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武漢打造「農業矽谷」 政策大力扶持農企上市公司積極科技...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記者吳婷

科技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

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的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12月18日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閉幕。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農博會上,五大國家級農創中心及近90家領軍企業、涉農科研院所、高校攜最新農業科技成果亮相。其中,不乏農企上市公司最新研發成果。

作為國內化肥助劑龍頭,又是武漢本土企業,富邦股份(300387)此次頗受關注;理工光科(300557)首次亮相武漢農博會,並透露今年公司特設智慧農業部關注農業;今年9月份剛上市的非強免豬用疫苗龍頭科前生物(688526)介紹了最新研發的豬瘟病毒滅活疫苗……

顯然,傳統農企數位化轉型正在加快,科技公司也在賦能農業。而從政策層面看,發展數字農業已是帶動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戰略。

業內人士人分析認為,在政策大力支持下,頭部農企積極參與,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頭部企業積極參與加速了行業上下遊協同,從而推動整個農業產業效率大幅度提高。

農業「高精尖」齊亮相

本屆農博會參展單位超過700家,集中展示全省乃至全國的部分最新農業科技成果。全球首張水稻全基因組育種晶片、首支試管藕及無人機採摘裝備、土壤檢測車、農業大數據、生物酶製劑等現代農業最前沿、最先進的技術產品一一展出。

展會期間,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在漢揭牌,現場籤約了包括招商引資籤約項目、金融服務「三農」授信等33個農業招商引資項目,籤約金額超800億元,武漢農業現代化再次按下「加速鍵」。

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覆同意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成為全國第五個,也是華中區域唯一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農業農村部科教司副司長孫法軍表示,湖北武漢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崛起等系列國家戰略的核心交匯點,具有明顯的區位、科教、資源、市場等優勢。建設武漢科創中心,是湖北乃至華中地區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的強有力舉措,對推動湖北打好疫後重振民生保衛戰和經濟發展戰、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打造國家級土壤數據中心

在數字農業與金融展區,富邦股份通過「打造國家土壤大數據中心」、「數字果園」、「數字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智慧園林」四大應用場景,展現了公司和禾大科技數位化農業實踐。

官網介紹顯示,富邦股份以數字農業為發展戰略,致力於成為數字農業領先企業、中國數字農業領導者。

會展現場,富邦股份相關負責人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土壤是農業的入口,我們需要知道土壤的「密碼」,這樣才能知道什麼樣的土壤適合做什麼。因此,富邦股份從土壤源頭著手,致力於打造國家土壤大數據中心,運用眾多「卡脖子」技術,通過土壤伽馬射線信號與特定的人工分析、獨有的人工智慧大數據挖掘算法,形成高解析度的土壤數字地圖,以實現土壤檢查的「多快好省」。

同時,禾大科技自主研發數位化土壤普查系統——小二土庫,從土壤普查源頭做到土壤數據的全程可追溯,保障土壤普查的高質與高效。

據悉,目前公司正在聯合相關政府部門,在武漢打造《國家級土壤數據中心》,將上述的黑科技與數據平臺,能快速推廣覆蓋到我國的更多土地。

10月14日,富邦股份公告稱,將與北京京東乾石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土肥研究所與武漢禾大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京東農場數字農業武漢研究中心」,共同建設武漢數字農業大數據中心,圍繞湖北特色農業產業展開數字農業的探索應用,為中國種植業數位化提供支撐。

事實上,從2016年富邦股份開始向數字農業進行轉型升級。2019年上半年,公司數字農業板塊的收入已經開始顯現,主要來自相關技術的商業化應用落地。

2020年上半年,富邦股份特種肥料和智能設備分別實現營收2199.27萬元、731.74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7.5%、1387.8%,毛利率分別同比增長3.63%、28.94%。

天風證券分析認為,公司在數字農業技術成果轉化方面已有可行變現模式,未來隨公司技術漸獲市場認可,公司發展的第二曲線將逐漸成形,並將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穩定勢能。

上市公司積極科技賦能農業

武漢中國光谷另一家核心企業理工光科,首次亮相農博會。資料顯示,理工光科專門從事光纖傳感安全監測設備與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理工光科相關負責人透露,為響應政策號召,今年公司特設智慧農業部,用數位化技術賦能農業。據介紹,公司主要服務農、林、牧、漁等行業,提供數據可視化、數據分析、數據共享服務,最終幫助政府、企業或機構摸清當前農業農村資源資產,提高農業效率。

此外,今年9月份剛上市的非強免豬用疫苗龍頭科前生物(688526)也在農博會上亮相,並推薦了最新研發的豬瘟病毒滅活疫苗。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作為一家科創公司,科技賦能農業,重點在於公司擁有雄厚的科研力量,研發團隊由院士領銜,多位畜牧行業專家加持。通過合作研發及自主研發,不斷攻克豬偽狂犬、豬瘟等疫病的多重難題。

