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催熱女性專屬保險市場-建立多元化保險保障迫在眉睫

2020-12-09 同花順財經

楊曉東

見習記者楊曉東

「三八」婦女節臨近,而近年來這個節日也被賦予了諸如「女神節」、「女王節」等新含義。新時代女性不僅做到了傳統意義上的「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在各自的社會生活中也都非常出彩。但身兼女兒、妻子、母親、白領等多重角色的她們,也不得不面對來自職場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健康風險自然水漲船高。

據了解,近年女性購買保險量增速迅猛,其中自行購買的比例最高,達到六成以上。在家庭意識中首先保障自身風險,才有能力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成為越來越多女性的共識。

女性專用保險:

建立多元化保障

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乳腺癌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一位,每10萬人中就有43位乳腺癌患者。每年新增病例約21萬,死亡率近10/10萬(每10萬人中有10位乳腺癌患者死亡)。中國乳腺癌發病率的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兩倍,在全世界排第一。

乳腺癌高發,成活率卻很高。據統計,女性乳腺癌只要發現及時,經過5年的治癒期,成活率都在90%以上。專業醫生建議,要想接受比較好的治療,醫療費用準備30~50萬比較合適。

然而,由於治療費用很高,很多治療乳腺癌的特效藥社保是報銷不了的。這就意味著在這5年裡有巨額的醫療開支,還有沒完沒了的營養費和護理費。也意味著自己沒有了收入,生病三分治七分養,大病更是如此。在醫院接受治療只是很短的時間,後期需要長時間的營養補充和護理。這部分費用也需準備30~50萬。

隨著女性經濟地位和自我關愛意識的提升,保險市場也為女性敞開大門,一些專門的「女性保險」應運而生。所謂的「女性保險」,就是針對女性生理特點、特殊需求而特別設計的保險產品,不僅更有針對性,而且去掉了並不適用於女性的保障功能,降低了保費,提升了性價比,更符合女性需求。

懷孕分娩母嬰險:

保大也保小

除了女性特殊疾病外,在放開二孩背景下,還有保險產品針對生育分娩期間的意外風險提供保障。

比如,人保財險的「母嬰安心意外傷害保險」(下稱「母嬰保」)方案A對孕婦提供30萬元的身故保障,並針對7種分娩意外風險進行賠付(如臨床判斷不能恢復到昏迷、重度尿奔症/永久性膀胱造瘻、子宮切除的保障額度分別為10萬元、8萬元、6萬元)。若發生分娩併發症,如多臟器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除外)、產後發生羊水栓塞、產後大出血,其對應的保障額度分別為3萬元、2萬元、0.5萬元。

「母嬰保」不僅保媽媽,還保新生兒。比如,在身故方面,「母嬰保」對「足月分娩新生兒身故妊娠滿28周到胎兒身故」和「早產兒或過期產兒身故」,分別賠付5萬元和0.5萬元。

其次,平安產險的唐篩母嬰健康保險(尊享款)可為20歲-35歲的孕婦提供胎兒檢查費和兒童聽力障礙保障金。該產品規定,被保險人進行唐氏症候群血清學篩查,若篩查結果顯示為「高風險」或「臨界風險」,對於被保險人進一步接受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或羊膜穿刺檢查的,會給予不超過5000元的孕婦檢查費。若新生兒在醫院檢查並確診為雙側聽力障礙或單側聽力障礙,賠付金額分別為100%基本保額(2萬元)和50%基本保額(1萬元)。

「從消費需求來看,母嬰險的確切中女性生育的相關風險。但險企出於風控考慮,會對投保人所處孕期有一定要求,如有些檢查過了孕20周就不能做了,因為那時風險(若有)已基本形成。」上述保險規劃師說。比如,上述的唐篩母嬰險保費120元,但只允許孕期未滿20周以內的孕婦投保。

「對險企而言,銷售母嬰保險其實也十分划算。」某險企人士指出,母嬰保險賠的其實是社保報銷以外的醫療費,額度一般不高。但是,「媽媽是最好做銷售的」,這類產品抓住母親對未出生孩子的需求,可起到很好的「獲客」效應。「先把媽咪群體圈進來後,日後再進一步開發小孩教育年金等延伸產品。」

女性整形保險:

嘗試醫美一定要買

如果說疾病和分娩保障是雪中送炭,那針對女性整容(如墊鼻子、墊下巴、削骨豐胸)等手術風險的保障,就是錦上添花了。

有整形專家指出:「從創傷過多與麻醉過度致死,到填充物破裂、手術部位感染、腫脹變形不對稱等,均屬高發風險。」此前有調查結果顯示,頗受歡迎的雙顎手術,術後出現面部麻木等神經問題的比例竟高達52%。

