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會叫炎黃子孫,炎黃子孫的身上為什麼會有三個獨有的印記

2020-12-07 騰訊網

今天的華夏兒女有一個引以為榮的自我稱謂,那便是炎黃子孫,炎黃二字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我們華夏兒女的血脈當中。

數千年的歷史,各民族統一在一起,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在世界人類的文明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奇蹟,也是當前世界唯一存在上古文明的國家。

如今五十多個民族,還保留著自己的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特性,但並不妨礙這些民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承認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一個分支。各民族都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都把炎帝和黃帝當作自己的祖先,這也是中華民族得以保全並不斷發展的根本原因。

炎黃子孫

上古時期,兩位「英雄」黃帝與炎帝大戰於阪泉,黃帝打敗了炎帝。後來黃帝又調集各諸侯軍隊,與另一部族領袖蚩尤大戰於涿鹿,勝了蚩尤。黃帝從此繁衍其子孫,因此後來的華夏或漢人都是黃帝之裔;或者說,有些人是炎帝後代,合稱為「炎黃子孫」,一部最簡單的中國民族史便是如此。

阪泉之戰

蚩尤被打敗之後,蚩尤的一部分子民開始向南遷徙,和炎黃的部落融合在一起,成為了今天南方苗族的祖先(《國語·楚語下》三苗,九黎之後)。傳說蚩尤是牛頭人身,而我們今天在苗族的頭飾上也能看到相同的印記。

苗族的頭飾印記

而留在中原的蚩尤部落則是和其他炎黃的部落融合在一起,共同繁衍,成為了華夏民族共同的始祖。

歷史事實或歷史記憶塑造現在

歷史這個詞,在中文裡可有兩個完全不同的含義。其一,真正曾發生的過去;其二,我們所記得、述說或書寫的「過去」。

在英文裡也一樣,一個字詞,History,代表兩個意思——歷史事實與歷史記憶、敘事。

為何有這樣奇怪的現象?這是因為人類都生活在歷史記憶造成的社會裡,社會現實是如此真實,因此我們普遍將歷史記憶當做歷史事實。

「華夏」「族群」是指凝聚在一個祖源記憶下,以分享、分配共同領域資源的人群。因此,祖源歷史記憶也「規劃」一個族群或民族的內部關係。將炎黃視為弟兄,這歷史方案的意義是,以祖先的弟兄關係來聯結分別以黃帝、炎帝為代表的兩個對等族體。這是一種「弟兄祖先歷史」。無論如何,最後在華夏的歷史記憶中黃帝成為打敗敵手、結束亂世的唯一英雄祖先,這也表示華夏政治體正走向權力集中化與社會階序化之路。

歷史事實或歷史記憶塑造現在

炎黃子孫身上特有的印記

據中外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研究發現,在炎黃子孫身上至少有另外三項區別於世界其他人種的外在特點或特徵。

一、鏟形門齒。上頜兩顆門齒的兩邊緣翻捲成稜,中間低凹,活象一把鏟子。我們的「炎黃子孫」們98%以上的人是這種門齒,而白種人和黑人生就這種門齒的只佔8.2%和10.8%。即便其他亞洲黃種人有這種門齒的也僅佔30%左右。

二、眼內眥褶。眼的內角處,由上眼瞼微微下伸,遮掩淚阜而呈一小小皮褶。我國絕大部分人都有這種褶,而所有外國的其他人種極少會有這種褶。

三、屁股青斑。這是最不可思議、不好理解的特點特徵。「炎黃子孫」的新生嬰兒,在屁股的骶部(絕大多數是)或其他部位(一般在背部),必有淡灰色或青灰色的斑塊,通常至一、兩歲方能退去。這一特點特徵,在其他黃種人新生嬰兒中很少有,在白人和黑人的新生嬰兒中幾乎沒有。

