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鳳梨外銷大陸受阻,屏東縣政府聲稱「價格穩定」

2020-12-23 海峽導報

臺灣鳳梨去年外銷逾5.1萬噸創下新高紀錄,其中有97%外銷大陸,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外銷量比去年同期掉了2成,島內不少農民憂心即將迎來鳳梨盛產期,外銷鳳梨卡關回堵島內市場造成價格崩盤。對此屏東縣政府表示,目前鳳梨價格持穩,並陸續外銷且穩定供應臺灣本地市場。

民進黨籍屏東縣長潘孟安近日聲稱,屏東鳳梨產量、種植面積居全臺之冠,每年3月起進入產季,目前島內市場供給穩定,外銷部分因應疫情衝擊,為降低鳳梨過於集中單一市場(指大陸)風險,縣府已提早針對港澳地區、日本及新加坡外銷分流,並隨時關注疫情情形進行調整,將影響降至最低。

屏東縣農業處副處長鄭永裕也觀察,目前鳳梨價格每臺斤(1.2市斤)約13元至15元,與過去同期相彷,近日大陸受到疫情影響,當地消費者減少外出採買活動,傳統通路銷量確實銳減,但電商、超市銷量逆勢成長,因此臺灣鳳梨仍持續叩關。

相關焦點

  • 臺灣水果業者:受疫情影響外銷大陸受阻,只能選擇苦撐
    臺灣長龍農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長龍,經營兩岸果品運銷15年,他接受訪問時表示,臺灣水果外銷大陸佔整體一成,且外銷九成都往大陸送,依賴大陸程度高,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份外銷簡直停擺,20多天做不到業績,只能選擇苦撐,但3月有開始好轉跡象,主要就看大陸市場恢復的速度而定。
  • 臺灣鳳梨外銷受阻,農民鼓勵入菜,「鳳梨黑木耳」據說很好吃
    鳳梨已經從臺灣南部開始收成,到了5月、6月中部也都盛產,島內農民擔心今年外銷受阻,量產期會造成價格下跌,鼓勵新鮮吃之外,鳳梨入菜、打果汁、做果醬等吃法。目前鳳梨批發價27元(新臺幣,下同)左右,是生產成本的三倍多,還在合理範圍。
  • 臺業者:大陸對臺灣鳳梨藥檢標準提高,外銷阻力增大
    每年5、6月為全臺鳳梨產季,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嘉義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鳳梨訂單,相比去年減少許多,加上今年大陸對臺灣鳳梨藥檢標準相對提高,外銷阻力增大。嘉義縣大林鎮億鑫蔬果合作社負責人簡源松表示,除了疫情影響,兩岸關係不佳也有可能是今年鳳梨外銷大陸訂單減少的原因之一。至於嘉義縣政府推動鳳梨外銷日本,數量約僅銷大陸的十分之一,差距很大。簡源松1958年生,從事水果貿易商數十年,現為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嘉義市黨部副主委。
  • 屏東高樹鄉長:臺灣鳳梨還是要靠大陸,日本市場太小
    屏東縣鳳梨佔全臺產量一半以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若在今年底終止,會有何影響?無黨籍屏東縣高樹鄉鄉長王樹圍表示,高樹鄉是屏東縣鳳梨主要產區,在臺灣及日本市場都太小,只要外銷通路走不動就會影響內銷市場,還是要靠大陸市場才行,沒有關稅優惠會提高農民成本。
  • 「最強菜農」林佳新:外銷大陸受阻,臺灣農產品損失慘重
    臺灣香蕉、文旦柚近期過盛,產銷失衡,價格暴跌,雲林縣菜農林佳新(知名韓粉,有「最強菜農之稱」)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臺灣農業內需市場飽和,一定要外銷,而鄰近又龐大的中國大陸市場,過去是首選,近年因為兩岸關係緊張,農產銷陸恐怕受阻,蔡當局也排斥與對岸往來。
  • 臺灣石斑魚外銷大陸趨零,業者叫苦:產業快崩潰了
    屏東縣是全臺石斑魚產量最多的地方,以外銷為主,其中更有九成以上銷往陸港澳,但近期受新冠肺炎衝擊影響嚴重,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金生接受訪問時表示,石斑魚養殖產業目前大陸市場外銷等於零,港澳銷量也非常非常少,臺灣的內銷市場有限,因此產地收購價格低靡不振,養殖戶更是叫苦連天,只能選擇賤賣或硬撐
  • 臺灣茶出口大陸受挫 臺灣業者:外銷少三成農民焦急
    針對今年臺灣烏龍茶外銷情況,臺灣茶商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遊濟民17日出席「臺中國際茶、酒、咖啡暨烘焙展」開幕式時表示,過去外銷以大陸為主,佔比超過五成,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銷陸受阻,上半年外銷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千噸,近三成,茶農很焦急。
  • ECFA效益遞減,島內業者:臺灣農民越來越辛苦
    臺灣芒果是外銷大陸市場的主力農產品之一,太平洋青果運銷合作社就位於芒果產地的屏東縣枋寮鄉,王麗田也坦言,就怕明年崩盤去化,今年開花季農民都在疏花減少結果實,真的怕了。
  • 臺灣農產品外銷遭疫情波及,高雄鳳梨、蜜棗影響最大
    據臺灣中時報導,新型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大陸延後開市,臺灣農產品外銷也遭波及,高雄市府評估,目前以鳳梨、蜜棗影響最大,尤其元宵節後鳳梨大出,大陸此時減縮訂單,高市農業局嚴陣以待,希望將外銷訂單轉移至新加坡、香港,同時加強島內通路。
