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會影響駕考科目二嗎?聽北鬥三號衛星首席設計師謝軍在西昌衛星...

2020-12-26 騰訊網

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804

上周六

央視《開講啦》欄目播出了

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

在《開講啦》史上最大講臺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講述的北鬥故事

節目中,謝軍

以《北鬥三號「巨星天團」,齊了!》為題開講

並與5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

進行連線交流

(畫面中的一位小夥伴沒有參與連線交流)

謝軍講了哪些知識

分享了哪些故事

小太為你整理了一份學習筆記

1.星箭組裝完成後的衛星,大概在發射塔架什麼位置?

衛星大概在衛星發射中心「星」的位置。

2.衛星廠房太陽能電池帆板如何檢查?

模擬太陽光的燈管來檢查。

3.帽子這樣戴有什麼講究?

主要是從衛星的安全角度考慮,防止帽簷碰到衛星產品。

4.衛星廠房裡的藍色背板有什麼功能?

藍色背板是微波吸波牆,由特殊材料做成,可以減少微波對衛星的影響。

5.北鬥衛星都在哪裡發射?

所有的北鬥衛星都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都取得了圓滿成功。

6.北鬥全球系統組網衛星由多少顆組成

由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衛星),3顆傾斜同步軌道衛星(IGSO衛星),24顆中圓軌道衛星(MEO衛星)組成。

7.為什麼GPS在世界上應用的面非常廣,中國人還要設計研製又花錢、技術又複雜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呢?

1993年的「銀河號事件」讓航天人認識到,在發展航天項目的同時,必須要有自己安全獨立的時頻基準系統,一定要把非常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衛星導航系統要搞上去。

關鍵產品、關鍵技術,如果不掌握在自己手裡,特別像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基礎設施的話,那麼將像沙漠裡頭的高樓大廈,沒有基礎是不牢靠的。

8.北鬥人的概念中,不允許有一納秒的偏差?

一納秒是十的負九次方秒,假如一個時鐘它每天變化一納秒的話,那麼三百萬年之後它就會累積變化一秒。一納秒對我們日常生活來講,可能比瞬間、比剎那還要短得多,但是對於高精度的衛星導航系統,它是無法容忍的。一納秒對應的就是我整個衛星上頭自身測量的一些參數,建立的基準就會有零點三米的偏差。而這個偏差再帶到地面用戶那兒,可能就無法保證我們系統設計要求的十米、六米的這樣一個定位精度,可能就變成二十米、三十米。特別是每顆星如果都有這樣一個問題的話,那麼整個系統的服務,就會大大地打折扣。所以一納秒這個事情,在我們整個北鬥人的概念中間就是不容忽視,不允許有一納秒的偏差。

9.北鬥系統有什麼特別之處?

在系統的設計上,北鬥採用空間星座,是跟GPS等衛星導航系統不一樣的,在形成區域的服務能力上是有巨大的優勢的。

中國的北鬥衛星相對於美國GPS衛星,有了更多的功能,像短報文、通信位置報告、還有星基增強等等。短報文和位置報告功能,在2008年我們國家發生的汶川地震的時候,得到了非常好的應用。北鬥系統的精密單點定位和星基增強服務,對整個智慧城市的建設,包括正在開發的自動駕駛、無人機送貨等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

10.北鬥系統目前應用如何?

在北鬥三號的技術和應用方面,我們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比如雷神山、火神山的醫院的建設,它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首先就是要把所有的定點位置的基準要測準。北鬥系統具有這種覆蓋性廣,測試精度高的特點,所以可以很高效地把所有要打樁,要設置基建設備的地方測試出來,指導後續的建設工作。比如,今年5月,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和對應的終端也作為主用設備,作為主要的測量手段參加了珠穆拉瑪峰2020年的測高項目。

北鬥系統在各個領域,雖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我們離天上好用,地上用好,實際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北鬥的使用應該取決於人的想像力,人的想像力不開放,我們北鬥的效益,也就無法得到發揮。

「收官之星」不代表著北鬥工程的結束,而是整個工作,整個系統發展的一個新的節點。備份星的研製工作還是非常重要,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任務。同時我們要面向用戶,面向整個國家和全球經濟發展的需求,開展新一代衛星導航技術的研究。我想,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北鬥,一定會得到廣泛的應用。

11.北鬥全球組網原定計劃2020年底完成,提前半年完成有什麼意義?

從系統效益來講,可以儘早地發揮這半年的效益,對航天人來講,就是要更多地付出汗水,操的心更多一些。

12.北鬥衛星的體積和質量越來越大,是為了什麼?

衛星質量的增加伴隨的是用戶體驗的提升。

13.北鬥應用會影響駕考科目二嗎?

北鬥精確定位技術足以監視操作符合不符合駕考標準,這些技術不光用於駕考,它的精確測量包括毫米級的也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比如,在很多地方的橋梁橋墩上,都安有北鬥終端設備,定時進行位置檢測,跟標準的數據進行比對;比如在一些多災的山區,在山坡上也放有北鬥終端,預警山體滑坡。未來,北鬥應用將應用於更多地方。

溫馨提醒:要不努力學習駕考知識,熟練掌握駕駛水平,北鬥不發展你也考不過。

14.如何從一個具體的崗位成長為一個大系統的總負責?

首先要打牢知識基礎,同時請教身邊有經驗的專家不斷提升能力,只要堅持下去,就能成為領域內的專家。

15.如何看待航天發射任務失利?

航天是一項高風險的事業,每一次發射、每一次試驗都是高風險的。

成功是差一點失敗,失敗是差一點成功。在發射前對衛星、火箭的所有數據、所有狀態要認真地檢查,才能做到發射結果、衛星在軌工作的萬無一失。

16.太空飛行器的名字都跟神話有關,航天人都是很浪漫的嗎?