據調查,女性整容相關產品,除了險企與醫美機構合作,在整形項目中嵌入整形保險以「套餐」形式銷售外,也有個別單獨產品面向市場全面銷售。

另外,就「三八」婦女節而言,前幾年還有險企推出「家務無憂險」和「美廚娘關愛險」,這類產品針對女性在做飯過程中,因切傷手指或者燙傷等意外產生的醫療費用。但今年截至目前並沒有看到這類應景產品。有險企人士直言,這類產品也屬於傳統意外險範疇,在銀保監會此前對搞噱頭的「奇葩險」進行打壓後,市場這類產品難以再現。

來源:新聞晨報作者:楊曉東

來源: 新聞晨報

相關焦點

  • 提供豐富優質人身保險產品迫在眉睫
    專家表示,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和居民平均壽命的提升,保險產品也要適應群眾對健康、養老、安全保障等的需求。從這個層面來看,推動保險業深化改革開放、突出重點優化供給,提供豐富優質的人身保險產品迫在眉睫。  商業健康險發展提速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 重塑我國商業健康保險價值體系迫在眉睫
    所以,增加規模化商業健康保險支付體系迫在眉睫,特別是民營醫院,唯有通過商業健康保險體系支持,才能建立多層次醫療服務體系。二、我國社會醫療保障體系面臨的挑戰我國未來理想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應該包括託底層、主體層和補充層,託底層為城鄉醫療救助資金,主體層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補充層為商業健康保險。
  • ...孫祁祥:「十四五」期間保險科技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
    【北大賽瑟論壇·2020】| 孫祁祥:「十四五」期間保險科技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 2020-11-03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特別策劃】發揮保險保障功能
    截至2019年末,農業保險承保農作物超過270種,基本覆蓋常見農作物,備案扶貧專屬農業保險產品425個,價格保險、收入保險、「保險+期貨」等新型險種快速發展。2019年,農業保險參保農戶1.91億戶次,提供風險保障3.81萬億元,支付賠款560.20億元,受益農戶4918.25萬戶次。大病保險向貧困人口實施政策傾斜,降低起付線,放寬報銷範圍,提高報銷水平,切實減輕貧困群眾醫療負擔。
  • 保險智能移動展業系統賦能保險已經迫在眉睫
    隨著智能科技的普及,保險市場已經開始挖掘保險展業系統,提升營銷效率,降低營銷成本、提供高服務品子,並且給市場開拓了營銷的新模式。在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之間要是做到了實時無縫對接,簡直是優化了業務流程。不論是保險中介機構和保險公司在銷售、運營和管理方面都能否充分的耦合,充分對客戶的信息起到了管理和挖掘客戶的價值。保險移動展業系統對整個業務流程進行了優化之餘,整個業務過程進行了管理和監督。保險展業系統對代理人來說,縮短了銷售周期,提升了出單率。
  • 孫祁祥:「十四五」期間保險科技人才培養迫在眉睫
    中證網訊(記者 程竹 實習記者 王方圓)近日,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孫祁祥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和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辦的「北大賽瑟(CCISSR)論壇·2020(第十七屆)」上表示,「十四五」期間保險科技人才培養迫在眉睫,應當高度重視保險科技人才的培養。
  • 《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分析報告(2015-2019)》發布:北京健康保險密度...
    商業健康保險是落實健康中國、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踐行「保險姓保」的重要載體。為促進北京地區健康保險專業化發展,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醫療保障需求,北京保險行業協會聯合北京工商大學於近日發布《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分析報告》,深入考察了北京商業健康保險市場現狀,分析了2015-2019年來北京健康保險市場發展特色、趨勢和熱點等內容。
  • 甜橙保險推出「專屬顧問」服務 為用戶省心配置保險方案
    為了解決這一需求痛點,甜橙保險在今年6月正式推出線上保險「專屬顧問」功能,免費為用戶提供一站式保險諮詢服務,幫助客戶省時、省錢、省力的配置到適合自己的保險。定製化服務省心更貼心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促使民眾健康意識和風險保障意識陡然提升,越來越多的家庭關注並選擇保險產品。
  • 保險越發細化,保障更加全面
    「這樣的保險也屬於意外險,但是針對性更強,用氣安全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但是難免會出現一些疏漏。此類產品保費根據保額和保障內容進行浮動,保障得非常全面、保額很高的情況下,保費也不過百元,保費不是很高,也是給人身和財產多一份保障。」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有這樣的保險,並且購買此類保險。
