭射中,於是就拼命地想往高處飛,這麼一使勁兒原來還沒好的傷口又裂開了,疼痛難忍再也飛不高了,於是就從空中掉下來啦。」

 

好啦,趙國的使者對春申君說完了這個故事,也就順便發明了一句成語「驚弓之鳥」。這一句成語原來指的是以巧取勝,但到後來 「驚弓之鳥」就形容受過驚恐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驚弓之鳥」這句話裡邊的「驚弓」兩個字是倒裝的,意思是被弓弦所驚。趙國使者為春申君說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指的就是臨武君景陽他曾經是秦國人手下敗將,現在秦國人如果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他一定會被嚇得連滾帶爬地逃走的,怎麼可以派他去做抵抗秦國人的將軍呢?但不知道為什麼雖然這個故事很動聽道理也很實在,但楚國最後還是派出了景陽率隊北上救援趙國。所幸的是一仗打下來這隻驚弓之鳥沒有變成菜鳥,打出的戰績還算不錯,也算是堵住了趙國使者的嘴了。

 

 

文案修訂:榕榕樹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案組長期招聘志願者:

1、公眾號運營

2、文案校正

3、音頻剪輯

4、歷史愛好者投稿(人文,歷史方向)

有興趣參與的朋友歡迎後臺回復「應聘」諮詢

✔  談人物:1000+必知名人,熱血復活

✔  說故事:3000+歷史事件,生動演繹

✔  聊文化:1700年中華傳統,升級格局

✔  長情商:5000年人生智慧,洞徹是非

▪4000集帶你看透民族的前世今生▪

相關焦點

  • 戰國名將之秦國篇:在你的印象裡,秦國都有哪些名將?
    前幾天筆者發布過一篇關於歷數戰國七雄中各國傑出君王的文章,有一位讀者提出能否出一篇關於戰國七雄各國名將的文章。說實話,戰國時期的七雄中,各國都有哪些君王能被稱之為傑出君王,這其實很好數,也基本不會漏掉任何一個傑出君王,畢竟史書典籍對這些君王的事跡記載的都是比較清楚的,傑出君王的名氣也都比較大,沒幾個傑出君王在歷史上是默默無聞的。
  • 邯鄲「美的城」小區。
    2020-02-14 18:41:44 來源: 邯鄲說事兒 舉報
  • 邯鄲白起墓,戰國四大名將之首被逼自殺頂罪,一代戰神竟如此慘死
    邯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戰國時期是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的都城,歷經8代國君達158年之久,是我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漢代與洛陽、臨淄、南陽、成都共享「五大都會」盛名,從戰國到東漢,邯鄲興盛長達500年之久。
  • 戰國時期前十的武將排名?白起排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孫臏評價:「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吳起四大經典戰役:1.
  • 戰國時代的攻城戰怎麼打?看看《大秦賦》前3集就知道!
    在口碑崩塌前,《大秦賦》因為一開始的攻城戰而備受矚目,被人寄予厚望,那麼從歷史角度考慮,電視劇一開頭的邯鄲圍攻戰到底有哪些拍的好的,和明顯的史實性失誤呢?別急,我們可以結合歷史記載和文物來看看,這些場面的得失所在。1.真實歷史上的邯鄲城的防禦工事是怎樣的?
  • 戰國七雄:齊國為何能憑藉剩下三座城而收復原有的領土?
    一為莒、即墨是兩座城市的實力非凡;二為當時列國的局勢所致——滅齊沒有那麼容易,每個國有它的脾氣——這一點不見得是燕惠王有多不地道,他也有無奈之處。 即墨和莒都是大城,是齊國五都中的兩個。
  • 話說邯鄲-從趙都古城的前世今生到邯鄲美食特色小吃大盤點!
    傳說上古時期人類始祖女媧也就在邯鄲古中皇山摶土造人、鍊石補天。2,邯鄲的城邑,開始於殷商古本《竹書紀年》中,就有商末殷紂王在邯鄲建「離宮別館」的記載。在商代早期邯鄲均為畿輔之地,在殷紂王時期邯鄲一名就已經出現,確證邯鄲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歷史。西周時邯鄲已是聞名遐邇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發達的著名城邑。
  • 「驚弓之鳥」拉弓弦就能射殺?我們都誤解了,真相其實完全不同
    在平常生活中,有這麼一個常見的成語,叫做「驚弓之鳥」,意思是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同時比喻那些經過驚嚇的人,一聽到動靜就十分的害怕。相信也有不少人知道這個故事的出處。更嬴是戰國魏國的神射手,一天他陪著魏王散步,看見天上飛過來一隻大雁,更嬴便對魏王說:我不用箭,只要空拉弓弦就能射下這隻鳥兒,魏王自然不信了,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情呢?沒想到更嬴隨著拉滿弓箭,大雁竟然真的應聲而下。魏王急忙追問更嬴原因。
  • 《史記》記載戰國時期的「鋼鐵大王」
    郭縱,戰國時大私營工商業者。邯鄲人郭縱靠煉鐵和鑄造鐵器積聚家業。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邯鄲郭縱以鐵冶成業,與王者埒富」。以經營冶鐵業而致巨富,家財和王侯相等。《史記·扁鵲列傳》索隱縛玄說:「……虢後改成郭,春秋有郭公,蓋郭太子也。」扁鵲是春秋晚期人,其距滅虢已百二十年。
  • 邯鄲機場開通哪些城市航線?
    邯鄲機場航線有哪些?等等問題今天來為大家一 一解答~NO.1請問:高速開關道權限屬哪個部門?為什麼天晴了高速公路還要封閉?如何查詢高速路況信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條規定:遇有自然災害、惡劣氣象條件或者重大交通事故等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情形,採取其他措施難以保證交通安全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實行交通管制。惡劣天氣封道後什麼時候開道?
