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雙巧手詮釋繩結精神,守護傳統高雅的中國元素!

2020-12-11 FY時代記憶

一條條五彩斑斕的線繩,經過她的一雙巧手片刻編織後,變成了一個個富有生命力的藝術品,表達著世間萬物的美好!

美麗大氣的中國結,它的身上表現著中華民族古老民族智慧的象徵,是無數手工藝匠人們藝術創作的結晶。它起源於遠古時期,在沒有文字之前是用繩結來記事。

中國結把不同的結飾互相結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圖案的飾物搭配組合,就形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寓意深刻、內涵豐富的中國傳統吉祥裝飾物品。

中國結中有:雙錢結、紐扣結、琵琶結、團錦結、十字結、吉祥結、萬字結、盤長結、藻井結、雙聯結、錦囊結等多種結式。中國結代表著團結幸福平安,特別是在民間,它精緻的做工深受大眾的喜愛。

「中國結不僅造型優美、色彩多樣,這些,如吉慶有餘、福壽雙全、雙喜臨門、吉祥如意、一路順風與中國結組配,都表示熱烈濃鬱的美好祝福,是讚頌以及傳達衷心至誠的祈求和心願的佳作。」胡立華說道。

胡立華,女,1957年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在家庭的影響下便顯露出強烈的手工製作天賦,由於她的父親也精通工藝美術,在他們的悉心教導下,當時流行的手工製作她都要嘗試一下。

在200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從電視上看到有段「中國結」這項傳統藝術的介紹,並了解到北京已有培訓班,人屆中年的胡立華毅然決定籌借學費、只身前往北京學習。

在北京學習的一個多月裡,她省吃儉用,苦心學藝,每天晚上12點才入睡,早上4點就已起床,小小的「中國結」始終纏繞在胡立華的心中。從北京學習歸來的胡立華,開始了她的「中國結」創業之路。

她在2001年開啟了自己的繩結小店,並在2003年1月,胡立華創辦並註冊了「華軒結藝」中國結品牌商標。創業之路並不輕鬆,開始為了編一個最小的「中國結」,也需要兩三米長的彩帶,而通常,胡立華的手要來來回回穿梭於十幾米甚至幾十米的彩帶中。手磨起了血泡、眼中泛起了血絲,可她全然不受影響,只為了能完成這件精美的作品。

走在創業路上的胡立華沒有忘記曾經受到過的幫助,十幾年來,胡立華致力於研究和傳授中國結藝,很多人慕名而來,到她的小店裡來學習,她每次都對前來的朋友熱心傳授。自2010年起,她開始給濟南南辛莊小學的興趣小組免費上課,還經常去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免費傳授中國結藝,旨在將中國結藝傳授給更多的人。

從藝多年的她獲獎無數,在2003年獲山東旅遊局頒發的優秀民間工藝品獎;同年,她的作品「筐滿福」獲文化局主辦的第四屆民間工藝品展銅獎;2006年「華軒」中國結獲山東省十佳旅遊商品獎;2007年10月獲美國花旗銀行微型創業獎城市貿易一等獎;2015年通過審批成為濟南結藝非遺項目傳承人……

她的創業事跡還受到了多家媒體的廣泛關注,曾被《人民日報》、《齊魯日報》、《濟南時報》、《大眾日報》、《經濟日報》等十幾家報社媒體報導。

現在繩結藝術早已經是胡立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未來的日子裡,她也將一步一個腳印,用繩結將生活的美展現給所有人,推廣繩結精神,讓人們能夠真正地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相關焦點

