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物很容易一本萬利,這樣的事情,大概只有古玩行業能做到

2020-12-13 藍鷹書畫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收藏文物很容易一本萬利,這樣的事情,大概只有古玩行業能做到

文/華勇

相信大家都知道,收藏文物是很容易做到一本萬利的,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一位外國的收藏家,僅僅花費了20元人民幣,就收藏了一件非常珍貴的白瓷碗,並最終以1500萬元的價格賣出,一時間驚掉了大家的下巴。看到這樣的情況之後,很多人不免感嘆,估計也只有古玩行業能夠做得到。

請擊

01紛繁複雜的古董市場

我國悠久的文明歷史當中,老祖宗不僅創造了輝煌的文明,而且也為大家留下了非常多的文物,因而直到今天,仍然吸引著眾多收藏家的目光。他們不惜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收藏文物,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稱道的事情。

隨著時間推移,古玩市場的文物越來越少了,也讓大家感到非常遺憾,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越來越多的假文物充斥市場,不免讓人感嘆,古玩市場的水太深了,沒有一定的眼光和功力,很容易受到欺騙。不過也有很多運氣不錯的收藏家,居然在文物市場撿漏,讓大家感到非常羨慕。

02誤打誤撞的收藏家

生活在美國紐約的一位收藏家,平時就非常喜歡收藏高端藝術品,因而在他的家裡面,無論是書畫作品,或者是各種各樣的瓷器,都給人應接不暇的感覺。有一天,當他來到跳蚤市場的時候,被其中的一隻白色大碗吸引住了。與店家討價還價之後,這位收藏家以20元人民幣的價格,買下了這隻普通的大碗。

拿到家中之後,這位收藏家發現,這隻大碗與家中的很多瓷器差別非常大,因而認為它的收藏價值不高,於是將它丟棄在了房間的一角。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位收藏家的兒子學習了很多收藏知識,便對這隻大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03被發現的文物

經過仔細的研究之後,收藏家的兒子認定,這隻白色的大碗其實是一件非常珍貴的文物,於是將它拿到了拍賣行。果不其然,經過專家的鑑定之後,認為這隻大碗,其實就是宋朝時期的一件文物,價值高達上千萬元人民幣。

聽到專家的解釋之後,收藏家父子立刻決定,將這件文物拍賣。經過拍賣行的籌措之後,最終這隻大碗以1500萬元的價格成交,讓人感到頗為讚嘆。畢竟在當初的時候,這隻大碗僅僅值20元人民幣,如今卻翻了無數倍,實在太讓人想不到了。

在參加一檔綜藝節目的時候,著名文物鑑賞家馬未都,也曾經向大家講述了這個故事。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文物市場上撿漏的事情,其實是真實存在的,不過並不是哪一個人,都有如此好的運氣。相信大家在今後的時間當中,一定會更加關注文物市場,說不定也能獲得意外的驚喜,改變自己人生的方向。

