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兩個視頻,有圖有真相,有視頻更可靠!
假雞蛋製造詳解
揭露假雞蛋的新聞
看完什麼感覺?選擇題:
A.震驚!原來真有假雞蛋!
B.早就知道了,現在道德淪喪,黑心商人太多
C.初看震驚,仔細分析,其實是假的。
D.視頻一看就是假的!
選A的,您被騙了
選B的,您被騙很久了
選C的,恭喜您!您擁有常識+知識,並會獨立思考。
選D的,您是真正的大神!
選AB的不服?仔細往下看:
廣州市民江小姐懷疑自己買到了人造假雞蛋,因為發現雞蛋煮熟後彈性非常好,像「橡皮蛋黃」。
真假雞蛋,還真有,2014年2月,一張標題為「李嘉誠投資人造雞蛋 親身試食素炒蛋」的照片成為各大媒體報導的焦點。
據報導,當時美國舊金山食品科技公司Hampton Creek,研發出植物制的人造雞蛋及蛋黃醬等,該項目獲得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旗下私人投資公司「維港投資」領投,與其他投資者聯合注資2300萬美元(約1.8億港元)。
從技術上看,Hampton Creek主要是將幾種豆類植物混合,利用科學手段調製出味道及營養價值與真雞蛋相似的人造蛋黃醬,可用作製作麵包、蛋糕、色拉醬等,屬於「素食雞蛋」。
注意,該公司的假雞蛋,其實只是人造蛋黃醬。
那麼,我們所說的假雞蛋——可以騙過一般人的生假雞蛋,到底存在嗎?
網上搜假雞蛋,有各種各樣的文章,甚至還有不少「教學視頻」,教人「低成本」製作假雞蛋。當然也有大量好心人義正言辭冒死揭露雞蛋造假的視頻,甚至是官方新聞視頻。
難道真是某些中國人喪心病狂,連幾塊錢一斤的雞蛋都不放過?!
TMD,這日子真沒法過了!
別急,事實是:
母雞:姐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
不用考慮蛋黃蛋白,最終炒雞蛋煮雞蛋煎雞蛋的口感,製造一個無縫的蛋殼已經超出目前人類科技的能力,特別是還要比真雞蛋便宜。
目前人類能夠想到的唯一辦法,成本也只能持平——養母雞下蛋殼。
蘋果這麼偉大?有縫嗎?
這裡說的是蘋果手機,其實不光蛋殼,目前人類科技,要造無縫的東西,基本都很難,模具大師們追求的從來都是縫小而不是無縫。仔細想想,人造的東西,除了類似玻璃金屬巧克力這種用融化方式,或者實心一體通過雕刻的,還有什麼人造東西無縫?
如果不是通過模具,而是另外噴塗或者生成,但是注意生雞蛋是軟的無固定形狀,這得多麼強大的科技才行?如果真能在軟體外,均勻製作一層薄殼,你一定會首先吃到蛋果凍,蛋糖果,蛋香腸,以及真正的蛋糕。
怎麼可能是假雞蛋?!
蛋殼是億萬年進化的產物(母雞不是第一個下蛋的2億年前的恐龍也下蛋)——
又輕又薄,又堅固又易碎(不碎的話就沒有小雞了),而且還透氣!
早在2010年,央視《焦點訪談》節目就對假雞蛋做過「暗訪」。
兩家聲稱可以教會雞蛋造假技術的公司,第一家推薦暗訪記者買兩張500元的光碟回去學習「造蛋」,然而使用用海藻酸鈉做出的無殼蛋一看就很假;
第二家收費更離譜要1200元,做出無殼蛋後不肯現場演示「造殼」。後來裡面的造假人員向朋友承認:雞蛋培訓是騙人的,造假時往往趁人離開時放個真蛋。
所以假雞蛋教學視頻,本身就是假的,是用來騙學造假雞蛋的人的錢的。
那麼,那麼多揭露造假的視頻呢?
第二個視頻,分明是一家正規電視臺的新聞啊?難道我們的電視臺...
這次電視臺是被冤枉的,其實你稍微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播報新聞人的口型和聲音明顯不配,這則打假的視頻根本也是假的,目的何在?目的在騙你轉發,製作者賺流量。
所以這個視頻是一個多重連環假。
第一重,假假雞蛋
第二重,騙你教你造假雞蛋
第三重,假揭露造假雞蛋騙你點擊轉發
中國騙子,不服不行。
而關於江小姐買到人造假雞蛋的新聞,相關的專家認為該現象可能有兩種原因。一種是由於一些雞身體受涼,再加上雞蛋煮熟後受涼,經二次加熱後,導致個別雞蛋發硬。另一種是由於在飼養過程中飼料中添加了「棉籽餅」,導致雞蛋富有彈性,並非人們所說的人造雞蛋
互聯雜談後記:
食品安全問題多多,但是不等於所有的東西都要疑神疑鬼,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對於可疑觀點,學會上網查證,才能在這個時代減少被忽悠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