  • 夜話中華28:戰國時代之秦朝一統
    書接上回:《夜話中華27:戰國時代之秦國兵鋒》公元前260,秦趙長平之戰。秦國軍隊前後斬殺趙國士兵及趙上黨民眾45萬人,趙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單獨和秦國全方位對抗。此戰之後,秦國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了。邯鄲之戰公元前259年,未來的秦始皇——嬴政在趙國邯鄲出生。嬴政的父親是當時在趙國做質子的秦國公子異人。
  • 你知道可以將戰國時期劃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哪些強國嗎?
    今天,我們的問題是屏幕前的你,是否知道可以將戰國時期劃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哪些國家的「高光期」呢?」,戰國七雄正式形成為標準的說法。,我們姑且將其稱之為「戰國早期」或者是「戰國醞釀階段」。,但是齊國也無可奈何的成為了戰國七雄中的二流國家。
  • 河北邯鄲必吃的三道美食,滿口留香,回味無窮
    河北邯鄲,一個歷史古城,也是我們國人都比較熟悉的一個城市,在很小的時候我們都聽說過這裡的故事。邯鄲是歷史上少有的沒有更換過名字的城市之一,因為其歷史悠久,又因地處山西、河南、山東、河北四省交界地段,所以這裡的美食特色也融合了來自各方的特點,然後集大成,成就了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
  • 邯鄲多佳麗——有美人,就會有英雄、才子、義士,有熱血的溫度
    初來邯鄲之時,河北電視臺有一檔節目極為火爆——超級寶寶秀,由方瓊、程成主持,記得每次邯鄲的小朋友上臺後,主持人問起:邯鄲有什麼特產呀?小孩無一例外,奶聲奶氣的說:邯鄲出美女。後來不少邯鄲朋友也曾自豪地對我說:邯鄲歌舞地,自古多佳麗。是啊,乾隆爺都說了:邯鄲古來佳麗地,徵歌選舞掐銀箏。
  • 繁榮夜經濟 活力邯鄲城 邯鄲市2020年夜經濟活動即將開啟
    >2020年初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固有的生活如今這座城市又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綻放出久違的活力繁榮夜經濟 活力邯鄲城「邯鄲市2020年夜經濟活動」 啟動儀式6月19日晚20:30「冀雲邯鄲」、「掌上邯鄲」APP全程直播主辦單位:邯鄲市人民政府
  • 《大秦賦》開篇的邯鄲之戰:秦強趙弱,為何秦國會敗給趙國呢?
    對於《大秦賦》來說,開篇就是堪稱戰國歷史轉折點的邯鄲之戰。在這場戰役中,呂不韋幫助嬴政的父親嬴異人成功逃回秦國,後者最終成為秦莊襄王。這讓趙國和韓國都感到緊張,於是就派人離間秦國宰相範雎和大將白起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範雎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秦昭襄王應允。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聞知此事,從此與範雎結下仇怨。在公元前260年結束長平之戰後,如果讓白起立即發動邯鄲之戰的話。那麼,秦軍確實有機會一鼓作氣,提前數十年攻破趙國都城邯鄲。可惜,範雎的阻礙,讓白起沒能趁勢追擊。
  • 「了解歷史那些事兒」:戰國時期
    三家分晉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戰國的分水嶺。 經過春秋時期長期的爭霸戰爭,許多小的諸侯國被大國併吞了。一向稱為中原霸主的晉國,到了春秋末期,國君的權力也衰落了,實權由六家大夫(韓、趙、魏、智、範、中行)把持,另外還包括郤、欒等大家族。他們各有各的地盤和武裝,互相攻打。後來有兩家(範、中行)被打散了,還剩下智家、趙家、韓家、魏家。
  • 戰國七雄:存在感極低,號稱八百年諸侯國的燕國,都幹了哪些事?
    歷史的車輪從春秋駛向的戰國,各諸侯國之間的兼併和戰爭更頻繁了。要說春秋可能受周禮的影響,諸侯之間可能更多的爭的是地盤,想要的地位,並不以殺滅對手的有生力量為主,而到了戰國一切都不同了,動輒參戰幾十萬人,充斥著戰死、坑殺、俘虜。
  • 平原君趙勝:狼狽出場,徒有虛名,「戰國四公子」拉他來湊數的?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出自《過秦論》)上述「戰國四公子」,都是各國的肱股,他們喜豢養門客,為母國效力,成為戰國末年特殊的風景。然而,四公子名氣雖然響亮,他們到底具不具備頂級政治家的水準,後世充滿了爭議。
  • 2020最新邯鄲政府領導班子名單 邯鄲市長副市長名單分工
    2020最新邯鄲政府領導班子名單 邯鄲市長副市長名單分工負責發展改革、財稅、統計、機關事務管理、應急管理、消防、行政審批、政府智庫等方面工作。  分管市政府辦公室(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市政府研究室)、市發展改革委(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市財政局、市統計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地震局)、市行政審批局(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市政府智庫辦公室,市政府駐外辦事處(聯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