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漁會幹部:他國市場開拓難,臺灣石斑魚外銷全看大陸

2020-12-26 海峽集結號

受到新冠肺炎衝擊,主銷大陸的高雄永安石斑魚今年價格低迷,10月底之後價格才稍有起色。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接受訪問時表示,目前每臺斤新臺幣130元左右只有賺到成本加工錢,雖然開拓內需市場有所幫助,但明年還是要看外銷大陸順不順,盼漲回每臺斤160元,主因外銷大陸運輸成本低且飲食文化接受度最高,開拓其他國家市場不容易。

摩斯漢堡與永安區漁會合作研發開發出以龍虎石斑原塊切片的「龍虎石斑珍珠堡」,12月16日起在全臺百家摩斯漢堡限量、限時上市,14日上午在摩斯漢堡中正店舉辦新品發表會,幫助拓展龍虎斑在臺灣市場。

高雄市永安區位於臺灣西南沿海,海岸線長達6.8公裡,總養殖面積達1250公頃,多以養殖石斑、蝦子、蝨目魚等高經濟價值鹹水魚類為主,素有「石斑魚的故鄉」美名。永安區石斑魚年產量約1.1萬公噸,7成外銷大陸,3成內銷。

今年碰上新冠肺炎疫情,產地價格也受影響,受到大陸各大城市封城全面影響貿易,餐廳景氣不振,影響石斑魚交貨量大減。目前養殖石斑魚主要有青斑、龍膽石斑、以及近年熱門的龍虎斑,主要透過活魚搬運船模式銷往大陸和香港。

由於青斑、龍膽石斑競爭力下降,養殖戶改為飼養龍虎斑,或轉養其他經濟魚種譬如午仔魚。不過龍虎斑的產地價格,從今年1月每臺斤新臺幣140元,到4月已經跌至100元,主因則是滯銷,直到十月底才開始活絡,漲回130元左右。

回憶起疫情的慘狀,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直說,大陸疫情嚴重時外銷一定受阻,當時龍虎斑價格幾乎快跌破每臺斤100元,大家都快沒有信心,因為已經頻臨成本價,她也坦言,100多元才有辦法賺回人工錢,還是不能算有賺。

黃鶯表示,養殖是很辛苦的產業,而且要有足夠資金,因為至少都要飼養9個月以上,如果認真工作9個月都沒有收入,養殖戶會很難受,不管飼料、水電費成本都需要資金周轉。農漁產都不是高獲利,但一定要保持穩定,不能全靠進口。

關於產業近幾年的發展,黃鶯表示,龍虎斑因為是人工育種,十年前引進,2017年產地價格曾經飆每臺斤300元,但因為產業技術成熟,飼養量大就會慢慢降價,也受到大陸開始有在飼養,今年則是疫情衝擊、百業蕭條,需求量大減。

明年外銷可望回溫嗎?黃鶯表示,養殖產業轉換成其他魚種,除了養殖技術外,還必須中盤商、消費市場搭配。為何主要銷往大陸,就是因為大陸與臺灣飲食習慣差不多,想要進入其他國家的市場,還要問對方懂不懂吃、不懂吃怎麼買?

黃鶯強調,一個市場要開發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銷往大陸主要因為,第一,運輸成本低,第二,飲食文化接受度最高。至於明年如何,黃鶯仍語帶保留地說,要看大陸那邊狀況,臺灣自己也要努力,而明年養殖密度應該會降低,保持觀望。