  • 傳統香囊遇見繩結技藝,南京非遺傳承人巧手迎端午
    現代快報訊(記者 宗青)蔣妍俠是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繩結代表性傳承人,她的繩結作品既傳統又新潮,精巧別致,「我不太喜歡重複做一個東西,每一個繩結的造型和顏色都有所不同。」熱衷創新的蔣妍俠在端午節到來之際,將擅長的繩結技藝與傳統香囊結合起來,製作了一些特別的香囊,有粽子形狀的,也有葫蘆形狀的,佩戴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 根根繩結編織的斑斕夢
    不多時,她用細尖嘴鉗將眼珠點綴其上,一隻栩栩如生的立體小老鼠便從她的手中誕生。農曆鼠年來臨,呂敏用一雙巧手編織了一組以「鼠」為主題的作品。小老鼠搭配寶葫蘆繩結,是「數(鼠)你有福」;配上紅蘋果繩結,寓意「數(鼠)你平安」;若是配上金元寶繩結,呂敏說,這個作品就叫「數(鼠)你有才」。
  • 心繫萬家,一雙巧手編織繩結脫貧致富夢!
    生命因傳承而精彩,在「時代記憶·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著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作為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藝術,它以其獨特的東方神韻、豐富多彩的變化,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繩」與「神」諧音,中國文化在形成階段,曾經崇拜過繩子。據文字記載:「女媧引繩在泥中,舉以為人。」又因繩像蟠曲的蛇龍,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神的形象,在史前時代,是用繩結的變化來體現的。
  • 施華洛世奇的飾品都帶有濃烈的中國元素,是古典與現代碰撞的結晶
    而2020年的春節,很多小夥伴都宅在家裡,也許還沒來得及購買開運飾品,現如今終於等到春暖花開,可以盡情選購自己喜歡的飾品,還是選購一款開運飾品吧,願餘下的今年,大家都平平安安,好運常伴。也可算作開工的開運飾品,願職場一切順利,升職加薪指日可待。開運飾品一般選擇紅色,能夠趨吉避兇,尤其今年是本命年的小夥伴,更可以通過紅色飾品增加一份吉祥。
  • 中國結裡的中國節
    不多時,她用細尖嘴鉗將眼珠點綴其上,一隻栩栩如生的立體小老鼠便從她的手中誕生。農曆鼠年來臨,呂敏用一雙巧手編織了一組以「鼠」為主題的作品。小老鼠搭配寶葫蘆繩結,是「數(鼠)你有福」;配上紅蘋果繩結,寓意「數(鼠)你平安」;若是配上金元寶繩結,呂敏說,這個作品就叫「數(鼠)你有才」。
  • 非遺剪紙慶元旦 • 一雙巧手迎新年
    非遺剪紙慶元旦 • 一雙巧手迎新年發布時間:2021-01-01   作者:任啟豔   來源: 本站原創   瀏覽次數: 內容提要:  「一剪之趣奪神功
  • 朝陽崔各莊有位手工編織達人:繩結翻轉,巧手成編
    她說:「我想用自己的行動,帶動更多人了解並愛上這項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先手把手領著學員們把上周學過的繩結編織技法複習一遍,再逐結類逐花色地教授新技法。誰能想到,如今手法嫻熟、頗具巧思,經驗豐富的蒯中民,幾年前還是一名「結繩小白」?日曆翻回2016年。在社區開展的手工課上,蒯中民與結繩工藝「結」緣。如同忽而打開一扇大門,她走入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的世界。
  • 剪窗花、編繩結、捏麵人 新疆手藝人送年味
    為了迎接春節,王革還特意創作了《傳統中國節》剪紙作品。以春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為主題的十個剪紙作品貼於一張絲綢畫布之上,臘八節的五穀雜糧、人物肖像的縷縷青絲都清晰可見,讓人驚嘆。 「每年針對春節我都會創作一個作品。這個作品耗時一年,是想通過剪紙作品,將我們過傳統節日的場景還原出來。
  • 電影《你的名字》中「繩結」的含義,你真的看懂了嗎?
    受道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影響,中國的繩結多用一根繩子首尾相連,中間通過了各種的纏繞,生出千變萬化的形態,最終仍然是連接在一起收尾,象徵有始有終和源遠流長,也體現了道家「同生一源」的思想。
  • 遺世承美|編織的藝術——營口韓氏傳統繩結技藝
    今天做客到《主播帶你去旅行》的嘉賓是韓氏傳統繩結技藝傳承人韓曉君遺世承美千百年來,在營口這片熱忱的大地上,祖祖輩輩積累下了無數的經驗和智慧,讓文明與非物質的遺產流傳至今。每周二,跟著小編,穿過歷史走到文化遺產的背後,探尋這一門門精巧技藝背後的質樸與人物背後的溫度。第十九期:營口韓氏傳統繩結技藝中國繩結是一種民間工藝,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今天讓我們來了解營口韓氏傳統繩結技藝吧。
  • 大連海事大學被認定為中華優秀傳統繩結文化傳承基地
    2020年9月2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發布《關於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認定結果的公示》,擬認定26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大連海事大學作為本批次認定的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之一,傳承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為中華繩結。
