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卸任前訪臺?蔡當局十分頭疼 專家: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2020-12-09 張殿成國際觀察

據島內媒體12月1日報導稱,知名兩岸關係專家,學者陳學聖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如果遲遲不肯承認敗選的川普給蔡當局發來一封信,通知說他決定要在離開白宮前以總統身份訪臺。這幾年拼命高喊「美臺友誼」的蔡英文能拒絕嗎?文章稱,不要說沒有這種可能,川普已經相繼派出衛生部長,次國務卿相繼明目張胆的竄入臺島,而且就連美軍駐亞太地區情報總指揮官也赴臺交流。在這種「政軍」雙重交流的情況下,川普卸任前竄訪臺島並非完全沒有可能。

而日本媒體的評論也認為,川普很可能在剩餘的任期內出臺對中國的最強硬政策,即考慮在卸任前的最後時刻「閃電式」訪問臺灣。日媒分析稱,川普打算給拜登設置沒有退路的障礙。如果川普在離開白宮前訪臺,那將是改變「現代史的大事件」。評論還指出,早在2018年川普就不顧中方的執意反對,籤署所謂的「臺灣旅行法」,「該法」不僅允許美國官員可以訪臺,而且總統也可以這麼做。此外,2020年川普政府還宣布了「臺北法案」,並首次使用臺灣為「Nation」,取代以往使用的「region」,其目的就是從名義上賦予臺灣以「國家」身份,這是對「一個中國」原則底線的公然挑戰,此舉遭到了中方強烈抗議和反制。

事實上,自中美建交以來,儘管美方始終沒有放棄「以臺制華」策略,但歷屆美國總統都比較注意分寸。不過,川普上臺之初就與蔡英文通了電話,他還抱怨大陸對他接個電話都不開心。而在川普一屆任期內,竟然10次批准對臺軍售,其中包括F-16戰機,MK-48重型魚雷、「魚叉」反艦飛彈,遠程多管火箭炮,戰術飛彈等進攻性武器,這遠遠超出了臺正常的防衛需求。川普這樣做的目的除了謀取政治和經濟利益外,無非就是想阻止兩岸和平統一,並藉此提高大陸「武統」的成本。就連美國智庫專家都表示,川普對臺灣的支持超過了以往歷屆政策,甚至還出售可以「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不過,現在中國的國際地位早已今非昔比,任何一個理性的美國總統,都不可能會去碰觸和越過中國早已設下的「紅線」。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遏制美臺勾連,大陸正用實際行動來捍衛「一中原則」。在過去數月,大陸軍機大幅度提升遠航演訓,抹去了所謂的「海峽中線」,並頻繁進入臺周邊海空域活動,這讓蔡當局十分頭疼了。而更讓蔡英文頭疼的是,如果川普真的決定訪臺,那麼臺海必將是驚濤駭浪,地動山搖。有分析指出,大陸軍機頻繁赴臺「打卡」,以及連續在多個戰區進行大規模的實彈射擊演練,表明解放軍已經進入了「準戰狀態」,距離真正「武統」就差最後一層窗戶紙了。如果這個時候蔡當局允許川普以總統身份訪臺,這層窗戶紙隨即就會被捅破。

專家認為,川普可能會有意訪臺,但蔡英文未必敢接受。因為川普「閃電式」竄訪回國後就卸任了,但大陸的「武統」勢必將會就此展開,而剛剛上臺的拜登政府自然不會鋌而走險為「臺獨」勢力保駕護航。因此,一個基本的判斷是,川普即便想竄訪臺灣,但蔡英文可能也不會接受。然而,川普一直自詡為「談判大師」,善於將無底線的「極限施壓」和無恥地敲詐勒索加以使用,所以竄訪臺灣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但有句話說得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其實,「特蔡」對大陸畫定的紅線是非常清楚的——臺灣一旦做出違反《反分裂國家法》的動作,大陸必定會立即動用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一切手段,堅決完成中國的統一大業。