來源:臺海大師兄

相關焦點

  • 高雄石斑魚外銷全看大陸?臺養殖業者揭秘疫情下辛酸
    華夏經緯網12月15日訊:受到新冠肺炎衝擊,主銷大陸的高雄永安石斑魚今年價格低迷,十月底之後價格才稍有起色。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表示,目前每臺斤新臺幣130元左右只有賺到成本加工錢,雖然開拓內需市場有所幫助,但明年還是要看外銷大陸順不順,盼漲回每臺斤160元,主因外銷大陸運輸成本低,且飲食文化接受度最高,開拓其他國家市場不容易。
  • 臺灣石斑魚銷售全看大陸,今年已快跌破成本價
    受到新冠肺炎衝擊,主銷大陸的臺灣高雄永安石斑魚今年價格低迷,十月底之後價格才稍有起色。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接受訪問表示,目前每臺斤130元(新臺幣,下同)左右,只有賺到成本加工錢,雖然開拓內需市場有所幫助,但明年還是要看銷往大陸順不順,盼漲回每臺斤160元。
  • 臺灣石斑魚外銷大陸趨零,業者叫苦:產業快崩潰了
    屏東縣是全臺石斑魚產量最多的地方,以外銷為主,其中更有九成以上銷往陸港澳,但近期受新冠肺炎衝擊影響嚴重,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金生接受訪問時表示,石斑魚養殖產業目前大陸市場外銷等於零,港澳銷量也非常非常少,臺灣的內銷市場有限,因此產地收購價格低靡不振,養殖戶更是叫苦連天,只能選擇賤賣或硬撐
  • 臺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地在大陸,疫情將衝擊臺外銷市場
    大陸多年來為臺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地,根據島內最新貿易統計資料,去年臺灣出口大陸農產品金額達12億7583.8萬美元,佔總出口值的22.9%,出口量為56萬4481噸;比前年金額增加0.7%,出口量增7.6%,雙創新高。
  • 臺灣農產品最大外銷市場仍是大陸
    據臺灣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去年臺灣出口大陸農產品金額為12億7583.8萬美元,佔總出口值的22.9%,出口量為56萬4481公噸;比前年金額增加0.7%,出口量增加7.6%,雙創新高;尤其臺灣重要農產品如稻米、鳳梨、芒果、蓮霧、蜜棗、釋迦等品種的數量和價格均出現成長現象,不過茶葉、
  • 島內石斑魚業者:大陸若制裁養殖戶會很慘
    臺灣石斑魚年產量約2萬公噸,其中近8成外銷大陸市場、2成內銷,石斑魚外銷額約美金1.5億,大陸港澳就佔1.46億元。2019年,臺灣對大陸出口的石斑魚產值掉到6612萬美元、年減近四成,若對比2014年出口高峰1.55億美元佳績已足足腰斬,創下ECFA上路以來最糟的一年。
  • 「最強菜農」林佳新:外銷大陸受阻,臺灣農產品損失慘重
    假如能開拓替代市場都無妨,但問題是,臺灣在農產外銷競爭力相對落後,短期內難以開拓替代市場,同時又要面對大陸市場萎縮,蠟燭兩頭燒,臺灣農業大受其害。據「農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外銷大陸的農作產值約6.6億美元,去年同期則有8.4億美元,短差近2億美元。
  • 臺灣鳳梨外銷大陸受阻,屏東縣政府聲稱「價格穩定」
    臺灣鳳梨去年外銷逾5.1萬噸創下新高紀錄,其中有97%外銷大陸,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外銷量比去年同期掉了2成,島內不少農民憂心即將迎來鳳梨盛產期,外銷鳳梨卡關回堵島內市場造成價格崩盤。對此屏東縣政府表示,目前鳳梨價格持穩,並陸續外銷且穩定供應臺灣本地市場。
  • 臺灣農產品外銷告急,急需大陸來解救?
    據報導,今年端午節過後,由於產銷失衡,島內的香蕉價格一直走低。往年兩岸關係熱絡時,還有大陸來解臺灣果農的燃眉之急。如今,外銷市場打不開,蕉農們只能眼睜睜看著香蕉爛在地裡,或是以低價賤賣給臺「農委會」當化肥,十分辛酸。 事實上,近來臺灣香蕉幾乎年年滯銷。然而,臺當局領導人卻多次以一些奇葩理由來掩蓋自己無力外銷、無力從根本解決農民問題的事實。
  • 臺灣農產品商:大陸是最重要外銷市場 盼兩岸關係好產品旺銷
    多位臺灣農產品展商受訪表示,大陸是最重要外銷市場,盼兩岸關係好,產品旺銷大陸。  高雄月光山蔬果運銷合作社此次參展帶來金鑽鳳梨、蜜寶火龍果等特色水果及醬鳳梨等加工農產品。該合作社負責人桂在興說,臺灣盛產亞熱帶水果,他們種植的鳳梨等水果口感好、品質上乘,廣受島內外歡迎。  「大陸是我們最重要的外銷市場。
