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一家頗有些規模且前景良好的網際網路公司上班,最近遇到一件據說【灰常不公平】的事情。
首先能進他們這家公司的程式設計師,能力應該都屬於從業者的中上遊。
因為這家公司發展勢頭好,而且待遇優厚,是很多程式設計師的理想公司,就職競爭很是激烈。
在這種情況下,能順利進入這家公司,並且在兩年內就能從一介新人升職到項目小組長的,想必是個很優秀的人吧。
朋友所在的項目組,剛剛進行過一次人事變動。
原來的小組長離了職,取而代之的是跟朋友同期進公司的一個女程式設計師。
對於這件事,朋友相當不忿兒:
「她……真不知道我們主管boss看上她哪一點了,不就是長得漂亮點嗎?這年頭,原來長的好看就能升職啊,還是怪我們公司是個和尚廟,來個女的就能升職。」
我心想:一家年輕的網際網路公司,如果選拔leader只看顏值的話,估計也做不到業內前十吧。
剛好認識他們家的HR小姐姐,隨口八卦了一下,才知道,所謂的【美女程式設計師升職事件】,背後的事實根本就不是那個亞子!
真正的原因,會在下文說明。
而這件事真正引起我思考的點,是在這個問題上:
職場中,如果有人利用外貌優勢獲得更多的資源,是不是對其他不能靠臉吃飯同事的不公平競爭?一、職場本來就是多維度競爭,根本沒有一招鮮吃遍天的好事。
人有兩種思維方式:單變量思維和多變量思維。
而這兩種思維方式,正在深刻地影響每個人的人生走向。
單變量思維具體是這樣的:
她長的漂亮,她成功了,所以:漂亮=成功;
他原生家庭好,幹啥都不差錢,他成功了,所以:家境=成功;
他有天賦,天生過目不忘,學霸,他成功了,所以:天賦=成功。
等等,諸如此類,在單變量思維人士的世界裡,成功是單一因素導致的結果,多一個都不行。
但是很諷刺的一點是,持有單變量思維的人,往往不願承認【勤奮=成功】或者【努力=成功】,而是更偏向於採信【外部因素=成功】,諸如外貌、家境等客觀原因。
多變量思維,顧名思義,就是跟單變量相反:
他們傾向於用綜合因素去考量每件事情,這樣的角度讓他們心態更謙虛、視野更開闊、想問題更全面、同時也更不容易犯錯。
用多變量思維方式去指導行為的人,往往是一群人中間想得最深、看得最遠、甚至大概率過得最好的那個人。
總結一下就是:
單變量思維的人,總是傾向於用特定的理由去解釋成功與失敗,包括別人的和自己的。
別人要是成功了,那他就是「長得漂亮」、「運氣好」、「走後門」、「傍上貴人了」;
自己要是失敗了,那自己就是「不走運」、「原生家庭太差」、「有人針對我」、「大環境不行」。
此處要配上這張圖:
反正無論成功也好,失敗也罷,總之理由只有一個。
別問,問就單變量。而多變量思維的人呢,在職場上,不論是面對成功和失敗,都不會如此狹隘和偏見。
事情做成了,他自然知道,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的整合,是團隊合作的功勞;
如果失敗了,他不會沉溺於到處甩鍋、歸咎於人,而是迅速復盤、總結經驗,抓緊時間再次嘗試。
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很簡單,想說服那些單變量觀念者也很容易:
你說某某女生是因為長的漂亮才升職的,那公司裡其他不那麼漂亮的女高管又怎麼說?
道理其實都很淺顯,用現實打臉也很容易,只是,你真的沒辦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很多時候,有些人只是接受不了現實而已。
因為,如果承認了別人的成功是出於多方面的原因,而不是他們所猜測的陰暗想法,
那就等於承認了,人家成功不僅因為她外形好、運氣佳,同時人家還人緣棒、能力強,全方位碾壓旁人,
而自己沒有成功,是因為自己確實不如人家。
現實往往殘酷,真話往往難聽,但如果一直耽於自己的陰暗小劇場,不願伸出頭來看世界,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二、表面上看好像是因為她漂亮,本質其實是她會做人。
說回文首那個案例。
朋友所在項目組,那個被升職的程式設計師小姐姐,其實並不是徒有其表的花瓶。
首先她的能力真的強:
別人要一整天才能做好的功能模塊,她只要不受幹擾、兩小時就可以趕出來;
而且可能因為是女孩子,本來心就細,她負責開發的領域向來是bug最少的,以至於他們公司的測試主管都成了她的頭號迷妹……
做事又快又好的員工,哪個領導不喜歡?
