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作為浙江省建設的的四大科創走廊之一備受關注。
近日,浙江省發改委、省科技廳和溫州市政府聯合發布《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規劃》(簡稱《規劃》),進一步明晰戰略定位、強化科技支撐、優化管理機制,充分激發改革、開放、創新動力源推動高質量發展,真正把環大羅山科創走廊打造成為浙江省科技創新的「金名片」,努力在「重要窗口」建設中爭當標杆。
決勝未來
「一核兩帶多園區」
溫州創新發展、決勝未來的戰略支點在哪裡?
省委、省政府把目光投向了環大羅山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這裡科創資源集聚勢頭良好、產業體系特色鮮明、民營經濟和改革創新環境優越……
(戳圖可放大)
為此,2019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培育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2020年省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推進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溫州市委、市政府將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作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重中之重,著力打造成為溫州創新驅動和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引領民營經濟二次騰飛。
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以大羅山為中心坐標,劃定科創帶和外圍輻射產業帶,其中:科創帶包括溫州國家高新區(浙南科技城)、高教園區、浙南產業集聚區核心區(溫州經開區)、三垟溼地、瑞安科技城等,總規劃面積230.5平方公裡;產業帶包括甌江口產業集聚區、浙南產業集聚區(圍墾區)、樂清經開區(樂清高新區)、瑞安經開區(瑞安高新區)、甌海經濟開發區等產業平臺等,總規劃面積約210平方公裡。
環大羅山科創走廊空間結構示意圖
規劃形成「一核兩帶多園區」總體結構,即以浙南科技城為核心,實現 「一核引領、兩帶互動、多園輻射」共同構成環大羅山科創走廊。
浙南科技城鳥瞰示意圖
甌海生命健康小鎮鳥瞰示意圖
溫州肯恩小鎮鳥瞰示意圖
戰略定位
打造「三區一高地」
根據《規劃》,圍繞國家自創區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導向,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聚焦「引領創新、帶動產業、輻射區域」,以打造全球有競爭力的眼健康科創高地為總目標,成為融入長三角創新生態圈、引領全國民營經濟創新、面向全球開放協作的「三區一高地」。
——全國民營經濟科技創新示範區。充分發揮溫州民營經濟創新創業優勢,進一步激活溫州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潛力,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科技創新,探索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模式、打造市場準入最優試驗田、全力打造一流的國際化營商環境,成為全國以民營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為特色的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新創業引領區。以世界(溫州)青年科學家峰會為契機,建設「一器一園一基金」,吸引全球青年科學家在科創走廊創新創業,完善創新創業環境,激發城市創新活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高層次人才、高科技企業和高技術產業集聚的創新生態系統,成為全球青年科學家創新產業的樂土。
——全球新興科創資源集聚先導區。瞄準全球科技創新資源和全球溫商網絡資源,建立面向全球的開放創新合作體系,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為雙向路徑,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先進技術、科技金融、創新項目在科創走廊集聚,成為全球新興的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先導地區。
——全球有競爭力的眼健康科創高地。充分發揮全國領先水平的眼健康領域科研能力作用,謀劃以眼健康為主導方向的高能級創新平臺,培育全球知名眼健康產業創新集群,主動承擔國家科技創新戰略任務,瞄準眼健康領域「卡脖子」技術,推動前沿技術、原創技術、戰略技術和應用技術取得突破,引領全球眼健康領域科技創新,成為浙江省打造全球有影響力的生命健康科創高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技支撐
催生「塔尖」「重器」
在浙南科技城北鬥信息產業基地 ,大唐5G全球創新中心長三角區域中心項目工地正在勘探;在高教園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中心,李校堃院士團隊先行建設中國基因藥谷啟動區……一大批創新創業企業及各類重大項目在此立地生根、開枝散葉、引智引資。
科技創新是科創走廊的標籤和氣質,如何進一步強化科技支撐?