—END—

本平臺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相關焦點

  • 古玩行情預測:2020年收藏界什麼藏品值得收藏?未來文物發展方向
    不過由於市場的高漲,搞得古玩市場烏煙瘴氣,對於藏友如何辨別手中的藏品增加了很大難度! 所以對於如何收藏以及辨別藏品真假就顯得尤為重要的了,其實適合收藏民眾的文物鑑定現在通常都還是傳統實踐眼學派,很簡單的道理,只有全方位了解了文物的多樣性和出土坑口的各種特性,加上對各種層級仿品的對比研究
  • 手裡的古玩被估價上百萬 這些鑑定內幕你知道嗎?
    帶著好奇和疑問,我們走進了國家文物出境鑑定河南站站長、河南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研究員夏志峰。事例 古玩行當「奸詐」知多少"古玩行當的奸詐由來已久",夏志峰一針見血地說,自民國時期以來,古玩行業就存在兩種奸詐:把假的說成真的,把真的說成假的,目前市場上的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把真的說成假的意在據為己有。
  • 這樣的「古玩藝術品交易」騙局!
    近年來,古玩字畫等藝術品成為繼股票、房地產之後的又一投資渠道,開始受到追捧。可是隨著收藏熱的興起,古玩拍賣行業亂象叢生,甚至處處是陷阱、騙局。近日,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松江法院)就審理了一起詐騙案,揭開古玩藝術品交易中的騙局。
  • 古玩收藏領域必備知識集錦
    收藏無止境,學習無止境,這是古玩收藏領域都知曉的道理。如今想進入古玩收藏領域的人士越來越多,藏品又無限眾多,如何以簡化的方式學習古玩收藏知識是一個難點。 今天紫色百合香以一句話的形式讓您快速了解古玩收藏知識,使您輕鬆掌握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
  • 古玩收藏:從對物質層面的追求,慢慢轉向了對精神層面的追求!
    能造就如此高價,一方面是物以稀為貴,另一方面則是物以「知」為貴。物以知為貴,說明是大家了解了這些文化古董,也說明大家逐漸知道了它是文化價值的最好載體。所以說,有人說,古董古玩是濃縮財富的不二選擇。你花一百萬買張畫,他可以花一千萬買件古董,後面還有幾千萬一張的人,這樣看來,在藝術品面前人人都變成了窮人。從「比車」到「比家裡文物擺設」,也說明了人從對物質層面的追求,慢慢轉向了對精神層面的追求。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具有歷史價值、考古價值、文化價值和傳承價值的古董不會貶值。
  • 全國古玩市場大全一覽表,太全了(建議收藏)
    古玩市場,就是古董、文物的交易場所。古玩市場被視做人類文明和歷史縮影的見證者,融合了歷史、方志、金石、博物、鑑定等學科。 古玩市場經歷無數朝代起伏變遷,藏玩之風依然不衰,古玩交易依然旺盛。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人們對古文化古董的收藏愛好也明顯有了更強烈的需求。
  • 真正的古玩鑑定行家到底是哪些人?!
    自春秋戰國以來,我國就已經出現了古玩藏家。 有收藏,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會出現仿製,有仿製,就有了真偽的鑑別。那麼,博物館工作人員、古玩商人,他們誰在鑑定古玩真偽方面最有發言權呢?我們先來看看藏家和古董商人,他們畢生面對古玩的主要課題就是鑑別真偽,因為他們的每一次走眼,都會付出至少是大量金錢的沉重代價。有一些古玩藏家,甚至是幾十年如一日地藏不離手,通過不斷觀察、撫摸、對比、感悟,就連睡夢中都在體會,使他們對文物的真偽具有了一種特殊的感知,就如同只有親生父母可以通過朝夕相處而準確判斷雙胞胎孩子身份一樣。
  • 狗血、鳥糞、馬尿、老鼠,重口味的文物造假,造就了千億假貨市場
    萬千行業,古玩最渾! 文物本無價,它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傳承的是我們燦爛的文明。但作為不可再生之物,藝術價值高的文物便具備了一定的金融屬性,可以保值升值,因此成為市場上流通的高利潤商品。
  • 教你古玩收藏如何準確選擇出手!
    收藏四個字:緣,錢,眼,閒。古玩是用來教訓狂妄的有錢人的!有實力玩精品,無實力玩真品。多拜師多看書多到市場走走,謙虛可以提高眼力,傲慢讓你買到教訓。正所謂要想富,玩文物。識貨則富,貪寶則窮。不懂不動,要玩自己懂的那一種。一票否決:古玩鑑定,只要有一點不對,則放棄;不是精品不動心:收藏要有精品意識,只有精品價值才高,把玩也雅。
  • 昔日古玩行
    古玩鋪的老闆和學徒。海達·莫裡遜攝民國年間的古玩鋪中除了小件文物,還有大型佛像,有的是從石窟盜買的。近年來,隨著收藏市場升溫,很多人都知道,北京潘家園是古玩愛好者「淘寶」的好地方。古玩業究竟源於何時,已不可考,但歷史久遠是無疑的。
  • 人氣最高的五本古玩類小說,是熱愛古玩收藏的你必看的書籍!
