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困境:招聘,限35歲以下

2020-12-21 虎嗅APP


在美國電影《實習生》中,奧斯卡影帝羅伯特·德尼羅飾演了一位已經年過七十的獨居老人,Ben。當Ben退休後,無論嚴寒還是酷暑,他都會在早上7:15的時候到達星巴克喝咖啡看報紙,只是為了能夠在社會中有一點參與感。偶然間,他看到了一則實習生招聘廣告,便前往這家年輕的服裝公司應聘。結果當然是Ben通過了面試,多年後又以實習生的身份重返職場。


▲ 圖片來源:《實習生》劇照


影片的結尾是溫暖的,Ben在職場中結識了很多新朋友,並且以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工作經驗解決了諸多難題。正如電影海報上所寫的:「Experience never gets old」,經驗是永不過時的履歷。


然而,電影畢竟是造夢機器,Ben也只是個虛擬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70歲的老人已經被這個極速前進的社會沒收了入場券。經驗的確永不過時,但人終究會變得衰老。年歲漸長,他們並沒有跟上時代車輪滾滾向前的步調,反而被嗆得一鼻子灰。


IBM訴訟風波,年齡才是原罪?


喬納森·蘭利或許會第一個站出來駁斥這部電影。


據英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Register報導,2018年,喬納森·蘭利60歲,他將自己工作了24年的公司——科技巨頭IBM告上法庭。在訴訟文書中,喬納森·蘭利表示自己是因為年齡過大而被IBM解僱,「如果我更年輕,最好是千禧一代,那IBM就不可能會解僱我。」而另一邊,IBM向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表示,解僱他並不是因為年齡問題,而是因為喬納森·蘭利是團隊中表現最差的人,沒有協作性。


在這個案子中,訴訟雙方各執一詞,然而這並不是一場羅生門。有諸多的證據讓其中一方的說辭不攻自破。


喬納森·蘭利提到,在2017年1月,也就是他被解僱的前不久,因為績效在團隊內排名靠前,他還收穫了一筆2萬美元的獎金。而後,在2017年3月底,蘭利被正式告知在6月底他將會被辭退。中間這段時間,蘭利在公司的人力資源系統中的狀態為「辭職」,因此無法獲得IBM內部的其他職位。7月初,在他離開公司後不久,蘭利又收到了一封詭異的信:祝賀他順利退休。


喬納森·蘭利既然拿到了績效獎金,這本身就和IBM認為他是團隊中表現最差的人產生了矛盾。更離奇的是,副總裁安德魯·布朗是在蘭利拿到獎金的前一個月就對他發出了警告,而這時蘭利所在的團隊尚未開始績效評定工作。


還有諸多的跡象為蘭利在職場中遭遇年齡歧視提供了支持。喬納森·蘭利稱,IBM從不在公開場合避諱表示自己更偏愛千禧一代。所謂千禧一代,是指出生於20世紀時還未成年,在跨入21世紀後達到成年年齡的一代人,也就是1980年到2000年這個時間段前後出生的人。蘭利表示,IBM為了將自己塑造為一家以千禧一代為中心的科技公司,已經投入了巨額資金,並計劃在2020年前讓公司55%的勞動力都變成年輕員工。


職場中的年齡歧視是違法的,即便如此,為了節省工資以及福利成本,大多數公司仍會採取一些手段裁掉老員工。美國調查機構ProPublica和Mother Jones的一份聯合報告中顯示,2013年到2018年,IBM已經砍掉了2萬多名40歲以上的美國員工,約等於其在這5年間裁員的60%。


美國平等就業委員會代理主席裡普尼克在評價IBM的做法時說道:年齡歧視和性騷擾一樣,一直是行業公開的秘密。數據公司Statista表示,2016年IBM的員工隊伍是科技行業中位數年齡最高的群體之一。美國調查機構PayScale數據顯示,在矽谷公司中,蘋果員工的平均年齡是31歲,Google和特斯拉是30歲,Facebook和Linkedln是29歲。


年齡成了這些老員工們被辭退的原罪,縱使有一些像喬納森·蘭利這樣的人通過法律武器來和企業抗爭,維護自己的權益。但事實是更多被辭退的人就這樣被時代浪潮吞沒捲走,悄無聲息。


從網際網路到菜市場,年齡歧視幾時休?


