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人格障礙----比抑鬱症還難的諮詢

2021-02-13 心海晴汀

邊緣人格障礙----比抑鬱症還難的諮詢

張寧 首席諮詢師 心海晴汀

情緒變化喜怒無常,非常容易受激惹,不明原因或者因微小的不滿意便會態度無情批判,言語猛烈攻擊。對人要麼極端理想化要麼極端貶低,特別表現在親密關係中,期待要求對方無時不刻地給予關注和滿足,如果需求不被滿足此一刻晴空萬裡,下一瞬雷電交加。看到TA狂躁的模樣你根本無法理解變化竟會如此不可理喻。跟他們的關係形容起來就像是危如累卵,岌岌可危,搖搖欲墜,如履薄冰。‍

你遇到到有可能是邊緣人格障礙BPD,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這一類人通常情緒暴躁易怒,難以維持穩定的人際關係,不信任別人,又非常敏感,他們內心極度缺愛缺乏安全感,想要得到理解與關注,卻總是以向他人發洩憤怒和不斷攻擊的方式,使得自己更加痛苦不拔。他們往往有自殘或自殺的行為。

人格是人在生長發展過程中長期形成的氣質與性格的總和。人格相對穩定,是一個人的表徵。人格方面的出現的問題在心理診斷中鑑別為人格障礙,是指長期逐漸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偏離正常的對人對事的看法,以及偏離正常態的行為模式,是一種性格上的偏差,往往造成人際關係的困擾,和社會適應性不良。常見的人格障礙有反社會/偏執/自戀/邊緣/依賴人格等。

 《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對邊緣人格的診斷標準是符合9項中5項即可確診。國外的統計數據邊緣人格佔精神科門診的10%,住院病人的20%,比例相當高。臨床來看國內的比例與此接近。邊緣型人格障礙在我國的心理疾病認知中還不普及,不像抑鬱症近年來幾乎無人不知,但其導致的痛苦程度卻並不亞於抑鬱症,對於周邊人的精神影響的破壞力不可忽視。邊緣型人格障礙多見於年輕女性,18-35周歲發病人群75%為女性。

1)長期情緒不穩定、易躁怒,情緒變化頻繁;

2)間或出現抑鬱情緒,內心感到空虛;

3)衝動行為,不計後果,事後自怨;

4)對他人看法極端化,不能維持穩定的關係;

5)自我身份認同時有混亂困惑;

6)安全感很低,不信任別人,敏感怕受傷害;

7)期待被關注和被理解,卻經常採取攻擊他人的方式;

8)常伴有抑鬱、焦慮、偏執、衝動、強迫等心理體驗,多有自殘行為。‍

邊緣人格障礙也會常出現抑鬱情緒,主要表現還是情緒的不穩定和衝動行為,以情緒的不穩定為核心表現;而抑鬱症主要表現為相對短期的持續的低落情緒,而不是波動的情緒,以情緒低落為核心表現。邊緣型人格障礙和抑鬱症均有自殺觀念和行為,由於情緒的不穩定性,邊緣型人格障礙更多出現自傷自殘行為;而抑鬱症自殺念頭更多。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情緒波動一天之內變化無常,任何激惹就會煩躁、易怒和情緒失控,且非常容易受外界的影響,人際關係常常困擾不堪,其暴躁呈現之下的內心其實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邊緣vs表演人格:

共同特徵:尋求注意、操控行為、快速變化的情緒。

邊緣區別:自我損害、憤怒式破壞親密關係、慢性空虛、孤獨感。

邊緣vs分裂人格

共同特徵:偏執性觀念、錯覺。

邊緣區別:人際反應性和對外環境變化反應高。

邊緣vs偏執人格

共同特徵:微小刺激引起憤怒。

邊緣區別:衝動、自我形象不穩定、害怕被棄。

邊緣vs反社會人格:

共同特徵:操縱性行為。反社會目的獲得利益。

邊緣區別:邊緣目的在於獲得關心照料。

邊緣vs依賴人格:

共同特徵:害怕遭遺棄。依賴順從、討好以尋求照顧與支持。

邊緣區別:情感空虛、憤怒、強烈要求,極端化,人際關係緊張。

一般認為和多數心理精神疾病一樣,是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先天遺傳來的特質,邊緣人格患者神經脆弱,情緒敏感度非常高,家庭成員中多會有類似問題的人存在。後天指的是成長經歷,人格障礙的人多數是在先天的基礎上,在長期不良環境中逐漸形成。