今年前三季度,科前生物實現營業收入6.04億元,同比增長55.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0億元,同比增長67.48%。

從行業上看,記者觀察發現,傳統農企數位化轉型正在加快。比如,牧原股份搭建覆蓋飼料加工、生豬育種和生豬銷售等產業鏈環節的智能化數字平臺;溫氏股份打造高質的EPC工程,開發自動清糞系統、自動餵料系統、自動餵料系統、自動環境控制系統、智能化母豬飼養管理系統等。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伴隨著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強力支撐,儘管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程度較低,但通過數據加持、技術開發,農業全產業鏈現代化正在加速發展。

同時,從政策面看,發展數字農業已是帶動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戰略。

《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提出,農業數字經濟佔農業增加值比重由2018年的7.3%提升至2025年的15%。

業內人士人分析認為,在政策大力支持下,頭部農企積極參與,無論是打造技術制高點,還是進行全產業鏈專業服務平臺,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企業加速了行業上下遊協同,從而推動整個農業產業效率大幅度提高。

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在漢揭牌。長江商報通訊員高勇苗劍攝

責編:ZB

相關焦點

  • 惠農助農,康能生物以蟲草素科技扶持農業企業,推出特色農產品
    惠農助農是江蘇康能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蛹蟲草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程,藉助公司十五年來蟲草素科技的基礎科研,幫助農戶農企開發具有特色的優質農產品。 圖:康能生物研發基地多年來,康能生物向當地農戶和農企免費提供蛹蟲草基質,用於禽類養殖和培育,產出具有特色的農產品,最終由康能生物尋找渠道售賣,帶動農企產業升級。
  • 打造中藥材生態品牌 助力農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靈石縣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以擴規模、提質量、促增收為目標,集中發展了一批特色農業。其中,夏門鎮依託專業合作社等形式流轉土地,大力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不僅使農民實現就近務工,還讓耕地告別了「靠天收」,成為了旱澇保收田。
  • 武漢「重啟」哪些上市公司復甦快
    武漢擁有61家上市公司,疫情影響下生產經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武漢「重啟」,以及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武漢上市公司將迎來復甦。 扶持政策有望加碼近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表示,目前武漢市復工復產工作「快於預計、好於預期」。
  • 稅收優惠助力農企振興發展 帶動廣大農戶脫貧增收
    今年來,各地稅務部門積極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幫助農企振興發展,帶動廣大農戶脫貧增收。秋分時節,全國各地的農企和農民喜迎「豐收季」。在重慶市酉陽縣五福鎮五福村,萬畝紅紅的油茶果掛滿枝頭正等待著採收,漫山遍野瀰漫著豐收的氣息。
  • 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兩個農業項目成功通過驗收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15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公示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現代農業產業扶持計劃)項目驗收結果,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負責的「深圳原創性水稻育種成果展示基地建設項目」「智慧型農作物種質資源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一期)」兩個項目成功通過驗收。
  • 2020年農業農村政策的實施計劃_蚌埠市人民政府
    推動落實好環評、用地、信貸等各項扶持政策,加快清理超範圍劃定的限養禁養區,及時監測生豬補欄增養情況。支持發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對中小養殖場戶幫帶和技術服務。加快優化豬肉供應鏈,引導屠宰加工向養殖集中區轉移,促進「運豬」向「運肉」轉變。推動生豬扶持政策拓展覆蓋畜牧業,支持禽類、牛羊生產。3.統籌抓好棉油糖奶生產。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創新內地棉花扶持政策。
  • 為何拼多多大力投資農業科技
    12月16日,由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聯合舉辦的國內首屆「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的數字農業種植競賽公布比賽結果:除CyberFarmer·HortiGraph聯隊獲得冠軍之外,AI組亞軍和季軍分別由來自雲南的「智多莓」隊和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AiCU隊獲得。這也是拼多多首次舉辦關注人工智慧技術在農業方面應用的比賽。
  • 會理縣:依託石榴現代農業園區打造農旅奔康快車道
    隨著漫山遍野種植的石榴規模倍增、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美麗宜居的綠色生態環境加快形成、「政產學研用」聯合體的作用發揮不斷增大,會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三農服務體系再發力、再規劃、再部署、再落實。應彰冠鎮地方幹群的迫切要求,專班組帶領會理三農服務體系結合前期開展試點示範的實踐經驗總結和反覆調研論證,經民主決議決策於2020年度再聚力打造彰冠鎮田園綜合體項目-張姑娘橋農旅景區建設項目。
  • 了凡農創 | 只有懂農業的人才了解了凡農創是做什麼的
    2021-01-13 15:54:28 來源: 曲子葉科技 舉報
  • 華亭稅務:「私人定製」服務助力打造「鉑金品牌」
