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日本政治評論家宮崎正弘12月初在日本《夕刊富士》頭版撰文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為斬斷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退路,很可能將在本屆任期結束前閃電訪問臺灣,獲得多家臺灣媒體轉載報導。臺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認為,川普要在卸任前訪臺的可能性很低,維安和談論議題等準備都需要提前鋪陳,也要考慮美國內部政治,但現在因為疫情及中美高科技貿易戰等問題,訪問臺灣並非加分的做法。
宮崎正弘在報導中指出,川普打算讓拜登失去退路的議題還包括中美關係,稱過去4年裡川普的對華政策有著180度的轉變。他也補充說,如果川普在卸任前訪問臺灣,將會是改變現代史的大事件。川普已經根據臺灣關係法,對臺軍售最新型的F-16戰機、MIA2T戰車、MK-48重型線導魚雷等多項武器。另外,2018年制定的臺灣旅行法,不但允許美國政府高官能依此訪問臺灣,美國總統也能訪臺。
董思齊也強調,川普是否選擇來臺灣訪問並非臺灣當局所能決定,此議題仍然是由美國來決定,並且著重於是否合乎美國利益。他指出,訪問臺灣的議題都需要提前鋪陳,再加上之前美國環保署長取消訪問臺灣的行程,就是美國內部的政治問題,認為川普卸任前花費太多錢,因此如果川普要訪問臺灣,也要考慮到美國的內部政治局勢。目前還有要考慮到新冠疫情的衝擊,還有中美高科技貿易戰。《夕刊富士》也指出,川普就算本人不來,也可能由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代行,但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表示,並未聽聞有這項消息。
拜登目前正積極做好準備,日前公布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國務卿、駐聯合國大使、貿易代表等重要人選的提名,也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臺灣中央廣播電臺(RTI)引述董思齊所指,臺灣目前與美國民主黨長期在人權、民主、平等等議題都有著密切的互動,即使過去4年都是由共和黨執政,但仍然透過智庫等管道進行交流,他強調臺灣並沒有忽略美國民主黨的角色。
他補充道,美國政府的更迭,並不會改變臺灣的民主體制,臺灣的民主體制以及現在民進黨政府的尊重人權、多元、民主的這些做法,事實上對於美國人民來講是親近的、友善的,特別也對美國國會、甚至民主黨政府的理念來講都是親近的,這也都是臺灣的機會。臺灣在嚴峻疫情下防疫有成、經濟表現也很亮眼,加上臺灣在中美脫鉤下的高科技產業鏈裡,已可扮演某些重要角色等因素,臺灣的重要性不會被輕易忽略。
臺灣外事部門在昨天(12月14日)也澄清網絡謠傳中國當局打壓不允許臺灣進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為虛假信息,也表示按照CPTPP的申請程序,新會員必須先與所有會員國完成非正式諮詢協商並取得共識後,才能正式遞交申請,重申臺灣在完成後就肯定會遞交申請。臺灣行政部門經貿談判總代表鄧振中則指出,目前CPTPP尚有馬來西亞、汶萊、秘魯和智利4國國會還未批准,唯有批准後臺灣才能展開工作階段的程序。
鄧振中也指出:「CPTPP現在的優先重點是使得尚未批准的國家儘快完成程序,包括馬來西亞、汶萊、秘魯和智利4國國會尚未批准。目前已經有許多國家表示有興趣加入CPTPP,像是泰國、英國、韓國、菲律賓等等。據我們所掌握的,各國都在爭取會員國的支持,目前工作階段是到這裡,臺灣會衡量局勢發展和各國反應,在適當時機參考他國做法再來提出我們的申請。 」
中央社指出,臺灣目前與11個CPTPP成員國正在進行非正式諮詢協商的程序。臺灣外事部門也強調,各會員國都已經清楚了解臺灣爭取入會的決心與步驟,態度都很正面。CPTPP執行委員會在獲得申請文件後,將成立工作小組,進行實質討論與審核。臺灣外事部門也指出,臺灣加入CPTPP對於國家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而且與相關會員國能建立互惠互利的經貿合作機會,臺灣當局呼籲各界人士能齊心協力,擯除成員並團結一致,對外共同爭取最大的利益。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政府的代理副貿易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此前表示,全面且具有漸進式前進發展的CPTPP仍是美國重新定義全球貿易、反擊中國的最佳方式。她的言論來自智庫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在9月30日發表的報告,而她是該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