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憲章的楷書很有個性,在與古帖接軌的前提下,加深了自己的書法見解。劉憲章老師說:書法的傳承就是讓更多的人把字寫好,而不是培養書法家。只有中國人整體的書寫水平提高了,書法家也就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劉憲章還認為,大多數人學書法就是為了把字寫得好看,所以在教授書法的時候,一定要傳授容易辨識,大家都認識的字為基礎。若是有對書法產生興趣再更上一層樓也不遲。我非常的贊成劉憲章老師的說法。古人學書法有一種說法:"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顏為法,中楷以歐為法,中楷既熟,然後斂為小楷,以鐘王為法"。只有經過系統的楷書練習,才能了解漢字筆畫和結構的特點,從而掌握漢字的組合規律,為學寫行楷書奠定書寫基礎,從而練就一手合乎法度、流暢自然的行書和草書。
現代的書法是在走彎路、邪路,其一是道德的墮落造成的,一些文人拍馬庇,胡亂吹,不好也好,使人們沒有正確的方向。其二是教法、學法的錯誤,沒有楷書基礎,就教草書,畫一個字,吹上天。其三是一些出版物的錯,理論的錯。要改正,必須從道德開始,端正態度,學的才能學好。
湖北書法大家劉憲章09年的楷書字帖欣賞:
書者介紹:
劉憲章 男 1954年5月生於湖北省竹山縣城關鎮,字弘文,號石榴園主,自署補拙齋,墨緣齋,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劉憲章自幼受父親啟蒙習字學印,楷書從顏多寶塔入手,繼而學柳多年,後又學歐,褚,沈傳師各家,轉益多師,追求端莊秀雅含蓄靜穆之藝術風貌,篆書習鄧石如,吳讓之,又好國畫之小寫意,篆刻習秦漢印及明清流派,由喜浙派勁節爽利之風,試圖在各姊妹藝術中互相借鑑,取長補短,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來。花甲之後每日更是臨池不輟,怡然自樂!
寫在文末: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歡迎您在清雅閣駐足欣賞藝術,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評論。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