  • 臺灣農產品出口大陸減少 須務實檢討
    根據臺「農委會」統計,去年臺灣農產品出口大陸大幅減少。對於這種變化,「農委會」認為主要是去年臺灣接連遭受寒害和颱風,由於氣候因素影響,導致產量大跌,不足以供應外銷所致。這種不敢面對現實,只求粉飾太平的心態,顯然不會解決問題,預料今年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很可能還會持續衰退。
  • 學者:大陸若停止採購臺灣農漁產品,島內農民將血本無歸
    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院長陳士良向中評社表示,只有回歸「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才會出現緩和;只有回歸「九二共識」,島內民眾才能夠繼續獲得「和平紅利」;只有回歸「九二共識」,臺灣才有最大的自治權和「國際空間」。
  • 島內口罩達人鄭永柱:臺灣管制口罩外銷,對大陸影響不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大,臺灣「行政院」避免口罩供不應求,實施口罩出口管制一個月,引發論戰。彰化田中口罩大廠華新醫材集團董事長鄭永柱接受採訪時表示,臺灣生產的口罩本來就以內需為主,外銷比例低,其實要避免口罩缺貨,別讓消費者過度購買、囤貨更重要。
  • 誰把臺灣農產品賣到大陸?蔡英文、韓國瑜吵翻天
    資料圖為2018年臺灣屏東縣東港養殖戶,將龍膽石斑魚從養魚池搬上卡車,再運至碼頭銷往大陸。張斌 攝臺灣農產品營銷大陸 印證大陸照顧臺農臺媒從兩岸角度觀察,大陸對臺政策現在採取「官民有別」策略,官方溝通中斷,但對臺灣民眾到大陸就學、就業、創業,臺灣農產品營銷大陸,則是加大照顧力度。也因此,當蔡英文炫耀賣到大陸的農產品比前一年大幅成長,也等於是幫大陸的惠臺措施背書,反而證實大陸真的照顧了臺灣農民。
  • 這時候想起大陸的好了?臺灣藥品告急,島內求助目光轉向大陸
    據報導,3月3日消息稱,臺當局勞動部門2日發布最新無薪假統計結果顯示,近期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地區帶薪休假者較上期增加735人,隨著疫情延長,預計這一數據可能會持續增加,臺灣九成旅遊業者恐有失業風險。
  • 臺灣農產品外銷遭疫情波及,高雄鳳梨、蜜棗影響最大
    據臺灣中時報導,新型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大陸延後開市,臺灣農產品外銷也遭波及,高雄市府評估,目前以鳳梨、蜜棗影響最大,尤其元宵節後鳳梨大出,大陸此時減縮訂單,高市農業局嚴陣以待,希望將外銷訂單轉移至新加坡、香港,同時加強島內通路。
  • 臺灣曝含劇毒化學藥物石斑魚 疑多數銷往大陸
    ,多數或銷往大陸。那麼江蘇有沒有來自臺灣的石斑魚呢?昨天,現代快報記者詢問了南京多家海鮮酒店以及水產市場,他們表示多數是從廣州、福建、浙江一帶進貨。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人員則表示,江蘇沒有直接進口過臺灣石斑魚,但市場是流通的,不代表市面上沒有臺灣的石斑魚。
  • 失去大陸市場會怎樣?臺灣農會大老說出了真相……
    國民黨前民意代表、臺灣農會理事長蕭景田指出,受疫情影響,加上兩岸關係嚴峻,島內農產品銷大陸幾乎歸零,農民損失慘重。未來假如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兩岸沒有互動,臺灣農產外銷將陷入嚴峻寒冬。  臺灣農產外銷市場一直以大陸為主力,去年銷陸產值約382億元新臺幣,佔比最高,目前蔡英文當局對大陸展現強硬態度,引起兩岸對立升溫,未來大陸很可能限縮對臺農產採購,這個衝擊對臺灣農民來說非常劇烈,因為臺灣目前仍找不到能夠替代大陸的外銷市場。
  • 今年前8月對大陸出口大增12%,「臺灣製造」競爭力還是很強?
    這其中,8月份臺灣企業外銷到大陸(含香港)的訂單達128.8億美元,約佔總量的28%,比上月增長7.5%,比去年同期增長21%。 這是外銷訂單部分,臺灣上個月的出口成績同樣亮眼。
  • 臺灣南投茶原以外銷大陸為主 今年銳減3.2億元
    (圖片來源:中評社)  華夏經緯網10月9日訊:據香港媒體消息,南投縣主辦的「世界茶葉博覽會」將在10月9日登場,中國國民黨縣長林明溱表示,受疫情影響,加上兩岸緊張,今年南投茶葉外銷情況不理想。本屆茶博會縣府加強力道推廣,期待開拓內需市場,彌補外銷損失。被問到銷售產值是否樂觀?林表示,今年大家無法出境,預期有望逆勢成長,希望可以達到新臺幣1.5億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