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與意義的5個區別:禁錮在生命之中,抑或是凌駕於生死之上

2020-12-09 鋼鐵防彈玻璃心

幸福與意義,這是現代許多人都喜歡談論的話題之一。不少人認為,幸福與意義是同一種東西,只要生活過得很幸福,那麼必然是很有意義的。

然而,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正如普利托利亞大學的塔迪斯·梅茨(Thaddeus Metz)在他的論文《幸福和意義:一些關鍵的區別》中澄清的那樣,幸福感與意義感不是同一種感覺,不應該被混淆。這可能意味著,那些只關注幸福的人,最終可能會過上幸福而缺乏意義的生活。

梅茨在他的論文中解釋道,我們眼中「幸福的生活」和「有意義的生活」其實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幸福而沒有意義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反之亦然。

舉例來說,有這麼一個人,每天都服用著快樂藥丸——一種可以讓他無時不刻地感到幸福的藥丸。但是除此之外,他什麼也不做。那麼他一生中所經歷的幸福,只是個人經驗上的快樂。這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有意義的生活」。

再比如,有另外一個人,遭受著抑鬱症的折磨,每天在與抑鬱症作鬥爭的同時進行著偉大的藝術創作。這樣的人生是痛苦不堪的、不幸福的。但是,在痛苦中所誕生出來的藝術作品,以及對抑鬱症頑強不屈從的態度,都是他這一生所有的價值、意義感的體現。

現在,你是否能理解到幸福與意義之間的差別了呢?兩者的關係實際上就像是兩個圓環一樣,它們有部分交叉——幸福感有時會帶來意義感。但其餘的絕大多數是不一樣的。

在論文中,梅茨向我們展示了幸福與意義之間的5個關鍵區別:

(1)感覺與行動。

生活之所以會幸福,依賴的是我們的感覺。我們需要感受到積極的情緒、感受到被人愛著、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善意,這樣,我們才會產生幸福感。

而生命的意義感則依賴於行動。如果我們要創造價值,那麼我們必須邁出步伐,做出改變——無論這種改變是多麼微弱。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可以是被動的;而意義則更多地與思考和活動有關。

(2)正確性。

只要你做的事情是可以讓你開心的,那麼你就會感到幸福,無論這件事情是否正確。

舉例來說,作為一個心理學上的事實,一名小偷可能會因為一次成功的盜竊而感到異常地幸福。但是這種幸福感,是基於「不正確」的經歷的,它不能給生活增添任何的意義感。

(3)幸運。

幸運對於幸福感的影響,要比對意義感的影響來說大得多。

想像這樣一個例子:一個人因為運氣好而中了頭等彩票,他會因此感到十分幸福,儘管這種幸福感的來源只是幸運。然而,這份幸運幾乎沒有影響到他人生的意義感,就像我們在(1)中所說的一樣,意義感是需要付諸行動的。如果這個人利用這筆錢,進行了創業或者慈善活動,那麼他將因此而獲得意義感。

因此,幸福感很容易受運氣的左右,而意義感則恰恰相反。努力的你不一定收穫幸福,但一定會收穫意義感。

(4)不同的態度。

當我們通過各種各樣複雜的決定和行動使我們的生活有意義時,我們通常會為此感覺到自豪和驕傲。

而當我們因為吃了一顆糖或者睡了一個好覺而感覺到幸福時,我們不會為此感到自豪和驕傲。

因此,我們對意義感與幸福感的態度是不同的。

(5)逝世之後的影響。

(孔子畫像)

幸福通常只會在你活著的時候對你產生影響。而人總是會生老病死的。

一個人死後,他可能因為生前對社會做出的貢獻而被大家歌頌、銘記。這些來自人們的認可並不能夠增加這個人的幸福感,因為他已經去世了。

然而,意義是凌駕於生死之上的。這個人生前所做的努力,可能在他活著的時候沒有體現出價值,但是在他去世後卻發揮了作用,那麼這對於這個人來說,他的一生就更有意義了。

結論:一切在於你的選擇。

在人們把注意力放在幸福與有意義的人生上時,梅茲及時指出了這個有趣而重要的問題,將幸福與意義這兩個不一樣的東西區分了開來。

梅茲的研究讓人們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幸福與意義有時候是不可以同時擁有的。

試想一下,當你在忙碌的一天結束後,有了一個小時的空閒時間,你是會用這一個小時的時間小睡一會兒,獲得一些幸福感;還是用這一個小時的時間繼續工作,獲得更多的意義感?亦或者,你有更好的辦法,可以在獲得幸福感的同時,也兼顧意義感。

