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測定 水質 銻(HJ 1046-2019)

2021-12-27 皖儀科技應用開發中心

一種典型的有毒有害重金屬元素。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Sb3+、Sb5+和Sb3-形式存在,負三價銻的氫化物毒性劇烈,在自然界中不穩定,易氧化分解為金屬和水。而Sb3+和Sb5+在弱酸至中性介質中易水解沉澱,所以在天然水中銻的濃度極低,平均約為0.2μg/L。

Sb不是植物必需元素,

但能被植物體及農作物吸收。

由於自然過程和人為活動的影響,銻及其化合物廣泛分於大氣、土壤、水體等表生環境中,銻的環境汙染日益嚴重。

銻對人體危害途徑主要為吸入、食入,銻對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內臟損害,銻急性中毒症狀表現為引起化學性結膜炎、鼻炎、咽炎、喉炎、支氣管炎、肺炎,口服引起急性胃腸炎,全身症狀有疲乏無力、頭暈、頭痛、四肢肌肉酸痛,心、肝、腎損害。


特徵波長:217.6 nm   

燈電流:8 mA   

光譜帶寬:0.2 nm      

扣背景方式:無

乙炔流量:2 L/min   

燃燒器高度:10 mm   

測定方法:標準曲線法

按《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HJ 168-2010)中規定,對樣品進行加標測定。

此儀器條件下測定的精密度範圍為0.19%-0.54%


銻的最靈敏線217.6nm附近有兩條次靈敏線216.8nm和217.9 nm,當光譜通帶較寬時,則三條譜線均進入測量系統,不僅使靈敏度降低,而且也使標準曲線向下彎曲;同時可能存在鉛的最靈敏線217.0nm的幹擾,光譜通帶應儘量選擇小。濃度低於20%的鹽酸、硝酸和2%的硫酸,對銻的測定不產生幹擾。當銅、鐵、鎘、鎳、鉛的質量濃度分別低於3500mg/L、4000mg/L、1000mg/L、4000mg/L、6000mg/L時,對銻的測定不產生幹擾。點燃乙炔火焰後,火焰會對特徵波長產生吸收,搜尋譜線成功後,點燃火焰能量有100降為60左右(能量100時高壓為570V,)進行實驗時,可以平衡能量,讓能量重新變為100,開始測定。

熱門文章:

皖儀-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測定 水質 銻(HJ 1047-2019)