升職加薪的道理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粗暴啊。
其次,她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自己的機會:
他們公司有時候會在下班時間或者周末舉辦培訓,非強制的,所以好多人都不願去,但是她每次都去,她說「這些東西要到外面學還要錢呢,公司的前輩給免費培訓,是我賺了呀」;
第三,她特別會處理人際關係。
在一個開發項目中,程式設計師並不是孤單獨立的工種。
測試、產品、設計、運維等等環節都會跟開發人員有業務交叉,而她向來都是和顏悅色,從來不跟別人紅臉,幾乎沒有人與她為難,事情到她這裡總是能神奇地順利推進下去。
她這樣的存在,讓人不禁覺得:
職場中,長的漂亮的最高境界,就是幾乎讓人忘了你是個大美女,而只知道你是個超級nice的同事。
就像《都挺好》裡的二嫂朱麗,長得漂亮,又會讀書,業務出色,要什麼證有什麼證,工作又努力,項目忙的時候加班也毫不含糊——如果是單變量思維的同學,如果他的生活真有這麼個女孩,估計對她的評價也就到「長得漂亮」這四個字為止了!
「她怎麼什麼都能做好啊?名牌大學,名牌事務所,各種難考的資格證,高薪工作……好事兒怎麼都叫她佔全了啊?」
「咳!還能因為什麼,不就長得漂亮麼!」
看,還是上面說的:用單一思維方式去解讀世間萬物的人,你跟他是講不了道理的。
畢竟療效再好的眼藥水,也治不了【選擇性無視】這種病啊。
三、只要有優勢,沒道理不去合理利用。
學生時代,我們絞盡腦汁用盡全力去學習,目的只有一個:考上一所好大學。
因為老師和家長都是這樣教育我們的:
騷年,學習吧!只要學習好,工作不難找!
秉承著這種心態,我們上高中,上大學,然後畢業進入職場。
然鵝,到了職場,這種缺乏變通的一根筋思維突然就不好用了!
首先,再小的公司,想要正常運轉,也需要數人協作;公司的每個員工,崗位不同,工作內容不同,所需的工作技能當然也不一樣。
老闆大多數時候只看工作的結果,至於過程如何那是員工自己的事。也就是說,【工作】本身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實現目的也可以有多種方式。
而每個員工,學歷不同,起點不同,背景不同,他們解決問題的思路也很可能不同。
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會自發地去利用自己的優勢去解決問題。
好比說,很多人剛工作的時候是沒條件買車的,因為沒錢,出去拜訪客戶也只能搭地鐵公交,浪費時間不說吧,有些時候還有點掉面子;
但如果一個新人,他原生家庭家境殷實,或者他自己在上學期間就挖到了第一桶金,那錢足夠給自己買一輛代步車——為什麼不呢?
既能節約平時上下班通勤時間,也能提升生活質量,說不定對自己工作上的事情也有幫助啊。
在這個競爭的年代,難道要故意無視優勢,把想要的東西拱手送人嗎?
在職場中,競爭勝出的路子很多,找一條自己佔優勢的、適合自己的,只要沒有妨礙到別人,這一點並沒有錯,也無需為此感到抱歉。
-3-結語:
下次,如果有漂亮的小姐姐這樣被人嚼舌根,請你廢話少說,直接回懟:
漂亮怎麼了?漂亮吃你家大米了?敷你家面膜了?動你家存摺了?
爹媽給的基因,自己憑本事漂亮,我的優勢我憑什麼不能合理利用?
咱不僅漂亮,又肯學習肯賣力肯吃苦肯加班,你先做到哪怕一點再來跟這兒叨叨!好嗎,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