9月3日,人社部官網「部長信箱」欄目發布了一則「工資福利司答網民關於延遲退休政策的來信」。針對網友提出的「機關女性工勤人員能否參照事業單位或企業女性工人延遲退休或自願延退政策」問題,人社部表示:「來信中提到事業單位和企業女性工人都有延遲退休或自願延遲退休政策,國家層面並沒有明確的政策規定。目前,我們正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適應人口老齡化和預期壽命延長的需求,認真研究相關政策措施。」


這也不是人社部第一次提出延遲退休的概念。人社部曾經明確提出過:要在2017年年底推出延遲退休的方案,並且還將通過5年的過渡期,到2022年正式實施。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漸加深,延遲退休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然而即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那些年齡稍長的人還是在就業市場遭到歧視。美國達特茅斯學院與英國華威大學兩位教授調查發現,55個國家的人在46歲時心態陷入最低谷,而中國提前了10年。


網際網路行業的員工年齡一直都處於較低水平,全球都是如此,國內當然也不例外。根據IT技術問答網站Stack Overflow對全球10萬名程式設計師進行的調查發現,有3/4的人未滿 35 歲。2019年10月24日「程式設計師節」當天,58同城發布了程式設計師行業大數據報告。報告顯示,21-25歲這個年齡段在中國整個程式設計師群體中佔比為46.88%,而41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佔比僅為1.99%。而在工作年限統計當中,工作1-3年的程式設計師佔比為29.37%,工作10年以上的程式設計師比例僅為6.83%。




如果說在知識的更新速度和精力要求上,程式設計師這個崗位很大程度上需要年輕人。那麼最近發生的一些接二連三的事情,則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4月20日,華夏人壽下發一則《鼓勵管理幹部停薪留職自行創業的通知》。通知內容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公司經營利潤壓力增加,成本管控難度加大,為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公司鼓勵B類及以上幹部,經批准可選擇停薪留職自行創業,期限不超過3年。」通知裡著重強調了對象主要為45歲以上的幹部,這一點本身就存在爭議。疫情的影響下,整個就業的大環境都是不好的,而45歲以上的人自主創業需求也並不高。這樣的一則通知,恐怕鼓勵自主創業為虛,變相裁員才是實。


10月23日,在武漢有著40多年歷史的勝利街菜場正在升級改造。據其貼出的告示顯示,菜場要求入駐者女性不得超過45歲,男性不得超過50歲。消息一出,引起民眾一片譁然。而後才市場管理方回應稱:這條要求沒違法國法,超齡商販身體可能承擔不了工作風險,具體執行時會彈性處理。這個回應給出的理由並不使人信服,倘若45歲在菜市場就算超齡的話,那恐怕以後在路邊擺地攤都要先查身份證看是否符合年齡要求了。


在路的中間,往前看,是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就業時間延長的必然結果;往後看,是一條條寫著「限35歲以下」的招聘啟事。中年人多少顯得有些侷促了。


中年困境,誰是背後推手?


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都讓現代社會變得越來越智能,「無人超市」、「無人銀行」看似高級,但在這一個個「無人」的崗位背後,卻是一個個需要工作來養家餬口的人。比如在美國,經濟發展帶來產業升級,製造業向外遷,中部地區由於產業轉移導致的就業機會減少,也就越來越落後,成為了俗稱的「鐵鏽地帶」。同理,中國東三省一些城市的重工業也有衰退之勢,當地就業機會減少,人口也只得向外流動。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的一篇論文中,他提到16歲及以上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年,20歲達到受教育年限峰值——11.2年。從20歲開始,基本上每增加一歲受教育年限就會降低,在41歲時下降到平均水平,50歲以後降低速度提高。數據顯示,在55-59歲這個臨近法定退休年齡的區間中,中國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僅為7.5年。


因此,大部分40歲以上的勞動人口受教育年限並沒有到達平均水平,這就使得他們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不能滿足產業升級的要求。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勞動力市場產生了衝擊,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也會優先選擇那些受教育水平高的年輕人,而不是工作經驗多的中年人。


