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衛星發射成功率百分之百,靠的是什麼?

2020-12-22 騰訊網

關注《國家記憶》,一起漲知識!

從2000年開始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承擔起

中國北鬥系統的發射任務

20年間

59顆北鬥衛星

百分之百的發射成功率

被送入太空

完成北鬥組網

北鬥衛星的發射歷史

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成長史

北鬥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自主可控、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它按照三種軌道架構實現全球定位導航。

由於三種軌道都是中高軌道,而當時在中國只有西昌發射場具備發射中高軌衛星的能力,因此,西昌與北鬥結下了不解之緣。

如何才能將59顆北鬥衛星成功發射到預定軌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面對的最大難題就是時間緊、任務多。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原來平均每年只發射2-3顆衛星,北鬥工程啟動後,任務一下增多了兩倍,這對發射場所有工作系統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發射塔架是保障發射最基礎、最重要的設備,火箭不僅在塔架上完成吊裝合體,加注燃料,最後也是在塔架上一飛沖天。

圖:尚猛在維護塔架齒輪

34歲的尚猛擔任塔架系統維護工作,接到北鬥衛星密集發射的任務後,尚猛需要在儘量少的時間內,保證工作準確無誤。

火箭型號不同,塔架就必須迅速完成狀態轉化,以適應不同的發射需求。為了檢查火箭的擺杆,尚猛他們要像蜘蛛人一樣,一節一節地檢查,確保塔架完好。

一顆北鬥衛星成功發射後,尚猛他們還必須要第一時間趕到塔架,仔細檢查火箭點火時產生的巨大衝力和超高溫度有沒有損壞塔架,迅速更換鬆懈的螺絲和彎曲的鋼梁。這是一項細緻和謹慎的工作,決定著下一發任務是否順利。

在北鬥衛星密集發射期間,有很多像尚猛這樣的西昌航天人在默默奉獻著,用螺絲釘精神支撐著發射任務的高速運轉。

2011年7月27日5時整,第9顆北鬥導航衛星即將發射。在距離發射窗口僅剩1小時的時候,場區強雷暴天氣加劇。

由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承擔著搶佔頻道和頻率資源的重任,不到最後關頭都不能輕易放棄發射。儘管壓力很大,氣象部門負責人江曉華仍在想辦法,尋求可能性。

5時30分,已經到了發射窗口時間,指揮部要求氣象系統拿出5點35分至45分之間的最後會商結果,是否還有機會發射。在最後一次預測中,氣象團隊觀察到了一個發射機會:在兩個雷暴之間有一個十分鐘的空隙

但是這個時間太短暫了,江曉華甚至不敢下定決心往上報。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高級工程師 江曉華:

很糾結,確實很糾結,我一直是下不了決心,天氣一直都是這麼危險的,我說我們再拖幾分鐘,最後實際匯報的時候是在5:34去匯報。

指揮部在詳細聽取氣象部門的匯報和測算後,下達十分鐘程序口令。

5時44分28秒,長徵三號甲火箭噴出烈焰,鑽入稠密的雲層之中。就在發射完一分鐘之後,預測的雷暴如期而至,而此次發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

從2017年11月開始,北鬥三號工程啟動,兩年的時間內,30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進入了更加高密度的發射期,這不僅要求每個崗位的準確高效,也對發射場整體系統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8年10月31日下午,發射場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常規推進劑的加注。按照計劃,這顆衛星將於11月1日進入太空,執行北鬥三號任務。

16時29分,常規推進劑已加注大半,還需半個小時就全部加注完畢。指揮員、操作手都在專心致志地關注著加注情況。突然,一陣不尋常的晃動,讓加注人員心生警覺。

突如其來的震動讓加注人員有些害怕擔心,但他們很快就鎮靜了下來,因為在平常的演練中,他們都有過對類似緊急情況的應對流程。

圖:王甲在觀察數據

加注指揮員王甲觀察屏幕上相關數據,迅速命令各號手檢查各崗位的設備運行狀態、及時匯報。加注操作手也穩定好情緒,安心等待指揮員的命令。

十幾秒後,震感減弱,兩位加注操作手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衝向管路和洞庫,仔細檢查管路接口和儲罐。

事後才得知,10月31日16時29分,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發生5.1級地震,而正在加注的2號塔架離震中僅50千米。

2020年6月23日,更換完設備的最後一顆北鬥衛星在西昌發射成功,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完成