市自創辦(市科技局)負責人表示,《規劃》進一步引導集聚創新要素資源,搭建全鏈條科技創新平臺,謀劃國家級創新載體,聚焦突破點,切實提升科技創新塔尖高度,築好科創走廊的「四梁八柱」。
在科創要素和產業布局上,環大羅山科創走廊主攻生命健康、智能裝備兩大主導產業,聚焦眼健康、基因藥物、雷射光電、物聯網等重點領域,集中精力打造標誌性區域、標誌性項目和引育領軍型人才。
具體通過聚焦「一核一會一室三業三院多專業平臺」(一核:浙南科技城,一會:青科會,一室:甌江實驗室,三業:生命健康產業、雷射光電產業和物聯網產業,三院:國科大溫州研究院、浙大溫州研究院、科思研究院,多專業平臺:中國眼谷、基因藥谷、北鬥產業基地、樂清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園、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園、雷射產業集聚區等)等創新載體建設,以高起點、造塔尖的理念集中精力謀劃打造「大市重器」。
根據《規劃》,對標杭州未來科技城,強化浙南科技城核心引領作用,著力打造產城融合的科技新城,整合溫州市內科創平臺資源,在科技城建設高水平科創公共平臺,引導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研平臺建設,力爭成為浙南民營經濟創新創業的新高地。與此同時,加快創新研發類、創新製造類、創新服務類等三類重點區塊建設,多園區錯位聯動推進高質量發展。
科創帶三類重點區塊布局示意圖
根據《規劃》,對標國內一流,立足現有科技創新基礎,科創走廊將集中資源打造形成2-3個具有較高知名度、區域創新引領作用顯著的標誌性創新載體,在眼視光、基因藥物、雷射光電等領域形成2-3個「科技尖峰」。發揮溫州醫科大學、溫州大學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中引領作用。共建飛地創新平臺,提升企業研究機構,強化創新孵化轉化平臺,開展關鍵前沿技術攻關。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擴大科技金融服務效能。
優化環境
構築創新 「強磁場」
集聚優勢力量打造溫州浙南科技城核心區、溫州南湖科創小鎮等12個重點區塊, 推進環山北路生態園段、環山東路等21個道路工程和公共運輸項目建設,實施127個環境整治提升項目……今年3月中旬,在溫州國家自創區及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推進會上,我市吹響重點區塊打造、交通路網建設、環境整治提升「三大會戰」衝鋒號,加快優化宜居宜業環境,構築集聚全球創新資源的活力「強磁場」。
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交通體系規劃圖
根據《規劃》,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內的配套設施能級將全面提升,提高區域交通設施互聯互通效率,實現「對外一小時、對內半小時」快速交通圈,保障科創資源要素活力流轉。同時,在科創走廊內率先布局省級未來社區試點,打造 「時尚智城」,結合科創平臺建設合理配建人才公寓。建設高品質人才後花園,形成大綠大美城市景觀,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提供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居住場所,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的人居環境。
科創帶快速交通體系規劃圖(半小時交通圖)
科創走廊建設涉及屬地主體多,市縣兩級如何形成合力下好「一盤棋」?根據《規劃》,建立統籌聯動、高效有力的科創走廊組織管理機制。市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整個走廊內科創要素的布局和發展,統籌重大事項;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科技局,實施市級層面的統籌協調管理,做到統一布局、統一謀劃、統一實施,在規劃管理系統、創新平臺布局、科技項目準入、公共創新服務等方面實施一體化;各區塊屬地政府形成「三個一」,即一個管理機構,一個運營企業,一個投資公司,負責行政區塊內具體科創平臺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推動科創走廊高質量發展。
一個創新資源密集、服務鏈條完善、要素流動暢通、產業高端發展的科創走廊將迸發出澎湃動力。
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內外綠道規劃示意圖
新聞+
主要園區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統籌謀劃,規劃明確主要園區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眼健康細分行業——浙南科技城加快建設中國眼谷,依託溫醫大眼視光醫院全國領先的醫教研水平和產業影響力,重點聚焦發展生物醫用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高端醫療器材、智能健康裝備、先進雷射醫療等六大領域產業,一期圍繞眼視光產業建設集研發與生產為一體的眼健康照明、生物材料、眼科藥物、眼科診斷設備、眼科治療設備產業基地,中遠期圍繞醫療、研發、醫藥生產、材料生產、設備生產等健康產業鏈,打造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生命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新興產業創新升級的引領區、產城融合發展的示範區。
基因藥物細分行業——溫州高教園區加快建設基因藥谷,圍繞FGF生長因子等生物醫藥成果的產業化,打造集研發生產、孵化辦公、醫學中心、人才配套為一體的生物醫藥產業綜合體。
雷射與光電細分行業——浙南產業集聚區整合提升現有產業基礎,聚焦雷射智能製造、雷射表面處理專業等方向,建設貝諾雷射園等重大產業項目,構築開放式雷射與光電創新網絡,完善科創成果孵化、加速、投融資、產業化等產業鏈體系,積極打造千億級雷射與光電創新型產業集群。
物聯網細分行業——浙南科技城加快建設北鬥產業基地和大唐5G全球創新中心中國長三角區域中心項目。正泰(樂清)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園項目以物聯網傳感技術與應用為依託,建設物聯網傳感技術與應用特色小鎮,把樂清市打造成為全國傳感器產業化示範基地、全球有影響力的電器之都。
來源:溫州發布
資料:市科技局、溫州日報
記者:周大正
編輯/版式:周弧
大家都在看
➤
➤
➤
➤
➤
覺得內容不錯
點個「
原標題:《《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規劃》發布,傳遞哪些發展新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