▲ 圖片來源:《如何開啟第二次人口紅利?》蔡昉


除了就業崗位減少,中年人還面臨著新的壓力——Z時代的衝擊。Z世代為生於1995~2009年的人群,數據顯示,Z世代是有史以來人口最多的群體,其佔全球人口的比例為25%。而隨著Z時代最早一批人開始進入勞動力市場,本就對他們不友好的就業市場讓中年群體面臨著更大的競爭。並且與Z時代相比,他們的教育水平整體上來說較為落後。


圖片來源:巴克萊研報


改革箭在弦上,如何減緩陣痛?


聯合國對中國人口的預測數據顯示,如果以實際退休年齡為55歲計算,中國2020年贍養比,即55歲及以上人口與15-54歲人口之比為0.46。蔡昉表示,如果要保持這個贍養比,2030年實際退休年齡必須提高到60歲;2050年實際退休年齡即使提高到了65歲,這個比例也很難維持。因此,中國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是必然的。延遲退休使得一部分老年人口成為有效勞動力,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水平的發展。


但中國人口數量大,區域之間的發展也不均衡。如果一個政策要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那麼有很大的可能會面臨兩個截然相反的利益群體。延遲退休也是如此,一方面就業年限會延長,而另一方面卻是大量的中年人群無法找到工作。



如圖所示,上海35歲以上人口佔比為70.31%,北京為64.36%,杭州為60.87%。這三座城市3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都佔到了6成以上,可以看見,中年群體在整個勞動人口中的佔比是非常大的。並且,中年人往往是一個家庭裡主要的經濟來源,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他們的就業得不到保障,那麼隨之而來的連鎖反應也會對經濟發展、教育民生造成打擊。只有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延遲退休才能夠順利推行。


要使得勞動人口能夠跟得上時代發展和產業升級,那麼加強基礎教育很重要。目前的義務教育為9年制,不僅要繼續普及,同時也要向前、向後延長教育年限,基礎教育的影響是深遠的,對於提高人力資本有著持續性作用。


人口老齡化是一個國家經濟水平提高的必然結果,中年人作為勞動人口的主力軍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職場中的年齡歧視現象普遍存在,單打獨鬥的個人很難戰勝一個企業,而這帶來的後果也不應該讓個人去承受。完善相關法律,促進就業平等,這不僅是為了中年群體,也能夠有效推進延遲退休政策,讓每一個人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相關焦點