    大家好,我是冬日暖陽,那一個每天絞盡腦汁,給大家推薦精品好書的我,今兒個,又帶來了五本優秀小說——人氣最高的五本古玩類小說,是熱愛古玩收藏的你必看的書籍!喜歡古玩的人群,最需要具備的就是鑑別古董的能力。由於我國的古代藝術品歷史太悠久了,並且樣式繁多,產量也很宏大,除了歷代流傳下來的大量的出品物,還有大量出土文物。
  • 5本古玩撿漏賭石鑑寶小說,題材小眾但不失精彩,看完真過癮!
    穿越改變不了曾經發生過的一切,能做的只是將古代文化繼續傳承下去。值得一看!第二本:《揀寶》 作者:燭 字數:315.2萬字書評:這是一本鑑寶類的書,主角有個能夠觀察物品寶氣從而判斷年份價值的異能,於是就走進了古玩行業,全文講主角的收藏事業。
  • 國有文物商店開啟「放貨大集」 2020文物國際博覽會本土化中謀新
    北京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的文物博覽會重點將民間收藏和國有文物銷售渠道做以對接溝通,未來國有文物商店或將成為文博會的保留項目。「2020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發布會上,北京古玩城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建立對本屆文物博覽會的整體情況做以介紹,活動以「共享收藏、繁榮市場」為主題,展區總面積為2000平方米,匯聚了北京、天津、遼寧、南京、河南、河北、湖南等地60餘戶國有文物商店、古玩經銷商和藝術品機構參展。展品包含瓷器、玉器、壽山石、佛造像、古董珠寶、古玩雜項等品類。
  • 劉益謙雞缸杯從1000港元到2.8億背後貓膩-—古玩評估(風塵擺渡)
    要是對古玩市場沒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在利益的誘惑下就匆匆投身其中——難免會跌跌撞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一旦對某些事物表現出比較明顯、強烈的欲望,就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我做電商出身,投身古玩藝術品行業三年多——對這個行業來說不算長;憑藉著電商人對市場天生的直覺,這幾年來在古玩行業內也算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古董的市場價值不同於普通商品,一個古董的價值,要從它的歷史價值、藝術(工藝)價值、市場價值、收藏價值幾個方面去考量。
  • 古玩鑑定應該是客觀理性公正科學,專業全方位作正確判斷真假
    古玩鑑定應該是客觀、理性、公正科學技術靠專業知識全方位作正確判斷真仿。對真品實物要多學習上手實戰,真品特徵掌握了才能做到領悟。要理論和實戰統一結合,理論與實踐是密不可分才能做到鑑定有依據。沒有火眼金睛的好眼力,沒有降龍伏虎的專業知識真功夫是無法生存於古玩行業。鑑定古董依靠特徵細節判斷真偽,是鑑定捷徑。
  • 民國趙汝珍《古玩指南》的背後【2】
    有了資本的趙汝珍當時他最大的嗜好就是古玩,隨後便把西琉璃廠榮寶齋東邊因倒賣孫殿英盜掘的東陵文物而事發的「尊古齋」盤了下來,1937年籌備1938年開業,取名為「翠珍齋」,由著名金石家壽石工題匾。隨著開店對古玩的認識和把玩,也苦於沒有收藏資歷,便籌備今後寫成一部古玩專業的工具書。
  • 王立軍:真正專家只鑑定古玩真假,不估價
    有錢能使鬼推磨  俗話說:「亂世藏金銀,盛世興收藏。」隨著文物收藏熱的升溫,電視中的文物鑑寶類節目也越來越多。然而,時下有不少鑑寶類節目,為了吸引眼球,聘請一些所謂的文物鑑賞家,在螢屏上故意誇大文物價值,唬弄廣大觀眾,誤導民間投資。
  • 電影《古玩》以鮮明人物,凝重歷史,意外結局,傳遞古文化的精髓
    本人夢想是學考古,整天想和古物打交道,但最後還是來搬磚了,不過人總是要有夢想,雖然沒有實現,但喜歡的心並沒有停下,這個行業唯一和考古挨邊的應該就是影視了,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紀錄片還是節目,只要是和文物有關的都會去看。以前電影頻道播過一部,就叫《古玩》,講述了兩個古玩商圍繞一隻周王祭天用的鼎發生的故事。
  • 張雅宗:中醫史文物收藏第一人風範長存
    張雅宗一生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與推廣,致力於中醫史學研究及相關文物收藏,一生中為搶救國寶級中醫文物殫精竭慮,宵旰憂勤,成績斐然。他的離去,是我國中醫史研究領域的重大損失,令中醫史文物收藏事業失去了引領方向的舵手。
  • 雲南玉溪這個古玩交流市場:很多玲琅滿目奇珍異寶:值得收藏
    文玩古物是一種傳承歷史文化,是人們日常生活用品,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文明的進步,一代一代物品就會被替換,留下的老物件就成了人們懷念生活的歲月,由此很多人喜歡上了收藏文玩老物件的愛好。在我國很多博物館的珍貴文物也是從民間徵集而來,由此對我們歷史文化傳承有很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