關於屁股青斑,這一印記,始終沒有最合理、最科學、最令人信服的結論。

相關焦點

  • 祖先留在中國人身上的三大印記,每個炎黃子孫都有,看看你有嗎?
    很多人可能發現自己的小腳趾有兩瓣指甲,或許還聽說過只有這個特徵的才是漢人,根據專家調查推測,這種症狀應該是五千年前華夏民族就有的一個生理症狀,也或許是某個融入漢族的古代少數民族的特徵,不過現今已經沒有辦法考察來源了。而除了這個之外祖先還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三大印記,這些印記只要是炎黃子孫都會遺傳到的。到底都是哪些呢?
  • 孩子是不是「炎黃子孫」,就看有沒有這3個特殊印記,你有嗎?
    雖然我們國家有很多少數民族,但要說人數最多的民族一定還是漢族,根據第6次人口普查,漢族佔總人口的91%左右。根據遠古傳說,「漢族」是炎帝和黃帝的後裔,在漢朝以前漢族人又被稱為「華夏人」,一直到漢朝後才改為「漢人」。雖說漢族歷經千年,但是我們的身上卻依舊留下了「炎黃子孫」的特殊印記。
  • 炎黃子孫身上有什麼印記?如果有這三點,你就是純正的華夏民族
    導語:炎黃子孫身上有什麼印記?如果有這三點,你就是純正的華夏民族。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這一點我想也不必多說了吧。
  • 祖先留在炎黃子孫身上的3大標記,每人都有,不信看看你的身上!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炎帝和黃帝是我們共同的祖先。同時我們也是黃種人,黃種人的顯著特點是身材中等、黃色皮膚、黑而直的頭髮、深褐色的眼睛。然而,你可知道我們炎黃子孫身上還有著其他種族所沒有的三大標記?好奇這三個標記嗎?來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 炎黃子孫的3大特殊「印記」,一生無法抹掉,臉上2個腳下1個
    我是炎黃子孫,理所當然地要把學到的知識全部奉獻給我親愛的祖國 ——李四光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可不管哪個民族,我們都有一個統一的稱號,就是「炎黃子孫」。多年的生活習慣以及文化習俗的流傳下來,在我們這些炎黃子孫身上都刻刻下了相同的印記。
  • 炎黃雙帝合併後,在我們身體上留下了三大印記,是炎黃子孫的象徵
    我們常常對外國人自豪的稱自己是炎黃子孫,中國5千年的歷史最早起源於炎帝與黃帝,當時這兩位帝王分別帶領著自己的部落進行合併,最終在涿鹿的郊野大勝蚩尤,並最終統一了中國,而他們兩個就是我們最早的祖先。而後世的炎黃子孫通過辛勤的勞動慢慢地繁衍生息,成就了如今的世界。
  • 炎黃子孫有3大特徵,是不是華夏後裔,進來一看便知
    中國人向來以華夏炎黃子孫自稱,識別是否為炎黃子孫主要依靠參考兩個標準,一是文化上認同華夏中原文明,二是身體上具備華夏族人的遺傳特徵。雖然咱們統稱為亞洲黃種人,但是中國人與其他的黃種人相比,又具備3個不同的特徵。
  • 老祖宗留下了三大印記,中國人身上都會有,看看你有嗎?
    後來 ,這兩個部落走到了一起,擊敗了其它的部落,最後演變成了我們現在的國家。所以我們會自稱自己是炎黃子孫,而炎帝和黃帝也被我們奉為祖先。其實啊,不光漢族人有這樣的意識,很多少數民族的人也會這麼認為。根據史料上的記載,匈奴和遼國的契丹族也認為自己的祖先在中原。到了現在,很多日本和韓國人的基因也是由我們演變而來的。怎樣辨別這個人是不是炎黃子孫呢?
  • 我們為什麼是「炎黃子孫」呢?很多人其實都誤解了這個名稱的由來
    無論在中國境內還是海外,華人相遇,都會互稱「同胞」,會說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這其中黃顏色的「黃」指的是「黃帝」,為什麼我們會把黃帝奉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呢?這就要從《史記》的開卷第一篇《五帝本紀》說起。
  • 炎黃子孫後代有什麼標誌嗎?不是黃皮膚,專家:注意這三大體徵
    我們之所以被稱為炎黃子孫,是因為炎黃二帝是中華民族的起源,《國語·晉語》記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當時黃帝炎帝兩個部落都在發展之中,資源是有限的,所以部落之間的摩擦不可避免。在長期的戰鬥過程中,各個部落不斷地融合、交流,並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
  • 炎黃子孫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炎黃子孫,炎黃:炎帝神農氏和黃帝有熊氏,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黃帝的後代。指中華民族的後代。亦作「黃炎子孫」。出自:王朔《浮出海面》:「我和她對視一會兒,承認:『那倒也是,炎黃子孫嘛。』」近義詞有:神州華胄,炎黃子孫是中性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指中華兒女。