  • 為何現在很多公司,只招聘35歲以下的員工,35歲以上的人怎麼辦?
    大家有沒有注意,很多招聘信息裡面,都寫著:年齡35歲以下;連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的最低年齡限制都是35歲。之前有一個HR朋友說的很實在,他告訴我,他們領導經常給他們強調,招人的時候只要年齡超過35歲的,即使對方經驗豐富並且錢要得少也不能要!這是他們公司年齡的底線。既然各行業都是這樣設定的「遊戲規則」,那麼,35歲是不是一個職業的分水嶺呢?
  • 知乎熱榜:找工作時普遍要求35歲以下,網友吐槽:35歲招誰惹誰了
    近來,我空閒時間刷起了知乎,看到了其熱榜上的一個話題:#找工作時單位普遍要求 35 歲以下,那麼 35 歲以上的人都去幹什麼了?#看到這個話題,突然想到之前某網際網路大廠的 HR 在大學招聘時宣傳公司:「我們公司是年輕的公司,平均年齡 25 歲!」
  • 延遲退休漸進實施,網友建議取消35歲招聘年齡限制
    專家:建議從女性開始,從50歲延到55歲》一文引發熱議。網友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之前,是否先取消35歲招聘年齡限制?漸進式延遲退休,是強制實施還是採取彈性化?「現在最有價值的討論是如何實施,而不是要不要實施」根據目前我國的退休制度,女幹部年滿55歲、女工人年滿50歲方可退休。
  • 找工作時單位普遍要求 35 歲以下,那 35 歲以上的人幹什麼去了?
    近日在網上筆者看到有位35歲的女碩士分享了他的工作經歷,女碩士在懷二胎之後就被公司領導輪番的針對,雖然在公司老闆或者主管並不會直接明說,但是在安排任務的時候
  • 為什麼招聘都找35歲以下的,35歲以上的人去哪了?
    35歲之前出類拔萃、博覽群書、貌美如花……這些詞似乎跟中年危機毫無關係,但是不管你承不承認,這是一篇關於中年危機的文章,製造危機一向不是目的,而是找出原因、找到解決方案。到了35歲,往往會發生這種現象①開始有跳槽失敗的經歷,為了減少出差和工作量,輕易向下兼容,從行業頂級公司跳槽到普通公司,卻發現跳不完的996待遇,根本無力選擇。②晉升遇到瓶頸,企業體量不再壯大,上層職位有限。本以為是公司的老員工、公司後期發展的頂梁柱,卻漸漸的被新人所替代,就算靠著在公司待得年限足夠長,掌握著部分權力,卻在業務能力上被新人蓋過。
  • 【招聘信息】九龍坡徐工【長白班】招聘
    12月21日九龍坡徐工【長白班】招聘一、崗位要求1.焊工,限男,45歲以下,持有焊工上崗操作證,沒證的願意考證,有過2年以上二保焊焊接經驗,月綜合5000-7000元;2. 機加,限男,40歲以下,新手年齡28歲以下可以教,月綜合4000-6500元;3. 裝配工,限男,40歲以下,會識圖,有機械裝配汽車內飾裝配相關工作經驗或者鉗工方面經驗,月綜合4500-6000元。
  • 職場「35歲門檻」,怎麼邁?
    在一些公司,員工一旦邁進35歲門檻,就不禁擔心自己的未來職場生涯,「35歲焦慮症」也隨之而來。事實上,與其說是35歲門檻,不如說是試錯和適應的窗口縮短了。如果經歷10多年還沒有做出什麼成績,或者沒什麼提高,自然就可能面臨出局的情形。如何化解職場焦慮,順利邁過這道坎兒?
  • 這屆35歲+的中年人為何紛紛念起了體制內的好?
    是啊,一個二十多歲的公司,目前公司裡基本上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那麼多年前就進了公司的那批人「凍齡」了嗎?如果沒有,那麼,他們去了哪裡?除了特定行業和自己創業以及體制內人士之外,那些在私企外企小個體打工的人,過了35歲真的很容易失業嗎?知乎上這個高贊高答的帖子給了我們一些答案:現在網上流傳的35歲很多人會失業,究竟是危言聳聽,還是真實存在的?
  • 找工作都要 35 歲以下,35 歲以上的人都哪去了?跑不了3個下場
    01 朋友中年被裁,找工作時傻了眼都說35歲是中年人邁不過去的坎,這句話在汪磊身上體現得最真實。已經工作了十來年的汪磊,近來比較頹廢,原因無他,只是他被公司裁員了。現在正四處找工作,各大網站也投了,但是一直沒有一絲的水花。他發現很多招聘的崗位都要求35歲以下。
  • 【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五華區3月第一期招聘信息推送!
