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愛聚的不止是情侶夫妻,還有閨蜜黨、兄弟連、單身狗們……然而,七夕是個上班日,訂不到餐廳又不想人擠人?
如何簡單快捷地在家準備一頓有儀式感的晚餐?
糖主特邀達人:超級宜家控@鄭七樂 分享餐桌布置經驗。不複雜不貴价少耗時,還有小餐桌布置必殺技(拉到文末)
「餐桌裝飾和家裝原理完全一致,一定要從整體入手,有了大的方向再從不同的感官維度去填充。」
這次晚餐,他希望給家人營造自然、浪漫、喜悅的感覺。
1. 配合主題,突出菜色美味
器具樣式:考慮到家裡已有的日常用具和配合主題。
選擇簡潔的餐具花器,沒有繁複花紋。並使用木託盤、燭臺等木材質參加增加自然感。
色彩:選擇深色餐具烘託菜色濃鬱的色澤。
如黑褐色盤子,深色木託盤。為了讓餐桌顯得喜悅,用紅玫瑰作為餐桌的配花。
▲ 把出彩的地方留給菜品。擺盤時,用強烈的紅色和綠色搭配,讓菜成為整個餐桌上最吸引人眼球的那一部分。
2. 輕鬆打造」隆重感」
立體感的布置會讓整個餐桌看起來很隆重,因此器皿的擺放要注意高低錯落有致。
如果是長桌,可以有兩組較高的布置。如:高花瓶+燭臺、高矮各一的酒杯。小桌子搭配一組放一旁就可以了。
PS:不要太多太高,會直接擋住了對方的臉。
▲ 花瓶+燭臺形成兩組最高點。再加上次高酒杯+矮酒杯,形成階梯式高度,看起來就會很有層次感。
糖主Tips:
設定主題要考慮已有餐具風格樣式。配合主題的同時儘量避免額外再買。
在家就餐不用刻意追求刀叉碗碟的數量。一切從實用出發,比如牛排意面,一副刀叉即可,如果有湯加上湯勺,如果有甜點,加上小勺子即可...
儘量選擇成套或成系列的餐具刀叉。整齊一體的感覺,滿滿都是儀式感。
所有東西的擺放(包括菜餚擺盤)都遵循「整齊」和「對稱」兩個準則,是儀式感加分的秘訣。
除了滿足眼睛上的喜悅,手感,聽覺和鼻子的嗅覺都要互相配合,如同吃好菜要配好酒。
1.材質和主題呼應
觸感的決定因素的材質。
達人@鄭七樂 的主題是自然,更多使用木託盤、軟木塞等。如果風格是溫馨柔美,則可選擇布藝桌布、餐巾等。
▲ 試著讓出現在桌上的每一個物件之間都充滿呼應。比如軟木的水瓶塞和軟木的餐墊,木頭的餐託盤、木頭的刀叉手柄。
2. 尊重菜餚自身的香味
讓大家能夠充分享受色香味俱全的菜餚,所以不建議使用額外的香薰或者香氛。
但如果食物味道較重,可以水果薄荷等清新提神的精油加到加溼器減輕油膩的感覺。
▲ 考慮到牛排、小龍蝦、肉丸都偏油膩,所以@鄭七樂 建議加一點檸檬和薄荷的精油到房間的加溼霧化器裡,增加一些自然的清新味道。
3. 輕柔音樂讓TA變溫柔
選擇沒有人聲的輕音樂,舒緩的音樂可以讓大家放慢用餐節奏,享受和TA隨意聊天的時刻。
▲ 音樂的方面@鄭七樂 選擇了班得瑞的輕音樂,讓整個就餐環境都顯得更加親近自然。
糖主Tips:
儘量選無人聲演唱的音樂,不然會忍不住留意歌詞的。
一秒提升逼格—餐巾布↓
將餐巾布折成整齊的長方形,用細麻繩綁起來。細麻繩的好處是隨便怎麼綁都好看。最後配上賀卡。如果你手寫的話,一定加1000分。
很多餐廳靠一盞頂燈搞定所有照明,當然沒有問題,因為它讓我們看清飯菜,還看清坐在對面的人。
然而要知道,晚餐照明可不是讓你去看清大家臉上有多少皺紋,多少痘痘的...
所以@鄭七樂 覺得餐桌布光應該包括3個部分:
1. 射燈/主燈,照亮所有的菜餚,讓菜品看起來變得更加美味。
2. 氛圍燈,比如帶有柔光罩的檯燈或者地燈,可以讓餐桌上的光線不那麼刺眼,同時溫柔地照亮整個環境。
3. 蠟燭,它搖曳的火苗可以柔軟整個環境,讓氛圍變得浪漫,對情緒的帶動是電燈替代不了的。
糖主知道肯定會有糖粉說:桌子那麼大,當然好布置啦。我家是小戶型/租房,小餐桌怎麼辦?
別怕!小如宜家陽臺桌都沒問題。
達人@鄭七樂 為你示範,宜家陽臺小桌如何擺出兩種不同風格。效果看下面↓
版本一:清新布藝風
▲ 高低燭臺一組+花瓶插花+小盆栽+桌布。花團簇擁和吊掛蠟燭佔位較多,因此放到桌子一側,為用餐留出空位。
▲ 用桌布同款餐墊包裹刀叉餐具,還有帶藍色圖案的餐碟互相呼應。
版本二:溫暖北歐原木風
▲ 高低大落差燭臺組合+松果+木託盤形成桌上中心焦點,都是超容易找到的素材。
▲ 香檳杯+水杯組合一樣能夠錯落有致。木柄刀叉和木託盤、木燭臺材質呼應。即使用小餐碟,擺盤整齊就一樣好看。
大家會問:把家裡收拾成那樣有必要麼?精心布置一頓飯不累麼?
這些看似沒有意義的功夫,營造了一種儀式感。
讓平淡生活變得有點特別。
點上蠟燭,照亮的不僅僅是菜餚本身,還有大家充滿幸福感的雙眸。
超級宜家控@鄭七樂 ,不但懂得餐桌布置
還擅長不花錢把家從春天變夏天
點擊「閱讀原文」看他的家
↓點擊「閱讀原文」看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