  • 疑惑:為何每個炎黃子孫都有姓
    社會大闖關1.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其中的「黃」是指以下哪項?中國歷史上曾使用過的姓氏足有10000多個,現在常用的有3000多個,如《百家姓》中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總之,姓氏是一個家族的標誌,姓名是每一個人的身份符號,會伴隨著人的一生。
  • 為什麼自稱是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龍的傳人?有什麼含義?
    現在我們常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龍的傳人、這些之間有什麼關係,他們由來是什麼?現代的中國人能過讀通幾千年前的文字,了解中華祖先的文化,是因為我們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統一和連續的文明。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發展是:炎黃時代,炎黃部落最強大;炎黃族發展為華夏族;華夏族發展為漢族;漢族又與其他少數民族交往、碰撞、通婚、團結、融合,同時又相互區別,形成今天的多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
  • 為什麼我們自稱「炎黃子孫」?全因這場戰爭的勝利
    五帝時代前期,在黃河流域有兩大勢力集團,西部以炎帝、黃帝為代表的華夏部落,中部以蚩尤為代表的東夷部落。炎帝和蚩尤勢力都十分強盛,不斷向外擴張,終於在涿鹿附近遭遇,雙方爆發了激烈的衝突,炎帝不敵蚩尤,大敗而歸。不甘臣服於人的炎帝決定尋求黃帝的幫助,聯手與蚩尤相抗衡。
  • 中華民族稱炎黃子孫,作為戰敗方蚩尤的子孫,現在身在何處?
    東夷人是個地理位置意義上的稱謂,並不特指是哪個民族。只是指太行山以東,大範圍地區內的氏族部落,統稱為東夷。這個大範圍是指:現在從朝鮮半島到淮河以北的範圍內。蚩尤這兩個字的真正意義。甲骨文中:蚩字是一個人,頭上戴著鳥形的頭飾,代表了東夷人崇拜的高天玄鳥。尤字是:一個大人手裡抱著一個小人,代表了生殖,繁衍生息。
  • 可能不是炎黃子孫
    可能不是炎黃子孫我的都知逭中國古代是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這些厚重的歷史上,有很多姓氏, 最早是分布在統一的地方的,但是有的姓氏卻不是中國人,從一些姓氏中能看出,來一起來看看吧,漢朝在漢武帝的執政下,也是國力強盛,實施了絲綢之路政策。
  • 清明祭祖七個地方,炎黃子孫一輩子至少應當去一次,你都去了嗎?
    清明節,我們每個人都要祭奠先祖,緬懷祖先。一般來說,我們只祭奠到祖父這一輩,因為知道曾祖父的就很少了。自己的父輩祖輩我們每年都要祭奠,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但是,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有五位華夏人文先祖,我們每個人在活著的時候,至少應該親往參加祭奠一次。
  • 上古八大姓都帶女字旁,你的為什麼沒有?你是炎黃子孫嗎?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名字,甚至在出生之前,父母就已經為我們想好了,有乳名有正名,至於為什麼要有姓名?估計很多人都沒有認真的去思考過,更不用說去追尋名字的起源。為什麼叫姓氏?姓和氏有什麼區別?姓,由女和生組成,字面上的意思當然很容易理解,姓源於母系社會,由於當時實行「母權制」,婦女在公社中居於支配地位,實行的是群婚制(開始是氏族內同輩男女互為夫妻,後來發展成為族外婚)。因此,子女知母而不知父,為了區別不同的氏族,就有了姓。
  • 擁有這個姓氏的人,可能不是「炎黃子孫」,而是「波斯人」的後代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最古老的炎黃時期,所以我們都自稱為「炎黃子孫」。而在千百年來的發展變化中,由氏族部落演變而來的姓氏文化也就漸漸興起。姓氏一般最早是起源於古早時一個部落的名稱,或者是當時部落首領或勇士的名字。
  • 倘若你是這4個姓氏,可能不是純正的炎黃子孫,而是九黎蚩尤後代
    在上古時代,分別有九黎部落、姜姓部落和華夏部落三個有名的部落。九黎部落首領是蚩尤,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自主研發了各種銅鐵利器;炎帝是姜姓部落的首領,嘗百草、發明了刀耕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