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陳敏娜通訊員郭俊)近日,浙江醫院消化內科門診患者增加,專家門診更是一號難求。科主任同時也是營養科主任鄭培奮介紹,最近幾乎每天都有吃自帶午餐導致發病的,大多是年輕的女白領。
26歲的朱小姐(化名)有帶午飯的習慣。上周四,她帶了前晚剩的炒雞蛋和銀耳湯當午飯,吃完後就腹痛、嘔吐,只好到醫院看病。32歲的徐女士上周也碰到同樣的遭遇。上周五,她帶的是前晚的剩菜,結果中午吃完就上吐下瀉。鄭培奮推斷,上周杭州氣溫升高,有利於細菌滋生,而她們用微波爐加熱時又沒有熱透,結果導致食物中毒。
對於自帶午餐這件事情,很多人是因為擔心疫情期間外面的飯菜不夠安全。也有很多人覺得「隔夜飯會致癌」,其實還是在擔心隔夜後飯菜裡的亞硝酸鹽含量會變多。
「亞硝酸鹽本身並不致癌。它在我們體內只有和蛋白的中間產物胺作用生成亞硝胺,才可能致癌。我們買新鮮的食材做好後科學儲存,就可以很好地控制隔夜飯菜中的亞硝酸鹽量。」鄭培奮指出,隔夜飯菜中的亞硝酸鹽量其實比熟肉製品、醃製蔬菜等都少很多。後者都能吃,隔夜飯菜自然也能吃。所以「隔夜飯菜致癌」這件事無需擔心,不過還是有幾個小竅門可以讓你吃得更健康。
那麼,隔夜飯菜如何吃得健康?她表示,要掌握好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最好不帶涼拌菜。蔬菜經過切分,再調個鮮美的汁,簡直就是微生物的天堂。如果我們儲存飯菜的溫度不夠低,那更抑制不住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如此一來甚至還可能會造成我們食物中毒。所以涼拌菜還是回家現做現吃更安全。
第二,提前分裝,及時放冰箱。大家在準備次日午餐時,需要及時將做好的菜撥出來,分裝到便當盒中。等到菜被動過筷或放涼了再裝盒,就太遲了。這是因為動筷會往飯菜裡帶入我們唾液中的細菌。而在放涼的過程中,空氣裡的微生物也可能會散落到飯菜上。而且飯菜在室溫下放涼時間越長,微生物也越容易滋生。所以,我們更要趁熱打鐵,將裝入便當盒的飯菜儘快放入冰箱冷藏。有人可能擔心:熱的飯菜放冰箱會「傷害」冰箱,縮短它的使用壽命。其實,冰箱沒那麼矯情,只是會多費一點電而已。
第三,吃之前徹底熱透,儘量不要反覆加熱。大家使用微波爐加熱的話需要儘量多熱一會,避免出現部分飯菜已經熱了,部分還是涼颼颼的情況。有的朋友可能會一次做好幾天的飯菜,那就建議只加熱一半的飯菜。避免反覆加熱,就能減少飯菜中維生素和一些抗氧化物質的損失。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