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嫁的女子思念故鄉,寫下一首詩,感動了世人2000年

2020-12-13 三順說名著

故鄉,是每個遠在他鄉的遊子心中最美好的地方;故鄉,承載著每一位遊子心中最深厚的情感。對於遠嫁他鄉的女子來說,亦是如此。

兩千年前有一位遠嫁他鄉的女子,按捺不住自己對故土的思念,寫下一首最美的思鄉之作。她就是我國最早的女詩人——許穆夫人,她的這首思鄉之作,就是《邶風·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於淇。有懷於衛,靡日不思。孌彼諸姬,聊與之謀。出宿於泲,飲餞於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出宿於幹,飲餞於言。載脂載舝(xia),還車言邁。遄臻於衛,不瑕有害。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思須與漕,我心悠悠。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譯文:那眼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斷,將滔滔的泉水注入淇水之中。我沒有一天不在思念衛國,我只能和同來的姐妹們,一起談論家鄉,(聊解對家鄉的思念)。當初我出嫁的時候,住宿在泲這個地方,親人們在禰地為我送行。遠嫁的我,從此離開了父母兄弟們。臨行前問候了我的各位姑姑,還有我的姐姐們。

出嫁途中借宿在幹城,再一次在言城吃了餞行的酒。塗好車軸上的脂油,插好車軸上的鍵,調轉車頭只想趕快回家中。迅速地回衛國看一看,又有什麼害處呢?我一想到肥泉,就忍不住嘆息,再想到須城和漕城,更是增加了我的悠悠思鄉情。駕著車兒出城去,藉此消除一下我的煩與愁。

這首詩的作者許穆夫人,是最早的愛國女詩人。她的母親是齊國的公主宣姜。宣姜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很有名的女子。衛宣公曾經派人到齊國去為自己的兒子——公子伋求親,齊國就決定把宣姜嫁給公子伋。誰知衛宣公看到宣姜長得非常漂亮,就自己娶了宣姜,並且專門建了一座新臺,在那裡與宣姜成親,也因此留下了一個成語——新臺之醜。

衛宣公死後,宣姜改嫁了衛宣公的另一個兒子公子頑,(也有學者認為,是宣姜和公子頑私通)。所以,許穆夫人的身份在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她是衛宣公的女兒,一種說法認為她是公子頑的女兒。

《詩經》中的《新臺》、《君子偕老》、《牆有茨》這幾首詩,都是在諷刺宣姜和衛宣公、公子頑之間混亂的關係。雖然母親沒有一個好的名聲,但是並沒有影響到許穆夫人成為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子。她因為嫁給了許穆公,被稱為許穆夫人。

後來,衛國被狄人所滅,許穆夫人聽說後,憂心如焚,向許穆公求助,希望她幫助衛國復國,但是許國上上下下都不同意。許穆夫人只得自己騎了馬,要奔回衛國,並且向大國求助,幫助衛國復國,也因此產生了《詩經》中的另一首詩——《載馳》,其中的一句「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表達出這位女子卓爾不凡的見識和超越常人的膽量。

在這首《泉水》中,則滿滿都是許穆夫人在自己嫁到許國後,對衛國的思念之情。她懷念衛國的那眼清泉,懷念著衛國的每一個城池,思念著衛國的每一位親人;她時時刻刻都回憶著自己出嫁到許國時,一路上的情景,親人為自己送行時的情景。她非常渴望能夠有機會再回到衛國去。

