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助力數字農業發展 對接新科技 走向大市場

2021-01-20 光明時政

  無人種植的農作物怎麼生長?傳統方式和人工智慧種出來的草莓哪個更大、更甜、更好吃?

  近日,由中國農業大學與拼多多聯合舉辦的第一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決賽在雲南昆明正式啟動,4支人工智慧隊伍(科技組)和來自中國草莓種植強縣的4支農人隊伍(傳統組)將開展為期120天的高原草莓種植競賽。

  「這次比賽將探索數字農業科技的本地化應用,形成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與經驗,在中國各大農業產區落地。」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龔元石說,希望通過這次比賽能夠為小農戶對接新科技、走向大市場,探索出一條新道路。

  人工智慧PK傳統種植

  雲南昆明國家高原雲果產業園的大賽基地數位化的「無人溫室」中,科技組利用IoT (物聯網)設備、攝像頭及傳感器,收集溫室種植環境和作物生長數據,創造出一套人工智慧種植解決方案,並根據植物生長模型及複雜氣候環境不斷迭代優化。而傳統組在普通單拱棚內,利用豐富的種植經驗和精湛管理技術,對傳統的「小農生產」進行精細化升級,挑戰人工智慧系統。

  準備基質、肥料,將幾百株草莓苗定植到種植槽中,傳統組的孫鬱晴和隊員一起忙得不亦樂乎,「病蟲害管理及時是我們的優勢之一。」她說,「與人工智慧相比,傳統草莓種植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每天都有人在大棚內對草莓苗進行檢查,有一株草莓出現問題,都可及時解決。」雖然是傳統組的隊員,但孫鬱晴認為今後農業和AI會結合起來,實現全面數據化。

  據了解,本次大賽將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技術指導下進行,是國內首個由網際網路公司+高校組織的跨學科、跨領域的智慧農業比賽。

  為農業提供科技支撐

  「在農業生產中,只要幫農民解決一些實際的小問題,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就會有很大提升。」科技組參賽人員、建智科技首席專家程飈說,他們隊伍的成員曾在怒江等「三區三州」地區,為村民種植草莓提供技術支持。

  程飈的隊伍由中科院自動化所、昆明農科院、雲南農業工程研究設計院的專家和工程師組成。比賽中,他們計劃應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建立起一套草莓生長模型,並由AI自動作出種植策略判斷。

  「用算法訓練機器的同時,也希望可以協助農民掌握這套技術,讓農民變成技術工人。」程飈說。

  目前,無人機、無人車噴灑農藥的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農民接受;傳感器更頻繁地出現在農場裡;通過衛星影像數據分析,結合經緯度、氣候等因素,科技公司可以為不同降雨、氣溫、土壤環境的農戶提供不同的播種建議,讓生產變得更加可控。

  專家表示,智慧農業多數還處在試驗階段,我們離真正的智能、無人化農場還有差距。南京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究院院長曹衛星希望,「通過大賽,能夠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加快推進數字農業與智慧農業技術的產品化和產業化」。

  「拼多多立足促進數位技術與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以便產出高質量的農產品,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組委會負責人蘭克表示。

  創新扶貧助農新模式

  除了農研科技大賽,拼多多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之一,推出了創新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核桃是當地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因山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賣不上價錢。包括黃家灣村在內的幾個深山村,成了大姚縣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

  去年7月,拼多多出資85萬元在黃家灣村成立「多多農園」項目,建立農業專業合作社,配套加工廠和拼多多網店,選擇當地有經營經驗的農戶收購貧困戶種植的農產品,加工後進行網絡銷售,拼多多提供一定資金和流量支持,帶領當地貧困戶脫貧。2019年年底,黃家灣村順利脫貧。

  「新農人和農產品品牌是農產品上行過程中的兩個關鍵因素,通過大姚縣『多多農園』的探索示範,真正幫助當地精準扶貧,同時鼓勵更多人成為新農人,打造家鄉農產品品牌。」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介紹。

  據了解,僅2020年第一季度,農村網店在拼多多上賣出的農產品訂單數就超過10億筆,同比增長184%。單品銷量超過10萬元的農(副)產品達到1030款,接近2019年全年近七成水平。