    「關山農萃」農特產品是華亭市嘉禾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主打的系列特產,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結合節能大棚、高效栽培、構樹雜交技術和產業延伸加工,通過企業化運營,推動貧困鄉村農業產業及手工業逐步向市場化、精細化、品牌化發展,獲得了華亭市民的青睞和喜歡,年銷售額超過千萬元。
  • 河市鎮三和村:探索農旅融合 打造觀光農業 走出田園致富路
    雖然天氣寒冷,但是胡清明感覺暖身又暖心,光伏電站這裡的工資雖然不多,但是不用在外奔波和讓他有足夠的時間處理農活的工作讓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對政府政策的感激。「政策是越來越好了,我們三和村的群眾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胡清明如此感嘆。屈原管理區河市鎮三和村毗鄰汨羅江,由原和平村、三合村、三星村合併而成,寓意著國家和平、生態和諧、鄰裡和睦。
  • 農民合作社專項扶持政策,助力鄉村振興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而農民合作社在農業生產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推動我國農業和農村地區的發展,為農民帶來更多的幫助,國家也給予農村合作社一定的補貼,用於保障農村常規生產經營。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 關於印發《湘陰縣打造「一鎮一特」「一村一品」加快農業結構調整...
    (五)堅持科技為核。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抓手,以農產品深加工和創意開發為著力點,積極推進「農餐、農超、農淘、農工、農旅」五大產經銷網絡組建,加快推進「生鮮農產品+電商銷售」「農產品加工+食品開發」「農業+旅遊」「農業+美食」等融合發展模式,著力打造漁製品產業鏈、優質糧油產業鏈、調味品產業鏈,延伸全縣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不斷提升農業綜合效益。
  • 點購集團多方助力2020圓夢全面小康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以小農經濟為主體的傳統型農業大國。因此,農村經濟的發展直接關係到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與步伐。然而,由於我國農業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粗獷型發展和非集約化發展已經逐漸成為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瓶頸。農業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 拼多多大力投資農業科技,用買家數據告訴農民種什麼
    在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溫室中安裝的監控設備,用以追蹤植物的生長情況在外媒Tenchcrunch看來,由谷歌前任工程師黃崢創立的這家初創公司的抱負遠超出電商領域。拼多多正在積極響應中國政府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和扶持農村經濟的呼籲。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在從零售和娛樂到教育和醫療的眾多領域實現了高度數位化,但農業仍然是一個例外。麥肯錫2017年底的報告顯示,農業是中國數位化程度最低的行業。拼多多看到這個差距帶來的機會,並且開始在網上銷售水果。不過拼多多的高級副總裁Andre Zhu表示,「自從拼多多創立以來,農業始終處於我們的核心。
  • 一新型農業科技企業落戶萬江 為農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富舟農業董事長古成柏先生致辭據了解,廣東富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在東莞中堂擁有3600畝稻米種植基 地,是一家「稻米+網際網路」新型農業高科技企業。公司倡導生態科技種植生產,還原稻米本質本色,本著「返璞歸真,回歸自然, 不僅吃飽,更要吃好」的理念,努力踐行「超級營養稻米」的生態供應商的企業 使命,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自然、健康、安全、新鮮的大米,傳播返璞歸真的健康飲食理念,打造中國大米超級領導品牌。
  • 「網媒暖津」助力中小企業渡難關
    智能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大數據、文旅創意、現代農業、商超餐飲……4月下旬,我市啟動「網媒暖津·中小企業品牌宣傳百日扶持計劃」主題活動,充分利用網際網路資源為我市中小企業送溫暖,助力企業強信心、渡難關、增活力。
  • 山裡娃變身「農博士」,紮根浦東創出科技農業新天地!「走向我們的...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業、高精特新企業、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孫橋溢佳在創始人卜崇興的帶領下,為中國農業的科技化、現代化盡了一份力量、助力更多人吃飽、吃好;也在國家脫貧攻堅戰和「三農」工作中實現了企業價值,幫扶更多農民奔向小康。山裡娃成了「農博士」1966年,卜崇興出生在寧夏南部的一個小山村。
  • 恩平金融機構提供周到服務,助力農村發展 在鄉村振興的沃土上灑下...
    舉措中國農業銀行恩平支行開展農戶信息建檔工作讓村民實現「借貸自由」中國農業銀行恩平支行(以下簡稱,恩平農行)用好各級「三農」扶持政策,為農業企業提供ERP財務系統對接,不僅為農業企業提供普惠金融貸款,還推出了「現代農業產品園實施主體貸款」「龍頭貸」等創新產品,有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財政局:打好惠企政策組合拳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帶來較大衝擊,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諸多困難,國家出臺積極的財政政策,發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惠州市惠陽區各個職能部門深入了解各行業產業狀況,對應出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助力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一、加快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助力民營企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