  • 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受重創,島內業者:很多貿易商可能撐不住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臺灣農產外銷大陸,專營生鮮通路的臺品集團晶品匯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朝成接受訪問時表示,這波疫情臺灣外銷業者損失慘重,損失不一,有的達7到8成,他自己則是3到4成,損失少是因為有自己的通路,譬如超市和電商。
  • 誰把臺灣農產品賣到大陸?蔡英文、韓國瑜吵翻天
    資料圖為2018年臺灣屏東縣東港養殖戶,將龍膽石斑魚從養魚池搬上卡車,再運至碼頭銷往大陸。很多農漁民說賺不到錢,可是當局卻說外銷很多,聰明的政府要想這裡面到底發生什麼事?打破剝削才是其責任。「民進黨不能活在虛幻之中!」韓國瑜說,所謂農產外銷量史上最高,若非數字有問題,就是中間剝削、產品賣不到好價格,農漁民實質賺不到錢;反過來說,如果農漁民口袋裡有錢,不管外銷數字是大或小,相信大家都能夠接受。
  • 島內漁會幹部:他國市場開拓難,臺灣石斑魚外銷全看大陸
    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接受訪問時表示,目前每臺斤新臺幣130元左右只有賺到成本加工錢,雖然開拓內需市場有所幫助,但明年還是要看外銷大陸順不順,盼漲回每臺斤160元,主因外銷大陸運輸成本低且飲食文化接受度最高,開拓其他國家市場不容易。
  • 臺灣農產品商:大陸是最重要外銷市場 盼兩岸關係好產品旺銷
    多位臺灣農產品展商受訪表示,大陸是最重要外銷市場,盼兩岸關係好,產品旺銷大陸。  高雄月光山蔬果運銷合作社此次參展帶來金鑽鳳梨、蜜寶火龍果等特色水果及醬鳳梨等加工農產品。該合作社負責人桂在興說,臺灣盛產亞熱帶水果,他們種植的鳳梨等水果口感好、品質上乘,廣受島內外歡迎。  「大陸是我們最重要的外銷市場。
  • 臺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地在大陸,疫情將衝擊臺外銷市場
    大陸多年來為臺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地,根據島內最新貿易統計資料,去年臺灣出口大陸農產品金額達12億7583.8萬美元,佔總出口值的22.9%,出口量為56萬4481噸;比前年金額增加0.7%,出口量增7.6%,雙創新高。
  • RCEP籤署打趴臺灣農業,屏東業者憂:臺灣水果有被取代危機
    針對RCEP對臺灣農業的衝擊,臺灣屏東縣崁頂鄉農會總幹事郭紘瑋接受訪問表示,臺灣出口大宗的香蕉、鳳梨、釋迦、芭樂面臨被取代的危機。走精緻農業最後只能自給自足,只能趕快轉型種別人沒有的,才有未來性。中國大陸及東協都是臺灣重要農產品出口國,根據臺當局「農委會」網站統計資料,臺灣農產品今年1到10月主要出口國家或地區,前十名為中國大陸20.7%,日本16.3%,美國13.7%,香港7.9%,越南7.2%,泰國4.6%,韓國4.5%,澳大利亞2.4%,馬來西亞2.2%,加拿大2.2%。
  • 臺灣農產品最大外銷市場仍是大陸
    據臺灣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去年臺灣出口大陸農產品金額為12億7583.8萬美元,佔總出口值的22.9%,出口量為56萬4481公噸;比前年金額增加0.7%,出口量增加7.6%,雙創新高;尤其臺灣重要農產品如稻米、鳳梨、芒果、蓮霧、蜜棗、釋迦等品種的數量和價格均出現成長現象,不過茶葉、
  • 今年前8月對大陸出口大增12%,「臺灣製造」競爭力還是很強?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據臺媒報導稱,臺灣外銷訂單持續保持暢旺,8月更是創下兩位數增長,漲幅更達到10年來同月之最。其中,外銷到大陸(含香港)的訂單比上月增長7.5%,比去年同期增長21%。對於這份成績單,臺當局官員稱,第三季度應能創下歷年新高,而全年則有望實現正增長。
  • 高雄石斑魚外銷全看大陸?臺養殖業者揭秘疫情下辛酸
    華夏經緯網12月15日訊:受到新冠肺炎衝擊,主銷大陸的高雄永安石斑魚今年價格低迷,十月底之後價格才稍有起色。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表示,目前每臺斤新臺幣130元左右只有賺到成本加工錢,雖然開拓內需市場有所幫助,但明年還是要看外銷大陸順不順,盼漲回每臺斤160元,主因外銷大陸運輸成本低,且飲食文化接受度最高,開拓其他國家市場不容易。
  • 臺灣香蕉外銷停滯價格崩盤,島內水果商:兩岸好壞差很大
    臺灣香蕉現在幾無外銷,近日價跌「農委會」在高雄、屏東兩縣市啟動產地收購去化作業,農會連忙通知產銷班與蕉農把次級香蕉拿來賣。近期次級蕉每公斤收購價格僅2元(新臺幣,下同),「政府」願意用5元價格收購,不少蕉農開著貨車與香蕉去化,昨日已掀起一波去化作業,估計周五還有第二波。
  • 臺灣鳳梨外銷未受疫情影響?業者稱「價格相當不錯」
    高雄市大樹區鳳梨進入產季近月,價格不受新冠肺炎影響,維持平穩,不過下月將進入盛產期,數量更多,農業單位密切關注。大樹農會總幹事張清榮表示,已經備妥收購機制,目前「備而不用」,不希望去年受政治因素影響而崩盤事件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