    崗位:寬帶安裝維護員,5人,18—35歲,限男性,高中以上學歷,能吃苦,有責任心,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月薪3000--6000元+提供住宿。 崗位:寬帶續費回訪專員,5人,18—35歲,高中以上學歷,能吃苦,有責任心,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月薪3000--8000元。 崗位:寬帶客服/話務員,1人,18—35歲,高中以上學歷,能吃苦,有責任心,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月薪3000---6000元。
  • 職場焦慮,如何邁過「35歲門檻」
    閱讀提示  在一些公司,員工一旦邁進35歲門檻,就不禁擔心自己的未來職場生涯,「35歲焦慮症」也隨之而來。事實上,與其說是35歲門檻,不如說是試錯和適應的窗口縮短了。如果經歷10多年還沒有做出什麼成績,或者沒什麼提高,自然就可能面臨出局的情形。
  • 職場焦慮:「打工人」如何邁過「35歲門檻」
    閱讀提示在一些公司,員工一旦邁進35歲門檻,就不禁擔心自己的未來職場生涯,「35歲焦慮症」也隨之而來。事實上,與其說是35歲門檻,不如說是試錯和適應的窗口縮短了。如果經歷10多年還沒有做出什麼成績,或者沒什麼提高,自然就可能面臨出局的情形。如何化解職場焦慮,順利邁過這道坎兒?
  • 公司都在招35歲以下的人,35歲以上的人去哪裡了?
    我們公司200人左右,平均年齡23歲,很多公司都在招35歲以下的員工,那35歲以上的人去哪裡了?35歲+的職場人大多走了兩條路:一是被裁或者被淘汰了,沒班可上;二是當高管了,決定身邊35歲的員工是否能接著上班。很多夾在中間不溫不火的中齡員工,要麼無欲無求,不要漲薪,不想升職,不敢辭職,陷入「認命」的舒適圈。
  • 35歲考CPA?也太瘋狂了吧!
    我們時常會在各種招聘網站上看見企業招聘員工的時候,列出了這麼一條限制,年齡需在35歲以下。不得不說,在就業焦慮塵囂而上的當下,35歲,不僅是年齡的分水嶺,還是職場的分水嶺。 高頓CPA小編最近在知乎上看見這麼一個問題:「35歲報考CPA,來得及嗎?」
  • 為什麼招聘單位招的人都不超過35歲呢?
    相信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有看到年紀的規定,一般都是在30或者是35歲之前,35歲在很多職場人士看來都是一個分水嶺,在很多hr眼裡那就是招聘的分界線。35歲的不可以招,35歲的不可以用,多少年以來職場上都有流傳過這樣的說法,而且不少企業也在實踐的這一條信條。
  • 如何邁過職場「35歲門檻」:回家考編成許多人的選擇
    職場焦慮,如何邁過「35歲門檻」閱讀提示在一些公司,員工一旦邁進35歲門檻,就不禁擔心自己的未來職場生涯,「35歲焦慮症」也隨之而來。事實上,與其說是35歲門檻,不如說是試錯和適應的窗口縮短了。自從過完34歲生日,在北京一家文化創意公司工作的許瑤就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在一年內失去現有的職位,「公司基本沒有35歲以上的人。」許瑤的擔心,也是不少企業職工的擔心,因為公司對外的招聘公告往往是「35歲以下」,公司內又鮮見35歲以上非管理層員工。
  • 遷安招聘
    (2)酒店部辦公室主任:1名,35以下,男女不限,行政管理/旅遊等相關工作經驗2年以上,薪酬:4000元左右/月,福利+工齡+五險。(3)酒店部服務員:3名,女性,40歲以下,儀容儀態好,有酒店工作經驗者優,薪酬:2400元左右/月,福利+工齡+三險+提成。
  • 中衛6月29日招聘求職、房屋租售、商鋪轉讓、綜合信息等
    1、招聘:招中衛幹過彩鋼焊工兩名,工資二百二,小工兩名工資一百三,管飯,上下班車接送,工資十天一發,聯繫電話:177955200092、招聘:燈飾店招聘裝燈師傅,月薪四千,提成也可以,聯繫電話:181955357553、招聘:招聘美容學徒3名,要求:30歲以下,沒有不良嗜好,性格好,手把手教會養生,瘦身,美容手法及專業知識
  • 找工作時只要35歲以下的員工,那35歲以上的人怎麼辦?
    我們在找工作的時候,常常會發現很多公司應聘信息上寫著幾個字:「35歲以下。」正是因為如此,35歲成為了大家眼中的中年危機,這也是所有人逃不過去的一道坎。找工作時只要35歲以下的員工,那35歲以上的人怎麼辦?
  • 人到中年35歲後,為什麼工作不好找?我們該如何度過這個危機!
    過了35歲為什麼找工作會越來越難?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要想35歲後還能很容易的找到工作,以上問題是必須要了解和解決的!只有弄懂了這些,你才能夠做到未雨綢繆,到時後自己才能避免尷尬和危機,提前增強自己應對職場危機的防禦能力!為什麼說35歲後工作越來越難找,這個說法從何而來?為何被大多數人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