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美食是件快樂的事情,它不該被籠罩在「高熱量」、「不健康」的陰影之下。
裹上巧克力的希臘酸奶零食棒
至關重要的線下商超渠道
近幾年來,美國市場酸奶整體銷量呈現出下滑趨勢。而希臘酸奶這個佔據了酸奶市場半壁江山的細分品類,在經歷近十年的急速擴張後也有了縮水的苗頭。2019 年,美國希臘酸奶銷量同比下降 11%。● 點擊可查看大圖
這與市場環境裡種種方面的變化相關,而主要原因在於,受千禧一代推崇的植基酸奶和冰島優格等細分品類異軍突起,讓酸奶市場變得越來越擁擠了。眼花繚亂的選擇,又讓消費者對酸奶越來越疲倦了。
與此同時,有一個叫 Clio Snacks 的品牌為希臘酸奶裹上了巧克力外殼。僅 2018 年一年,Clio Snacks 的銷量瘋漲 275%,至今始終保持著三位數的年增長率。
成立於 2015 年,Clio Snacks 專注於其創新研發的希臘酸奶棒。希臘酸奶是普通酸奶濾去乳清後的產物,質地比普通酸奶更加粘稠。
Clio Snacks 的專利工藝能將希臘酸奶經多次提煉變成沒有流動性的固體狀,再浸入融化了的黑巧克力中,冷卻後形成一層脆脆的外殼。以這樣一款單品為核心,衍生出了花生、椰子、草莓、咖啡等七種口味。
每一根 50g 的 Clio 酸奶棒濃縮了希臘酸奶中約 8g 蛋白質和數十億益生菌,且由於在多次脫乳清過程中失去了部分乳糖,其碳水含量也更低,熱量則不到 170 卡路裡,正符合食品市場的發展趨勢和現代消費者對健康低卡的追求。
● Clio 極強調產品特點:低卡路裡、富含蛋白質和益生菌
酸奶擺脫了杯裝,省去勺子,直接用手拿著吃。這意味著,酸奶不再僅僅是一個傳統的家庭早餐選擇,搖身一變,成了能時時刻刻擔當營養補給的便捷健康零食,可以當晚餐飯後的甜點,也可以出門時在口袋裡揣上一塊。
對 Clio Snacks 而言,選擇即買即享的零食定位,大大拓展了產品的消費場景和消費頻率。
● Clio 酸奶棒適用於多種場景(向右滑動)
當然,如果止步於此,Clio Snacks 也就只能成為一個平平無奇的能量棒品牌。
「人們第一次把 Clio 酸奶棒買回家去,是因為高蛋白和豐富的益生菌,而能吸引他們再次停留在 Clio 貨架前的,一定是產品的美味。」正如創始人 Sergey Konchakovskiy 所說,零食能健康營養自然是最好,但不能以美味為代價,Clio Snacks 解讀出了大多數消費者內心對零食的真正需求。
2015 年的 Clio 酸奶棒,是創始人看自家小孩用紗布擺弄希臘酸奶,靈光一現下的創意產物,作為一件商品尚不成熟,也實在稱不上好吃。品牌創立的頭三年,Clio Snack 的配方、工藝、產線經歷了無數次的調整和改良,最終把希臘酸奶打造出了「芝士蛋糕」般細膩綿密的口感。搭配黑巧克力,進一步減弱了希臘酸奶本身酸澀的味道。
千禧一代和 Z世代的消費者往往具有很強的的自我身材管理意識,人們把蔬菜沙拉加入食譜,但心裡總有那麼一點對甜食的嚮往在隱隱作祟,畢竟喜歡甜味是幾萬年前起就刻在人類基因中的密碼。
作為一款「能解饞、還不會讓人有罪惡感」的小零食,Clio 酸奶棒在健康飲食的克制和安慰性飲食的放縱之間取得平衡,滿足了現代消費者對美味的情感性需求,也是提升復購率和品牌忠誠度的關鍵。那些因過重酸味而放棄希臘酸奶、投入冰島優格懷抱的消費者,現在多了 Clio 酸奶棒這個選擇。
宣傳物料中,「芝士蛋糕」這個能引發種種美好想像的詞語,總是和蛋白質、益生菌同時出現,甚至強調得要更多一些。