這一切都取決於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沒有在生死邊緣徘徊過,怎知生命的意義和可貴
    《我是怎樣的人》|文:紅顏魔尊「沒有在生死邊緣徘徊過,怎知生命的意義和可貴」/01/在這樣特殊時期,閒,造成了思想和情緒的泛濫。於是乎,我就想,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還是心在白雲之上的癲狂者?既然無從知曉,又何必在意呢?我喜歡做美食,喜歡穿漂亮衣服,喜歡做夢,喜歡這四季的美景。喜歡畫畫,讀書,寫字,喜歡發呆和胡思亂想。喜歡詩詞古韻和千古文章……我在思緒泛濫時寫些矯情的文字,也會在愜意的時光裡點墨山水,在水墨裡意於表達自己心裡的美。
  • 浦原喜助的話恐顛覆《死神》世界觀,虛是凌駕於死神之上的存在
    死神、虛、滅卻師、人類,這是《死神》中存在的四個不同群體。按照浦原喜助的話來說,死神和滅卻師是對立面,虛和人類是對立面,從這點上看好像四個存在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 凌駕於美學之上的生活
    美學無法脫離生活,脫離了生活的美,也就脫離了人類社會。
  • 生命的意義不單是幸福(深度好文)
    1991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和每月一讀俱樂部將《生命的意義》列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本書之一。這本書在世界範圍內已發行數百萬本。書的精華部分: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對苦難價值的體會、對超越自我之責任的承擔,這些似乎都與我們現在的文化格格不入。與其思考生命的意義,我們現在更樂於追求個體的幸福。弗蘭克在書中寫道:「與歐洲文化不同,這正是美國文化的一個特徵:每個人被不斷催促著去追求幸福。
  • 人物 古屋誠一:她被禁錮在一束陽光之中,超然世外
    1985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36周年後不久的一天,克裡斯蒂娜從當時住在9樓的公寓窗戶飛身而出,結束了她的生命。克裡斯汀娜身患抑鬱症,多次住院治療之後,她在1985年從他們東柏林的公寓樓的九層跳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凌駕天龍人之上,巨大草帽之謎,世界之王伊姆與喬伊波伊的對決
    但除了意義重大外,草帽本身的外觀相當普通,並沒有什麼隱藏能力。在雷利的回憶中,年輕時的羅傑一直戴著這頂帽子,但尾田就從來沒有交代過他的來歷,直到聖地瑪麗喬亞的這頂草帽的出現,外觀與路飛羅傑的草帽非常相似,尺寸卻大了不少。 尾田似乎在暗示這兩者之間存在著關聯。而當時伊姆手中還拿著兩張懸賞令,結合後面908話的劇情來看,他們分別是蒙奇.路飛和馬歇爾.蒂奇的懸賞令。
  • 戰慄殺機:兩個少年凌駕於友情、愛情和親情之上的感情
    蒂諾也是個很矛盾的人,他看著總是針對亞修,四處給他找麻煩,時時刻刻監控他,甚至採用一些極端手段,但是卻不會想要傷他性命,或者說不想傷他性命,或許因為亞修是他精心培育的、最疼愛的人吧。或許在蒂諾眼中,亞修被餵以藥物,失去反抗能力,依舊那麼完美的活著,那麼優秀的孩子,才有資格在他面前稍微放肆一些。
  • 《活出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本質,認清苦難,依然熱愛生活!
    他從以下四個部分闡述了生命的意義:第一,存在的意義。笛卡爾提出「我思故我在」。無論我們做任何事,首先,要明白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跟我們有什麼關係,而我們要背負怎樣的責任。第三,苦難的意義。平凡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了關注自身的快樂,或者如何避免痛苦,但我們也知道,有些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生老病死,戰爭與災害,當我們身處困境時,勇敢接受現狀,並以幽默的態度去應對,就能感悟到生命的意義,那一刻超越生死,更具有一種英雄主義精神。
  • 天下歸元:我的女強不是凌駕於男人之上
    「很多人對女強有一種認識誤區,覺得屬於極端女權,要凌駕於男人之上。但最起碼我的女強不是這樣,我要的是絕對意義上的男女平等,互相尊重,女性自立自強而不咄咄逼人。」 雖然已有一兩年沒在網站寫過書,但天下歸元的創作卻未停止,在她的寫作計劃裡,先填「坑」是首要步驟。 「目前我的天定風華系列只差最後一本,本著有始有終的性格,要寫自然要把讀者心心念念的這一本給先完成。」
  • 時間,空間,生死,為何在玄幻小說之中被稱為三大至高法則
    說起玄幻小說,我們就一定會想到架空世界,以及每個修煉者對於這個世界之中的法則和大道的領悟。而我們常說三千大道,足以說明大道法則的數量之多。但是在這浩如煙海的大道之種,卻始終有著不變的三大至高法則——時間,空間和生死。那麼它們為什麼會被稱為三大至高法則呢?