邊緣人格的人可以看到幼年經歷中長期受到忽視,缺乏養育者的關懷和陪伴;有可能經歷過虐待,包括身體上的、性的或是情感的虐待。不良的成長經歷帶來深刻影響,內心嚴重的不安全感和疏離感,導致很難以和他人建立積極健康的人際關係,對自己、對他人都充滿了憤怒和否定。

*參考:過去的觀點認為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形成與「糟糕的」父母造關係較大,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先天的人際互動中高度的情緒敏感佔據了一半的病因。邊緣型人格的形成可以被理解為一個「暴躁的孩子」和不懂得關懷的父母之間反覆互動的結果。

「人格障礙都很難以被治癒。邊緣人格尤其難,諮詢和治療效果都不太好。」--臺灣心理學家蕭文教授在變態心理中曾強調過對邊緣人格的諮詢要特別注意不同理,採用深層敘事的方式為TA說故事可以獲得一定的效果。實際對於邊緣人格心理諮詢收效甚微。即使諮詢師扛得住他們無時不刻而起的猛烈怒火的攻擊,也很難以建立起一個穩定的信任的諮訪關係,這也是諮詢難以見效的一個主要原因。對於任何諮詢來說,信任關係都是最重要的基礎。

邊緣人格的心理治療需要特別有耐心,患者不配合、牴觸常見。邊緣人格來訪者不願暴露內心,經常憤怒和進行攻擊,心理諮詢的持續難度也很大,治療或諮詢都沒有捷徑可走。人格的形成經過長年累積,改變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國人對於心理治療的態度並不像對於身體疾病的重視,往往不願意在此花費和投入,這也是人格障礙這一類心理頑疾難以治癒的原因之一。實際上心病要由心來醫,心理病症都有著心理上根由性的問題存在,病根還在於心理。分裂妄想幻覺抑鬱強迫焦慮驚恐,還有各類人格障礙,藥物治療的同時都應輔以穩定的持續進行的心理諮詢,才能從根本上解決。

藥物治療:抗抑鬱藥物、心境穩定劑、小劑量抗精神病藥都會產生一定療效,可以幫助穩定情緒、改善負面情緒、改善睡眠和衝動,但藥物只能作為心理治療的輔助,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因為這種疾病是常年形成的性格偏差,症狀涉及到情緒問題、負面的思維、人際關係問題、不良的調節情緒習慣等多個方面。

心理治療:逐步地全面去調整,促進人格逐漸正常化。需要很長的過程,諮詢耐心細緻,完全地接納來訪者。邊緣人格障礙表面的症狀依然是內心深處的安全感缺失與親密關係否定引致,心理治療比藥物治療更為重要。

推薦閱讀以下書籍(由於和患者的互動經常存在問題,家屬有必要了解患者的疾病及注意事項):

1.《邊緣型人格障礙生存指南》(【美】Alexander L. Chapman, Kim L. Gratz 著):推薦患者及家屬閱讀;

2.《邊緣型人格障礙》(【美】蘭迪.克雷格 著):推薦患者及家屬閱讀;

3.《最親密的陌生人》(【美】莎麗.曼寧 著):推薦家屬閱讀。

附:測測你有沒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下面的心理測試可以幫助評測你是否有某些可能導致BPD的因素。誠實地回答以下問題,就能幫你判斷是否需要諮詢心理專家。

1.我經常因為父母(愛人、兒女、朋友)的言行,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2.努力不被其他人拋棄,甚至不惜瘋狂(如哭鬧、自虐等)。

3.剛開始認識的朋友都很單純,日子久了卻覺得他們無法接受我。

4.經常感到無法忍受的孤獨。

5.情緒極易波動,穩定的情緒不會持續幾小時。

6.無法控制暴怒情緒,容易與人產生口角或肢體衝突。

7.一再用自殘行為來獲取解脫或快感。

8.經常以自殺的姿態威脅或要求幫助。

9.自我形象、性別取向、長期目標或職業選擇、喜好交往的朋友類型、價值偏好中至少有兩項定義不明確。

10.長期感到空虛和無聊。

11.自卑,經常感到失望、無助和無力。

12.對新事物往往是抗拒的,悲觀的。

13.固執。

14.目中無人。

15.與權威人物交往困難。

16.對批評過度敏感,容易感到被輕視和忽略。

17.有討好別人的歷史。

18.自責。

19.過度警惕,對周邊不安全因素過度敏感。

20.易發生無理由的恐懼和迷惑。

評測標準:以上20個題目,1~10題為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總體特徵;11~15題為任性型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亞型特徵;16~20題為自我毀滅型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亞型特徵。如果你對某一項回答「是」,你應該為自己擔心了。如果回答中有兩個「是」,建議立即諮詢精神科醫師和心理諮詢師。

邊緣人格的人從小成長沒有存在的感覺,極度需要被關注,必須全部焦點都在他們身上,因為實在是太匱乏了。

*部分參引哈醫大一院心理科陳偉醫生相關文章

      一處綠汀,專業的傾聽與陪伴,心海晴汀,傾聽你的心聲.