我身邊有很多非常浪漫的航天人,也有不太浪漫的人。

太空飛行器的名字都跟神話有關,這是人們要走向太空,實現自己夢想的一種寄託。

相關焦點

  • 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西昌6月23日電 天為棋盤星作子,中國北鬥耀太空。因技術原因推遲一周發射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23日上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重啟」發射後成功布陣太空,我國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 北鬥三號完成星座部署,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將給人們帶來什麼?
    亮點 3採用銣原子鐘,同時還配置性能更高的新研國產氫原子鐘,實現北鬥導航定位「分秒不差」。昨天9時4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著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這顆衛星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系統組網衛星的「收官星」,至此,太空中,北鬥三號系統30顆組網衛星全部就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戰略任務圓滿收官。後續,衛星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等流程,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 30顆衛星全部就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星座部署順利收官
    南勇 攝北鬥特色躍升到新的高度我國從上世紀80 年代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並逐步形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鬥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在北鬥二號正式提供區域導航定位服務前,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的論證驗證工作已經展開。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2012年9月19日3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採用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第十四顆和第十五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升空並送入預定轉移軌道。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 北鬥衛星發射成功率百分之百,靠的是什麼?
    由於三種軌道都是中高軌道,而當時在中國只有西昌發射場具備發射中高軌衛星的能力,因此,西昌與北鬥結下了不解之緣。 5時44分28秒,長徵三號甲火箭噴出烈焰,鑽入稠密的雲層之中。就在發射完一分鐘之後,預測的雷暴如期而至,而此次發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
  • 「北鬥」璀璨: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孫家棟的故事
    自此直至2014年,孫家棟一直擔任北鬥工程總設計師,帶領北鬥人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為中國用戶提供服務;第二步,2012年,建成北鬥二號系統,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服務;第三步,2020年建成北鬥全球系統,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 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進入臨射倒計時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按照發射技術流程,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完成技術區測試、推進劑加注和發射前狀態設置,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也已完成加注前的全部測試工作,功能、性能滿足任務要求,即將開展常規推進劑、低溫推進劑加注,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年建設歷程影像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6月23日上午,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9時43分,伴著山呼海嘯般的巨響,騰空而起的長徵火箭拖曳著耀眼的尾焰,託舉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飛向太空。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31日上午舉行
    回顧我國北鬥衛星系統的發展歷程,這是一條目標明確,但又充滿艱辛的道路。1994年,我國立項開始北鬥一號系統的研製。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首任總設計師孫家棟說:「實際上是空間的基礎設施,確確實實從國家安全、經濟建設、經濟安全上,它對國家的各方面影響很大。一個國家在信息安全上,一定要實現自主可控。」
  • 北鬥全球組網背後的「中國力量」
    圖為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當日上午,因技術原因推遲一周發射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重啟」發射後成功布陣太空,我國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一文回顧誕生路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回看直播)近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正式入網工作。
  • 北鬥衛星全球組網之後,將如何影響你我生活?
    北鬥組網之後如何運轉?將對生活產生哪些影響?近日,隨著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記者採訪了解到,依託天上的北鬥衛星組網,以及地面的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北鬥將以更強的功能、更優的性能,迸發出更多活力,賦能各行各業,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 大國重器 | 以北鬥衛星可視化,致敬偉大祖國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升空,至此,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35顆工作衛星全部發射入網。   一、高燃時刻回顧,北鬥星耀全球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升空,至此,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35顆工作衛星全部發射入網。   從1994年到2020年,歷經26載,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美收官!
  • 北鬥年度「七連發」完美收官 全球系統核心星座建成
    2019年12月16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兩顆北鬥三號衛星,作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高密度發射計劃的年底收官之戰,本次發射具有非常重大的節點意義——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 我國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梁珂巖攝中青在線北京3月3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今天凌晨1時5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第七、八顆組網衛星。
  • 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完成
    新聞深一度:對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記者:這次發射的兩顆北鬥三號衛星,有什麼意義和價值?楊長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此次發射的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第十八、十九顆組網衛星。衛星發射入軌後,將進行在軌測試與試驗評估,並與此前發射的十七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進行組網聯調和性能指標評估,於今年年底前開通運行,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提供基本導航服務。
  • 我國一箭雙星發射兩顆北鬥衛星,在軌數量突破50顆
    如果再算上更早前發射的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那麼長三甲系列火箭已經41次、護送55顆北鬥衛星進入軌道。「勞模」長三甲18天兩發繼11月5日發射北鬥三號導航衛星之後,23日上午,長徵三號乙火箭再次將兩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以18天兩發的高頻率,完成「一月雙射」。而在此之前,長三甲系列火箭已先後兩次完成了這樣的「壯舉」。
  • 北鬥全球組網即將完成 衛星導航產業迎收穫期
    本報訊 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的倒數第二顆組網衛星近日發射成功。按計劃,今年5月,我國將發射北鬥三號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這也意味著我國的衛星導航產業即將將迎來收穫期。
  •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開通,手機定位如何應用北鬥導航?要下載app麼
    中國北鬥系統在7月31日,隨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正式組網成功,中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經過26年的努力奮鬥,2000年北鬥一號建成為中國服務,2012年,北鬥二號建成為亞太地區服務。2020年,北鬥三號組網成功為全球服務。
  • 北鬥為什麼這麼火?看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前世今生
    回首來路,不論是先驅者「燈塔計劃」的未果而終、雙星定位系統概念的提出,還是北鬥一號系統從無到有,北鬥二號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再到北鬥三號以昂揚的姿態走向世界……穿越激蕩四十餘年,北鬥趟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在導航領域成就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東方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