  • 霍奇飾演的鷹俠能否凌駕於《黑亞當》之上?還要看正義聯盟的變化
    雖然這只是團隊漫畫陣容的一小部分樣本,不少影迷們出現了一個疑問:霍奇飾演的鷹俠能否凌駕於《黑亞當》之上? 北京時間9月29日上午,好萊塢記者Richard Newby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他認為鷹俠能否凌駕於《黑亞當》之上,還需要看正義聯盟的變化,這個變化包括角色的發展以及其他結構性變化,當然還有觀眾們對此的「二度創作」。
  • 新反派加盟《奇異博士2》,力量凌駕夢魘之上,甚至遠超多瑪姆!
    它是於混沌之中誕生的強大存在,邪惡而又古老,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就統治了地球,後來被能夠穿梭時空的31世紀法師希斯奈格打敗並流放到了遙遠維度。無數年過去,眼魔始終伺機重返地球,試圖恢復自己的恐怖統治,為此,它一度附身與古一法師,將其作為回歸時的容器。
  • 時間與生命的意義
    意義今日收到家裡的消息,一位大伯生病去世。忽然間心裡對於命運無常的那種無力感又湧上心頭,這是今年經歷的第5位親戚離世。每一位親戚離世的時候,自己都想一個問題:他們一輩子活得是否有意義?他們自己是否自己也思考過同樣的問題?對於我這個外人來講,他們的離世喚醒了我們彼此曾經有過交集的一些生活回憶,為他們感到惋惜。讓我對生命的脆弱認識更加具體,更加讓自己思考該如何去規劃自己的未來生活。在時間面前,一切都是脆弱的。
  • 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珍惜生命,
    , 你的生命是一場悲劇, 還是喜劇,抑或是鬧劇, 決定權卻並非全在你的手裡。 盡情去投入, 該笑的時候就開心地笑, 該哭的時候就痛快地哭, 該愛的時候就愛個轟轟烈烈
  • 他才是香港警界「一代梟雄」,凌駕「四大探長」之上,無人能及!
    喜歡看老香港經典電影的朋友都知道,一般我們比較熟悉的大佬就是四大家族和四大探長,不過有一個人,要凌駕於他們之上,他就是華人探長陳志超。  陳志超相對於雷洛、藍江這些探長來說,為人比較低調,當年香港警察除了警務署之外,又增設了國際掃毒組和一般犯罪調查科雷洛和藍江為了警務署的總探長一職位爭搶的時候,陳志超不聲不響的成了三個部門的總指揮。權力之大不用多說!
  • 他告訴你如何向正確的內心, 尋找生命之意義.
    豐富多彩的生活,柴米油鹽的平淡,喜怒哀樂的循環,消耗著生命,稀釋著希望。在無目標的閒散中,生命被無意義的消耗,我們的人生幾乎可以一眼望到頭。人生之所以漫長,是因為,你被生活所「習慣了」,你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你的性格,愛好,思想,脾氣,品行,乃至你的職業,收入,親友,地位。都成為了組成生活的一部分,你將「自我」體驗,延展到生活狀態的表現中。
  • 軍國主義開拓者,凌駕於天皇之上,權勢滔天的他,死得莫名其妙
    在對外擴張力量日益壯大時,永田鐵山的權力已經漸漸凌駕於日本天皇之上。皇道派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面,便派出手下佐相澤三郎,潛入永田鐵山辦公室內,將其亂刀砍死,此時的永田鐵山年僅51歲。
  • 婚姻的意義是什麼?
    01婚姻的意義是兩個人共同結合以謀求兩個人相互的幸福,所以在婚姻當中雙方的共同利益是高於個人利益的,一旦夫妻雙方中其中一方把個人的利益凌駕於兩個人共同利益之上,這樣的婚姻其實是很難長久維繫的。這三段婚姻都是因為一方把個人利益凌駕於兩個人共同利益之上最終導致了婚姻破裂。這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人會這樣做呢?我覺得在一個家庭中,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都不是平等關係而是控制與服從的不平等關係。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原生家庭中經常處於被控制和服從的狀態。那麼他學會的就是控制或反抗,把自己的利益凌駕於他人的利益之上。
  • 信仰歸宿與生命的意義
    自個紀念一下。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釋迦摩尼和愛德華八世都為此放棄王位而用終生去探究,而我們普通人卻一直浮於現實、也苦於現實,不願自拔,我們連嘴和面子都放不下,何談探究和意義,  今天想說的是,除了生命意義之外的所有東西,都是刻意附加給我們的,甚至包括品德、學識和情懷。
  • 生死臨界,什麼都是浮雲,唯有活著
    事實上,人最不重視的就是健康、最看不透的就是活著的意義。因為還健康,所以我們根本就想不起不健康的事情。所有要做的事情,根本就沒有健康的位置。你拼命地活著,換回的未必就是幸福你總會說,為了生活,你沒有時間去鍛鍊身體;為了生活,你沒有時間或錢去例行體檢;為了生活,你要加班加點;為了生活,你沒有多餘的錢去買份保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生未必如你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