Clio Snacks「牢牢地抓住了消費者的胃」,也受到了資本的青睞。8 月 22 日,Clio Snacks 完成 800 萬美元的 C 輪融資,由老股東 Alliance Consumer Growth (ACG)領投,AF Ventures 跟投。過去三年,這個只做一款單品的小品牌,共募得資金 2100 萬美元。
老股東 ACG 在 2017 年的第一輪投資,幫助 Clio Snacks 建立了自有產線,並快速擴張銷售版圖。Whole Foods、Walmart、Costco、Targets 等大型連鎖超市紛紛向 Clio Snacks 投出橄欖枝,現今 Clio 酸奶棒已入駐超 6000 個零售網點。
商超渠道對 Clio Snacks 至關重要。由於 Clio Snacks 以希臘酸奶為原料,產品全程冷鏈運輸。相比只能十份打包賣的官網直銷,能大批出貨、單件售賣的商超渠道更有利於控制成本,同時降低消費者的嘗新成本,能更有效地獲取新客。品牌星球也相信,Clio Snacks 過去兩年不斷與連鎖零售商籤訂的合作協議,是其能保持三位數增長的關鍵之一。
談到商超販賣,Clio Snacks 還有一點與眾不同的地方——需要冷櫃保存的 Clio 酸奶棒,被劃分到冷藏區、新鮮奶製品區售賣,這一點也在 Clio Snacks 的官網上被著重突出。而被放在冷藏區的酸奶棒,意味著什麼?
這其一,與新趨勢 Fresh Snacking 脫不了干係。Fresh Snacking,即注重「新鮮」,是歐美食品市場繼「天然」、「有機」之後興起的又一風向標。需要保鮮的產品放在冷櫃中銷售,冷櫃產品就此帶上了「新鮮、無添加劑」的標籤,能收穫來自消費者天然的好感,Clio 酸奶棒就是其中之一。
其二,與商超陳設有關。商超的陳設是門有趣的學問,空間的變化會對購物者的心理產生微妙的影響,進而影響購物行為。與酸奶並排的 Clio 酸奶棒,在對比下,更突出了高營養濃度與便捷性,還有它作為酸奶產品有趣的吃法。現今許多品牌紛紛轉向線上,線下渠道似乎不再受到重視,但如果品牌能提前將商超陳設這一點考慮在內,納為己用,有時候能給後續銷售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
被放在冷藏區的酸奶棒,比普通貨架上的零食更健康,又比純酸奶有吸引力得多。
然而到從貨架上被買下為止,Clio 酸奶棒的旅程還沒有結束。在 Clio Snacks 的各個官方社交帳號上,貼出了 Clio 酸奶棒各式各樣的「花式吃法」。因為用料並不複雜,酸奶本身的口味也非常清爽,Clio 酸奶棒可以與其他食物進行搭配,或是創意地自由發揮。
● Clio 酸奶棒的「1001 種」吃法(向右滑動)
網際網路時代,一部影視作品要出圈,除了傳統的劇本、攝影等衡量維度,還有一種方法是埋下足夠的細節和「梗」,留給觀眾足夠的解讀空間,甚至是同人文一類二次創作的機會。
這一點就消費品而言也同樣成立。購買行為後,消費者仍然擁有充足的發揮空間,就能實現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的互動和溝通。現今許多品牌注重產品的高顏值和精美包裝,能夠吸引消費者曬圖、返圖,這當然也是實現了某種基礎程度上的溝通,但還不夠有趣。
而 Clio Snacks 的消費者溝通,是提供簡單百搭的產品,並和消費者一同挖掘出無限的可能。
Clio 酸奶棒的故事源於創始人一個衝動的想法,但 Clio Snacks 所做的,顯然不僅僅是為希臘酸奶「裹上一層巧克力外殼」。BRANDSTAR
BrandStar 讀者交流群主要用於交流品牌創新、DTC 和新消費品牌相關的話題,重點在於分享、交流和資源對接,後臺回復「入群」即可獲取入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