  • 支付寶保險嚴選好保險,為超過3000萬家庭提供百萬保障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加速了用戶渠道建立。與傳統的銷售渠道相比,年輕群體相比之下更信任網際網路,早已養成網際網路消費的習慣,同時網際網路透明化的特點契合了年輕群體主動了解、購買的保險消費模式,給了網際網路保險爆發式增長的空間。
  • 江蘇發布《意見》鼓勵用人單位建立補充醫療保險
    昨天,記者從江蘇省醫保局獲悉,該局就《關於促進補充醫療保險發展、進一步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指導意見(試行)》(下面簡稱《指導意見》)公開徵求意見。《指導意見》鼓勵有條件的用人單位為職工建立補充醫療保險,擴大補充醫療保險的覆蓋面。
  • 特斯拉「加盟」汽車系保險軍團 有望破局新能源專屬車險
    ⊙記者 韓宋輝 ○編輯 陳羽特斯拉正式挺進中國保險市場。天眼查信息顯示,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下稱特斯拉保險經紀)近日註冊成立。至此,特斯拉的保險「版圖」拓展到中國,國內汽車系保險軍團再添生力軍。在美國加州,特斯拉已經建立了一種保險費率和實際汽車駕駛掛鈎的反饋機制。這一機制落地後,要獲得與以往相同的保險保障,加州車主僅僅需要支付以往保費的25%至50%。業內人士表示,成立特斯拉保險經紀後,這一機制有望在國內市場落地,給特斯拉車主帶來更多優惠。
  • 新華財經丨稅延養老保險試點尷尬「遇冷」 試點擴面擴容迫在眉睫
    新華財經上海6月2日電(記者王淑娟 潘清)在海外市場被證明行之有效的個稅遞延,在中國正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尷尬。試點以來,業務總體規模不大,市場普遍反映政策吸引力不足。截至2019年4月末,稅延養老保險政策試點期限已滿,不少專家呼籲,進一步完善稅延養老保險政策,提升商業養老保險服務民生效能迫在眉睫。
  • 「保險+科技」的破局之道——訪匯才控股集團總裁、匯智保險智庫...
    五是全面拓展和加強與優秀保險主體公司的業務合作,通過與保險公司的連接,更便捷地觸達客戶。《經濟》:隨著保險市場全面對外開放,市場供給主體將更加豐富,市場競爭更加充分,保險市場正在經歷轉型和變革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保險+科技」的破局之道在哪裡,匯才控股是如何進行轉型升級的?
  • 戰疫,銀保監會要求適當擴展保險責任,發揮保險保障功能
    各人身保險公司要本著服務大局、以人為本、特事特辦、務實高效的原則,開通理賠綠色通道,對受疫情影響出險的客戶優先處理,最大限度簡化理賠流程,提高理賠效率,鼓勵採用網際網路、手機APP等線上服務以及預付保險金等方式,切實做到應賠盡賠、能賠快賠,為出險客戶提供及時的資金支持。二、適當擴展保險責任,發揮保險保障功能。
  • 如何買到對的保險
    活動當天進店的女性客戶即可獲得贈品精美玫瑰花以及化妝收納包1個一年一度的「三八女神節」就要來了,
  • 為什么女性更需要保險?
    給自己一份保險,讓安全感來源於自己,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了這一點。曾經在知乎上有個高贊問題—「男性和保險哪個更靠得住「,結果保險獲得了壓倒性的優勢,所以女性更應該在有能力的時候積極為自己配置保險,小編為大家分析幾點原因:一、女性的壽命長於男性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廣場上跳舞的,公園裡遛彎兒的,老爺子多還是老太太多呢?當然是老太太多。
  • 普惠型商業保險如何保障罕見病
    關於普惠型商業保險如何保障罕見病,相關條款分析最近已進入實務轉化階段。近日,浙江衢州市全民健康補充醫療保險(惠衢保)正式上線,實現全體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無差別保障,參保人員享受相同保費標準、保險範圍、待遇水平。不設置投保年齡、健康狀況、既往病史、職業類型等前置條件,保費與個人疾病風險脫鉤。2021年的保費確定為100元/年·人。
  • 眾安科技聯手友邦保險推動場景化和數碼化保險產品開發與分銷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周菡怡)12月9日,眾安科技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ZA Tech」)宣布,將與最大的泛亞地區獨立上市人壽保險集團友邦保險集團(以下簡稱「友邦保險」)成為區域科技合作夥伴,ZA Tech 將協助友邦保險加速數碼化,從而讓友邦保險觸達新客戶群,並透過提供創新的保險產品和連結合作夥伴填補用戶的保障需求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太平洋保險集團傅帆:創新保險供給模式...
    加快民生類、責任類保險業務發展,積極參與安全生產體系、智慧城市建設與基層社區管理,加強同政府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建設相融合,探索開展一攬子綜合保險保障方案,研究提出符合實際的多維度、全方位、深層次的政保產品服務體系,助推提升國家治理水平和突發公共事件應對能力,成為國家應急管理體系的有力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