此外,《詩經·衛風》中還有一首《竹竿》,據說也是許穆夫人在許國思念衛國時寫的詩,「籊籊竹竿,以釣於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這首《竹竿》和《泉水》,在寫作方式和情感上,都非常相似,確實很像是許穆夫人的作品。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位女詩人思念家鄉寫下一首詩,家是離開又瘋狂想念的地方
    正是對家鄉的這份思念,中國詩歌史上便有了長盛不衰的思鄉詩,杜甫思鄉時寫下了「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王安石思鄉寫下「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之問也有「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名句。思鄉的詩歌太多 ,難以細數。但思鄉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作者都是男性。
  • 漂泊異鄉的葉紹翁思念故鄉,寫下一首悽美之作,引起旅人的鄉愁
    而且他的詩也是很特色,往往看似在寫尋常之物,只不過是那麼信手拈來,讀來卻又是令人讚嘆不已,寫得極為抒情。一首好的作品自然是有著獨特的美,還有就是能夠打動我們,引起情感上的共鳴,要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話,即使是有著再華麗的辭藻,最終也還是會淪為平庸之作。
  • 李白思念故鄉寫下一首詩,短短的20個字,卻成為傳唱千年的名篇
    月亮與故鄉有著一種必然的聯繫,人一旦離開故鄉,便會感覺到一種深沉的孤獨和感傷,詩人往往借月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以緩解遠離故鄉的孤苦無依感。如果要在以月亮寄託憶故鄉的作品中挑出一首代表作的話,李白的《靜夜思》無疑是最佳的選擇,這首膾炙人口的小詩千百年來為後世所傳誦。
  • 曹植在秋天登高望遠,思念遠方的人,從而即興寫下一首很傷感的詩
    》,巧妙地運用神話故事,再結合現實,從而描寫出了一位極為美豔動人的女子。而曹植在寫這首一組《雜詩七首》時,其實是被貶到了偏遠的海邊,於是他在一個秋日的清晨登上一座高山,思念遠方的人,從而即興寫下了這麼一組很傷感的詩。
  • 獨自漂泊異鄉的韋莊,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寫下了首很傷感的詩
    一個人離開了故鄉,離開了那片熟悉的土地,自然而然會思念故鄉,而關於故鄉的文學作品,那也是比比皆是,僅以唐詩來說,那裡面就有很多關於描寫故鄉的作品,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例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崔顥的《黃鶴樓》;杜甫的《春望》等等,那都是經典名篇,而且這些作品寫得極為憂愁,也很是傷感,把一位遊子對於故鄉的牽掛描繪得淋漓盡致。
  • 李商隱在外面無依無靠,思念家中的妻兒,寫下一首詩充滿濃濃愛意
    李義山的深情在他的作品中體現淋漓盡致,特別是他與妻子王氏成婚之後,時常一個人獨自漂泊異鄉,在這段時間裡,他不僅思念家中的妻子兒,同時又對前途感到迷茫,為此寫下了很多傷感的詩作。我們從他那些經典的詩作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的一片深情,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之苦,畢竟對於任何一個男子來說,那都是希望自己可以有人照顧,能夠成就一番事業,但是很可惜由於他處於「牛李黨爭」中,一直是鬱郁不得志。
  • 最巧妙的思鄉詩:魏晉才子借遠嫁之苦,抒發濃濃情意,堪稱經典
    而詩人自己也因此被留在了長安,不久以後北周去取代了西魏後,他又被北周留下重用,在那個時候金陵正是南朝的都城,長安也是北朝時期西魏和北周的都城,庾信因為某種原因只能留在北朝,所以這個時候的詩人依舊受到兩個國家以禮相待,但是對於故國的思念和相思之情也無時不刻的在折磨著他脆弱的內心,這也常常使得詩人苦不堪言,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詩人巧借女子遠嫁的悲傷之情,來抒發自己內心的痛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南北朝時期著名的詩篇
  • 白居易最孤獨的一首詩,一個人在孤獨的冬夜想念故鄉,道盡了相思
    白居易的一生也是時常漂泊不定,這種漂泊的生活,也讓他嘗盡了孤獨,公元804年(貞元二十年),當時年僅三十三歲的白居易,一個人夜宿於邯鄲驛館中,此時正值年關臨近,民間很熱鬧,人們都穿上新衣慶祝,年味很濃,可是白居易卻是一個人,身邊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在邯鄲驛館孤身一個,這讓他思念起了故鄉
  • 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開篇4句就十分驚豔,打動了無數人!
    看到題目「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大家第一時間是不是想到了《長恨歌》?雖然《長恨歌》也是情深至極,但終究寫的是別人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白居易很深情的詩」,說的是他自己的深情,是屬於白居易對一個女子的深情。
  • 《詩經》品讀:《竹竿》寫給遠嫁姑娘的歌
    故鄉的人,故鄉的情,故鄉的風物,流淌在涓涓滴滴,琤琤琮琮,潺潺湲湲的記憶長河中,在無數個夜裡,淌過遠嫁姑娘的夢。竹竿國風·衛風·竹竿籊籊(tì竹長而銳)竹竿,以釣於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 詩經《竹竿》:水是故鄉清,月是故鄉明
