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房企年底衝銷售目標和回款的關鍵時刻。
這時,有不少商辦項目渾水摸魚,而一些營銷號配合商家各種神吹,忽悠購房者尤其90後去「暴擊抄底」公寓(40年產權的商辦)。
對此,有從業人士提醒:不要幻想能「暴擊抄底」,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買到就被套!
成都目前有適合入手的公寓產品嗎?
有,但據我們所了解到的項目很少,並且要麼開發商自持不對外銷售,要麼開發商通過與資方協議打包或長期合作的方式。
一般情況下40年產權為商業、旅遊、娛樂用地,這類房屋住戶的水電費將按照商業的標準,比普通居民用電用水價格要高,在交易時貸款也是按照商業的標準執行(無法貸款或者最低首付50%起)不能使用公積金貸款,但是商業不佔用個人房屋套數,也就是不限購,也不限貸,40年產權的產品是不能落戶口的。
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
成都建發金沙裡公寓產品項目:一個讓老實人接盤的割韭菜項目,到2009年拿地產權還剩下29年,從投資角度而言根本算不上合格的投資品。
據官方介紹:建發金沙裡位於城西金沙板塊,與中海城西高端項目僅一街之隔,是成都最具人文底蘊的高尚生活居住區域。
但從515後數據來看,怎一個慘字了得!
從貝殼數據來看,建發金沙裡公寓二手房售價普遍在每平方米一萬以內,而且鮮有人出手購買!
以建築面積40平米戶型按揭優惠3%來計算,40X8400X0.97總價在32.6萬左右,首付五成即貸款¥16萬左右,貸款10年每月還款(月供)¥1700左右,首付五成以及其它稅費等合計17萬左右,每年資金成本利息按照8%計算,每年資金利息¥1.4萬左右。
以2014年8月為買入時間,2019年8月為賣出時間合計5年,交易單價至少需要¥11K左右才不會虧損(粗略計算不絕對準確,並且交易稅費等由買家承擔)。
這還僅是帳面數字,從2014年8月以及2016年國慶這段時間裡存在非常多的機會,在這期間手握¥17萬左右的資金在成都可以找到非常多的投資產品(首付5萬內乃至首付2萬左右也能買到不少70年產權住宅產品)。
顯然,成都建發金沙裡40年產權商辦(公寓)產品對於曾經購買無論是出於自用或者投資角度的房東而言,¥6K的單價太低了或者說無法接受,但實際情況便是如此。
所以不要總說曾經買入單價是多少?持有這些年資金成本又怎樣算?在當初購買40年產權商辦(公寓)產品時幹嘛去了?為何不做足功課?
當期,成都建發金沙裡公寓產品從單價來看還是「相當保值」。
不少所謂的「投資客」以為自己是韭菜,覺得就算被收割那也是一種榮幸。對不起,你們在開發商看來,其實只是雜草。韭菜被割還可以在一定時間裡長出來,但雜草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自身基礎和對周邊環境比較依賴和挑剔,若想發新芽需要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