心理服務 

個案諮詢與團體輔導

社區與校園心理建設

企業EAP服務

心理專職從業培訓

諮詢師實習基地

心海晴汀地址:北京市豐臺區馬家堡西路36號 東亞 三環5號樓203室

諮詢預約電話:13001018620

相關焦點

  • 一個比抑鬱症情緒還不穩定的心理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對於心境障礙我們了解有基本的抑鬱、焦慮、強迫症。其實單純的抑鬱、焦慮、強迫不難解決,有些人會發現不是神經症的康復率在75%?其實我們忽略了有些神經症還會伴隨人格障礙的可能。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問題——邊緣型人格障礙。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 邊緣人格障礙:比抑鬱症糟糕可怕的心境障礙就是我
    其實我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些神經症會伴有人格障礙,就比如今天給大家要講述的邊緣性人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這樣一類人,ta們很希望和你交往,可是深交後彼此很痛苦,即使你心平氣和的和這類人溝通,最後一定會情緒失控,甚至是歇斯底裡。
  • 你可能不是抑鬱症,可能是人格障礙
    但很有可能,他們並不是抑鬱症,而是人格障礙,其實他們活著也有他們的痛苦和無助。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什麼是人格障礙,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知識,就會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 他前一秒說著我愛你,後一秒就把我拉黑 | 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的人,情緒在一天中(甚至是一個小時內)可能有著多次的波蕩起伏而在人際交往中,邊緣型人格很難也無法與他人有穩定、持續的關係。在情緒起伏最為激動的時候可能還會有自殘或傷害他人的行為。情感健全的人通常以事實為依據來產生他們的感覺,而邊緣型人格障礙卻他們的感覺不符合事實的時候,他們會無意識地修改事實來配合感覺。這是精神分析的常用術語,卻也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常用的防禦機制。投射在邊緣型人格障礙身上的反映是,用責罵的方法把自己身上種種不好的特性、行為和感覺推到別人身上。有時候,他們會把有一定事實根據的事做誇大處理,比如你只是有點生氣,但他們卻指責你「非常討厭」他。
  • 6成抑鬱症患者出現抑鬱共病人格障礙,這個問題不容忽視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比如今天我要說的人格障礙問題,這是很多抑鬱症患者忽視的重要問題之一。什麼是人格障礙,它和抑鬱症的區別是什麼?之前我說了大部分抑鬱症患者都是非常善良的,可現實中有報導抑鬱症傷人和害人的事件,其實這都是抑鬱症與人格障礙共存現象。部分抑鬱患者共病人格障礙,是人格障礙在先,由於人際關係惡劣,到處被排擠而導致抑鬱。這些都稱為抑鬱共病人格障礙。
  • 「我是一個沒有皮膚的人」 | 痛苦的邊緣型人格障礙
    由於對於情緒的不可控制,邊緣型人格的人在人際互動以及親密關係中往往無法或很困難與他人形成穩定且持續的關係。當對方對他照料有加時,他會將照料者或者情侶理想化。電影中很多富有魅力的角色都帶有邊緣型人格的特質(參考自殺小隊中的The Joker & Harley Quinn)。同時,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邊緣型」特質,這些特質並非一無是處。
  • 什麼是邊緣人格障礙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臨床表現: 第一,紊亂自我身份認同(Self-identity)。缺乏自我目標和自我價值感,低自尊,對諸如「我是誰?」、「我是怎麼樣的人?」、「我要到哪裡去?」這樣的問題缺乏思考和答案。
  • 遇到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你該怎麼辦?
    他們至今還保持聯繫,在工作上,他總是及時提供許多幫助,然而卻不談感情。邊緣型人格障礙是病嗎?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上文中男子的奇怪行為具有較強的「邊緣型人格障礙」傾向。理論上講,邊緣型人格障礙主要以情緒、人際關係、自我形象、行為的不穩定,並且伴隨多種衝動行為為特徵,是一種複雜又嚴重的精神障礙。
  • 手機App鑑別雙相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ECNP2020
    Saunders博士介紹了智慧型手機在鑑別雙相障礙(BD)與邊緣型人格障礙(BPD)中的應用。 能鑑別,也能預測 雙相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均屬於精神科常見病,兩者的治療及預後存在顯著差異。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不同人格障礙的症狀表現可能大相逕庭,但作為人格障礙家族的一員,它們之間其實還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徵。 人格障礙的共同表現包括難以應對正常的生活、工作或學習壓力,以及無法與家人、朋友、同學或同事形成正常的人際關係。