相關焦點

  • 川普團隊掀起跳船潮,臺當局是選擇「跳船」還是配合「最後瘋狂」?
    而據臺媒報導,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原訂下周一(11日)下午2時舉行年度記者會,AIT今天發布訊息說,「為籌備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訪臺之行,美國在臺協會酈英傑處長的年度記者會將延期舉行,造成不便敬請見諒。」這也是AIT首度證實克拉夫特的訪臺行。外界分析,酈英傑年度記者會突然延期,也可以看出克拉夫特訪臺行的臨時性。
  • 日本政評家預測川普將閃電訪問臺灣 臺智庫:卸任前...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日本政治評論家宮崎正弘12月初在日本《夕刊富士》頭版撰文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為斬斷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退路,很可能將在本屆任期結束前閃電訪問臺灣,獲得多家臺灣媒體轉載報導。
  • 「臺灣牌」玩壞了,民進黨當局無力對川普冒進行為說「不」
    臺灣學者戴萬欽指出,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最多只有象徵意義,一是克拉夫特並非負責美對臺政策,份量與影響也不夠大;二來拜登政府1月20日上臺後,克拉夫特很可能不會被留任;三是即使訪臺,克拉夫特所做的任何承諾不太可能實現。也有觀點指出,克拉夫特最終能否訪臺,變數甚多。
  • 誰在炒作川普訪臺?拜登政府讓蔡英文有苦難言丨慢點·觀察
    川普當時回應記者的提問時表示,自己目前沒有計劃訪問臺灣。第二次是在10月12日,日本《夕刊富士》雜誌報導了所謂「川普可能突襲式訪臺並承認臺灣」的消息。顯然,這是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9月17日訪臺掀起風浪之後,餘波未了。對此,臺當局緊急出面否認。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稱,從與美方官員互動中,並未聽到這個消息。
  • 臺媒盤點川普卸任前操弄「臺灣牌」7大招
    【臺媒盤點川普卸任前操弄「臺灣牌」7大招:含「親訪臺灣」、否定「一中」】美國總統川普任期只餘40天,由於他在落敗後行徑依然乖張,全球都緊盯著他,生怕他在卸任前搞出什麼驚世之舉。在對川普「最後瘋狂」想像當中,臺灣問題幾乎是各國分析家都會提到的焦點,其中被認為最瘋狂的是川普或其重量級代理人「訪臺」,雖然絕大多數論者認為可能性不大,但既然是「瘋狂之舉」,反而有可能爆出機率最低的選項,分析人士也在臺灣這個選項下列出不少相關的其他選項,可以做為觀察情勢發展的參考。首先最具爆炸性的當屬川普本人「親訪臺灣」。
  • 取消「訪臺」行程,川普手上的「臺灣牌」不香了?
    另一方面,現在處於美國最高權力的交接,下個月川普與拜登將會進行團隊的更換和權力的交替,政府方面認為,這個時候讓已經快要卸任的環保部官員再去「訪問」臺灣地區有些不合時宜。更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大陸方面始終反對美國與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外交」活動,這也督促了美國的政府部門謹慎處理臺灣問題。
  • 臺灣《聯合報》:川普意外掀了民進黨當局「國王的新衣」
    斯蒂德曼↑美國高層官員昨天結束神秘訪臺行程,民進黨當局對外宣稱,基於「臺美互信」,來訪人、事、時、地、物一切保密。但若將近期川普政府對臺灣的一連串動作綜合來看,即將下臺的川普政府,顯然有意無意地觸及中美關係中最敏感的臺灣這條紅線,而這樣的舉動也意外掀了民進黨當局「國王的新衣」,揭露了民進黨遇到紅線會自動退回的本質。
  • 蔡英文當局是要「跳船」,還是配合「最後瘋狂」?
    距離川普卸任不足兩周,蔡英文當局可謂進退維谷。儘管卸任已進入倒計時,川普政府粗暴插手臺灣問題的行動仍在繼續。繼美國國務院日前高調宣布美臺舉行所謂「政治軍事對話」之後,當地時間7日凌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
  • 嘖嘖嘖,川普政府官員這個時候還要訪臺丨北京觀察
    文/唐萍距離川普正式卸任美國總統不到兩周,昨天,「勤王軍」闖入美國國會大樓,混亂中有人遭執法人員槍擊死亡。隨後,美國多家社交媒體,包括曾經抱川普大腿的扎克伯格,也用川普慣用的「制裁」手段來制裁川普——緊急封禁川普的帳號。美國國內一片混亂,政權交替,社會分裂,明明自顧不暇、時日不多,但在挑戰中國底線方面,美國某些政客倒沒打算停手。
  • 炒作「將領秘密訪臺」,美臺勾連瘋狂挑釁
    對此,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23日宣稱,不會透露訪臺官員是誰,相關的議題跟行程「我們都不會證實,也沒有評論。」民進黨當局故弄玄虛  今年以來,川普大打「臺灣牌」,美國高官頻頻訪臺。在美軍將領秘密訪臺之前,美國衛生部長阿扎和副國務卿克拉奇分別於8月和9月訪臺,12月初環保署署長惠勒據稱也將訪臺。