  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下,8月11日拼多多正式開啟第二屆「農貨節」。活動期間,拼多多針對打標農產品及農副產品施行不限量補貼,對部分「三區三州」產區及此前受洪災影響的產區,將聯合新農商實施優先收購,並通過「限時秒殺萬人團」等流量引擎,幫助農戶實現包銷增收。

  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共有7萬多家包括農戶、新農商等在內的涉農商家參與本次「農貨節」,預計將為農產區帶來超過2億筆訂單。(本報記者 劉書文)

[ 責編:丁玉冰 ]

相關焦點

  • 我校學生榮獲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 AI組冠軍
    本網訊 12月16日,由我校聯合拼多多舉辦的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決賽結果在北京揭曉,我校學生摘得AI組冠軍。副校長田見暉出席頒獎儀式並致辭。本屆賽事共吸引了全球超過17支AI隊伍參加,經過初選之後,共有4支AI隊伍及4支頂尖農人隊伍入圍決賽。
  • 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決賽結果出爐 北京青年科學家聯隊獲得AI...
    歷經120天的激烈競爭,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決賽結果揭曉。12月16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研究中心和比利時根特大學的青年科學家組成的CyberFarmer·HortiGraph聯隊獲得AI組冠軍。
  • 「AI+勞模」探索數字農業新路徑
    7月22日,拼多多聯合中國農業大學舉辦的第一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決賽在雲南昆明正式啟動,經過激烈角逐進入決賽的4支AI隊伍,和來自中國草莓種植強縣的4支頂尖農人隊伍齊聚,54位選手將開展為期120餘天的高原草莓「人機」種植競賽,將「勞模經驗」與「人工智慧」相結合,探索出更加本土化的數字農業解決方案。
  • 為何拼多多大力投資農業科技
    12月16日,由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聯合舉辦的國內首屆「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的數字農業種植競賽公布比賽結果:除CyberFarmer·HortiGraph聯隊獲得冠軍之外,AI組亞軍和季軍分別由來自雲南的「智多莓」隊和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AiCU隊獲得。這也是拼多多首次舉辦關注人工智慧技術在農業方面應用的比賽。
  • 拼多多大力投資農業科技,用買家數據告訴農民種什麼
    12月16日,由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聯合舉辦的國內首屆「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的數字農業種植競賽公布比賽結果:除CyberFarmer·HortiGraph聯隊獲得冠軍之外,AI組亞軍和季軍分別由來自雲南的「智多莓」隊和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AiCU隊獲得。這也是拼多多首次舉辦關注人工智慧技術在農業方面應用的比賽。
  • 石頭山變身「花果山」 拼多多助力「三區三州」數字農業發展
    原標題:石頭山變身「花果山」,拼多多助力「三區三州」數字農業發展   從偏遠鄉村到美麗田園,從亂石山崗到沃柑飄香。
  • 石頭山變身「花果山」,拼多多助力「三區三州」數字農業發展
    兩年時間,拼多多和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政府合作的「多多農園」項目為老窩村帶來巨大變化,為「三區三州」數字農業發展、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經驗。12月19日,瀘水市政府和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共同舉辦「科技興農助力「三區三州」——怒江瀘水數字農業新發展」研討會,省扶貧辦幫扶協作處副處長、省委下派怒江州幫助脫貧攻堅工作隊瀘水工作組組長譚建萍,瀘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曉豔,瀘水市副市長李揚海,雲南省農科院熱經所黨委書記李進學等參加會議。
  •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廣德福亮相拼多多扶貧助農直播間,新電商助力...
    據悉,本次食博會由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中國貿促會農業行業分會)主辦,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發展中心、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東莞市政府支持,拼多多等作為承辦方參與其中。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扶貧助農自然也是食博會的重要主題之一。
  • 鼓勵全球五大洲青年新銳投身數字農業
    本次大賽旨在發現、加速和推廣以青年為主導的創新商業模式、數字解決方案,釋放糧食及農業領域創新潛力,以解決新冠疫情暴發對農產品上行帶來的問題。這也是繼「多多農研科技大賽」之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聯合拼多多啟動的又一支持數字農業青年科創的活動。
  • 鼓勵全球五大洲青年新銳投身數字農業:聯合國糧農組織、浙大攜手...
    本次大賽旨在發現、加速和推廣以青年為主導的創新商業模式、數字解決方案,釋放糧食及農業領域創新潛力,以解決新冠疫情暴發對農產品上行帶來的問題。這也是繼「多多農研科技大賽」之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聯合拼多多啟動的又一支持數字農業青年科創的活動。