  • 邊緣型人格障礙 :心理諮詢師的殺手
    1.什麼都不穩定 情感上 邊緣型人格的人,情緒在一天中(甚至一個小時中)可能會有多次的劇烈起伏。與雙相情感障礙不同的是:抑鬱和躁狂更替周期較長,而邊緣型人格的人,情緒轉變的太快,就像龍捲風。在人際互動以及親密關係中,邊緣型人格的人往往無法,或很困難與他人形成穩定且持續的關係。Ta可能對你忽冷忽熱,前一秒還跟你恩愛有加,後一秒冷淡的不行。
  • 邊緣型人格障礙真的一病誤終生?
    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基本特徵是一種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穩定以及顯著衝動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於成年早期,存在於各種背景下。邊緣型人格障礙在整個人群當中的患病率為6%,這個數字比例可真的是不低,而且一個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會影響到一個家庭,甚至是好幾個家庭。
  • 人格障礙的幾種類型
    人格障礙性格源於遺傳、生物和環境因素,正是它造就了我們所有人。 當一個人有人格障礙時,他們就更難對生活的變化和需求做出反應,並與他人建立和維持關係。這些經歷會導致痛苦和社會孤立,增加患抑鬱症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
  • 別再拿邊緣型人格障礙罵人了,他們自救並不容易
    如果一個人的情況符合其中五項及以上,且這些症狀起始於青春期並持續了一定時間,對TA生活的諸多方面產生了影響,那麼便可能被診斷為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九大症狀病因專家們認為,邊緣型人格障礙是在遺傳
  • 人格障礙致死率高,醫用大麻可以改善嗎?
    這是漢麻博士的第1577篇原創文章 人格障礙往往與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物質依賴、雙向情感障礙等精神障礙共病。 【疾病類型】 人格障礙類型大致分為6種:邊緣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迴避型人格障礙及分裂型人格障礙。這6種人格障礙類型所不能描述的部分,可用特定特質型人格障礙(PD-TS)評估。
  • 容易衝動、發脾氣、太「作」,是不是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她上網搜索後,懷疑自己有邊緣型人格障礙,想通過問診確定。和小雪聊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她從小就是個「急性子」、「暴脾氣」,可以說這是天生的性格。她這樣的性格並沒有嚴重影響人際關係,所以算不上邊緣型人格障礙。
  • 被嫌棄的邊緣型人格的一生
    但僅憑几個特徵就診斷一個人為邊緣型人格障礙是遠遠不夠的。真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他們極端的行為和壓迫性情緒往往嚴重到已經開始影響社會功能,讓他們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精神健康狀態是一個連續的譜系,並非單純只有「患病」或「健康」的兩極狀態。
  • 「沒有安全感、喜怒無常,我是邊緣型人格障礙」,「不,你不是」
    在昨天的文章裡,我介紹了邊緣型人格障礙(BPD)的一些行為特徵,在文章下面有很多讀者留言,紛紛給自己「上套」,說「我就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或者「我身邊的某位親人就是這樣的人」。事實上,在上一篇文章的開端我就曾經寫道:「人格障礙是一種僅次於精神分裂的比較嚴重的精神疾病,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佔總人群的6%。
  • 邊緣性人格障礙
    那麼,本文開篇那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男子,是不是有病呢?我沒和他接觸過,但從朋友描述的樣子來看,很可能他就是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患者,但他同時有著正常的人際功能,事業也做得還不錯。  問題就來了,邊緣性人格障礙,到底是不是有病呢?  他們怎麼就有病了?
  • 焦慮不安心情低落,你可能患了人格障礙症!
    DSM-5 第三部分的特定人格障礙類型分為6種。這六種人格障礙分為是:邊緣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迴避型人格障礙及分裂型人格障礙。這六種人格障礙類型所不能描述的部分,可用特定特質型人格障礙(PD-TS)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