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任何一個有理想的人來說,那都明白理想在遠方,為了理想只能是離開故鄉,去往那些陌生的城市獨自漂泊,儘管很孤獨,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也沒有朋友,可是為了理想,也只能是忍受孤獨;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可以實現人生理想。
一個人離開了故鄉,離開了那片熟悉的土地,自然而然會思念故鄉,而關於故鄉的文學作品,那也是比比皆是,僅以唐詩來說,那裡面就有很多關於描寫故鄉的作品,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例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崔顥的《黃鶴樓》;杜甫的《春望》等等,那都是經典名篇,而且這些作品寫得極為憂愁,也很是傷感,把一位遊子對於故鄉的牽掛描繪得淋漓盡致。
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也就是韋莊的《江外思鄉》,雖然這首詩名氣並不是很大,但也是寫得極為傷感。整首詩意境悽美,把一位遊子對於故鄉的思念之苦,還有感傷之懷全部融入進了創作中,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很憂愁,正是離開了故鄉,詩人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所以寫得才會如此地感人。
《江外思鄉》唐代:韋莊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韋莊也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和詞人,而且他與溫庭筠還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兩個人可謂是王不見王,詞作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但是韋莊的詩歌同樣也是別具一格,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那同樣情感細膩,描寫得極為真誠。這首《江外思鄉》正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短短的四句,卻是把一位遊子內心的無奈,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描繪的感人肺腑。
如果你是一位遊子,也是遠離了故鄉,一個人獨自在外漂泊,相信讀到這樣的作品,那一定是會引起情感上的共鳴,而韋莊把自己內心的思鄉之苦,通過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把那種悲痛之苦全部寫進了作品中,僅僅是開篇的兩句,那就很是傷感,「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每年只要到了春天,我都會傷感,一個人獨自在這異鄉漂泊,內心的苦也只有自己明白,杜曲的黃鶯鳥它最能夠體會,畢竟它是最了解我的心思。
最後兩句又是再次通過對於環境的描寫,以此來渲染內心的孤獨,還有骨子裡的思鄉之苦,「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我看到遠處江面上漸漸西沉的殘陽,這讓我更加的思念故鄉,現在的我當真是肝腸寸斷,好似那柳絲一樣一絲一絲地掛在柳枝上,讓人無比的傷感,也很是悲痛,但是我又無法回到故鄉。在這兩句中,全部都是在寫景,並且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也令這首詩更具有感染力。
韋莊的這首《江外思鄉》其實在創作手法上,那也是有所突破,他在開篇的第一句,便是點了主題,然後到了最後兩句又是通過外部環境的描寫,以此來表達思鄉之苦。大部分的詩人可能還是會先由景入情,再層層推進。但是他又是反其道而行之,完全是以另一種創作手法來表現,這也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儘管這首詩流傳的並不是很廣泛,但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情感細膩,而且寫得也是極為真誠,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方式,也更加能夠打動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