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出了一個培育鑽石板塊,今天在概念板塊裡漲幅第一。那麼培育鑽石到底是啥?其實就是人造鑽石,在實驗室生產出來的鑽石,不過其成分、結構、性能和天然鑽石一模一樣。
天然鑽石由上遊的礦主開採到毛胚鑽石,然後交給中遊對鑽石切割和剖光,最後下遊拿去零售。培育鑽石把上遊挖礦變成了實驗室人工培育。方法有兩種,高溫高壓和化學氣相沉積法,具體我也不懂了,據說人造鑽石成本只有天然鑽石的三分之一。
中國天然鑽石少,但培育的毛胚鑽石將近一半在中國,報告顯示截止去年底,全球總共培育鑽石600萬-700萬克拉,其中300萬克拉來自中國,印度大約生產150萬克拉。
2020年天然鑽石產量大約1.11億克拉,現在培育鑽石滲透率只有6%,由於培育鑽石成本低,並且對環境影響小,估計滲透率最後能達到40%以上,現在處於高景氣度周期,所以最近股價漲的很不錯。
估計很多網友會問那鑽石以後會不會大降價?
首先鑽石為什麼那麼貴?大家都知道女人愛鑽石,尤其是大鑽石。大家都知道求婚的時候需要來一顆。但若要問這一切觀念習俗的來歷,大部分老百姓是不知道的,可能有些人思考了半天后會說,好像電視電影裡面都是這麼演的,身邊朋友也都這麼玩,所以我也從俗了。其實鑽石就是一場巨大的、完美的營銷。
鑽石早期是一種普通的寶石,大概在18世紀下半葉南非發現了大量的鑽石礦,鑽石價格有崩盤淪為玻璃球的風險,幾大鑽石商為了保護共同利益,於是聯合成立了De Beers,中文翻譯的名字叫戴比爾斯。
戴比爾斯成立後立刻控制供給量,使得鑽石價格保持穩中有升的慢牛趨勢。而另一方面,戴比爾斯開始尋求在全球範圍內做營銷來刺激需求,他們在電影和電視中做投放,把鑽石和愛情、婚姻聯繫起來,在報紙雜誌上歌頌鑽石的忠貞不渝,還找來英國皇室給自己站臺。因為英國在鑽石產業裡面受益巨大,所以英女王也多次在公開場合支持鑽石的形象工程。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成功的廣告詞是上世紀50年代提出的,風靡全球,一直到現在很多人的腦海裡都被打入思想鋼印。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懷疑,真有一家公司可以給全球人類洗腦?
這聽起來很難,但的確就是做到了,傳統的東方文化裡根本就沒有鑽石,但如今中日韓的女性都喜歡鑽石,求婚時不買一顆,女方表面上呵呵,心裡記恨一輩子。
情況在後來有變化,19世紀50年代末蘇聯在境內發現了巨大的鑽石礦,本來只要一發現鑽石的小礦,戴比爾斯就去收購,但這次蘇聯的巨礦他們搞不定了。
當時英美又在冷戰時期,以蘇聯人的尿性還不拼命開採拼命賣,最後實在沒辦法,戴比爾斯只好和蘇聯成立同業聯盟,雙方以共同利益捆綁,維持著脆弱的平衡。
在這個過程中戴比爾斯繼續營銷著全球人民,有時說大顆鑽石尊貴,有時說碎鑽精緻完美,有時說彩鑽漂亮,有時說透明鑽石稀缺罕見,總之他們需要賣什麼鑽石就說什麼鑽石好,當然了,這個營銷投入的費用是巨大的,但回報也是巨大的。
我總結鑽石營銷的成功經驗,就是同時在全人類的腦子裡打入了鑽石尊貴的思想鋼印,你可以認為這是虛無縹緲的玩意,但它是有價值的,就算戴比爾斯明天突然消失,也會有別的商業團體撿起接力棒,繼續把洗腦營銷做下去,因為它已經捆綁了巨大的商業利益。
我看了上市不久的力量鑽石的毛利率,高達65.21%,人造鑽石成本是降低了,但是錢大部分被上遊賺去了,現在行業處於發展初期,隨著企業數量增多,產能擴充和技術提升,以後培育鑽石價格肯定比天然鑽石會大幅下降。
.
今天港媒爆出馬雲上周六飛抵西班牙, 在伊維薩登上自己的超級遊艇,與一班富豪朋友開啟海上度假模式。這也是半年多來,馬雲首次在境外露面,無疑釋放了某種微妙的善意信號,你們都懂的!阿里股價也有了起色,港股一周內132漲到今天175.8港元,從底部反彈了30%,同時也帶動騰訊、美團、快手們連續上漲,巨頭的至暗時刻應該是過去了。
.
今天福布斯實時富豪榜顯示,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身價達59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798億元),已經反超騰訊馬化騰,首次躋身全球前20位,成為中國網際網路首富,離中國首富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643億美元)僅差50億美元。現在中國普通人白手起家,想要爬到中國富豪的頂級圈層,網際網路就是最後的梯子。有野心想往上爬的要動作快些,因為根據我的觀察,網際網路也從群雄逐鹿向寡頭爭霸演進,等到各個細分領域都有巨頭盤踞,這最後的天梯可能也不讓屌絲爬了。
今天市場沒啥好說的,就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