  • ...浙大攜手拼多多舉辦「全球農創客大賽」鼓勵全球五大洲青年新銳...
    本次大賽旨在發現、加速和推廣以青年為主導的創新商業模式、數字解決方案,釋放糧食及農業領域創新潛力,以解決新冠肺炎疫情對農產品上行帶來的問題。這也是繼「多多農研科技大賽」之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聯合拼多多啟動的又一支持數字農業青年科創的活動。
  • 「無人農場」走向田間地頭 農業生產向數位化更進一步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李喬宇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為社會經濟帶來巨大衝擊,也推動了實體經濟加速轉型進程。如今,5G、AI、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不只應用於高新技術領域,也越來越深入走上街道,走進農田,走進到人們的日常生活。
  • 山裡娃變身「農博士」,紮根浦東創出科技農業新天地!「走向我們的...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業、高精特新企業、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孫橋溢佳在創始人卜崇興的帶領下,為中國農業的科技化、現代化盡了一份力量、助力更多人吃飽、吃好;也在國家脫貧攻堅戰和「三農」工作中實現了企業價值,幫扶更多農民奔向小康。山裡娃成了「農博士」1966年,卜崇興出生在寧夏南部的一個小山村。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國內首屆草莓AI種植大賽人工智慧更勝一籌
    歷經120天的激烈競爭,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決賽結果揭曉。12月16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研究中心和比利時根特大學的青年科學家組成的CyberFarmer·HortiGraph聯隊獲得AI組冠軍。
  • 魚菜共生,AI養蜂,牛奶做衣服……新興科技賦能智慧農業
    魚菜共生,AI養蜂,牛奶做衣服 為了發掘和鼓勵年輕科技人才投身農業創業,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浙江大學、拼多多聯合舉辦了 「2020 全球農創客大賽」。 「對於此次『全球農創客大賽』的獲勝隊伍,拼多多將與其進一步溝通,探索將前沿技術應用帶到中國農業產區的田間地頭,為更多小農經營生產主體提供高性價比的數字農業解決方案,」 拼多多副總裁韓東原表示。
  • ...助力武漢打造「農業矽谷」 政策大力扶持農企上市公司積極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農博會上,五大國家級農創中心及近90家領軍企業、涉農科研院所、高校攜最新農業科技成果亮相。其中,不乏農企上市公司最新研發成果。而從政策層面看,發展數字農業已是帶動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戰略。業內人士人分析認為,在政策大力支持下,頭部農企積極參與,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頭部企業積極參與加速了行業上下遊協同,從而推動整個農業產業效率大幅度提高。
  • 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為長沙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團隊的「微力把脈——高精度微力檢測專家」「助農巧手——農業物料清選烘乾專家」2個項目包攬了2020年決賽專科生組一等獎。該校在最近四年的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中均取得過一等獎的佳績。
  • 拼多多創新電商扶貧新模式:現代農園進大山,「農地雲拼」直連1200...
    (攝影:穆功)「『多多農園』形成了『基層黨建+特色農產品+電商平臺+合作社+新農人+科技』的六位一體新農人電商扶貧模式」,12月19日,在「科技興農助力「三區三州」——怒江瀘水數字農業新發展」研討會上,瀘水市宣傳部部長王曉豔這樣說道。
  • AI種草莓VS頂尖農人,誰會贏?
    歷經120天的激烈競爭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決賽結果揭曉12月1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研究中心比利時根特大學青年科學家組成CyberFarmer•HortiGraph聯隊獲得AI組冠軍「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是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導下、由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聯合舉辦的國內首屆「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的數字農業種植競賽。
  • 雲谷田園研產銷農旅雙引擎發展,向一體化「深水區」挺進
    國家政策落地籤署地方合作,7大產業協同發展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將「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雲谷田園與江西上饒對接,整體開發14000畝地,建設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多業態文化休閒旅遊產業園區,借國家政策優勢性,為初步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實踐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