高密度發射能力的突破

讓西昌發射場躋身於世界一流發射場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每一個人

勇敢擔當 迎難而上

20年間

箭無虛發

以百分之百的發射成功率

完成組建出中國人自己的導航系統

守護國家 服務人民

相關焦點

  • 我國一箭雙星發射兩顆北鬥衛星,在軌數量突破50顆
    11月2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配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兩顆北鬥三號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07次發射,也是該系列運載火箭今年的第11次發射。12年間,長三甲系列火箭用37次發射成功的表現,將51顆北鬥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這是我國衛星發射的「一小步」,卻標誌著北鬥計劃的「一大步」
    今天1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四十九顆北鬥導航衛星。
  • 雙星發射成功!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完成
    特別是2018年7月份以來,已執行7次任務、發射12顆北鬥導航衛星,組網發射最短間隔僅17天,創造了北鬥組網發射歷史上高密度、高成功率的新紀錄。此次發射的北鬥導航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91次飛行。
  • 我國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梁珂巖攝中青在線北京3月3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今天凌晨1時5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第七、八顆組網衛星。
  • 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西昌6月23日電 天為棋盤星作子,中國北鬥耀太空。因技術原因推遲一周發射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23日上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重啟」發射後成功布陣太空,我國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年建設歷程影像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6月23日上午,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9時43分,伴著山呼海嘯般的巨響,騰空而起的長徵火箭拖曳著耀眼的尾焰,託舉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飛向太空。
  • 北鬥三號完成星座部署,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將給人們帶來什麼?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亮點 1攻剋星座星間鏈路技術,雖然「看不見」在地球另一面的北鬥衛星,但用北鬥衛星的星間鏈路同樣能與它們取得聯繫。亮點 2設計壽命達到12年,達到國際導航衛星的先進水平,為北鬥系統服務的連續、穩定提供了基礎保證。
  • 北鬥會影響駕考科目二嗎?聽北鬥三號衛星首席設計師謝軍在西昌衛星...
    ,大概在發射塔架什麼位置? 衛星大概在衛星發射中心「星」的位置。 5.北鬥衛星都在哪裡發射? 所有的北鬥衛星都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都取得了圓滿成功。
  • 邊境挑釁失敗之後,印度認清現實發射導航衛星,拒絕被北鬥卡脖子
    圖為IRNSS系統衛星裝備現場近日,在邊境挑釁失敗之後,印度終於認清現實,決定發射更多的國產導航衛星,來完善自己的IRNSS區域導航系統,拒絕可能的戰爭中被北鬥系統卡脖子,可是沒想到印度的這一決定卻被俄羅斯狠狠打臉
  • 北鬥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即將發射 這些上市公司能否「搭車」?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北鬥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即將發射,這些上市公司能否「搭車」?20載砥礪奮鬥,北鬥人即將迎來「夢想」的高光時刻,中國的第一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鬥系統」)——即將完成全球組網。據悉,北鬥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第55顆)將於近日發射,北鬥三號系統將正式全球組網。
  •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升空,產業鏈將迎來大...
    今天上午9點4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北鬥是啥?發展規劃是?北鬥,是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簡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國之重器,是國家空間基礎設施。
  • 北鬥衛星與GPS有何不同
    北鬥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定位導航衛星體系,是為了服務於全球用戶的,能夠為全球用戶提供精準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且擁有其它導航衛星體系不具備的短報互文傳輸功能,性能先進。北鬥衛星體系使用了35顆衛星組網,而GPS只使用了24顆衛星,這是為什麼呢?
  • 大國重器 | 以北鬥衛星可視化,致敬偉大祖國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升空,至此,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35顆工作衛星全部發射入網。   一、高燃時刻回顧,北鬥星耀全球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升空,至此,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35顆工作衛星全部發射入網。   從1994年到2020年,歷經26載,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美收官!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實測衛星使用數量,注意北鬥系統不是地圖軟體
    近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發射成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部署完成。世界有四大衛星定位系統,分別是中國北鬥定位系統(BDS)、美國GPS、歐盟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
  • 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在即 機構給出兩方面布局機會
    來源:證券日報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窗口定為6月16日10時11分至10時50分,瞄準窗口前沿實施發射。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組建成網,未來的重點在於應用,軍用和民用市場需求的增長將有力促進北鬥產業鏈的發展,基於北鬥產業鏈站在新一輪快速成長期的起點,預計國內的發展空間至少1萬億元規模起步。」
  • vivoX50Pro展現過硬品質,見證北鬥衛星發射,相距十米只輕微受傷
    近日,我國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並且進入預定軌道,北鬥3號全球組網工程已經全部完成,這意味著我們中國有了自主獨立的衛星導航系統,不再依賴國外的衛星導航。如此激動人心的時刻,大家肯定想通過影像的方式將它留住,在發射的過程中,官方的直播團隊布置了很多機位來記錄發射的瞬間,其中就用到了剛剛發布不久的#vivo X50#。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2012年9月19日3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採用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第十四顆和第十五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升空並送入預定轉移軌道。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 「中星6C」衛星成功發射 長徵火箭完成第300次飛行任務
    「其中,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累計發射127枚長徵火箭,約佔43%,是我國目前執行發射任務最多的航天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董重慶介紹說。零時二十八分,01指揮員鄢利清下達「點火」口令後,乳白色的長徵火箭騰空而起,成功將「中星6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北鬥強勢發力!外媒:在165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令GPS失色!
    2020年6月23日,對於中國而言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在這一天,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這也標誌著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如今,距離北鬥全面建成已經過去五個多月了,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全世界應用地怎麼樣了?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來源:金融投資報隨著今年6月最後一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組裝完成,正式完成全球組網。有市場人士指出,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啟動以後,全產業鏈100%自主可控,全球競爭力將加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