  • 日媒:川普可能會在大選開始前突然「訪臺」,並「承認臺灣」
    而就在距離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日不足30天之際,有日本媒體於近日爆料稱,白宮為了反制中國大陸會趁美國大選前的這段空檔時間攻擊臺灣地區,為此川普很可能會在大選開始前突然「訪臺」,並「承認臺灣」。不過對於日媒的消息,民進黨當局很快就出面進行否認。
  • 民進黨高官頻失言,蔡英文當局「螺絲鬆了」遲早出事
    臺當局行政機構發言人丁怡銘因指臺北市牛肉麵冠軍使用含瘦肉精牛肉,引起眾怒,最後請辭下臺。昨天又發生臺當局涉外事務主管部門「政務次長」曾厚仁立法機構答詢時,竟提到歡迎川普卸任前來訪臺、美國軍艦來停靠臺灣港口等,使得該涉外部門事後緊急發聲明強調沒有這些計劃。
  • 進入「看守時期」的川普政府還在瘋狂打「臺灣牌」
    對於克拉夫訪臺,蔡英文在推特上發文稱期待並歡迎克拉夫特訪臺,她還聲稱克拉夫特的訪問對「臺美關係」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但不會再如此,「美臺關係」沒有必要、也不應受到官僚機構自我限制的束縛。對川普政府卸任前給臺灣送的這份「大禮」,民進黨當局歡欣雀躍。蔡英文辦公室對此雷打不動「點讚」,稱此舉將會「持續深化臺美友誼」。 「臺灣駐美代表處」則表達感謝,認為這項宣布充分反映「臺美關係的強勁與深度」,也期待「臺美夥伴關係」在可見的未來,持續強化與成長。
  • 吹噓軍售「政績」、操弄高官訪臺,離任倒計時,蓬佩奧又消費臺灣
    對於美國對臺軍售,我外交部曾嚴正回應:此舉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嚴重幹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當地時間7日,蓬佩奧還宣布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臺。據美媒報導,美國駐聯合國使團隨後表示,克拉夫特訪臺時間為1月13日至15日,並稱「克拉夫特訪臺期間將會強調美方強力支持臺灣發展國際空間。」
  • 日臺勾連!安倍計劃訪臺,破壞力極強
    傳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訪臺」,最快明年三月成行,依循捷克議長韋德齊早前的「訪臺」模式,到「立法院」發表演說。臺灣當局昨天稱「對這消息樂觀其成,也非常歡迎」。日臺勾連、安倍出馬,看來已在加緊謀劃中。安倍剛於今年9月16日卸任首相,由菅義偉接任。安倍過去多次拜相,數度訪臺,號稱「日本最友臺首相」,任內讓所謂「臺日關係」從「單相思」到「相互親善」。10年前,2010年10月,東京羽田與臺北松山機場復航,安倍率團「訪臺」,當時其身份是國會議員,距離其第一次辭去首相一職有三年時間。
  • 川普下臺倒數計時硬賣臺灣武器 前臺北副市長爆背後目的
    美國國防部宣布對臺軍售案,出售臺灣總額2.8億美元戰地訊息通訊系統(FICS),這也是川普上任後第11次對臺軍售案。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前臺北市副市長李永萍爆料,川普是趁卸任前最後這段時間,履行對軍火商的承諾,能撈多少就算多少!
  • 美國官員正在訪臺,華府卻來打臉
    美國衛生部長阿扎赴臺進行防疫交流,此行賦予一定程度的政治意涵,從民進黨當局到「美國在臺協會(AIT)」,都在刻意「畫重點」強調所謂美臺關係的現況有多好。但從美媒最新披露,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無意洽籤美臺自由貿易協定(FTA),戳破了「史上最佳」的美臺關係泡泡,也讓外界清楚了解美臺關係的虛與實。臺灣「聯合報」發表文章指出,川普2018年籤署「臺灣旅行法」,立法著重在美高階官員訪臺,但在「臺旅法」通過前,美官員訪臺所在多有。就算川普為了連任大打「臺灣牌」,這次訪臺的阿扎也未跨越既有框架。為何AIT要在層級上大做文章?
  • 蓬佩奧任期最後送大禮,蔡英文當局怎麼還保守了?島內專家:根本是被...
    臺「退休大使」徐勉生質問道,美國國會近年先後通過「臺灣旅行法」「臺灣保證法」「臺北法案」等,但行政部門有沒有完全照辦?美國政府表面上的「友臺」作為只是在唬弄民進黨政府,藉機換取實質利益,「說得難聽些,根本是把民進黨政府當猴子耍」。專家呼籲謹慎行事對於美方的行動,一些島內專家也在猜測臺高官的動向。
  • 島內美國問題專家湯紹成:川普「閃電訪臺」非空穴來風
    因此,打臺灣牌刺激北京成為他的手段,日前傳出川普閃電訪臺的消息並不是空穴來風,這件事代表著川普可以做到其他人做不到的事,並給準總統拜登設下框架。  湯紹成說,若川普要訪臺,蔡當局籌碼太少、難以拒絕,北京在此美國總統交接期間也難下重手,包括武力攻臺等。畢竟川普即將下臺,下重手等於把未來對拜登的中美關係又搞壞了,反而對北京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