  • 看「南豐發哥」的文藝抗疫故事|纖筆數枝畫戰疫 巧手一雙善為烹
    看「南豐發哥」的文藝抗疫故事|纖筆數枝畫戰疫 巧手一雙善為烹 2020-06-29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沐迪,用珠寶詮釋時尚"中國風"(下篇)
    初春的一次踏青,先生向太太在一棵白玉蘭樹下深情表白,太太很感動,兩人在此有了第一次擁抱。王海榮聽到這個故事後,立即讓手繪師以白玉蘭花為元素設計了一個胸針,並取名為不忘初心。在王海榮看來,只要是你喜愛的元素你都可以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珠寶作品中。她經常會帶著團隊外出採風,向他們傳遞一些自己的靈感。王海榮說:"記得有一次我發現家門口被蜘蛛網網起來了,然後聽外婆說那是蜘蛛在守護我的家是特別好的寓意。起初我是害怕蜘蛛的,當聽到它是在守護我的時候我就覺得很知足。
  • 繩結藝術——簪花起舞系列手編
    繩結藝術是以線繩為材料載體,手工編織出來的各式各樣的繩結藝術品。信手拈來兩根線繩,摒棄雜念,放空自我,順心而動,編織屬於自己的時光。中國繩結的歷史在《周易》中記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 一條條紅繩編織夢想與鄉愁——記易縣傳統手工編織繩結帶頭人董新瑞
    作為易縣傳統手工編織繩結企業負責人,她用一條條紅繩編織出山鄉群眾的幸福追求。 在易縣流井鄉全山莊村的手編繩結培訓教室,董新瑞剛一到,就被村裡十幾位大媽、媳婦圍住。一聽說她又帶來手工繩結編織的新花樣,一個個便迫不急待操練起來。 五十多歲的李秀英,邊看邊學、邊學邊編,幾分鐘的功夫,一條五彩平安如意結手鍊就編織完成。
  • 非遺| 繩結技藝裡的 「民族情懷」
    科爾沁繩結技藝是通遼市科爾沁區一項傳統民間技藝,它是從中國古老的繩結技藝發展而來,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體系,產生了《蒙古馬鞭》、《蒙古捕夢網》等代表作品。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採用結繩這一方法來記事,根據古書記載,那時的人類沒有記事工具,但為了不遺忘事情,就有了結繩這一方法,大事便大結其繩,小事則小結其繩,可見在遠古時,「結」就被先民們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服飾文化,提煉元素從各層面挖掘的元素
    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元素的分類,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中的元素是豐富多彩的,我們研究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元素其實就是要從中找出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中國元素」。關於「中國元素」的概念,據說是2004年上海梅高創意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峻在一次廣告業內的聚會當中首次提出的,它是凝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形象和符號,「它一定是從切合中國文化傳統和社會生活方式的著裝需要中生發出來」。
  • 63歲中國爺爺成油管網紅 一雙巧手讓世界認識中國榫卯文化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63歲中國爺爺成油管網紅。繼李子柒自耕自種的質樸田園生活在YouTube斬獲千萬級粉絲,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後,近日,63歲的阿木爺爺憑藉一雙巧手,再次徵服國外網友。63歲的阿木爺爺是一名木匠,手藝精湛的他徒手打造魯班凳、蘋果鎖、拱橋、將軍案、會動的小豬佩奇等木製品,最讓外網網友嘆為觀止的是,全程不用一顆釘子、一滴膠水,而是用到了卯榫結構。各國網友紛紛留言:「這是什麼中國功夫?」「神仙技術!」「我也想要這樣的神仙爺爺!」
  • 淺析:室內設計中的中國傳統元素
    一、簡約主義設計   室內設計與文化背景是分不開的設計師要完成創造具有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的現代室內設計就要對傳統文化有深入的研究結合歷史文化和時代文化揚長避短。中國的傳統建築裝飾文化是一個巨大的寶庫有許多潛在的設計元素可以挖掘並」古為今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非常豐富的樸素平淡自然真實、返璞歸真以質為美的簡約的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
  • 河北易縣董新瑞:用繩結編織起貧困群眾美麗夢想
    流井鄉全山莊村婦女在家中編織繩結。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劉英紅)初冬時節,北風冷朔,卻依舊擋不住董新瑞風風火火的腳步。作為河北保定易縣傳統手工編織繩結企業負責人,她用一條條紅繩串聯起越來越多山鄉群眾的幸福追求與美麗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