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總以為,中國最早使用裸體女模特的畫家是劉海粟;其實不是,而是李叔同。
出家之前,他叫李叔同;出家之後,他叫弘一法師。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祖籍浙江平湖,生於天津,圓寂於泉州。中國近代文藝奇才、一代高僧,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中國話劇的奠基人,中國油畫、廣告畫的先驅之一,中國新文化運動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驅,西方樂理傳入中國的第一人。
他1905年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攻油畫,同時學習音樂,並與歐陽予倩等創辦「春柳劇社」,演出話劇《茶花女》《黑奴籲天錄》等。1911年歸國以後,曾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被世人尊稱為弘一法師。1913年受聘為浙江兩級師範學校(杭州師範大學前身)音樂、圖畫教師。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音樂、圖畫教師;南大歷史上第一首校歌,就是由他譜曲的。著名的《送別》一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也是由他作詞的。今浙江平湖有他的紀念館,後人很尊敬他。
他還是中國第一個使用裸體女模特的畫家,畫上的裸女有著豐腴的身體;樣貌已看不清楚,但可見到含蓄的美。他的油畫技巧老到,有黑田清輝的風格。他的油畫代表作之一《半裸女》,作於1909年,畫中的女主角是一位日本女子,福基,原來是他的繪畫模特,後來成了他的女人。
李叔同生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天津商人家庭,幼年受過良好的教育。東渡日本之前,父母親作主給他包辦過婚姻,他不喜歡的一個女人。為了孝順,他接受了。但在母親過世之後,他就離開了那個家,東渡日本,在東京上野的美術學校學習。
西洋繪畫的學習,為他掀開了新的生活;而人體寫實練習,讓他必須尋找到一個模特。那個名叫福基的日本女人,是房東家的女兒,身材很好,待人溫柔,天天來給他送飯,李叔同冒昧地提出讓她做模特的想法。福基也是個熱愛繪畫的女子,她短暫猶豫之後便答應了他。自此,福基成了他畫筆下的女人。
畫一個美麗可人的裸體女子,很難不動心,李叔同終於感受到愛一個人的滋味。福基也讓李叔同教她畫畫,兩人日日形影不離。櫻花盛開時節,不忍湖邊,李叔同也為福基寫過「小橋獨立了無語,瞥見林梢升曙曦」的詩句。李叔同與福基終於成了同居的戀人。
李叔同在日本學西洋繪畫,搞音樂創作,演小話劇,日子過得快樂而精彩。在日本待了四年以後,李叔同打算回國。這時他與福基的感情已經十分穩定,但是在福基提出要與他一起回中國時,他還是猶豫了。他愛她,但還沒有下定帶她一起走的決心。
福基堅持讓他娶她。這樣,李叔同才把福基帶回上海。離開東京那特殊的環境,李叔同一下子感到自由了,他把福基留在上海,自己則跑到天津任教圖畫老師,後來又去浙江任教。福基離他的世界日漸遙遠。在杭州,李叔同接觸到佛教,開始醉心佛法研究。六年後,李叔同決定出家。
福基得知,從上海趕到杭州,希望用一片痴情留下李叔同。那個畫面真像電影裡的鏡頭:在西湖邊,李叔同送了福基一塊手錶,說:「你有技術,回日本不會失業。」他離岸踏舟而去,再也沒有回頭。福基在岸邊大哭。
李叔同放棄小我,在杭州虎跑寺出家,號弘一法師。此後畢生獻身弘揚佛教事業,圓寂前留下「悲欣交集」四個字。
李叔同即弘一的一生,過得真是傳奇和盡興。他的一世活了別人幾世:結婚、戀愛、留學、畫畫、寫字、音樂、演戲、教書、出家。六十二歲不長不短的人生,雖遁入空門,卻轟轟烈烈。
此外,李叔同回國後,1914年在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美術主任教習時,在教學中他提倡寫生,開始使用人體模特,而這也比劉海粟早了一年。不過當時他用的是男性裸模,而一年後劉用的是女性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