    《衛風·竹竿》是一首思鄉詩,詩人望著湯湯流淌的異國淇水,不由回想起在家鄉淇水釣魚的樂事。想起和夥伴們一起到淇水釣魚遊玩,那是多麼愜意的事啊。美好的過往,總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可惜眼下身在異鄉,再也不能回故國淇水去釣魚了,這又怎能不讓人思念呢?
  • 將思念凝結成一首詩
    小時候,故鄉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搖籃,哺育我健康成長;少年時,故鄉是一座燈塔,指引遊子回家的方向;老年時,故鄉是深深的根,是我永遠的眷念。」這是一次初三語文期中考試語言運用題一個學生的答卷。題目要求:以「故鄉」為話題,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手法,寫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表達對故鄉的感情。
  • 晏殊寫下很深情的一首詩,字字唯美,最後兩句看哭不少有情人!
    晏殊寫下很深情的一首詩,字字唯美,最後兩句看哭不少有情人!我們中國古代出現的一些詩詞歌賦也是我們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些詩詞表達不同的一種意境,針對不同的一些文化背景,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 李白去朋友家做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還寫下一首經典有趣的詩
    酒對於文學家來說,那也是能夠帶來靈感,而李白又是一位極獨特的詩人,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他早年一首有趣的詩,也就是這首《客中行》,這也是李白年輕時期的作品,大概寫於742年到756年,當時他初到長安,正好有朋友請他喝酒,於是他描寫了自己喝酒時的心情,還有那種豪氣,當真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所以這首詩寫得也是極為有趣。
  • 遠方的你有沒有很想念故鄉?最深的思念在這首詩裡
    這是薛濤的一首思鄉抒懷之作。首句「峨眉山下水如油」是對自己故鄉的真切讚美。峨眉山下也就是樂山,在那裡有著詩人無盡的回憶,她深深眷戀著自己的故鄉。峨眉山西翼有兩條河,自西向東奔流於崇山峻岭,穿越在峨眉平原,流入樂山市境,滋潤哺育著樂山人民。
  • 賈島很感人的一首詩,雖然朋友不在身邊,但是無時無刻不思念對方
    」郊寒島瘦「,這是後人對於孟郊和賈島的評價,而這兩人也都是苦吟詩人,特別是賈島一生鬱郁不得志;另外他也是極富傳奇色彩,少年時代由於家境貧寒被送去寺廟出家,直到後來遇到了一代文宗韓愈,於是還俗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很可惜他的科舉之路走得極為艱辛,一輩子也沒有考中過,這使得他最終還是選擇放棄仕途,開始過起了隱居生活,從而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悽美之作
  • 柳宗元被貶柳州,寫下一首思鄉詩,短短28字感人至深
    在古代,詩人經常會因謀求仕途、探親訪友、升遷貶謫等原因而不得不客居他鄉,所以就有了思鄉詩。這類詩主要抒寫的就是詩人客居他鄉的孤寂心境以及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很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般來說,唐宋時期的思鄉詩大多寄寓了複雜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想要弄清楚詩人所思所想,往往就需要了解詩人的遭遇。如柳宗元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他從永州司馬改貶柳州刺史期間。因此這首詩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被貶謫的憤慨不平之意。
  • 南宋末年,徐君寶妻被俘後寧死不屈,投水前寫下一首情深意重的詞
    《全宋詞》中收錄了不少女子作的詞,其中除了李清照、吳淑貞、唐琬等寥寥幾人以自己的名字出現在上面之外,大多數女詞人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作者欄僅僅以某某妻、某某妾代替,畢竟封建王朝時期,擁有姓名的女人都是出生名門望族或者書香門第,其餘女子僅僅擁有小名,嫁人之后冠以夫姓,如李(丈夫的姓氏
  • 竹竿、泉水、載馳三首詩,揭示非凡女子許穆夫人的人生軌跡
    擁有這樣身世的女子,不知道內心是一種怎樣的情緒,但她的童年應當算是幸福的,不然,也不會在遠離故土,出嫁他國後,寫下了《詩經》裡另一首膾炙人口的《竹竿》(據清代魏源在《詩古巴微》中考證,這首詩也是許穆夫人所作)。「籊籊竹竿, 以釣於淇。豈不爾思, 遠莫致之。」
  • 歐陽修最感人的一首詩,寫盡了女子的相思之苦,美到令人心碎!
    之前小編向大家介紹過蘇軾的這一首最經典的愛情、悼亡詩:這樣的作品我相信不會有完結之時,因為愛情詩永恆的主題,讚美、歌頌、悲唱愛情的詩詞也不會斷絕。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詞,都有無數的愛情名篇,一些經典的作品,早已是深入人心。比如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的這首宋朝文學家歐陽修的經典愛情詩《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這首詩是一首典型的代言體詩,是歐陽修站在一位女性的視角寫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