作者: 梁  佳

編輯:杜   周

相關焦點

  • 土壤和沉積物 鈷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土壤和沉積物中鈷的測定方法,制定本標準。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土壤和沉積物中鈷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標準的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 土壤和沉積物 六價鉻的測定 鹼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土壤和沉積物中六價鉻的測定方法,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土壤和沉積物中六價鉻的鹼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 分光光度法測定水質指標高錳酸鹽指數——上篇(分光光度法)
    高錳酸鹽指數是反映水體中有機和無機可氧化物質汙染的常用指標,主要應用於飲用水、地表水和工業用水的水質檢測,不適用於工業廢水的化學需氧量檢測。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中,規定了地表水水質類別及對應的高錳酸鹽指數限值,單位為mg/l,具體如下:高錳酸鹽指數檢測標準中主要涉及的檢測方法有酸性高錳酸鉀法(滴定)、鹼性高錳酸鉀法(滴定)、酸性高錳酸鉀法(分光光度法)等,本次主要介紹酸性高錳酸鉀法(分光光度法)測定水質指標高錳酸鹽指數。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理、特點及應用
    d=AAAOdvSl歡迎化驗員們的加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理、特點及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工作原理: 元素在熱解石墨爐中被加熱原子化,成為基態原子蒸汽,對空心陰極燈發射的特徵輻射進行選擇性吸收。在一定濃度範圍內,其吸收強度與試液中被的含量成正比。
  • 原子吸收光譜全解
    一 概述二 原理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四 幹擾及其消除方法五 實驗技術原子吸收光譜分析(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又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具有以下特點:(1)靈敏度高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大多數金屬元素的相對靈敏度為1.0×10-8~1.0×10-10g·mL-1,非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絕對靈敏度為1.0×10-12~1.0×10-14g。
  • 水質氨氮的測定國標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國標 HJ535-2009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水中氨氮的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本標準是對《水質 銨的測定 納氏試劑比色法》(GB7479-87)的修訂。本標準首次發布於 1987 年,原標準起草單位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本次為首次修訂。
  • 原子吸收光譜儀使用方法
    原子吸收光譜儀又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根據物質基態原子蒸汽對特徵輻射吸收的作用來進行金屬元素分析,它能夠靈敏可靠地測定微量或痕量元素
  • 檢測方法學---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方法簡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即UV法,是在190~800nm波長範圍內測定物質的吸光度,用於鑑別、雜質檢查和定量測定的方法。用於定量時,在最大吸收波長處測量一定濃度樣品溶液的吸光度,並與一定濃度的對照溶液的吸光度進行比較或採用吸收係數法求算出樣品溶液的濃度。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操作簡單、準確度高,380nm以下為紫外,380以上為可見光。光譜法是基於物質與電磁輻射作用時,測量由物質內部發生量子化的能級之間的躍遷而產生的發射、吸收或散射輻射的波長和強度進行分析的方法。
  • 原子吸收中的靈敏度及檢出限指標的具體標準 EWG1990儀器學習網
    2018/11/12 作者/EWG1990儀器學習網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靈敏度和檢出限是評價分析方法和分析儀器的兩個重要指標。更多的儀器學習資料,在儀器學習網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靈敏度表示被測元素的濃度(c)改變一個單位時,吸光度(A)的變化,即S=dA/de由於在不同濃度區域校正曲線斜率有所不同,報告靈敏度時,應指出獲得該靈敏度的濃度或含量範圍,一般來說用校正曲線的斜率表達靈敏度時,進行直線回歸計算中的斜率b值即為S。原子serratetration)來表徵靈敏度。
  • 格林凱瑞儀器發布格林凱瑞實驗室臺式旋轉比色測定水質分析儀GL...
    水質 化學需氧量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氨氮的測定依據《HJ 535-2009 水質 氨氮的測定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總磷的測定依據《GB 11893-89水質總磷的測定 鉬酸銨分光光度法》•總氮的測定依據《
  • 請教土壤中六價鉻的測定方法的回覆
    請教土壤中六價鉻的測定方法的回覆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來信:據新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即《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在開展環評時應監測表1中所列的45項因子,其中包含六價鉻,該標準的表3也僅有六價鉻的測定方法名稱,並無標準代碼。
  • 原子吸收光譜儀的調試與維護、保養
    摘要:原子吸收光譜儀屬於精密專用設備,需要定期調試與保養。
  • 原子吸收發展史
    1817年,弗勞霍費(J.Fraunhofer)在研究太陽連續光譜時,再次發現了這些暗線,由於當時尚不了解產生這些暗線的原因,於是就將這些暗線稱為弗勞霍費線。11859年,克希荷夫(G.Kirchhoff)與本生(R.Bunson)在研究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的火焰光譜時,發現鈉蒸氣發出的光通過溫度較低的鈉蒸氣時,會引起鈉光的吸收,並且根據鈉發射線與暗線在光譜中位置相同這一事實,斷定太陽連續光譜中的暗線,正是太陽外圍大氣圈中的鈉原子對太陽光譜中的鈉輻射吸收的結果。
  • 如果你有一臺專屬的原子吸收光譜儀......
    【如何繪製正確的工作曲線】 由於原子吸收法的線性範圍窄,因此繪製正確的工作曲線就顯的尤為重要。在做工作曲線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繪製一條工作曲線至少要取5至7點,並且每一個點要重複測定兩次或多次,直到平行樣的測定值滿足要求後,再進行下一個點的測定。
  • 水質 色度的測定 稀釋倍數法(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徵求《水質 色度的測定 稀釋倍數法(徵求意見稿)》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意見的函,規定了測定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中色度的稀釋倍數法。詳情如下:各有關單位: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提高生態環境管理水平,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我部決定製定《水質 疊氮化物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等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目前,標準編制單位已完成徵求意見稿,現提供給你們,請認真研究並提出修改意見,於2019年12月3日前將書面意見反饋我部,逾期未反饋將按無意見處理。
  • 疫情下水源地水質重金屬監測
    生態環境部曾在今年2月份出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監測方案》,提出「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預警監測」,疫情防控期間,在飲用水水源地常規監測的基礎上,增加餘氯和生物毒性等疫情防控特徵指標的監測。疫情期間,水安全尤其是水源地的水質安全,更不容忽視。這一期我們來了解一下重金屬。
  • 關於徵求《水質 滅菌指示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的鑑定...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提高生態環境管理水平,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我部決定製定《水質 滅菌指示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的鑑定 生物學檢測法》《水質 總銦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